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论文投稿/征稿

欢迎您!请

登录 注册

手机学刊吧

学刊吧移动端二维码

微信关注

学刊吧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关于我们
首页 > 学术论文库 > 理工论文 大气污染防治技术与对策研究论文

大气污染防治技术与对策研究论文

15

2024-11-06 13:46:20    来源:    作者:dingchenxi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生产力水平的提升,大气污染问题逐步加重,成为当下我国最主要的环境污染问题之一。大气污染防治技术的应用是大气污染治理工作中的关键内容,能够保障大气污染治理工作的有效落实,需要对大气污染防治技术以及具体防治对策进行研究。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生产力水平的提升,大气污染问题逐步加重,成为当下我国最主要的环境污染问题之一。大气污染防治技术的应用是大气污染治理工作中的关键内容,能够保障大气污染治理工作的有效落实,需要对大气污染防治技术以及具体防治对策进行研究。基于此,从来源以及危害的角度对大气污染进行概述,总结大气污染防治技术的要点,并结合大气污染防治的实际情况与需求,提出大气污染防治的有效对策,以供相关人员参考。

  关键词:大气污染;防治技术;防治对策

  0引言

  大气污染防治是我国环境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大与人口数量的增加,大气污染问题愈发严重,对大气污染防治工作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相关部门需要加强对大气污染防治技术的应用,并在大气污染治理工作的过程中总结行之有效的大气污染防治对策。

  1大气污染概述

  1.1大气污染的来源

  大气污染主要来源于天然污染源以及人为污染源,其中,人为污染源是现阶段大气污染的主要来源。天然大气污染源主要包括森林火灾、火山喷发等自然灾害,森林火灾会产生大量二氧化碳、一氧化碳和二氧化氮等大气污染物,火山喷发则会产生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硫化氢与火山灰等大气污染物,造成大气污染[1]。人为污染源则主要包括人类的各项生产、生活活动,如燃料燃烧、汽车尾气排放、工业生产和城市建设等活动,都会产生大气污染物,且会由于受到污染物处理工作的影响,表现出不同的危害程度,导致大气环境的质量下降。以PM2.5这一主要大气污染物为例,其主要来源就是人为污染源,也就是人类的各项活动,具体占比如表1所示。image.png

  1.2大气污染防治的价值

  加强大气污染的防治能够提高生态环境质量,助力社会建设,为经济发展提供助力。做好大气污染的防治工作,能够有效改善空气质量,从根源上降低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实现社会效益与生态效益的协调统一,为生态环境工程的建设与完善提供助力。高质量的大气污染防治还将为居民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提升民众的生活质量,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生活需求。不仅如此,大气污染的防治还将有效减少雾霾、酸雨等问题的出现,避免对人们的身体健康造成负面影响,为社会建设奠定基础。现阶段,我国经济发展理念发生了巨大变化,以经济发展为绝对中心的理念已经无法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加强大气污染防治能够起到改善生态环境的作用,为新时期社会经济的发展奠定基础,促进经济与生态的协调发展。

  2大气污染防治技术的要点

  2.1气体污染物防治

  气体污染物是大气污染物的主要组成部分之一,受到其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的负面影响,一旦被排放到大气环境之中,就很难进行治理。因此,对气体污染物的防治主要关注前期的预防,也就是要做好气体污染物的无害化处理。

  现阶段,对气体污染物的处理主要包括物理吸附与化学吸收两种方法。物理吸收指利用部分气体可溶于水的性质,依靠溶液吸收有害气体,达成对气体无害化处理的目标。如醇类物质可溶于水,而硝酸能够吸收氮氧化合物等。化学吸收一般用于组成较为复杂的混合气体污染物,利用其中不同成分在同一溶剂中溶解度的不同,实现对特定成分的针对性处理,其优势在于能够对排放物进行二次回收利用[2]。比如,想要针对性吸收气体污染物中的二氧化硫,就可以采用吸收塔串联或者是双循环U型塔等技术,通过促进碱液与二氧化硫之间的化学反应,实现二氧化硫的分离。

