报春石斛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论文

2024-05-13 11:09:52 来源: 作者:liyuan
摘要:报春石斛(Dendrobium primulinum Lindl.)是石斛属多年附生植物,外观艳丽,香气宜人,极具观赏价值。报春石斛的应用源于傣族传统医药业,具有消肿止痛、清热除湿、杀虫止痒、补土滋水等功效。目前,已确定报春石斛含有生物碱类、联苄类、菲类、黄酮类、苯丙素类等化学成分,具有多种药理作用,有助于抗癌、抗菌、抗炎、抗糖尿病、保肝。文章将对此展开综述,以期为后续研究提供理论支持。
摘要:报春石斛(Dendrobium primulinum Lindl.)是石斛属多年附生植物,外观艳丽,香气宜人,极具观赏价值。报春石斛的应用源于傣族传统医药业,具有消肿止痛、清热除湿、杀虫止痒、补土滋水等功效。目前,已确定报春石斛含有生物碱类、联苄类、菲类、黄酮类、苯丙素类等化学成分,具有多种药理作用,有助于抗癌、抗菌、抗炎、抗糖尿病、保肝。文章将对此展开综述,以期为后续研究提供理论支持。
关键词:报春石斛;化学成分;药理作用
石斛是一种贵重中药,其应用历史悠久,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评价石斛为,“强阴益精,久服,厚肠胃,补内绝不足,平胃气,长肌肉,轻身延年”[1]。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石斛具有抗菌消炎、抗肿瘤、免疫调节、抗糖尿病、抗高血压等功效[2]。石斛属植物所含有效成分类型多样,菲类、联苄类、生物碱类、黄酮类、木脂素类、甾体类、多糖类等在石斛属植物中较为常见[3]。
报春石斛(Dendrobium primulinum Lindl.)是石斛属多年附生植物,主产于云南西南部和东南部,在思茅、勐腊、勐海、文山等地均有发现,一般生长于海拔700~1 800 m的树林中[4]。
目前,对报春石斛有效成分及其药理作用的研究十分有限。本文将对此展开综述,以期为后续研究提供理论支持。
1报春石斛化学成分研究进展
对报春石斛有效成分的相关研究始于1965年,最初从报春石斛中分离得到了生物碱类化合物[5]。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在报春石斛有效成分的研究中,先后发现了生物碱类、菲类、黄酮类、联苄类、苯丙素类等化合物,对报春石斛有效成分研究日益深入。
1.1生物碱类
目前,从报春石斛中共分离得到7种生物碱类化合物,分别为报春石斛碱(dendroprimine)、古豆碱(hygrine)、N-反式阿魏酰酪胺(N-trans-feruloyl tyramine)、4-羟基石斛星碱、石斛酮碱、N-p-桂皮酸酰酪胺、石斛碱[5-8]。
1.2菲类
从报春石斛中共分离得到2种菲类化合物,分别为9,10-Dihydrophenanthrene Glycoside[9]、moscatin[6]。
1.3萜类
从报春石斛中共分离得到5种萜类化合物,分别为corchoionoside C[7]、3-蒈烯、D-柠檬烯、(+)-α-蒎烯、月桂烯[10]。
1.4酚类
从报春石斛中共分离得到1种酚类化合物,sasanquin[7]。
1.5黄酮类
从报春石斛中共分离得到4种黄酮类化合物,分别为橙皮苷(hesperidin)[6-7]、艾纳香素(blumeatin)[6-7]、5-Hydroxy-3’、4’-dimethoxydihydroflavone-7-O-Neo、Naringenin-7-o-neohesperidoside[12]。
1.6甾体类
从报春石斛中共分离得到2种甾体类化合物,分别为β-谷甾醇(β-sitosterol)、β-胡萝卜苷(β-daucosterol)[6]。
1.7联苄类
从报春石斛中共分离得到5种联苄类化合物,分别为杓唇石斛素(moscatilin)、石斛酚(gigantol)、山药素III(Batatasin III)、Tristin、3,4’,5-Trihydroxy bibenzyl[6]。
1.8苯丙素类
从报春石斛中共分离得到2种苯丙素类化合物,分别为N-反式香豆酰酪胺(N-trans-coumaroyl tyramine)和丁香脂素(syringaresinol)[7]。
1.9其他类
从报春石斛中共分离得到5种其他类化合物,包括氨基酸类化合物腺苷(adenosine)和鸟苷(guanosine)[6-7];有机酸酯类化合物对式阿魏酸二十二烷基酯(docosyl trans ferulate)[6-7]和醋酸辛酯[10];醇类化合物正辛醇[10]。
2报春石斛的药理作用
2.1抗癌活性
曾艺芸[6]以人乳腺癌细胞株MDA-MB-231和人肺癌细胞株A547为研究对象,以报春石斛茎不同质量浓度的乙醇提取液为研究试剂进行抗癌活性研究。研究结果显示,报春石斛茎提取物对人乳腺癌细胞及人肺癌细胞的增殖均有抑制作用,且比紫杉醇起效更快。
2.2活血消肿作用
报春石斛所含的醋酸辛酯,是索马里乳香的主要药理活性成分[13],具有活血行气、消肿止痛的功效[14]。报春石斛花中醋酸辛酯的含量高达52.33%,预示着其在活血消肿方面或有一定的疗效[10]。
2.3抗菌作用
Farha A[15]等对50余种中药的有效成分进行了体外抗生物分子破坏群体感应(quorum sensing,QS)活性测试,并筛选出了最佳QS抑制剂BatatasinⅢ。研究发现,BatatasinⅢ可以在不影响细菌生长的情况下,抑制violacein生成;同时,也可抑制violaceum CV026细胞生物膜的形成。
2.4抗炎作用
报春石斛含有多种联苄类化合物,如石斛碱、moscatin、石斛酚等。此类联苄类化合物,在以往的研究中多次被证实具有抗炎活性。
刘莎莎等[16]研究了moscatin等联苄类化合物的生物活性,并通过RAW264.7模型和α-葡萄糖苷酶抑制模型对化合物进行了活性筛选,证明了moscatin等联苄类化合物具有较强的抗炎活性。
2.5抗阿尔茨海默病
ZHOU F等[17]在阿尔茨海默症病理机制的研究中发现,N-反式香豆酰酪胺、N-反式阿魏酰酪胺等物质可通过多途径网络信号对阿尔茨海默病的预防和治疗起到促进作用。以上两种物质同样可在报春石斛中分离得到。
