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论文投稿/征稿

欢迎您!请

登录 注册

手机学刊吧

学刊吧移动端二维码

微信关注

学刊吧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关于我们
首页 > 学术论文库 > 理工论文 探讨露天矿山工程开采技术及安全管理论文

探讨露天矿山工程开采技术及安全管理论文

4

2025-05-15 15:31:29    来源:    作者:xuling

摘要:随着全球矿业发展需求的日益增长,露天开采作为资源开采的主要方式之一,在金属矿产的开采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露天矿山在带来经济效益的同时,亦面临着众多技术与安全管理的挑战。

  摘要:随着全球矿业发展需求的日益增长,露天开采作为资源开采的主要方式之一,在金属矿产的开采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露天矿山在带来经济效益的同时,亦面临着众多技术与安全管理的挑战。文章系统分析了露天矿山在开采技术与安全管理方面的现状及问题,并研究了开采过程中常见的技术难题,如岩爆、滑坡等自然因素引起的危险,以及操作中的机械故障等,探讨了如何采用创新工程技术和实施综合性的安全管理措施来应对这些挑战。此外,文章还提出了一系列改进方案和预防措施,致力于提升安全管理效率,减少事故发生率,以期为露天矿山的安全生产提供理论支持与实践参考,促进矿业安全管理向更高标准迈进。


  关键词:矿山;开采技术;安全管理


  露天开采作为全球矿产资源提取的重要手段,因其经济效益高、投资回报率快和技术可行性强而得到广泛运用。尽管露天开采技术已经取得了显著的进步,降低了固有的开采风险,但新的挑战也不断出现。地质结构的复杂多变、恶劣的气候条件,以及大型开采设备的安全运行等问题使得露天矿山工程的安全管理变得更为复杂。针对上述挑战,不仅需要进一步优化现有开采技术,确保开采过程的经济和效率,也急需发展更为系统和全面的安全管理措施。因此,文章将分析目前露天矿产开采技术的最新进展,并探讨如何通过有效的安全管理策略,确保作业人员的安全与健康,同时降低对环境的负面影响,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1露天矿山开采概述

       1.1基本原理和方法


  露天开采基于矿体的赋存状态、地质条件、矿石性质及周边环境等因素,采用不同的开采方法。常见的露天矿山开采方法可分为台阶开挖、条带开挖、坑槽开挖和斜坡开挖等。


  (1)台阶开挖法:广泛用于金属矿和大部分非金属矿的开采。这种方法按照特定的开采顺序,形成一层层的台阶,既确保了开采效率,又有利于稳定开采坡面,减少滑坡等地质灾害的风险。


  (2)条带开挖法:适用于矿体赋存条件相对简单、地层平整的露天煤矿或其他矿物质的开采。


  (3)坑槽开挖法:主要用于矿体厚度大、纵向延伸长度短的矿床。


  (4)斜坡开挖法:更适用于地形条件复杂、矿体赋存不规则的矿山。


  1.2开采设备和技术的现状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露天矿山的设备和技术也在不断发展和创新。现代露天矿山普遍采用大型化、自动化、智能化的装备和技术。大型开采设备:包括大型电铲、矿用自卸车、大型钻机等,在提升开采效率和降低人力成本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特别是在运输和装载环节,大型设备的应用大大提高了作业效率咱1暂。


  (1)自动化和智能化技术:新兴的自动化开采系统、无人驾驶运输车辆、遥控操作设备等技术,正在逐步应用于露天矿山中。这些技术可以有效地降低人员的工作强度,提升作业安全性。


  (2)信息化管理系统:采用高科技信息系统,如地理信息系统(GIS)、矿山设计软件、矿山生产管理信息系统等,来实现矿山生产的科学管理和精细化操作。这些系统能对矿山的资源、生产、安全等进行全面分析和管理,进而优化资源配置,提高生产效率,降低安全风险。


  (3)环境监测与修复技术:随着对矿山环境保护重视程度的提升,采用现代技术手段进行环境监测和生态修复,已成为开采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实时监控系统、遥感科技等被运用于监测矿区环境状况,为环境保护提供数据支持。


d11091b6ede9df8f1a02c502e7d1cb2.png

  1.3露天矿山安全风险及原因分析


  (1)坍塌与滑坡:坍塌与滑坡是露天矿山中常见的安全风险之一。主要原因包括地质条件不稳定、矿山设计不合理、降雨侵蚀等。地质条件不稳定,如断层、裂隙增多,易在采矿活动中导致岩土体的失稳;不恰当的开挖设计、过度的边坡开挖则直接削弱岩体的稳定性咱2暂。


