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彬煤业“123389”安全管理模式探究论文

2024-09-19 14:15:42 来源: 作者:liziwei
摘要:文章根据煤矿安全建设法律法规要求,针对本企业安全文化建设中存在的相关问题进行分析,构建了适合企业实际的“123389”安全管理模式,并从人员素质和工作环境提升方面建立安全文化体系,结合公司安全文化建设和当前安全生产形势,形成具有本企业特色的第一象限安全文化体系。
摘要:文章根据煤矿安全建设法律法规要求,针对本企业安全文化建设中存在的相关问题进行分析,构建了适合企业实际的“123389”安全管理模式,并从人员素质和工作环境提升方面建立安全文化体系,结合公司安全文化建设和当前安全生产形势,形成具有本企业特色的第一象限安全文化体系。
关键词:安全管理模式;安全文化体系;煤矿安全
1概述
煤炭行业作为我国高危行业之一,其安全管理工作是极其重要的。近年来,随着开采技术的不断进步,地下更深部的资源在被不断探索的同时,由于地下深部的水文和地质条件复杂,煤矿安全生产面临严峻挑战。根据国家煤监局发布的数据,我国煤炭行业安全事故时有发生,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据不完全统计,2022年我国发生煤矿事故共计126起,虽未发生特大安全事故,但重大、较大事故时有发生。因此,构建煤矿安全管理体系对煤矿安全生产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煤矿发生安全事故的原因包括企业安全管理、生产设备、安全防护等方面的各项制度和措施落实不到位等。因此企业需要建立和完善安全生产的各项制度和措施,从源头上控制生产安全风险,提高生产效益和增强竞争力。同时,加强安全管理和监管,积极落实煤矿安全生产的各项制度和措施,确保生产安全和环保安全,为实现煤炭行业的可持续发展作出积极贡献。目前,对煤矿企业安全管理等方面的研究一直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并已经取得了较为丰富的科研成果。DAIVD通过研究事故发生的因果关系,结合对矿山安全规章制度的解读认为在企业安全管理中应该结合本企业自身情况,制定合理的、适合本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规章制度,而不是越详尽越安全。周德红等结合煤矿行业的安全管理现状,提出了5E煤矿安全风险防控对策。王伟通过分析安全目标管理对煤矿安全管理的重要性,针对煤矿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一系列安全目标管理的应用策略,为煤矿安全生产提供理论依据。刘海苹针对目前我国煤矿企业在安全目标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全面分析,提出安全目标管理落实的应用措施,根据分析结果,不断优化安全管理措施,并将措施落实到企业的安全管理上,不断提高煤矿安全生产的管理水平。
本文在了解了华彬煤业公司基本概况的基础上,分析其在安全管理现状中存在的不足并提出适合本企业的安全管理体系,确保企业在生产过程中无隐患,促进矿井健康、安全、持续、稳定、快速发展。
2煤矿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华彬煤业公司主要从事煤炭开发与经营管理,目前开采的矿井属于高瓦斯、弱冲击地压矿井。该公司根据国家有关煤矿安全的法律法规建立了煤矿安全管理制度体系,基本保证了煤矿前期工作能够顺利进行,但还是存在一定的安全管理问题。
2.1人员安全管理不到位
在煤矿生产过程中,由于一些施工人员安全工作意识薄弱,而管理人员前期对施工人员在安全教育和培训方面的力度不够,缺乏事故预见意识,导致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不足,在发生突发事件时不能及时有效解决,可能导致事故扩大、等级上升。
2.2设备安全管理不规范
一方面,在生产过程中,对一些设备的更新和维护不到位,导致矿井设备存在老化或者“带病作业”的情况;另一方面,对一些新进设备的安全培训不到位,先进的技术设备仍然采用落后的管理模式。
2.3作业环境安全监控不到位
