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发酵单胞菌鼓风干燥工艺论文

2024-04-30 10:56:05 来源: 作者:liyuan
摘要:试验旨在研究运动发酵单胞菌(Zymomonas mobilis)鼓风干燥保护剂的添加。本试验以细菌 总数和活菌数为指标,采用固态培养基培养运动发酵单胞菌,然后用鼓风干燥的方式对运动发酵单 胞菌进行干燥处理,最后使用25%葡萄糖培养基进行发酵,以失重方式评估其活性。结果显示,培 养的细菌数达到 1.85×1010 CFU/g。用固态培养基等质量的乳糖+5%的甘露糖、+2%或+4%的甘油作 为组合保护剂,在 39 ℃鼓风干燥过程中细菌数达到 1.31×1010 CFU/g 和 1.2×1010 CFU/
摘 要:试验旨在研究运动发酵单胞菌(Zymomonas mobilis)鼓风干燥保护剂的添加。本试验以细菌 总数和活菌数为指标,采用固态培养基培养运动发酵单胞菌,然后用鼓风干燥的方式对运动发酵单 胞菌进行干燥处理,最后使用25%葡萄糖培养基进行发酵,以失重方式评估其活性。结果显示,培 养的细菌数达到 1.85×1010 CFU/g。用固态培养基等质量的乳糖+5%的甘露糖、+2%或+4%的甘油作 为组合保护剂,在 39 ℃鼓风干燥过程中细菌数达到 1.31×1010 CFU/g 和 1.2×1010 CFU/g,且存活率 超过 94%。干燥前后的失重结果基本一致,表明鼓风干燥后的细菌具有较高活性。
关键词:运动发酵单胞菌;细菌数;存活率
运动发酵单胞菌是一种高效的乙醇生产菌株, 有许多理想的工业生物催化剂特性[1] 。它的代谢途径已得到广泛研究,有助于揭示其高乙醇生产率和耐受性的机制。
目前,微生物的干燥方法通常包括冷冻干燥、喷 雾干燥和真空干燥[2]。相比其他干燥方法,鼓风干燥 操作简单,可显著降低成本,同时能达到预期的干燥 效果[3] 。有研究发现,糖作为干燥保护剂能起到脱水 保护的作用,并且不含原基,不会使蛋白质发生褐变 反应从而变质失活,甘油可以清除自由基及活性氧, 这有助于防止变性和其他形式的损坏[4]。
本研究以运动发酵单胞菌为研究对象,采用固 态培养基培养运动发酵单胞菌,使用显微镜计数法 统计细菌数量,利用鼓风干燥法处理细菌,通过添加 可能的保护剂分析其对细菌存活率的影响,最后采 用发酵方式分析鼓风干燥运动发酵单胞菌的可行性。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与试剂
1.1.1 菌株
运动发酵单胞菌由湖北工业大学汪浩勇老师实验室提供。
1.1.2 原料
豆粕和麸皮均购自河北油脂有限公司,含水率 分别为 11.3%和 11.8%。
1.1.3 培养基
固态培养基:豆粕 7 g,麸皮 3 g,混合后 121 ℃ 灭菌 20 min。
ZM 液态培养基:25%葡萄糖,1%酵母提取物, 0.1%七水硫酸镁,0.1%磷酸氢二钾,0.1%硫酸铵,pH 6.0~7.0,115 ℃灭菌 30 min。
ZM 活化培养基:10%葡萄糖,1%酵母提取物, 0.1%七水硫酸镁,0.1%磷酸氢二钾,0.1%硫酸铵,pH 6.0~7.0,115 ℃灭菌 30 min。
1.2 仪器与设备
SPX-250-B 型生化培养箱,上海福码公司;LS- 335L-I 型高压蒸汽灭菌锅 ,江阴宾江医疗有限公 司;PH50-3A43L 型显微镜 ,苏州光学神鹰有限公 司;101-2B 型电热鼓风干燥箱,恒诺利兴科技有限 公司;DHS-10A 型电子水分测定仪,邦西仪器科技 有限公司;CJ-2D 型超净工作台,天津泰斯特。
