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焦油中副产物提取技术研究论文
 2
                        2
                    2025-10-29 17:45:37 来源: 作者:xuling
摘要:为了解决采用强酸、强碱法从煤焦油中提取酚类、萘类物质污染大、提取率低的不足,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复合溶剂的煤焦油中酚类等物质提取技术。
摘要:为了解决采用强酸、强碱法从煤焦油中提取酚类、萘类物质污染大、提取率低的不足,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复合溶剂的煤焦油中酚类等物质提取技术。研究在对复合溶剂提取机理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了酚类物质提取实验平台,对不同温度、溶剂比、含水量情况下的提取效果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当反应温度为79℃、容积比为2.6、含水质量分数为5%的情况下对苯酚的提取率达到了99.6%,对萘的提取率达到了99.1%,具有环境友好性高、提取率高的优点。
关键词:煤焦油;复合溶剂;提取率、酚类物质
0引言
煤焦油是一种重要的化工产品,含有多种酚类、芳烃类物质,其中酚类化合物的含量占比在25%左右,是化工、医疗、工业生产的重要原料,目前从煤焦油中提取酚类化合物的方法主要是碱洗法和酸洗法,其优点是提取率高、生产便捷,但环境污染极大,无法满足环保要求。黄玉萍等[1]采用了一种基于改性苯二酸铬化合物的酚类物质提取技术,有比较好的提取效果;胡定凯等[2]提出使用戊烷进行超临界提取的方法,实现了对煤焦油中酚类物质的分离。但以上工艺普遍存在着成本高、提取率低的不足,难以满足市场需求。
本文提出了一种新的从煤焦油中提取酚类、萘类物质的技术,以C6H12(环己烷)、C4H10O3(二乙二醇)、水所组成的复合溶剂为提取剂,对酚类、萘类物质的提取效果进行了研究,确定了不同工艺参数对提取率的影响,为提高煤焦油中提取酚类物质的经济性和环保性奠定了基础。
1实验方案设计
1.1试剂需求分析
实验时所需要的试剂主要包括了C6H12(环己烷)、C4H10O3(二乙二醇)、C6H6O(苯酚)、C11H24(正十一烷)、C10H8(萘)及煤焦油、N2(氮气)。
1.2实验平台设计
为了实现对煤焦油内酚类物质的快速提取,搭建了一种新型实验平台,其结构如图1所示。

1.3分析方案及评价方法
在分析时采用GC2002型气相色谱仪,以N2(氮气)为载流气体,在进样温度为275℃、分析温度为330℃、气体流量为19.8 mL/min、分流比为49∶1的情况下进行分析。为了保证分析的准确性,对升温速度进行了精细化调控,色谱柱的最初温度为55℃,按6℃/min的升温速度持续升高到250℃,在该温度下连续维持6 min,然后继续以9℃/min的升温速度持续升高到330℃,在该温度下连续维持9 min,分析时采用面积归一法。
对煤焦油内苯酚等物质的提取率p计算如式(1)[3]:

式中:C0为原液中苯酚的质量分数,%;V0为原液的体积,mL;C1为提取后液体中苯酚的质量分数,%;V1为提取后液体的体积,mL。
2复合溶剂有效性分析
复合溶剂是由C6H12、C4H10O3及水构成,由于C6H6O的熔点约为39℃[4],因此为了保证验证的可靠性,在温度为60℃的情况下进行溶解性验证分析,结果如表1所示。

由验证结果可知,C6H6O在提取相内的占比要远高于在萃余相中的占比,说明了C6H6O在C4H10O3和水中的溶解性更好,这是因为C6H6O的导电常数为12.5,而C4H10O3的导电常数为15.4~38.7、水的导电常数为11.9~87.6,因此苯酚更容易在C4H10O3和水的混合物中溶解,进入到以C4H10O3和水为主的提取相内。C10H8的导电常数为2.2~2.6,C6H12的导电常数为1.7~2.3,因此C10H8(萘)更容易进入到以C6H12为主的萃余相中,更容易完成不同物质的提取分离。
由于正C11H24、萘在C4H10O3与水的混合液体中的溶解度小,因此在进行提取作业时复合溶剂的损失较少。C4H10O3与水的分离率可以通过分配系数K和分离因子S来表示。
通过表1的分析结果可知,在60℃的情况下分离因子S都是大于100的,这表明,使用C6H12、C4H10O3及水所组成的复合溶剂可以实现对煤焦油中酚类物质的提取。
3实验验证结果分析
3.1温度对提取特性的影响分析
根据实际验证经验,在分析时先在溶剂体积比为2、含水质量分数为4%时,对不同反应温度情况下C6H6O和C10H8的提取率进行研究,结果如图2所示。