  (2)爆炸事故:尽管爆破作业是露天矿山开采的常规过程,但由于使用的爆炸物品极为危险,错误的处理和存储方法、不规范的爆破操作都可能引起严重的爆炸事故。


  (3)机械设备事故:露天矿山依赖大量的机械设备进行作业,操作不当、设备老化、维护保养不足等都是引起事故的主要原因。


  (4)尘肺病与职业病:长时间的露天作业、不足的个人防护设备和措施可能导致工人患上尘肺病及其他职业病。


  (5)化学物质泄露:露天矿山在提取金属或其他资源过程中,可能会使用到有毒化学物质,这些物质的泄露,不仅对作业人员构成危害,也对周围环境和居民健康构成潜在威胁。


  2露天矿山发展趋势及安全管理改进


  2.1露天矿山开采技术的发展趋势


  矿山开采技术的发展对露天矿山的作业安全管理带来了重要影响,未来主要技术发展方向包含以下方面:


  (1)自动化与机器人技术:自动化挖掘和运输设备的应用减少了人员在高风险区域的作业时间,明显提升了作业安全性。机器人技术,尤其是无人驾驶的钻探机和装载机,可以在不稳定或极端条件下进行作业,降低事故风险。


  (2)物联网(IoT)和大数据:通过在矿区装设多种传感器,实时收集、传输并分析从作业现场得到的数据,如边坡移动监测、气象变化与设备状态,预防事故发生的可能。


  (3)人工智能(AI)和机器学习:AI可以用于分析历史安全事故数据和环境监测数据,预测潜在的安全风险。此外,机器学习模型能持续学习和优化,提高风险预警的准确性和时效性。


  (4)增强现实(AR)和虚拟现实(VR):这些技术能用于安全培训,通过模拟真实的矿场环境,让工人在没有风险的情况下训练急救和紧急撤离程序,从而在实际情况中更加从容应对。


  2.2露天金矿的安全管理策略


  (1)综合监控系统的建立:未来的安全管理应重视构建集物联网、AI分析及即时反馈于一体的综合监控系统。通过系统的预警机制,即时对潜在危险做出反应并调整作业计划。


  (2)动态安全培训模式:随着VR和AR技术的成熟,应用其进行定期的安全培训将变得越来越普遍咱3暂。通过模拟的紧急情况训练,提高员工在各种复杂环境下的应对能力。


  (3)智能化风险评估工具的开发:开发更高级的AI工具,不仅能进行风险评估,还能提供解决方案和预防措施,实现从“被动响应”到“主动预防”的转变。


  (4)持续改进的安全文化建设:公司高层应持续推动安全文化的深入人心,通过激励措施和持续的安全教育,确保安全管理的每一项措施都能得到有效实施。


  3以金矿为例的露天开采技术分析

       3.1金矿特有的开采技术要求


  金矿石露天开采技术在许多方面有着特别的要求。首先,金矿的地质结构通常复杂多变,金的分布具有极高的不规则性,要求开采技术必须高度适应地质条件的多样性咱4暂。其次,金矿石的品位一般较低,提取成本相对较高,因此,确定合理的开采边界、矿体的分割和分级,以及高效率的矿石处理流程,对于露天金矿的经济效益至关重要。


  金矿露天开采还需考虑到矿区环境保护,因为金矿石的提取常常涉及到使用毒性物质,如氰化物,这要求开采技术不仅要有高效的金矿提取率,同时还需有严格的废物处理和环境保护措施。最后,由于金价波动较大,金矿开采要求有较高的市场适应能力,能够在金价低迷时迅速降低成本,而在金价上涨时最大限度地增加产量。


  3.2露天金矿开采中的技术创新


  3.2.1高精度地质勘查技术


  近年来,地质勘探技术的进步,特别是地球物理和化学探测方法的提高,极大地提升了对金矿分布规律识别的精确度。如三维地质建模技术,可以有效地模拟矿体的空间分布,优化矿山设计。


  3.2.2综合利用遥感与GIS技术


  通过遥感技术和地理信息系统的结合,能够更加精确地进行矿区地表覆盖层厚度的测量和移除,为开采作业提供精确的地质信息。


  3.2.3自动化与远程控制设备


  开采设备的自动化和远程控制技术减少了对人工操作的依赖,提高了作业的安全性和效率。如自动化的钻机在矿山钻探作业中的应用,不仅高效,而且能在危险性较高的环境中保障操作人员的安全。


  3.2.4智能化矿山管理系统


  采用先进的生产管理软件,结合物联网技术监控和管理开采设备,提高资源利用率和作业安全水平咱5暂。通过实时数据分析和云计算,露天金矿可以优化生产计划和资源分配,以适应市场的变化。


  3.2.5环保型矿物提取方法


  在金矿物的提取过程中,利用新型环保材料和方法替代传统的有害化学物质,减少了对环境的影响。如使用无氰化物提金技术,可以显著减少开采活动对周边环境的破坏。


  3.2.6尾矿处理和废物管理技术


  尾矿是露天金矿开采过程中产生的主要固体废物,对环境和人类健康构成威胁。新兴的尾矿干排技术和尾矿的综合利用,不仅减轻了对环境的影响,还提升了经济效益。


  3.3露天金矿安全管理策略


  3.3.1安全风险评估与管理流程


  安全风险评估是露天金矿安全管理的第一步。这一过程包括识别风险、评估风险、控制风险以及监控风险四个阶段。


  (1)识别风险:此阶段需详细收集矿区的地质挖掘数据、气象条件、作业方式等信息,识别可能引发安全问题的各种因素,如不稳定的岩体、可能的水文地质问题、使用的爆炸材料的安全性等。


