间苯二酚废水处理工艺研究论文

2024-11-15 11:06:20 来源: 作者:dingchenxi
摘要:间苯二酚被广泛应用在化工制造领域,是重要的中间材料,但在使用中会排放大量有害间苯二酚废水。研究内容将为化工制造以及工业废水处理提供技术支持。
摘要:间苯二酚被广泛应用在化工制造领域,是重要的中间材料,但在使用中会排放大量有害间苯二酚废水。为了有效解决该问题,研究基于吸附工艺技术,采用一种自制旋转填料床作为废水处理设备,检验废水在不同酸碱度、温度、浓度、吸附时间以及吸附材料下的处理效果。最终通过实验表明,当酸碱度设置为4、实验质量浓度初始值为900 mg/L,并且调整吸附时间为120 min时,间苯二酚去除效果最佳,去除率为0.987。研究内容将为化工制造以及工业废水处理提供技术支持。
关键词:间苯二酚;吸附工艺;旋转填料床;废水
0引言
间苯二酚是一种白色针状或者粉末状结晶化学物质,具有一定刺鼻、微臭气味。间苯二酚是目前化学工业领域比较常见的原料,其在化工和产品制造中被广泛使用,比较常见的如染料、塑料、药物以及合成纤维等领域[1]。间苯二酚化合物具有一定的溶解性,易溶于水、乙醇和乙醚等物质中。在化工生产中所排出的废水含有高浓度间苯二酚,其不仅对环境有极大的危害,同时对人的健康也会带来直接威胁[2]。因此,有效去除间苯二酚废水是十分关键的。目前,常见的间苯二酚处理工艺技术包括氧化法、生物法、萃取法和吸附法等[3]。其中氧化法是将间苯二酚废水暴露在强氧化剂下,通过氧化反应将有机物质转化为无害的化合物。而生物法则在自然界中比较常见,其处理周期较长,化工领域应用较少。生物法主要利用细菌或其他微生物对有机物进行分解和降解,将间苯二酚降解为较为无害的物质。而萃取法也比较常见,但大规模应用较困难,萃取法主要通过溶剂将间苯二酚从废水中提取出来,以达到去除的目的。根据研究调查显示,目前工业领域间苯二酚废水处理主要以吸附法为主,其具有处理效果快、适应范围广、成本低等优势。吸附法主要利用吸附材料的吸附特性来去除废水中的间苯二酚。常见的吸附材料有很多,如活性炭、硅胶、分子筛等。因此,研究将以吸附法为基础,通过研究吸附材料的性能和优化吸附条件,从而有效改良间苯二酚废水处理效果,并为间苯二酚废水的治理提供技术支持。
1实验材料与方法
1.1实验设备
实验所需要的设备包括实验主设备旋转填料床以及相关辅助仪器等。其中间苯二酚废水处理主要在
旋转填料床完成,设备由中北大学自主研制。将含有间苯二酚废水从设备液体进口流入,废水将经过液体分布装置并将废水均匀喷洒在内缘壁周围。经过带有吸附剂旋转材料的离心作用,废水将沿径向外圈运动,废水中的杂质将被吸附材料吸附并传质,再由外部壳收集吸附后的液体,并由流体口排出。
辅助仪器设备:由德国杰奥制造的增压器,型号为PHS-3C;上海荣华制造的转子流量计,型号为LZB-6;优利康制造变频器,型号为YD101;安东帕康塔生产的气体吸附仪,型号为Autosorb 6100;美国赛默飞生产的红外光谱仪,型号为Is10;赛默飞型号液相色谱仪,型号为3000 XRS。
其中液相色谱仪用于测量废水中间苯二酚的浓度;红外光谱仪用于测量活性炭表面结构;安东帕康塔气体吸附仪用于测量活性炭分布情况。
1.2实验药品
实验用到的药品有分析纯与工业纯两种规格,其中工业纯仅有柱状活性炭,由江苏志康炭业提供;分析纯规格药品:氨水,由天津天力提供;盐酸,由洛阳化学厂提供;硅胶,由东莞红润达提供;乙醇,由天津复兴提供;间苯二酚,由淄博双和化工提供;氢氧化钠,由天津大陆化学提供;5A型分子筛,上海博晶提供。选取实验废水,配制成含10%的间苯二酚水溶液。
1.3实验方法
1.3.1活性炭处理与浓度测量
实验中需要对活性炭表面吸附的粉尘杂质进行去除,首先需要将其在超纯水中高温煮沸45 min,并再次利用超纯水进行表面反复冲洗,并在干燥箱100℃下进行干燥。此外,后续需要采用气体吸附仪(安东帕康塔)测量活性炭结构参数。
经过出样口处理后得到的间苯二酚溶液需要采用0.45μm薄膜进行过滤,然后将过滤后的液体通过液相色谱仪(爱默飞Is10)检测间苯二酚溶液浓度。间苯二酚浓度检测中,仪器波长设置为277 nm,进样量设置为20μL,流速设置为1 mL/min,检测环境温度为20℃。
1.3.2实验具体流程
选取800 mL的间苯二酚实验废水装入事先准备好的玻璃烧杯中,通过氨水进行pH值调节。然后将准备好的废水溶液倒入旋转填料床设备液体进口,液体流入废水槽后加热到指定的温度,温度设置有3个档位,包括20、30、40℃。被加热的废水溶液将经过流量计进入带有吸附物质的旋转中心。废水溶液将被液体分布器均匀喷洒到内缘壁周围,经过离心作用废水溶液变为液膜以及液丝状,并利用填充物吸附传质。在吸附处理过后的液体由设备输液口流出,而剩余废水将继续流入废水槽,进行循环操作,直至废水被处理干净。
2实验结果分析
2.1不同pH值与温度值对间苯二酚废水处理影响