该矿井煤层属于自燃煤层,煤尘具有爆炸危险性,同时在开采过程中,必然伴有各种有毒有害气体的产生。如果井下设备管理使用不规范或者安全监测不到位,就会产生巨大的安全隐患,严重威胁到井下作业人员的生命安全。
3安全管理模式
构建适合自己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体系对保障煤矿安全生产具有重要价值。本企业根据自身情况和以往相关工作经验,构建了“123389”安全管理模式,即固化一个理念、完善双重预防体系、压实三级责任、打造三项本质安全架构、突出八大重点、做实九项基础工作。
3.1固化一个理念
煤矿的安全生产是安全与生产的统一。其中,安全是企业的第一任务,管生产必须管安全,不能将二者分开更不能对立。在企业发展过程中,安全生产是企业最大的效益,企业应该坚守红线和底线,时刻做到不安全不生产、先安全再生产。
3.2完善双重预防体系
企业应该加强双重预防体系建设,完善安全生产长效机制。双重预防体系包括安全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和事故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其中风险分级管控体系是隐患排查治理体系的基础,而通过隐患排查可以提前发现新的风险点、危险源,进而对风险点和危险源信息进行补充和完善。
3.3压实三级责任
“三级责任”包括安全生产主体责任、业务保安责任和监督监察责任。作为安全生产的第一责任人,矿长必须严格遵守各项管理制度,以身作则。同时,对自身的业务素质、管理能力进行提升,并加强对分管业务的指导、监督和考核,坚决做到控风险,除隐患,遏事故,形成安全生产工作“层层负责、人人有责、各负其责”的良好格局。
3.4打造三项本质安全架构
管理团队、职工队伍、作业环境组成本质安全的整体架构。各级管理干部围绕主体责任落实目标,带着责任抓安全,带着目标抓安全,带着良心抓安全,打造本质安全型管理团队;通过不断提升职工素质,促进职工行为转变,打造本质安全型职工队伍;通过对地下工程的环境进行不断优化,尽量给工人们创造舒服的工作环境,打造本质安全型作业环境。
3.5突出八大重点
聚焦重大灾害防治,突出重大隐患治理,强化重大风险管控,分别强化冲击地压防治、瓦斯防治、防灭火、防治水、顶板管理、通风管理、机电管理与智能化建设、提升运输管理。在生产过程中,加强监督管理,从根本上消除事故隐患,扎实推进安全生产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同时确保施工人员安全作业。
3.6做实九项基础工作
安全工作任何时候都要严字当头、实字托底、以严促实、以实为安。在生产过程中,坚决落实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体系建设、班组建设、从业人员素质提升、生产技术管理、地面安全管理、科技兴安、职业健康管理、应急管理、安全文化建设等九项基础工作,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办实事、出实招、求实效,以实实在在的举措确保安全生产各项工作顺利进行。
4构建安全文化体系
4.1建立人员素质提升体系
在煤矿生产中,人为因素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影响安全事故的发生。但如果矿工技术水平不高、开采技术不熟练、文化水平普遍较低,可能会导致工作时间较长,安全开采意识减弱,尤其在恶劣环境中,更容易产生麻木心理,导致严重的后果。为了提高企业职工安全生产素质,构建了“1286”人员素质提升体系,即围绕一个目标、实现两个转变、推行八种方法、实施六个强化。
(1)一个目标是指通过对员工整体素质的提高,达到员工无“三违”的目标。
(2)两个转变包括员工整体素质的提高能够使得员工在思想观念和日常习惯上得到转变。
(3)八种方法包括通过谈心帮教引导法(约谈基层管理人员等),培训教育提升法(加强外部和内部培训、专题培训等),事故案例提醒法(开展线上线下事故案例教育等),“以师带徒”传帮带法(老员工对新员工进行帮助和约束以提高新员工的业务能力和工作能力),“三违”红线警示法(引导企业员工树立牢固的安全红线意识),“双管”活动推进法(即“岗位管人,流程管事”),“赛马选将”促进法(如积极搭建人才干事创业平台)和安全誓词承诺法(通过不断地对安全理念进行深刻诠释,使员工在潜移默化中自觉遵章守纪)等8种方法的深入推行。
