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论文投稿/征稿

欢迎您!请

登录 注册

手机学刊吧

学刊吧移动端二维码

微信关注

学刊吧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关于我们
首页 > 学术论文库 > 理工论文 淋巴瘤患者外周血 EB 病毒检测及分型的临床意义论文

淋巴瘤患者外周血 EB 病毒检测及分型的临床意义论文

14

2024-04-29 10:59:46    来源:    作者:liyuan

摘要:本研究旨在探讨淋巴瘤患者外周血 EB病毒(EBV)检测及分型的临床意义。首先选择了 100 例淋巴瘤患者,使用荧光定量 PCR 技术对这 100 例患者的外周血样本进行了 EB 病毒含量检测,并 对 EB 病毒阳性患者进行了 EB 病毒分型检测。在 100 例淋巴瘤患者中检测到了 69 个 EBV-DNA 阳性样本。在接受 4 个疗程治疗后的 46 例 B 细胞类型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中,EB 病毒阳性组的 总缓解率为60.7%,而 EB 病毒阴性组的总缓解率为 88.9% 。两组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摘  要:本研究旨在探讨淋巴瘤患者外周血 EB病毒(EBV)检测及分型的临床意义。首先选择了 100 例淋巴瘤患者,使用荧光定量 PCR 技术对这 100 例患者的外周血样本进行了 EB 病毒含量检测,并 对 EB 病毒阳性患者进行了 EB 病毒分型检测。在 100 例淋巴瘤患者中检测到了 69 个 EBV-DNA 阳性样本。在接受 4 个疗程治疗后的 46 例 B 细胞类型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中,EB 病毒阳性组的 总缓解率为60.7%,而 EB 病毒阴性组的总缓解率为 88.9% 。两组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对淋巴瘤患者进行外周血 EB病毒检测与分型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EB 病毒阳性淋巴瘤患 者以 EBV-2 型感染为主。在外周血的 EB 病毒检测中核酸结果为阳性的淋巴瘤患者的治疗效果比 阴性患者的治疗效果差,因此,对于 EB 病毒阳性的淋巴瘤患者,我们可能需要调整他们的治疗方 案,以提高治疗效果。

  关键词:淋巴瘤;EB 病毒;基因分型

  淋巴瘤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病毒感染在其 产生和发展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特别是 Epstein-Barr(EB)病毒,其感染效果已经得到广泛认 可。这与淋巴瘤的发生、发展和预后密切相关。因 此,在淋巴瘤的诊断与临床管理中,外周血 EB 病毒 检测及分型已成为一个备受关注的焦点,并且具有 重要的临床意义。本文将探讨淋巴瘤患者外周血 EB 病毒检测及分型的临床意义,以期为医生和患者提 供更准确的诊断依据和个体化的治疗策略。

image.png

  1   一般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此次纳入研究的淋巴瘤患者共 100 例,男女各 50 例,在开展研究前对所有患者全部进行了病理学 诊断,按照 2016 年更新的《WHO 造血和淋巴组织 肿瘤分类》进行分类,100 例患者中显示 HL、B- NHL、T/NK-NHL 的患者各有 21、56、23 例。在患者 治疗方面选用了一线方案,HL 患者采用了 ABVD 方案,B 细胞型非霍奇金淋巴瘤治疗采取了 R -CHOP 方案,根据非霍奇金淋巴瘤亚型和分期的不 同,还可以考虑采用其他方案,如 DA-EPOCH-R 方 案、Bendamustine 和 Rituximab 等。

  1.2   研究方法

  此研究对 100 例患者进行了外周血的 EB 病毒 检测,并以>0 copies/ml 作为判定标准,来核对病毒 检测结果是否为阳性,并进行了 1 型和 2 型的分型。 最后通过对 EBV-DNA 检测结果与淋巴瘤患者病情 发展与治疗效果之间的关联进行分析,为临床诊断 提供了更准确的预后评估依据。

  1.3   纳入标准及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经组织学或细胞学证实的淋巴瘤 患者;②患者自愿参加本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①其他伴随疾病或感染;②并发其他 恶性肿瘤。

  1.4   观察指标

  研究的观察指标包括:EB 病毒血清学检测结 果:使用特定抗原和抗体对患者外周血中的 EB 病 毒进行检测,包括 EB 病毒 DNA、EB 病毒抗原等。EB 病毒分型结果:根据检测结果判断 EB 病毒是属 于 A、B、C 还是其他分型。

