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论文投稿/征稿

欢迎您!请

登录 注册

手机学刊吧

学刊吧移动端二维码

微信关注

学刊吧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关于我们
首页 > 学术论文库 > 理工论文 水资源利用技术在农田灌溉中的应用论文

水资源利用技术在农田灌溉中的应用论文

3

2025-03-20 16:15:21    来源:    作者:xuling

摘要:随着全球水资源日益紧缺,农田灌溉技术的改进与应用显得尤为重要。本研究探讨水资源利用技术在农田灌溉中的应用,以期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保障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摘要:随着全球水资源日益紧缺,农田灌溉技术的改进与应用显得尤为重要。本研究探讨水资源利用技术在农田灌溉中的应用,以期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保障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通过文献综述和实地调研,本研究分析了当前农田灌溉中存在的问题,包括水资源浪费、灌溉效率低下和不合理的灌溉方式等,研究方法包括滴灌、喷灌和渗灌等多种现代灌溉技术的引入和优化。研究结果表明,采用现代灌溉技术可以显著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减少水资源浪费,并提高作物产量和质量。此外,合理的灌溉调度和科学的灌溉管理措施在保障农田灌溉效果与节约水资源方面也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本研究意义在于为我国农业水资源管理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推动农业节水灌溉技术的广泛应用,提高农业生产的可持续性和竞争力。


  关键词:水资源利用技术;农田灌溉;现代灌溉技术;水资源效率;农业可持续发展


  粮仓向来是一个国家安全、发展的基石,而灌溉作为保证农业生产的重要手段,直接影响着粮食生产。然而,伴随着全球水资源的日益紧缺,高效、合理的灌溉技术变得越来越重要。在这样的背景下,如何利用现代化的水资源利用技术,改进农田灌溉,提高灌溉效率,保证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成为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当前,农田灌溉中略显突出的问题包括灌溉水资源的浪费、灌溉效率较低、灌溉方法的不合理使用等。寻找解决这些问题的技术和方法,就显得尤为重要。本研究便是寻找这些问题可能的解决方案,通过引进和优化滴灌、喷灌和渗灌等多种现代灌溉技术,以期为提高农田灌溉效率、节省水资源、提高农业生产的可持续性作出有价值的贡献。


  1水资源利用技术在农田灌溉中的背景与现状

       1.1全球水资源现状及农业用水问题


  全球水资源状况日益严峻,水资源短缺已经成为全球性问题[1]。据联合国水资源开发报告,全球有近20亿人生活在缺水地区,水资源短缺不仅威胁居民的生活用水安全,还对农业用水产生了重大影响。农业作为用水大户,其用水量约占全球淡水资源使用量的70%,对水资源的依赖性极高。传统农田灌溉方式效率低下,水资源浪费现象严重,加剧了水资源的紧张局面。

  在全球范围内,许多地区的农业用水效率仍然偏低。传统的漫灌方式在许多发展中国家依然普遍使用,这种灌溉方式的水利用效率仅为30%~40%,大量水资源在传输和蒸发过程中被浪费。随着气候变化的加剧,干旱和不稳定的降水模式使得水资源的获取更加困难,进一步增加了农业生产的风险。


  水资源分布的不均衡也是一个突出问题。许多国家和地区的水资源供应与需求存在显著不匹配,特别是在干旱和半干旱地区,水资源短缺问题尤为突出。这些地区的农业用水需求难以得到有效保障,导致农田灌溉用水困难,农业生产受到严重影响。


  农业用水问题还涉及水资源污染。由于农药、化肥等农业投入品的大量使用,因此农田排水对地表水和地下水造成了不同程度的污染,加剧了水资源短缺和质量恶化的问题。这不仅影响农业生产,还对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构成威胁。


  综合来看,全球水资源现状及农业用水问题复杂多样,亟须通过改进灌溉技术和优化水资源管理策略来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保障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1.2传统农田灌溉方式与存在的问题


