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论文投稿/征稿

欢迎您!请

登录 注册

手机学刊吧

学刊吧移动端二维码

微信关注

学刊吧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关于我们
首页 > 学术论文库 > 理工论文 地方高校教学实验室非管制类化学品管理的思考与实践论文

地方高校教学实验室非管制类化学品管理的思考与实践论文

5

2024-12-27 16:12:35    来源:    作者:liziwei

摘要:化学品管理不当,易导致实验室安全事故。而非管制类化学品作为高校教学实验室中常用的化学品,其危险性常常易被忽视。为了减少事故发生,必须加强化学品的安全管理。文章以部分地方高校为例,分析了教学实验室非管制类化学品管理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针对化学类教学实验室开展了管理模式的思考与自身实践。从化学品的清理、分类、编号、定位管理、安全教育等方面规范了非管制类化学品的管理,在提高管理效率、降低实验室安全风险方面发挥了作用。

  摘要:化学品管理不当,易导致实验室安全事故。而非管制类化学品作为高校教学实验室中常用的化学品,其危险性常常易被忽视。为了减少事故发生,必须加强化学品的安全管理。文章以部分地方高校为例,分析了教学实验室非管制类化学品管理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针对化学类教学实验室开展了管理模式的思考与自身实践。从化学品的清理、分类、编号、定位管理、安全教育等方面规范了非管制类化学品的管理,在提高管理效率、降低实验室安全风险方面发挥了作用。

  关键词:非管制类化学品;教学实验室;实验室安全;高等院校

  0引言

  高校教学实验室安全工作直接关系广大师生的生命财产安全,关系学校和社会的安全稳定。2019年教育部办公厅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教学实验室安全检查工作的通知》(教高厅〔2019〕1号),明确提出了要对危险源涉及的采购、运输、储存、使用和废弃物处置等环节安全风险进行全时段、全方位管控。

  各高校对实验室安全管理都非常重视,相关管理研究也比较多,但对实验室内非管制类化学品的研究却较少。唐丽琼等从6个方面探索了易制毒化学品的安全管理;刘长宏等从通风、防爆、自动化控制等方面研究了危化品库的改造和管理;赵开元等通过软硬件建设、隐患排查、应急培训的落实等措施开展了易制爆危险化学品的网格化管理;孟震等从信息技术方面探讨了管制类化学品的全周期监管;赵伟娜从安全培训、安全监测、制度保障等方面构建了管制品安全管理体系。而非管制类化学品是指不在化学品监管局发布的管制化学品名单中的化学品,包括一些常见的无机试剂、有机试剂等,它们在一些领域中被广泛应用,在高校教学实验室中也普遍存在。其作为高校教学实验室中常用的化学品,其危险性常常易被忽视,对非管制类化学品管理的相关研究也较少。虽然非管制类化学品通常被认为是安全的,但部分化学品也属于危险化学品,也具有危险性或者可被用于非法制造合成药物等,如储存、使用不当,也可能会引发安全事故,对人类和环境造成危害。因此,对非管制类化学品的管理,也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并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

  本文以遵义师范学院化学类教学实验室为例,开展管理模式的思考与实践,规范非管制类化学品管理,降低实验室安全风险。

  1实验室非管制类化学品管理现状及存在问题

  笔者曾实地调研了部分高校实验室,在调研时发现,各高校都十分重视实验室安全管理工作,成立了专门的实验室监管部门,梳理建立了一系列规章制度,使得实验室管理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其中针对管制类化学品,各实验室已按相关要求建立了比较完整的监管体系,但由于历史遗留问题及实验室管理人员编制等因素的影响,在教学实验室非管制类化学品管理方面有些高校还存在不足。

  1.1存放化学品种类多数量大

  部分教学实验室为了化学品取用方便,直接将化学品存放在教学实验室或准备室。由于有的教学实验室承担的实验项目多,导致存放化学品种类多、数量大,如有的实验室化学品数量达400瓶以上。此外,虽然各教学实验室有化学品台账,但由于是单独记录,无法实时汇总,使各实验室之间不能互通有无,不能随时资源调配,可能导致某种化学品,在一个实验室有积压,而另一个实验室又采购的现象。也使各二级学院及实验室监管部门无法掌握所有实验室内化学品库存的实时数据,无法实行动态监管。

  1.2缺乏有效的购买审核监管措施

  部分教学实验室由于人员编制问题,实验室管理人员少,化学品的购买计划一般由实验教师根据实验项目编制,而高校实验室各专业实验项目多,在采购审核时无法根据项目一一审核,导致当实验教学项目改变时部分化学品积压在实验室,造成浪费。

  1.3存储过程不够规范且分类不清晰

  部分教学实验室由于实验室场地限制,没有合理固定位置存放化学品,因此药品存储不规范,分类不清晰。如:有的化学品长期放置在通风橱内,给通风橱内实验操作带来不便;有的直接放置在实验操作台上或实验台下的试剂柜内,种类多、数量大,查找困难,导致常有过期化学品存在,给使用者带来了一定的风险。同时教学实验室内人员流动大,监管困难,在一定程度上也压缩了实验教学的可用空间,存在安全隐患。

