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原微生物检验诊断海安中老年居民弧菌性腹泻的分析准确性论文

2024-09-20 11:20:21 来源: 作者:dingchenxi
摘要:文章旨在分析病原微生物检验诊断海安中老年居民弧菌性腹泻的准确性。以2021年1月—2022年12月海安市城区中老年居民腹泻人群中的256例患者作为调查对象,分析病原菌类型、病例流行病学特征,以及耐药性和敏感性。
摘要:文章旨在分析病原微生物检验诊断海安中老年居民弧菌性腹泻的准确性。以2021年1月—2022年12月海安市城区中老年居民腹泻人群中的256例患者作为调查对象,分析病原菌类型、病例流行病学特征,以及耐药性和敏感性。在256份病例中,病原菌类型结果显示,嗜水气单胞菌的检测结果相对较多;流行病学特征结果显示,性别和年份对致病菌感染的影响不显著,而月份对致病菌感染的影响较为显著;耐药性结果显示,不同抗生素病原菌的耐药性存在差异;在敏感性分析方面发现,头孢噻肟(CTX)等多种抗生素对病原菌的敏感性均为100%。上述结论表明,病原微生物检验在诊断中老年居民弧菌性腹泻方面具有较高的准确性。
关键词:病原微生物检验;中老年;弧菌性腹泻;准确性
细菌性腹泻是一种常见的胃肠道疾病,由于其症状和其他胃肠道疾病较为相似,因此很难在临床上被准确诊断出来。为了确定引起细菌性腹泻的原因和病原微生物,需要对其进行病原微生物检验诊断[1]。然而,目前关于细菌性腹泻的病原微生物检验诊断,尤其是对其在中老年居民腹泻人群中的相关分析还不够充分和深入[2~3]。医院对腹泻病人实施的检查一般为血常规、超声、大便常规等,很少进行大便培养。依据《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和WS271-2007《感染性腹泻诊断标准》,致泻弧菌检测项目包括以副溶血性弧菌为代表的河弧菌、拟态弧菌和霍利斯弧菌等致病菌,并未将气单胞菌作为感染性腹泻检测项目。因此,本文通过常规培养分离与核酸扩增相结合的方法,对海安市城区中老年居民进行细菌性腹泻的病原微生物检验诊断,以期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更准确的依据和参考。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文选择2021年1月—2022年12月海安市城区中老年居民腹泻人群中的256例患者作为调查对象。其中,男性患者121例,女性患者135例。年龄在50~80岁之间,平均年龄为65岁。病史包括:有无慢性胃肠道疾病史,如溃疡性结肠炎、克罗恩病等。相关检查包括:血常规、粪便常规、肠道菌群检测等。患者在性别、年龄等方面无明显差异,具有一定的可比性。
纳入标准:患者有腹泻,伴有腹痛、恶心、呕吐等相关症状;志愿参与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具有其他严重的胃肠道疾病,如消化道出血、肠梗阻等;在研究开始前4周内或目前正在接受抗菌药物治疗;存在肝功能异常、免疫系统疾病、器官移植史等严重基础疾病。
1.2方法
1.2.1标本的处理
取少许样本分别放入APW(碱性蛋白胨水)和含有氨苄霉素(AMP,终质量浓度为10~40 mg/L)的APW中,进行增菌培养。
1.2.2分离培养
增菌培养后,将APW增菌液接种到TCBS(硫代硫酸盐-柠檬酸盐-胆盐-蔗糖琼脂)、庆大琼脂、弧菌显色和Mac(麦康凯琼脂)平板上,并将含有氨苄霉素的APW增菌液接种到RS、Mac平板上。培养完成后,首先,从庆大琼脂上选择单菌落开展霍乱血清凝集实验;其次,从TCBS琼脂和弧显上选择单菌落,开展其他弧菌的进一步鉴定实验;最后,从Mac平板上选择单菌落开展气单胞菌和类志贺邻单胞菌的进一步鉴定实验。
1.2.3生化检测
从平板上挑取菌株先进行生化初筛(KIA/MIU)、黏丝实验和氧化酶实验鉴定,然后上细菌鉴定仪。黏丝实验和氧化酶实验阳性者初步鉴定为弧菌。
1.2.4血清学鉴定
该步骤主要针对霍乱弧菌。挑取5~10个可疑菌落进行血清凝集。
1.2.5荧光PCR检测
针对难辨认气单胞菌,开展气单胞菌核酸检测实验,检测ahaF、ahaR、ahaP基因。
1.3观察指标
分析256例患者的致病菌株数、致病菌类型和药敏测试结果。
1.4统计学方法
在SPSS中,所有资料均符合正态分布。
2结果
2.1病原菌类型和病例流行病学特征
在256份病例中,检测出的阳性菌株数分别为:嗜水气单胞菌最多,为35例(13.67%);其次为副溶血性弧菌28例(10.94%);温和气单胞菌8例(3.13%);溶藻弧菌6例(2.34%);拟态弧菌4例(1.56%);创作弧菌3例(1.17%);而霍乱弧菌为0例。