由图2分析可知,当反应温度低于50℃的情况下,C6H6O和C10H8的提取率均较低,这主要是因为在温度较低的情况下煤焦油的实际黏度很大,使煤焦油
内的温度传递效果极差,因此影响了提取率;随着反应温度的增加,煤焦油内C6H6O和C10H8的提取率均呈现逐步增加的趋势,当温度达到79℃时,C6H6O和C10H8的提取率均达到了98.8%,达到了较好的提取率;随着温度的进一步升高,煤焦油内C6H6O和C10H8的提取率出现逐步降低的趋势,这主要是因为温度过高时,增加了酚类物质在环己烷中的溶解特性,影响了酚类物质在C4H10O3和水中的溶解度。
3.2溶剂比对提取特性的影响分析
在含水量为4%、反应温度为79℃时,对不同溶剂体积比情况下C6H6O和C10H8的提取率进行研究,结果如图3所示。

由图3分析可知,随着溶剂比的增加,煤焦油中酚类物质的提取率逐步增加。在溶剂比为1的情况下,复合溶剂内的环己烷、C4H10O3及水的含量较小,此时C6H6O和C10H8的提取率在96%~97%之间,提取率较低;随着溶剂比的增加,溶剂中C6H12、C4H10O3及水的含量都会提高,有利于酚类物质溶解性的提升,当溶剂比达到2.6时,C6H6O和C10H8的提取率在98.9~99%,提取率达到了一个相对较高的状态;继续提高溶剂体积比到3.0的情况下,C6H6O和C10H8的提取率在98.95~99.1%,提升并不明显,而且溶剂体积比越高,在对C6H12、C4H10O3及水回收时的能耗就越高,因此从综合经济性和提取率,确定当溶剂体积比为2.6的情况下具有最佳的经济性。
3.3含水量对提取特性的影响分析
在溶剂体积比为2.6、反应温度为79℃时,对不同水含量情况下C6H6O和C10H8的提取率进行研究,结果如图4所示。

由图4分析可知,随着含水量的增加,C6H6O和C10H8的提取率呈现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这是因为含水量不同情况下会影响到C4H10O3的导电常数,酚类物质的导电常数大[5],因此更有利于在溶剂中的溶解。当含水量达到5%的情况下苯酚的提取率达到了99.6%,而苯的提取率则达到了99.1%,具有较高的提取率。再进一步增加含水量的情况下,会影响到溶剂的溶解性、降低C6H12的比例,进而影响到溶剂的选择性,因此当含水量为5%的情况下具有最佳的提取经济性。
由以上分析可知,当反应温度为79℃、溶剂体积比为2.6、含水质量分数为5%的情况下,对苯酚的最大提取率可达到99.6%以上,具有提取率高、经济性好、环境污染小的优点。
4结论
为了解决煤焦油中提取酚类物质污染性大、提取率低的不足,研究了一种新型提取技术,对实验方案、机理、关键影响因素等进行了全面分析。根据实际应用表明以C6H12、C4H10O3、水所组成的复合溶剂为提取剂,能够将煤焦油中苯酚的提取率控制在99.6%以上,为实现煤焦油中酚类物质的高效提取奠定了基础。
参考文献
[1]黄玉萍,韩江华,王树青,等.低共熔法分离煤焦油中酚类化合物[J].石油学报(石油加工),2021,37(2):304-312.
[2]胡定凯,王强,张迎霜,等.氯化胆碱-乙二醇低共熔溶剂提取煤焦油中酚类化合物机理探究[J].中国科学:化学,2023,53(8):1539-1549.
[3]王春,乔林,陈硕,等.煤焦油中酚类和萘类化合物绿色提取工艺概念化流程分析[J].煤化工,2021,49(4):23-26.
[4]李光升.低温煤焦油中酚类化合物溶解特性及低共熔溶剂提取分离[D].北京: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22.
[5]纪柚安,赵晓胜,刘青,等.基于氢键作用的含酚油混合物中酚的高效分离[J].燃料化学学报,2021,49(11):1584-159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