1.3 试验方法
1.3.1 运动发酵单胞菌的固态培养
使用豆粕作为原料提供细菌生长所需的营养, 麸皮作为辅料改善培养基的通透性。豆粕与麸皮质 量比为 7 ∶3 的混合原料 10 g,5%的活化菌液混在 无菌水溶液(含有 0.1%七水硫酸镁,0.1%磷酸氢二 钾,0.1%硫酸铵,5%葡萄糖)中,取 10 g 加到混合原 料中混匀,在 33 ℃恒温培养箱中培养 24 h,使用显 微镜观察并统计细菌数。
1.3.2 鼓风干燥及保护剂添加
分别用灭菌的淀粉、乳糖和麦芽糖与培养的运 动发酵单胞菌固态培养基等质量混合。固态培养基 和保护剂各称取 4 g(培养基是湿重,含有 50.39%的 水分),混匀后放在 39 ℃电热鼓风干燥箱风吹,直至 含水率低于 10%。
1.3.3 组合保护剂的选择
培养运动发酵单胞菌的固态培养基与乳糖等质 量混匀后,分别添加固态培养基质量分数 2%,4%, 6%,8%的甘油到其中,另一组分别添加固态培养基 质量分数 5%,10%,15%,20%的甘露糖,混匀后放 在 39 ℃电热鼓风干燥箱风吹 ,直至含水率低于 10%。
1.3.4 发酵试验
经过鼓风干燥的菌株用无菌水悬浮起来,以 5%的接种量加入葡萄糖发酵培养基,瓶口用活塞塞 紧,并添加石蜡油密封,第一次称重并记录,发酵瓶 置于恒温摇床中超过 72 h。结束后进行第二次称 重。
1.3.5 细菌总数及活菌数的确定
运动发酵单胞菌培养结束后,加水约 45 g 将细 菌悬浮起来,取 50 μL 悬液,将其加到有 950 μL 无 菌水的 EP 管中混匀,取 10 μL 于血球计数板,用显 微镜拍照计数。
鼓风干燥结束后,加入大约 45 g 水将细菌悬浮 起来,混匀后取 10 μL 加到含有 30 μL 水的八连管 中,取 10 μL 亚甲基蓝溶液加入其中进行染色,染 色时间大约 1 min ,取 10 μL 染色液于血球计数板 上,用显微镜拍照统计细菌总数和活细菌数。其中 在显微镜下观察到蓝色的细菌为死细菌,颜色没有 变化的是活细菌。细菌数/g=N×256×5 000×稀释倍数 (N 为显微镜下观察到的细菌数)
2 结果与分析
2.1 运动发酵单胞菌固态培养
以豆粕 7 g 和麸皮 3 g 混合作为固态培养基, 5%的运动发酵单胞菌与无菌水(含有 0.1%七水硫 酸镁,0.1%磷酸氢二钾,0.1%硫酸铵,5%葡萄糖)混 匀后取 10 g 加入固态培养基中,在 33 ℃下培养 24 h。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形态如图 1 所示,运动发酵 单胞菌在显微镜下呈圆形、无色透明状态,经统计计 算得出细菌数达到 1.85×1010 CFU/g。表明在此条件 下能够培养出足够多的细菌。
2.2 鼓风干燥的主要保护剂选择
运动发酵单胞菌培养 24 h 后,淀粉、麦芽糖、乳 糖作为保护剂与培养细菌的固态培养基 1 ∶ 1 混匀, 以不添加任何保护剂的培养基作为对照组,然后放 在 39 ℃电热鼓风干燥箱中风吹干燥,直到含水量低 于 10% 。麦芽糖和乳糖经过稀释后,可以在显微镜 下清楚地观察到细菌,可以作为保护剂与固态培养 基 1 ∶ 1 混匀进行鼓风干燥。麦芽糖和乳糖作为保护 剂进行热风干燥后 ,细菌总数和活菌数分别为 1.38 ×1010 CFU/g、7.27 ×109 CFU/g,1.05 ×1010 CFU/g、 9.07×109 CFU/g。其对应的存活率分别为 52.49%和 86.34%。对照组总细菌数为 7.35×109 CFU/g,活菌数 只有 2.79×109 CFU/g,存活率为 37.91% 。虽然添加 麦芽糖后,细菌总数达到最高,但其保护效果不明 显,而添加乳糖后,存活率明显比对照组和添加麦芽 糖的高,且细菌总数也比对照组有明显增加。因此, 选择乳糖作为鼓风干燥的主要保护剂。