  (2)评估风险:基于收集的信息,对已识别的风险因素进行分类和评估。这一过程中,可利用量化分析方法计算事故发生的概率和可能造成的影响,从而确定风险等级。


  (3)控制风险:根据风险的等级,采取合理的控制措施。对于高风险区域,可能需要更频繁的监测、改进工艺流程或增加安全设备投入。


  (4)监控风险:实施风险控制措施后,必须定期监测效果,并对新的安全隐患进行重新评估,确保所有措施有效执行,及时调整和优化安全策略。


  3.3.2安全措施和应急响应策略


  露天金矿的安全措施应具体针对识别和评估出的主要风险点,可以从以下方面进行:


  (1)物理措施,包括增强边坡稳定性的工程措施,如排水孔的布置、边坡加固工作、安装防坍塌支撑设施等。同时,确保矿区内所有机械设备的安全性能,进行定期的检查与维护。


  (2)技术措施,运用先进的技术设备,如无人机、传感器和监控系统,进行实时的环境监测和数据分析,以预测和警告可能的风险事件咱6暂。


  (3)管理措施,建立严格的安全管理体系,制定详细的作业指南和安全操作规程,进行定期的安全培训和演练,提升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应急能力。


  (4)应急响应策略,设计并实施包含多种可能紧急情况的响应计划,如爆炸、火灾、化学泄漏等。应急计划应包括快速撤离路线、救援团队的联系方式、急救设施和设备的布置。同时,定期进行模拟演练,确保所有员工熟悉应急程序。

0c223faa8018f2fcc8f129532f27cef.png

  3.4露天金矿环境与社会责任


  3.4.1环境保护措施


  (1)土地恢复与重建:矿区开采后需进行土地恢复工作,包括土壤治理、植被恢复等,确保自然生态尽速恢复。


  (2)水资源管理:优化水资源使用和废水处理技术,防止开采活动对周边水体的污染。


  (3)尾矿处理技术:采用现代化的尾矿管理系统优化尾矿的存储和处理,减少环境风险。


  3.4.2社会责任实施


  (1)地方社区合作:与开采区域的地方社区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支持社区经济发展,如提供就业机会、支持当地教育和卫生设施的建设等。


  (2)透明度及合规性:确保开采活动的透明度,遵守当地与国际的法律法规,及时公布开采活动的社会和环境影响。


  (3)应对社会影响:对周边社区的生活可能造成的影响进行评估,并采取措施进行补偿与改善。


  3.4.3持续监测和报告


  (1)环境监测:持续监测矿区及其周边的空气质量、水质和生物多样性,确保环境指标符合标准。


  (2)社会反馈机制:设立社会反馈渠道,让社区居民可以报告开采活动可能引起的问题,确保企业及时响应并采取行动解决。


  4结束语


  综上所述,露天矿山开采技术与安全管理措施之间存在着紧密联系和相互作用。随着技术的创新与更新,露天金矿的安全管理体系也得到了显著提升。采用自动化和遥控设备减少了直接人力作业,降低了事故发生率;同时,物联网技术和大数据分析的应用对于预防灾害性事件,优化作业流程具有重要作用。然而,技术与管理措施不是一成不变的,面对复杂多变的工作环境和市场需求,矿山企业必须不断地对安全管理体系和相关技术进行审视和改进。为未来露天金矿的安全与效率提供策略建议,确保在动态变化的环境中,始终能保持高水平的安全控制和高效率的资源利用。建议企业重点关注技术进步带来的新工具和新方法,如增强现实技术在安全培训中的应用,以及人工智能在事故预警和决策支持中的潜力。只有坚持不懈地进行技术革新和管理优化,持续投入与创新,才能确保露天金矿在安全生产和资源有效利用上走在行业前端,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刘志旭.露天矿山工程开采技术及施工安全管理分析[J].世界有色金属,2024(21):193-195.


  [2]朱红芳.矿山工程开采技术及施工安全管理分析[J].住宅与房地产,2020(4):252.


  [3]钱民国,李田丰.复杂地质条件下矿山工程开采管理技术研究[J].中国金属通报,2021(9):203-204.


  [4]李晓东.金属矿山工程开采技术及施工安全研究[J].世界有色金属,2024(16):229-231.


  [5]秦显宾,徐伟,李树强.采矿工程中的采矿技术与施工安全研究[J].冶金与材料,2023,43(6):17-19.


  [6]宋晶.复杂地质条件下矿山工程开采管理技术[J].世界有色金属,2023(9):55-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