  传统农田灌溉方式主要包括漫灌、沟灌和畦灌等。这些方式在长期的农业实践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随着水资源的日益紧缺,其缺点也逐渐显现[2]。传统灌溉方式普遍存在水资源浪费严重的问题。漫灌方式由于水流不受控制,因此大量水资源蒸发和渗漏,水利用效率极低。沟灌和畦灌虽然能在一定程度上控制水流,但难以避免渗漏和蒸发,尤其在水资源匮乏地区,这种浪费显得尤为突出[3]。


  灌溉效率低下也是传统灌溉方式的一大问题。传统灌溉方式一般采用大水漫灌的形式,这种方式不仅浪费水资源,还容易导致土壤板结和养分流失,进而影响作物的正常生长。灌溉不均匀、水分分布不合理常常导致作物根部缺水,而表层土壤过湿,不利于作物根系的呼吸和养分吸收。


  传统灌溉方式还存在不合理的灌溉时间和频率问题。传统灌溉往往依赖农民的经验和习惯,缺乏科学依据,导致灌溉时间和频率不合理。过度灌溉不仅浪费水资源,还容易引起土壤盐碱化和地下水位上升,而灌溉不足则会影响作物生长和产量。


  传统农田灌溉方式在现代农业发展中已难以满足高效利用水资源的要求。水资源浪费严重、灌溉效率低下和不合理的灌溉方式等问题亟须通过引入与推广现代灌溉技术加以解决,以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和农业生产的可持续性。


  1.3现代水资源利用技术的发展与应用


  现代水资源利用技术的发展为农田灌溉带来了显著的改进。滴灌技术通过在根部直接供水,大幅减少蒸发和渗漏,提高水分利用率。喷灌技术模拟自然降雨,水分均匀分布,有效减少土壤侵蚀和水资源浪费。渗灌技术将水分直接输送到根系周围,减少表面径流,保持土壤湿度。这些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不仅提高了灌溉效率,还显著减少了水资源的浪费,为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坚实保障。通过合理利用现代灌溉技术,农业用水问题得到了有效缓解。


  2现代灌溉技术及其应用

      2.1滴灌技术及其应用效果


  滴灌技术是一种高效节水的农田灌溉方法,已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广泛应用。滴灌技术的核心原理是通过安装在作物根系附近的滴头,将水分以极低的流速直接输送到作物根部土壤,从而减少水分蒸发和渗漏,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滴灌系统的组成通常包括水源、过滤器、调压器、输水管道和滴头等部分,每个滴头的流量都可以根据作物需水量进行精确控制。


  滴灌技术的应用效果显著,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滴灌技术能够显著减少水资源的浪费。传统灌溉方式,如漫灌和沟灌由于大面积浸润土壤,因此大量水分通过蒸发和深层渗漏损失。而滴灌系统将水分直接输送到作物根部,大幅降低了无效水分损耗。滴灌技术比传统灌溉方式节水50%以上。


  滴灌技术有助于提高作物产量和质量。滴灌能够为作物提供均匀、稳定的水分供应,避免了土壤过干或过湿对作物生长产生负面影响。稳定的水分环境促进了作物根系的发育,提高了养分吸收效率,从而提高了作物的生长速度和产量。滴灌系统还能与肥料施用系统结合,实现水肥一体化管理,进一步提高作物的质量和产量。


  滴灌技术还在减少土壤侵蚀和保持土壤结构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传统灌溉方式常因大水量冲刷产生土壤侵蚀和结构破坏,而滴灌技术由于低流量、慢速供水,因此能够保持土壤结构的稳定,减少侵蚀风险。滴灌技术还能减少杂草生长,这是因为灌溉水分集中在作物根部,未被浇灌的区域较干燥,不利于杂草的生长。


  滴灌技术的推广与应用面临一定挑战,如初期投资成本较高,系统维护要求较高等[4]。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推广力度的加大,滴灌技术的成本效益逐渐显现,成为现代农田灌溉的重要选择之一。