同时,通过研究发现,性别和年份对致病菌感染的影响不显著,而月份对致病菌感染有显著影响,特别是在7—9月组别中,致病菌感染的阳性率最高,具体如表1所示。
2.2病原菌的耐药性及敏感性(详见表2)
研究显示,不同抗生素对病原菌的耐药性具有不同的表现。在敏感性分析方面,头孢噻肟等头孢三代抗生素和β-内酰胺酶抗生素(亚胺培南)、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庆大霉素)、阿奇霉素对病原菌的敏感性均为100%,即这些抗生素具有较高的杀菌作用。中介百分率表示对抗生素的敏感性与耐药性之间的临界状态。研究显示,红霉素的中介百分率较高。
3讨论
病原微生物检验是一种用来检测和鉴定致病微生物的方法。通过开展病原微生物检验,可以确定患者体内是否存在致病微生物感染,从而协助医生作出准确的诊断并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细菌培养可以检测多种细菌感染,并可对患者进行药敏试验,以确定最有效的抗生素治疗方案[3]。使用聚合酶链反应(PCR)等技术检测患者体内的病毒核酸,可以快速、灵敏地检测致病菌及病毒感染,如新冠病毒等。然而,由于不同的微生物检验方法具有不同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因此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采用适当的检测方法。
中老年居民弧菌性腹泻是指由弧菌感染引起的腹泻疾病,病原微生物检验是诊断弧菌性腹泻的重要方法之一。然而,在中老年居民中,病原微生物检验的准确性容易受到以下因素的影响。首先,中老年居民的免疫力较低,肠道菌群相对复杂,存在大量的非致病性菌群。因此,在病原微生物检验中,很容易出现一些假阳性结果,导致诊断不准确。其次,中老年人可能存在其他慢性疾病或药物使用等情况,这些因素可能会影响弧菌的生长和检测。因此,在进行病原微生物检验时,应该充分考虑中老年居民的个体差异和慢性疾病等因素,选择合适的样本类型和检测方法,以提高诊断的准确性。最后,中老年居民弧菌性腹泻的症状与其他肠道感染疾病较为相似,进一步增加了诊断的难度。因此,在进行病原微生物检验时,应结合患者的临床表现和其他检查结果进行综合分析与判断。
研究结果表明,在256份病例中,嗜水气单胞菌和副溶血性弧菌的阳性菌株数相对较多,而其他病原菌的阳性菌株数较少。出现这种结果,一方面是因为嗜水气单胞菌和副溶血性弧菌在环境中广泛存在,容易引发感染;另一方面是因为其他病原菌可能具有更高的抗菌能力,在病例中的阳性率较低。值得注意的是,性别和年份对致病菌感染的影响不显著,而月份对致病菌感染有显著影响,尤其是在7—9月时间段,致病菌感染的阳性率最高。这可能与夏季气候炎热潮湿、适合细菌滋生繁殖的环境条件有关。因此,在这个时间段要加强对致病菌感染的监测和预防。此外,不同的抗生素对病原菌的耐药性表现存在差异。例如,红霉素的耐药率为17.65%,中介百分率为82.35%,敏感百分率为0%。这意味着红霉素对病原菌的治疗效果较差,耐药性较强。相比之下,环丙沙星的耐药率为14.71%,中介百分率为0%,敏感百分率为85.29%,对病原菌具有较高的杀菌作用。这些数据揭示了医疗工作者在选择抗生素进行治疗时,应针对不同的病原菌选择合适的药物。在敏感性分析方面,头孢噻肟等头孢三代抗生素和β-内酰胺酶抗生素、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对病原菌的敏感性均为100%,表明这些抗生素对病原菌具有较高的杀菌作用,可以作为治疗的首选药物。中介百分率用以反映对抗生素的敏感性与耐药性之间的临界状态。对于红霉素而言,其中介百分率较高,即在使用该抗生素时,会有一定比例的病原菌表现出对抗生素的敏感性和耐药性之间的临界状态。
综上所述,病原微生物检验在诊断中老年居民细菌性腹泻方面具有一定的准确性。在实践过程中,为了进一步提高诊断的准确性,需要注意采样的标准操作、选择合适的检测方法、考虑检测限度和采样时间等因素。
参考文献
[1]唐晓卿,王秀珍.基因芯片快速诊断细菌感染的临床应用分析[J].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21,31(2):56-57.
[2]李义斌.细菌性腹泻的病原微生物检验结果及药敏分析[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9(3):123,180.
[3]陈素明,张树永,张鞠玲,等.社区腹泻病原菌分布特点及耐药性分析[J].中国抗生素杂志,2017,42(7):561-56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