  2   结果

  2.1   EBV-DNA 外周血检出率

  在纳入的 100 例患者中,有 69 例(69%)患者的 检测结果为 EBV-DNA 阳性。进一步分析发现,21  例 HL 患者中 EB 病毒的检出率为 71.4%(15/21)、 56 例 B-NHL 患者的 EB 病毒检出率为 67.86%(38/  56)、23 例 T/NK -NHLEB 患 者的 病 毒 检 出 率 为 69.7%(16/23),具体情况见表 1。

image.png

  2.2   淋巴瘤患者 EB 病毒与近期疗效的关系

  试验结果显示,100 例患者中,EBV-DNA 阳性 患者的总缓解率为 69.6%(48/69),EBV-DNA 阴性 患者的总缓解率为 90.32%(28/31)。鉴于患者数量 较多且治疗方法存在差异,为进一步了解淋巴瘤患 者 EB 病毒与最近疗效之间的关系,本研究选择用 CHOP/R-CHOP 方案治疗了 4 个月的 46 例 B-NHL 患者以及用 ABVD 方案治疗了 4 个月的 HL 患者 (19 例),这一选择有助于减轻不同治疗方案、疗程 和疗效的干扰,以便深入探讨 EBV-DNA 在特定治 疗方案下的预后评估价值。研究结果显示,在 46 例 B-NHL 患者中,EBV-DNA 阳性组的总缓解率为 60.7%(17/28),而 EBV-DNA 阴性组的总缓解率为 88.9%(16/18)(P<0.05)。在 19 例 HL 患者中,EBV- DNA 阳性组的总缓解率为 46.2%(6/13),而 EBV- DNA 阴性组的总缓解率为 100%(6/6),(P<0.05)(见 表 2)[1] 。这些发现表明,在特定治疗方案下 EBV- DNA 可能对预后评估存在显著影响。

image.png

  2.3   EB 病毒的 1 型和 2 型分型

  根据分型标准,通过扩增产物片段的长度可以 分辨出I 型和Ⅱ型 EB 病毒。I 型病毒扩增产物的片 段长度为 153 bp,而Ⅱ型病毒扩增产物的片段长度 为 246 bp。如果同时出现两种类型的条带,说明患 者同时感染了I 型和Ⅱ型。69 例 EBV-DNA 阳性患 者中有 68 例(98.6%)患者显示感染了Ⅱ型 EB 病 毒,而仅有 1 例(1.4%)患者为 I 型和Ⅱ型的混合感 染,该名女性患者最终诊断结果是患有弥漫大 B 细 胞淋巴瘤。这些结果提示在该样本中,Ⅱ型 EB 病毒 感染更为常见,并且可能与该女性患者的弥漫大 B 细胞淋巴瘤有关。

  3   讨论

  EB 病毒(Epstein-Barr virus,EBV),也被称为人 类单纯疱疹病毒 4 型,是一种广泛存在于人类身体 中的病毒。EB 病毒与淋巴瘤密切相关。外周血 EB 病毒检测有助于判断淋巴瘤患者是否感染有 EB 病 毒,并可以评估其感染程度和活跃性。多项研究证 实,EB 病毒感染在淋巴瘤的发生与发展中起到了重 要的作用。

  研究显示,69 例 EBV-DNA 阳性患者中有 68 例(98.6%)患者显示为Ⅱ型 EB 病毒感染,而仅有 1 例(1.4%)患者为 I 型和Ⅱ型混合感染,也就是说在淋巴瘤患者中 Ⅱ 型 EB 病毒感染较为常见。从对 EBV 感染与淋巴瘤不良预后因素的分析研究中可 以得出结论,外周血中EB 病毒核酸检测阳性的淋 巴瘤患者的近期疗效明显较差。同时,这些阳性患 者还呈现出了更多不良预后因素 [2] 。结果显示了 EBV 感染对淋巴瘤患者预后的不利影响,其可能会 成为一个预测不良预后的重要指标。对于表现出 EB 病毒核酸阳性的淋巴瘤患者,临床医生应该充分考 虑他们存在的不良预后因素,并根据个体情况量身制定更加有效的治疗方案。

  参  考  文  献

  [1] 梁倩. 外周血 Tfh/Tfr 比例及 sPD-L1、PIC 表达与弥漫 大 B 细胞淋巴瘤患者化疗效果的关系[J]. 河南医学研 究, 2023, 32(18): 3299-3302.

  [2] 张渝. 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外周血 NLR、LDH、β2-MG 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D]. 百色: 右江民族医学院, 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