  2.2喷灌技术及其应用效果


  喷灌技术是现代农田灌溉的重要方式之一,其应用效果显著。喷灌技术通过喷头将水均匀地喷洒在作物表面,模拟天然降雨的形式,有利于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相较传统的沟灌方式,喷灌技术能够减少土壤蒸发和水分流失,避免水资源的浪费。喷灌系统的自动化控制功能使得灌溉变得更加精准,可以根据作物的实际需水情况进行灌溉,从而实现水分的精准管理。这不仅改善了土壤的水分状况,还有效预防了土壤盐碱化问题,促进了作物的健康生长。


  在提高作物产量和质量方面,喷灌技术也表现出明显优势。均匀的水分分布和稳定的供水条件有助于作物根系的均衡发展,提升了作物的抗旱能力和抗病虫害能力,最终提升了作物的单产水平和市场价值。喷灌系统可以配合施肥装置,实现水肥一体化管理,进一步提高作物的营养吸收效率和生长速度[5]。


  总体来看,喷灌技术在节约水资源、提高灌溉效率和改善作物生产方面具有显著优势,其推广应用对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和保障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2.3渗灌技术及其应用效果


  渗灌技术是一种将水分通过土壤缓慢渗透到植物根部的方法,具有显著的节水效果和提高作物产量的潜力。渗灌系统通常包括地下管道和滴头,能直接向植物根区供水,减少蒸发和径流损失。渗灌技术在旱作农业和水资源匮乏地区应用广泛,能够有效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应用渗灌技术的田地水分分布均匀,作物根系生长更加健康,水肥一体化管理更为便利。渗灌不仅降低了灌溉水的使用量,还减少了土壤侵蚀和养分流失,改善了土壤结构,提升了农业生产的可持续性。在实际应用中,通过优化渗灌系统设计和管理,进一步提高了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和农业生产的经济效益。


  3农田灌溉管理与优化策略


  3.1合理的灌溉调度方法


  合理的灌溉调度方法在农田灌溉效率和水资源利用中发挥着关键作用。科学的灌溉调度不仅能节约水资源,降低农业生产成本,还能提高作物产量和质量,应根据气象条件、水文状况和作物的需水特点实施分阶段灌溉。在不同生长周期,作物对水量的需求不同,应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调整灌溉量和灌溉频次。通过采用现代化的传感器和智能灌溉系统,可以实现对土壤湿度、气温、降雨量等信息的实时监测,从而精准控制灌溉时机和水量。这种基于数据的智能灌溉系统不仅能有效避免过度灌溉或不足灌溉,还能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


  不同地区的土壤类型和气候差异显著,应结合本地实际情况制定合适的灌溉调度方案。土壤类型直接影响水分的渗透和保持能力,不同土壤的灌溉需求各异。例如,在砂质土壤地区,水分渗透快,需增加灌溉次数,而在黏质土壤地区,水分保持好,可减少灌溉频次。在气候方面,干旱地区需要加强田间水分管理,合理安排灌溉时间,尽量避开高温蒸发时段,以减少水分损耗。地区性的气候特点也应在灌溉调度中予以考虑,如季风区和半干旱区的灌溉策略明显不同。


  合理的灌溉调度必须结合节水技术的使用,如滴灌、喷灌和渗灌等。针对不同作物和地块选择合适的灌溉方式,通过合理的灌溉调度与优化,往往能将节水效果最大化。这不仅能有效节约灌溉用水,还对提高整体农业生产的可持续性和经济效益起到了积极作用。还应避免盲目灌溉,固定时间灌溉,通过现代技术和科学规划,实现农业灌溉的智能化和高效化。