  总之,随着高校的发展,学生人数的增加,教学实验室使用非管制类化学品的种类、数量均比以前有一定提升,加大了管理难度。传统的化学品管理方式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及资源浪费,已不适应目前地方高校的发展。为确保实验室安全管理措施到位,需优化管理机制,对化学品进行更加明确、细致的管理,实现对所有化学品的购买—储存—使用—处置的闭环管理,并能向二级学院、实验室管理和监管部门提供可靠的实时信息,确保化学品管理环节严密、分工细密、衔接紧密,有效防范安全事故发生。因此对高校教学实验室非管制类化学品的管理模式进行探索改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为建立适应实验室需求的实验室化学品信息化追溯体系打下坚实的基础。

  2实验室非管制类化学品管理的思考与探索

  由于高校教学实验室涉及专业多,为保障实效性,本文以遵义师范学院化学品种类多的专业—化学类教学实验室为切入点,开展管理模式的思考与探索。

  2.1对非管制类化学品进行全面清理

  2.1.1对实验室承担的实验项目所需非管制类化学品进行全面梳理

  遵义师范学院化学类教学实验室每年共承担全校12个专业的基础实验教学,开设无机化学实验、分析化学实验、有机化学实验、物理化学实验、大学化学实验、中学化学实验、仪器分析实验、环境监测技术实验、化工原理实验、材料化学实验、化工专业实验、应用化学专业实验等实验课程,涉及实验项目100多项,但每年使用的化学品是相对固定的。因此可以根据实验教学大纲以及教学计划,对各教学实验室常规实验项目,按照实验步骤,统计各种化学品的种类及每班使用量(按50人/班计算),并汇总成册,同时根据教学大纲、教学计划的变动,及时更新实验项目,从而理清各教学实验室一学年两个学期内分别需要购买的非管制类化学品种类、大致数量。库房管理员每学期根据开课班级数,简单汇总后,即可制定常规化学品学期采购计划,无需每位实验任课教师编制化学品计划。如有特殊的实验项目或新增实验项目,如设计性、创新性实验项目则由任课教师根据实验内容,按需提出采购计划。总之,为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做实做细实验室安全管理工作,理清了化学类教学实验室内化学品种类,共计100多种,为教学实验室内化学品清理提供了依据,为购买审核提供了数据支撑。

  2.1.2根据梳理出的化学品种类进行全面清理

  对过期的化学品按程序尽快处理掉;对未过期暂不需要的,摆放在库房不常用货架区,标志并妥善保管;对需要的化学品统计好库存量,再根据每学期大致使用量,决定日常库存,定期购买。

  2.2建立适应非管制类化学品管理的分类方法

  根据化学品种类数,对教学实验室的非管制类化学品,分为无机试剂和有机试剂两大类。再根据无机试剂和有机试剂的种类,按照易于查找、方便使用,便于存放、管理的原则,将有机试剂分为9小类(烃类、醇、醛、羧酸等)、无机试剂分为11小类(金属单质、非金属单质、氧化物、无机酸、无机碱等),具体如图1所示。

image.png

  2.3对非管制类化学品实行“三定、四色”管理

  非管制类化学品分散存放在实验室或准备室,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为了集中管理,降低实验室安全风险,对非管制类化学品实行“三定、四色”管理。首先调配资源,建立非管制类化学品库房,将化学类原12个非管制类化学品存放场所缩减为1个库房,并在库房安装门禁、摄像头,配备灭火器、消防沙、灭火毯等消防设施。然后根据化学品的分类,按照存放要求为每类化学品设置相应的存放区域,并明确存放区域的名称及物品的数量。如将存放区域设为A、B、C三区,每个区域的试剂架按顺序分别编号为:A1、A2、A3、B1、B2、B3、C1、C2、C3等,其中常用有机试剂存放于A区、常用无机试剂存放于C区,其他试剂、指示剂、专用试剂等存放于B区,即“三定”。再根据物品的大致分类,对不同类型的化学品用不同颜色的试剂瓶托盘存放,其中有机试剂全部用“黑色”托盘、常用无机试剂全部用“黄色”托盘、无机试剂中的其他试剂用“灰色”托盘、专用试剂用“蓝色”托盘等,即对试剂瓶托盘实行“四色管理”,以便取用时一目了然。最后根据编号方法为每种化学品设置唯一的编号进行标识,以便快速识别和定位。

  2.4建立适应非管制类化学品管理的编号方法

  为了取用方便,化学品实行“唯一性编号”管理,对非管制类化学品库房试剂架和试剂瓶托盘进行有序编号,如硫酸铜的唯一性编号是LT-C3-1-1,则LT对应化学品中文名称首、末两个字“硫、铜”(不区分有水、无水)的首字母,C3对应C区试剂架编号“C3”,1对应C3试剂架的“第一层”,1对应第一层由左至右的“第1个试剂瓶托盘位置”。从而每种化学品均有唯一的编号,并建立电子台账,进行统一管理,确保库房化学品进出口的准确,避免重复购买。