2.3 组合保护剂选择
固态培养基等质量的乳糖分别与 5% ,10% , 15%,20%的甘露糖为组合保护剂。当添加 5%的甘 露糖后,细菌总数达到 1.26×1010 CFU/g,活菌数也高 达 1.19×1010 CFU/g,细菌数显著比对照组多,其存活率超过 94% 。进一步增加其添加量,细菌总数明显 减少。表明在鼓风干燥过程中,添加 5%的甘露糖能 有效地增加细菌数,提高细菌存活率。
固态培养基等质量的乳糖分别与 2%,4%,6%, 8%的甘油作为组合保护剂。添加 2%和 4%的甘油 后进行鼓风干燥,细菌总数分别达到 1.38×1010 CFU/ g 和 1.26×1010 CFU/g ,而活菌数也分别高达 1.31 × 1010 CFU/g 和 1.2×1010 CFU/g,细菌总数明显比对照 组多,存活率超过 94%。在鼓风干燥过程中,添加一 定量的甘油能有效地使细菌从固形物中脱离下来, 从而能在显微镜中观察到更多的细菌。当甘油的添 加量增加时,细菌数有所减少,过多的甘油添加量也 会减少细菌数量。鼓风干燥过程中,2%~4%的甘油 添加不仅能有效地提高细菌总数,还能提高细菌干 燥存活率。
2.4 发酵试验
鼓风干燥结束后,用无菌水将运动发酵单胞菌 悬浮起来,吸取 1 mL 接种于 25%的葡萄糖发酵培 养基中,培养基质量为 30 g,用电子天平称整个发 酵瓶的质量,在 34 ℃下培养 72 h,结束后再称其质 量,计算其失重。结果如表 1 所示,干燥后的失重值 为 0.100 1 g/g,与没有干燥菌株的失重结果非常接 近,表明鼓风干燥方式可用于运动发酵单胞菌的干燥。
3 结论
在 5%接菌量、5%葡萄糖浓添加量、加水量 10 g、33 ℃ 条件下培养时间 24 h ,获得的细菌数为 1.85×1010 CFU/g。在 39 ℃下进行鼓风干燥,固态培 养基等质量的乳糖与 5%的甘露糖作为组合保护 剂,活菌数达到 1.19×1010 CFU/g,存活率超过 94%, 对鼓风干燥有明显的保护效果。固态培养基等质量 的乳糖分别与 2%或 4%的甘油作为组合保护剂,活 菌数分别达到 1.31×1010 CFU/g 和 1.2×1010 CFU/g, 存活率超过 94%。干燥前后的菌株都具有较好的发 酵能力。
参 考 文 献
[1] 邹少兰, 张鲲, 井欣, 等. 运动发酵单胞菌 ZM4、CP4 菌 株基因工程选择标记的研究[J]. 工业微生物, 2012, 42(3): 72-77.
[2] 蔡文静. 喷雾干燥法制备副干酪乳杆菌微胶囊及其体外功能验证[D]. 哈尔滨: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22.
[3] 赵甜宇, 潘朝阳, 张朝辉, 等. 固态枯草芽孢杆菌菌剂的 制备工艺研究[J]. 食品工业科技, 2020, 41(19): 104-111, 120.
[4] 毕雨星, 张香美, 卢涵, 等. 肉类发酵菌种真空冷冻干燥 保护剂研究进展[J]. 肉类工业, 2021(6): 47-5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