为了更有效地处理间苯二酚废水,在实验过程中采用氨水对溶液进行中和,选取9个等级pH值分别为1.0、2.0、3.0、4.0、5.0、6.0、7.0、8.0、9.0进行测试。其中离心重力因子设置为41.3,废水初始间苯二酚质量浓度值为950 mg/L,温度设置为20℃,吸附时间设置为30 min。不同pH下间苯二酚废水处理结果如图1-1所示。
图1-1为不同pH值下废水溶液中间苯二酚去除效果比较。根据去除率曲线结果来看,pH值由1增加到4时,废水中间苯二酚的去除效果不断增加,在pH值为4时间苯二酚最高去除率为95.6%。同时,pH值在4到6区间,间苯二酚的去除效果呈现一个缓慢下降的趋势,去除效果均保持在92%以上。当pH值超过7时,间苯二酚的整体去除效果会明显下降,当pH值达到9时,此刻去除率为88.9%。考虑到间苯二酚属于一种弱酸,当间苯二酚溶液在酸性状态下是以分子状态保持,此刻更容易被活性炭物质所吸附,因此其也更容易被去除。但随着pH值的增加,当pH值超过7以后,溶液呈现一种碱性状态,溶液中易形成间苯二酚盐物质,该物质在活性炭上的表现为脱附性,从而导致间苯二酚的去除效果明显下降。图1-2为不同温度值对间苯二酚废水的去除效果影响,根据去除曲线来看,当温度在30℃时,对间苯二酚去除效果表现最好,此刻去除率为96.1%。不过根据测试结果来看,实验温度在20~40℃区间对间苯二酚去除效果影响较低,去除率均能保持在94%以上,因此在实验过程保证温度区间在30℃即可。
2.2不同废水浓度值与吸附时间对间苯二酚废水处理影响
间苯二酚质量实验中依旧将离心重力因子设置为41.3,废水初始间苯二酚质量浓度值为950 mg/L,初始吸附时间为30 min,温度设置为30℃。将pH值设置为4进行实验。比较在不同浓度初始值以及吸附时间对苯二酚去除效果的影响,具体结果如图2所示。
根据图2-1实验结果来看,间苯二酚废水浓度的增加,会直接影响到最终废水中间苯二酚的去除效果。当废水质量浓度由最初的900 mg/L上升到1 300 mg/L,间苯二酚的去除率由最高的96.8%下降到93.7%,对间苯二酚的去除率整体下降了31%。对不同初始浓度下的处理效果进一步分析,当废水中间苯二酚的浓度上升,会使得溶液内传质阻力变高,进而影响活性炭表面间苯二酚流动效果。由此可见,在较低的浓度下间苯二酚的去除效果要表现更出色。同时,比较不同吸附时间对间苯二酚废水去除效果。由实验结果来看,随着吸附时间的增加,间苯二酚的去除效果也不断增加,由最初的91.4%上升到最高96.3%。进一步研究发现,当吸附时间达到120 min后,间苯二酚的去除效果将维持一个稳定状态,此刻活性炭吸附能力将达到饱和值。因此,将吸附时间维持在120 min,废水去除实验将获得一个较好的废水去除效果。
2.3不同吸附材料对间苯二酚废水处理影响
在实验中,不同的吸附材料也会对间苯二酚的处理效果造成影响,因此选取比常见的吸附材料进行实验比较,pH值、温度、初始浓度均为最佳值,同时吸附材料填充量为120 g,其余设置保持不变。不同吸附材料下间苯二酚去除效果如图3所示。
图3为不同吸附材料下废水处理效果,由结果来看,活性炭吸附效果最好,最高去除率为98.7%。相比较而言,分子筛与硅胶吸附性较一般,如分子筛在100~180 min之间有明显波动,吸附稳定性较差。而硅胶在100 min时达到最佳吸附性能,而去除率最高为94.3%。可见,采用活性炭并在最佳实验参数下对间苯二酚的去除率最高可达98.7%,具有不错的污水处理效果。
3结语
间苯二酚作为一种化工、医疗领域的重要中间材料,有效去除废水中的间苯二酚是关键。因此,研究基于吸附法来对间苯二酚废水进行处理。首先采用自制旋转填料床作为吸附废水主要设备,通过设备离心作用,使得废水与吸附材料作用实现去除间苯二酚的作用。在间苯二酚去除实验中,pH值与温度均会影响间苯二酚去除效果,当pH值为4、温度为30℃时,间苯二酚去除效果最好。同时,废水初始浓度、吸附时间也直接影响间苯二酚的去除效果,当初始间苯二酚质量浓度为900 mg/L,吸附时间为120 min时间苯二酚去除效果最好。此外,不同吸附材料比较,活性炭吸附能力最好。当实验pH值为4,实验废水间苯二酚质量浓度为900 mg/L,并且将活性炭作为最终材料时,废水中间苯二酚的去除效果最高为98.7%。未来,可以进一步优化设备结构,提高废水与吸附材料接触效果,以更好地改善间苯二酚废水处理效果。
参考文献
[1]邓德刚,秦丽姣.高温湿式氧化工艺处理高浓度含酚废水试验研究[J].炼油技术与工程,2022,52(11):16-20.
[2]王超,李宝丰,于鹏飞,等.微波催化氧化处理含酚废水工艺优化[J].化学与生物工程,2022,39(7):52-56.
[3]郑翼莹,刘妍,闫少冲,等.铁碳微电解材料处理含酚废水的研究[J].水处理技术,2023,49(10):70-7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