  2.5建立院级教学实验室非管制类化学品管理实施细则

  在对教学实验室非管制类化学品按照分类、编号整理的基础上,建立院级实验室非管制类化学品管理实施细则,对化学类教学实验室非管制类化学品的购买、储存、领用、处置各环节进行细化,明确责任和职责范围,规范管理流程,从而实现对化学品的动态管理,使教学实验室非管制类化学品底数清、风险明,确保化学品的安全和有效管理。

  2.6定期检查,清理过期化学品

  为确保化学品库房安全,构建了二级学院常规自查、职能部门不定期检查、各类专项检查的实验室安全检查体系。要求库房管理员对库房进行每周巡查,排查安全隐患。同时学院、学校通过开展学期初与学期末的实验室安全检查、不定期的抽查、实验室安全专项检查、每周巡查等,排查安全隐患,及时落实整改。此外库房管理员及时做好出入库统计、定期核查,对过期的化学品及时清理,做到账物相符,账账相符,及时为学院领导及实验室监管部门提供可靠的实时数据。

  2.7强化安全宣传教育,提高师生实验室安全意识

  2.7.1严格落实实验室安全考试准入制度,强化实验室安全教育和宣传

  充分利用学校编制的《实验室安全手册》,每年向新生发放《实验室安全手册》,加强学生对化学品安全、实验废弃物处置、应急与救援等12个方面的学习并组织开展新生实验室安全知识培训与考试,签署实验室安全承诺书。

  2.7.2开展理论与实操相结合的安全培训,提高意识

  纵观高校实验室安全事故,很多事故都与化学品安全有关。通过开展危化品管理专题培训,不仅对危化品的种类、存储、应急处置进行讲解,还结合真实案例辐射到所有化学品的安全管理,并将实验室消防安全等相关内容融入其中,如观看实验室安全典型警示视频、讲解实验室安全制度、讲解实验室安全隐患来源,让师生深刻认识到实验室安全的重要性,并学习到相关的安全知识和应急逃生技能,如“火灾预防”“火灾逃生”“灭火器使用”等方面。在理论培训后,进行消防灭火实操演练,让师生做到实验室安全“心中有数”,遇到火灾能够迅速应对。

image.png

  2.7.3加强安全风险评估,提高防控水平

  新的实验项目,购买试剂前必须经过风险评估。通过风险评估中主要危险源的辨识及风险防控措施的制订,使师生充分认识到化学品安全、实验室安全的重要性,并落实实验室安全管理制度,防控风险,消除隐患,确保安全。

  3结语

  通过实践,能有效减低非管制类化学品的库存量,避免重复购买,提高了实验资金使用效益,达到节约时间,节约资金的目的,从而提高化学品管理工作效率。逐步推进非管制类化学品的信息化管理,使化学品管理底数清、风险明,从而达到有效管控,确保实验室安全,为实验教学、科研保驾护航,为下一步建立健全实验室化学品信息化追溯体系打下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刘辉,唐彩萍,祁兵.基于组合赋权云模型的高校实验室综合安全评价[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22,41(4):275-278,283.

  [2]教育部办公厅.教育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教学实验室安全检查工作的通知:教高厅〔2019〕1号[A].北京:教育部办公厅,2019.

  [3]萨芝宁.教学实验室安全体系构建及实践[J].教育现代化,2019,6(82):201-202.

  [4]郭建中,李坤,刘少恒,等.新时期高水平实验室安全管理探索与实践:陕西省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现状、分析及对策[J].实验技术与管理,2020,37(4):4-8.

  [5]楚华琴,于宝证,李祥.高校化学实验室践行“三E对策”安全管理模式[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21,40(12):283-287.

  [6]杨徐一,冯娟,罗春萍.4M1E法结合5S现场管理在药品专业实验实训室管理中的应用[J].大众标准化,2023(4):155-157.

  [7]李小芳,唐美春.高校化学实验中心化学试剂管理探索[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7(7):5-6.

  [8]谢丹华,蒋遇龙.高校化学实验教学药品安全管理的实践探讨[J].广州化工,2021,49(9):196-198.

  [9]袁遥,邓婷,周莹,等.高校基础化学实验室药品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广州化工,2021,48(19):211-212.

  [10]林森,张建英,史舟.“双一流”高校环境与资源类实验室化学品管理实践[J].实验技术与管理,2020,37(6):263-265,272.

  [11]王赟,韩涛,徐四平,等.高校实验室化学品管理平台的设计与实践[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9,36(12):256-259.

  [12]唐丽琼,杨思林,王俊峰.“双一流”背景下高校易制毒化学品安全管理体系的探索[J].实验技术与管理,2021,38(5):267-270.

  [13]刘长宏,赵方,宋典达,等.高校危化品库建设与管理的实践研究[J].实验技术与管理,2021,38(5):255-257,266.

  [14]赵开元,聂小鹏,邹梦玲.高校实验室易制爆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研究[J].化纤与纺织技术,2023,52(5):246-248.

  [15]孟震,晏旭秀,刘斌,等.高校管制化学品智慧管理方案探索与实践[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23,42(10):269-273,283.

  [16]赵伟娜.“双一流”背景下高校易制毒、易制爆化学品安全管理体系路径探索[J].大学,2023(22):81-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