  2.2颗粒污染物防治

  颗粒污染物是城市大气污染的主要来源之一,与城市的发展以及工业生产存在着密切的联系。针对现阶段普遍存在的颗粒污染物大量排放的问题,相关部门需要关注颗粒污染物的治理,加大颗粒物的治理力度,重视干法除尘技术与湿法除尘技术的应用。

  干法除尘技术指的是根据颗粒污染物的属性与参数,选择合适的物理处理方法,如重力沉降与惯性离心等,达到清除颗粒污染物的目的。干法除尘技术指的是依照自然大气环境中颗粒污染物的湿润程度,并以此为依据,利用水或其他性质相似的液体达到除尘的目的。其优势在于,经过处理后的湿润颗粒捕捉与处理的难度都进一步降低,适用于大规模的颗粒污染物处理。以火电厂为例,通过在吸收塔后方加设湿式电除尘装备,可以进一步处理烟气中的氧化硫液滴与灰尘微粒,如图1所示。

image.png

  2.3污染物排放管理

  想要有效应用大气污染防治技术,相关人员还需要秉持事前预防优于事后治理的基本理念,加强对大气污染物的排放管理。现阶段,在我国强调节能减排的大背景之下,相关部门已经出台了相关优惠政策,促进大气污染较为严重的工业类企业关注对大气污染的治理工作,同时,促进企业绿色、可持续发展。一方面,相关部门需要为大气污染物的排放管理工作制定清晰、明确的制度,同时,明确优惠政策的适用范围与条件,提升排放管理工作的有序性与效果[3]。另一方面,相关部门还需要自觉接受社会监督,同时,发挥人民群众在污染物排放管理工作中的监督作用,做好工作信息公示,并开通稳定的信息反馈渠道。相关部门应当赋予群众监督权与举报权,自觉举报企业的违规排放行为,并提交给有关部门。有关部门在收集大气污染物违规排放的信息后,需要进行二次核查,确定情况属实,则可以酌情给予举报者一定奖励,引导群众积极参与到大气污染防治管理工作中。

  3大气污染的有效防治对策

  3.1健全大气污染管理机制

  健全大气污染管理机制能够有效提升大气污染防治管理工作的规范性与秩序性,从制度层面为大气污染防治工作的效果与质量提供保障。

  1)大气污染防治部门需要建立健全的岗位责任制度,以现行的相关法律法规以及部门的实际工作内容为基础,明确不同部门在大气污染治理与管理工作中的具体职责。与此同时,相关部门还需要保证岗位责任制度能够随着工作环境与工作内容的变化进行动态调整,始终保证制度的合理性与适应性。另外,为了能够有效落实工作责任与工作内容,相关部门需要完善岗位考核制度,确保所有岗位的工作人员都能明确自身在工作过程中的职责,利用考核规范相关人员的工作态度,降低出现工作失误的概率,为大气污染的有效防治奠定制度基础。

  2)大气污染防治部门还需要健全企业管理制度。建筑、化工和工业生产等特定行业的企业在生产经营中不可避免地会产生大量的大气污染物,而这也正是大气污染物的主要来源之一。因此,相关部门需要健全企业管理制度,采用定期巡查与不定期抽查的方式,对上述重点企业的大气污染物排放情况进行检查。在这一过程中,相关部门需要关注工作日、双休日以及夜间等特殊时间点,进行突击检查,一旦出现违规排放的问题,要依据相关制度进行惩处,并给出明确的整改意见。

  3.2加强对大气污染的检查

  企业是大气污染防治过程中的重点监督对象,但由于企业是以获取经济利益为核心目标的组织,因此,在大气污染防治的过程中不能只依靠企业的自觉性,相关部门还需要加强对企业大气污染的检查[4]。

  以C市为例,该市大气污染治理部门为解决企业在大气污染治理过程中自觉性较差的问题,将大气环境质量与污染气体排放作为重要工作指标,对超量排放、违规排放的企业进行罚款与通报批评,涉事企业不仅需要限期整改,严重者还可能被勒令停业。不仅如此,C市大气污染治理部门还建立了健全的空气质量考核机制,并将其推广到大气污染防治工作中。政府部门可以依据该考核机制对各企业的空气污染防治工作质量进行客观评价,并将考核结果良好、积极配合大气污染防治工作的企业树立为榜样,并给予资金与政策补助,发挥榜样的模范带头作用。而对考核结果不达标的企业,也会依照相应制度追究责任并进行处罚。