  3.2科学的灌溉管理措施


  科学的灌溉管理措施是提高农田灌溉效率和水资源利用率的关键。有效的灌溉管理需要综合考虑作物需水规律、土壤含水量和气候条件等因素,确保水分供应与作物需求相匹配。作物需水规律的研究是科学灌溉管理的基础。不同作物在生长的各个阶段对水分的需求存在差异,通过对作物生长期内需水量的精确测定,可以制定合理的灌溉计划,避免水资源浪费和作物缺水[6]。


  土壤含水量的监测是科学灌溉管理的重要环节。通过利用现代传感器技术,可以实时监测土壤水分状况,确保灌溉决策的准确性。通过土壤湿度传感器获取的数据,可以判断土壤是否处于最佳含水状态,从而确定灌溉的时间和频率,避免过度灌溉或不足灌溉造成负面影响。


  气候条件的考虑同样不可忽视。不同地区的气候条件对灌溉需求有显著影响。通过结合气象数据和预报,科学安排灌溉时间,可以提高灌溉效率,减少不必要的水资源消耗。例如,在降雨充沛的季节,适当降低灌溉频率,依靠自然降水满足作物需水量,既节约水资源,又降低灌溉成本。


  自动化灌溉系统的应用也是科学灌溉管理的重要措施。自动化灌溉系统可以根据预设的灌溉计划和实时监测数据,自动调节灌溉量和灌溉时间,确保作物在最佳时机获得所需水分,减少人工干预,提高灌溉的精准度和效率。


  通过综合运用以上科学灌溉管理措施,可以有效提高农田灌溉的水资源利用效率,保障作物的健康生长,实现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3.3水资源利用技术的优化与推广


  水资源利用技术的优化与推广应着眼于技术的适应性和经济性,确保其在不同地域和环境条件下的有效性。优化技术需要综合考虑土壤类型、作物需水量及气候因素,制定个性化灌溉方案。水资源利用技术的优化与推广还应加大技术培训和推广力度,提高农民对新技术的接受度和操作水平。相关部门应提供政策支持和资金投入,推动先进灌溉技术的广泛应用,促进农业节水和可持续发展。


  4结语


  本研究讨论了如何在农田灌溉中更好地利用水资源。现在很多农田灌溉浪费水、效率低、方法不合理,为此提出了一些现代灌溉技术的改进方案。本研究发现,使用滴灌、喷灌和渗灌等新技术,可以大幅提高用水效率,减少浪费,并且作物的产量和质量也会提高。同时,合理安排灌溉时间和科学管理也很重要。这些措施能保障农田灌溉效果,并节约用水。虽然研究有了一些成果,但还存在问题。首先,不同地区和作物的灌溉效果数据不够详细;其次,未充分考虑气候变化的影响;最后,推广新技术还面临成本高和培训不足的挑战。未来的研究可以关注以下几点:一是加强对不同地区和作物的灌溉效果研究;二是分析气候变化的影响,并找到应对方法;三是研究降低技术成本,增加普及率,并加强技术培训,提升农民操作水平。总之,本研究为我国农业用水管理提供了理论和实践指导,有助于推广节水灌溉技术,提高农业生产的可持续性和竞争力。

参考文献:


  [1]刘兴升.浅析山丹县水资源利用与改进农田灌溉措施[J].农业科技与信息,2019,(15):110-111.


  [2]刘吉明.推广农田节水灌溉技术提高水资源利用率[J].农业科技与信息,2022,(18):92-94.


  [3]刘广才.基于水资源节约的农田灌溉渠道防渗施工技术[J].科学与财富,2019,(29):255-255.


  [4]耿同举.基于SIDD的农田灌溉水资源高效利用策略研究[J].河南水利与南水北调,2023,52(01):25-27.


  [5]田雪莹,王高旭,吴永祥,等.云水资源利用对北三河流域农田灌溉需水影响分析[J].水利水运工程学报,2022,(03):23-33.


  [6]孙明楠.农田水利灌溉管理中的常见问题及对策[J].粮油与饲料科技,2023,(01):208-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