(4)六个强化指通过强化文化理念引领、班前会议规范、自主管理提升、全员创新促进、先进奖评激励以及全员安全负责,从思想上、行动上、制度上全方位促进员工树立牢固的安全核心理念,明确各自岗位职责,提升人员整体素质。
该体系相比原来人员管理制度,有效提高了员工安全生产意识,促进了企业职工的思想和行为观念的转变,极大程度上降低的企业事故的发生概率。
4.2建立工作环境提升体系
煤矿开采时会对环境造成一定影响,导致施工人员的工作环境恶劣,长期在这种环境中工作可能对人的身体和精神造成影响。因此,需要时刻关注井下采煤环境变化,一旦出现威胁人员生命安全的情况,应及时采取有效措施,以免产生不可挽回的后果。为了提高井下作业环境的安全性,本企业构建了“155”工作环境提升体系。即围绕一个目标、强化五个长效机制、构建五个安全保障体系。
(1)一个目标是指通过不断提升采煤工作环境,达到环境无隐患的目标。
(2)五个长效机制包括强化全员安全确认、全员风险预控、全员隐患排查、全员监督考核、班组安全建设。通过着力打造安全文化四级安全确认网络、构建安全文化四级风险预控评估网络、落实隐患分级治理和闭环管理、强化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实到位、推进班组现场自主控制作用,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员工的工作环境。
(3)五个安全保障体系包括构建自主管理、流程管理、精细管理、履职管理、职业健康。通过坚持动态考核制度、加强作风建设以及关注员工健康状况等措施,构建更为完善的安全管理模式。
4.3第一象限安全文化体系
在认真分析研判当前安全生产形势的基础上,按照国家安全生产大政方针及法制建设要求,结合公司安全文化建设实际,以华彬煤业的企业文化为支撑,以“123389”管理模式为基础,提出构建“1286”人员素质提升体系和“155”工作环境提升体系,形成完整的、独具华彬特色的第一象限安全文化体系,如图1所示。以人员无“三违”、环境无隐患、管理无漏洞的三无管理成效,全力打造本质安全型矿井。
5结语
为减少煤矿生产过程中安全事故的发生,促进企业安全生产形势持续、健康发展,对企业安全管理现状进行分析,并构建“123389”安全管理模式以及“1286”人员素质提升体系和“155”工作环境提升体系,最终提出具有本企业特色的第一象限安全文化体系,健全本企业的安全管理体系,有效地促进了企业的安全生产。
参考文献:
[1]亓京浩.煤矿掘进中的安全隐患及对策研究[J].冶金管理,2023(14):107-112.
[2]程磊,孙洁.2016-2022年我国煤矿事故统计与规律分析[J].煤炭工程,2023,55(11):125-129.
[3]李彦鹏.可持续发展理念下煤炭经济营运对策分析[J].内蒙古煤炭经济,2023(17):163-165.
[4]杨亭.煤矿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J].自动化应用,2023,64(18):210-212.
[5]李昊,郝均卫,李文昌.PDCS安全管理模式研究与应用[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22,32(2):22-27.
[6]刘具,梁跃强,程坤,等.煤矿安全生产技术管理体系构建研究[J].煤矿安全,2021,52(12):256-260.
[7]DAVID L.Safety rules and regulation on mine sites-the problem and a solution[J].Journal of safety researeh.2005,36(1):39-50.
[8]周德红,赵云胜,庞奇志,等.煤矿生产事故5E控制对策[J].矿山机械,2009,37(2):44-47.
[9]王伟.安全目标管理在煤矿安全管理中的应用探究[J].内蒙古煤炭经济,2023(15):103-105.
[10]刘海苹.安全目标管理在煤矿安全管理中的应用分析[J].煤矿现代化,2023,32(1):86-89.
[11]赵启峰,刘媛媛,张超.谢桥煤矿综采工作面“人-机-环境”系统研究与应用[J].华北科技学院学报,2014,11(7):27-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