  3.3应用先进技术与设备

  大气污染防治技术与设备将对大气污染防治的效率与效果产生直接影响,因此,相关部门为提升大气污染防治工作的有效性,还需要应用先进技术与设备,发挥其在功能与效率方面的优势。

  1)大气污染治理部门需要加强对大气污染监测技术的应用。现阶段,大气污染监测技术结合高精度传感器以及大数据技术能够实现对大气污染指数的精确收集,并实时完成对数据的收集、整理与分析,为后续大气污染防治管理工作提供依据与参考。定位系统与无人机技术还能进行天基领域的宏观侦测[5],不仅能够减轻相关人员的工作压力,而且能够扩大空气质量监测的范围,及时上报异常的大气污染指标,提升后续治理工作的响应速度。

  2)大气污染治理部门需要加强对废气利用技术的研发与应用。废气是大气污染的主要来源,对废气进行净化与二次利用,不仅能够起到治理大气污染的作用,而且能提升资源的利用效率。现阶段,常用的废气利用技术包括活性炭吸附、化学喷淋吸收与光催化氧化等技术,相关部门需要加大对上述技术的研发资金投入,在提升技术应用效果的同时,放宽应用条件,促进技术的推广。

  3)大气污染治理部门还需要完善除尘装置。大气污染中的固体颗粒物会对群众的身体健康造成较大的负面影响,因此,对固体颗粒物处理也是大气污染防治技术的要点之一。固体颗粒物污染较为严重的企业需要完善生产工艺,同时,采用静电除尘、脱硫除尘与布袋除尘等方式控制固体颗粒物的扩散。

  3.4关注大气污染治理工作的规划

  想要提升大气污染治理工作的效率,保障工作效果,大气污染治理部门还需要关注对大气污染治理工作的规划。

  1)相关部门需要对当地经济发展方式与未来发展战略进行深入分析,在此基础上,对城市环境治理工作进行合理规划,保障二者之间的匹配度与契合度。

  2)相关部门需要加强对环保理念的宣传教育,实现对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协调利用。在传统媒体方面,相关部门需要结合媒体的特点规划宣传教育的内容,在承载能力强、载体形式丰富的电视媒体上可以投放与大气污染治理相关的公益广告,以此激发人民群众对大气污染治理的热情。对于载体形式单一的广播媒体,则需要构思简洁有力的宣传标语。而在新媒体方面,相关部门可以在网络社交平台开设官方账号,发布重要信息与宣传资源的同时,与受众进行互动,提升宣传教育的影响范围与效果。

  3)相关部门还需要加大绿化工程建设力度,通过绿化造林起到吸附粉尘与二氧化碳,净化空气的作用,相关部门还需要对绿色空间进行科学规划,构建城市绿色生态网络。

  4结论

  大气污染主要来源于天然污染源以及人为污染源,其中,人为污染源是现阶段大气污染的主要来源。加强大气污染的防治能够提高生态环境质量,为经济发展提供助力。大气污染防治技术的要点包括气体污染物防治、颗粒污染物防治与污染物排放管理。想要实现对大气污染的有效防治,还应当健全大气污染管理机制,加强对大气污染的检查,深入应用先进技术与设备,关注大气污染治理工作的规划。

  参考文献

  [1]王静.浅析大气污染防治面临的挑战及对策研究[J].资源节约与环保,2021(3):28-29.

  [2]牛建军.环境工程中大气污染防治管理对策[J].皮革制作与环保科技,2022(16):143-145.

  [3]常超.科技创新支撑我国城市大气污染防治的对策研究[D].长沙:长沙理工大学,2021.

  [4]李文明,舒兆兴,刘倩.新时期大气污染防治技术和对策分析[J].资源再生,2021(3):34-36.

  [5]唐琼.环境工程中大气污染防治管理对策分析[J].科技视界,2023(17):2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