2.6抗糖尿病
樊小宝等[18]建立糖尿病肾病(DA)大鼠模型进行对照研究,分组后分别使用石斛碱及二甲双胍给药。实验结果显示,石斛碱可降低DA大鼠的血脂与血糖,并促进DA大鼠正常糖代谢功能的恢复,同时抑制肾炎的发展。
2.7抗白血病
郭涛等[19]建立了体外人皮肤T细胞淋巴瘤HuT-78细胞模型,并探讨了石斛碱对白血病细胞体外存活率及转移特性的影响。研究发现,石斛碱能抑制体外培养者皮肤T细胞淋巴瘤HuT-78细胞的增殖能力及蛋白表达能力,从而对白血病的治疗起到积极作用。
2.8保肝作用
许实波等[20]研究了艾纳香素(BLU)对于因扑热息痛、泼尼松所致的肝损伤的保护功效。BLU具有抗氧化活性,而扑热息痛所致的肝损伤与脂质过氧化有关,可降低谷丙转氨酶活性,起到护肝的作用。
3结语
目前,从报春石斛中分离得到30余种化合物,主要包括生物碱类、联苄类、菲类、黄酮类、苯丙素类、萜类、菲类等;其药理作用主要体现在抗癌、抗菌、抗炎、抗糖尿病、保肝等方面。报春石斛外观艳丽,香气宜人,在花卉市场颇具潜力,但目前对其有效成分及药理作用的研究相对较少。因此,后续研究可就此空白展开深入探讨,可为进一步开发和利用报春石斛提供理论依据。
参考文献
[1]李时珍.本草纲目[M].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2010.
[2]赵菊润,王艺涵,金艳,等.石斛属植物化学成分及药理活性研究进展[J].中国中药杂志,2022,47(9):2358-2372.
[3]张光浓,毕志明,王峥涛,等.石斛属植物化学成分研究进展[J].中草药,2003(6):102-105.
[4]余乐.流苏、金钗、报春石斛种子非共生萌发以及流苏石斛离体保存的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09.
[5]BJRN LÜNING,LEANDER K,GRNDAHL N J,et al.Studies on Orchidaceae Alkaloids.III.The Alkaloids in DendrobiumprimulinumLindl.and Dendrobium chrysanthum Wall[J].ActaChemicaScandinavica,1965,19:1607-1611.
[6]曾艺芸.三种石斛生物碱成分与抗癌活性研究[D].北京: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2021.
[7]梅媛,叶庆华,杨培明,等.报春石斛化学成分研究[J].中国医药工业杂志,2014,45(3):224-228.
[8]李缓,陈奎,王园,等.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怀山药中反式N-p香豆酰酪胺的含量[J].化学研究,2018,29(3):241-244.
[9]YE Q,MEI Y,YANG P,et al.A New 9,10-Dihydrophenanthrene Glycoside from Dendrobium primulinum[J].Chemistry of Natural Compounds,2016,52(3):381-383.
[10]颜沛沛,叶炜,江金兰.报春石斛花香气成分及其日变化规律[J].亚热带植物科学,2020,49(3):168-174.
[11]YUANJUN M,ZHIYUN L,LIN Z,et al.Identification of three types of O-glycosylated flavonoids in Dendrobium loddigesii,Dendrobiumprimulinum,Dendrobiumcrepidatum,Dendrobium porphyrochilum and Dendrobium hancockii by MS[J].Rapid Communications in Mass Spectrometry:RCM,2022,37(2):e9421.
[12]石上梅,田金改,王宝琴.进口乳香药材的检测方法研究[J].中国中药杂志,2002(3):13-16.
[13]常允平,韩英梅,张俊艳.乳香的化学成分和药理活性研究进展[J].现代药物与临床,2012,27(1):52-59.
[14]KABEER A F,ZIJUN L,YIJUAN X,et al.Anti-quorum sensing effects of batatasin III:in vitro and in silico studies[J].Journal of Biomolecular Structure Dynamics,2023,41(20):11-12.
[15]刘莎莎,李红锐,孙静贤,等.流苏石斛乙醇提取物的化学成分研究[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2,31(4):375-380.
[16]ZHOU F,HE K,GUANY,et al.Network pharmacology-based strategy to investigate pharmacological mechanisms of Tinospora sinensis for treatment of Alzheimer's disease[J].J Ethnopharmacol,2020,259:112940.
[17]樊小宝,丁通,孙燕,等.石斛碱对糖尿病肾病大鼠PI3K/Akt/mTOR信号通路及足细胞功能障碍的影响[J].河北医药,2021,43(11):1631-1634,1639.
[18]郭涛,纪冬梅,李艳平,等.石斛碱调节JNK信号通路对白血病细胞存活和上皮间质转化的影响[J].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2020,37(5):942-949.
[19]许实波,胡莹,林永成,等.艾纳香素对护肝及血小板聚集的作用[J].中山大学学报论丛,1994,(6):48-5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