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析企业财务报表分析的局限性及完善路径论文

2024-05-08 10:44:01 来源: 作者:xieshijia
摘要:财务报表分析是企业对自身经营状况、财务状况、盈利能力和偿债能力的一种分析,是企业管理人员进行经营决策的重要依据。虽然财务报表分析能够为企业管理者提供科学、合理的数据支持,但是由于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的不断变化,财务报表分析的局限性也随之暴露出来。文章在总结我国企业财务报表分析现状基础上,通过对比国内外有关财务报表分析方法,并结合我国目前实际情况,提出了几点完善企业财务报表分析的对策建议,以期对企业财务报表分析工作的开展提供借鉴,提高财务报表分析水平,从而提高企业管理水平。
编者按:财务报表分析是企业对自身经营状况、财务状况、盈利能力和偿债能力的一种分析,是企业管理人员进行经营决策的重要依据。虽然财务报表分析能够为企业管理者提供科学、合理的数据支持,但是由于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的不断变化,财务报表分析的局限性也随之暴露出来。文章在总结我国企业财务报表分析现状基础上,通过对比国内外有关财务报表分析方法,并结合我国目前实际情况,提出了几点完善企业财务报表分析的对策建议,以期对企业财务报表分析工作的开展提供借鉴,提高财务报表分析水平,从而提高企业管理水平。
关键词:企业财务;报表分析;局限性;完善路径
企业在现阶段的运营管理中,要想实现效益最大化,必须从实际出发,切实加强和完善财务报表分析,但是从目前企业经营的实际情况来看,仍然存在一些问题,需要不断优化和完善,以此确保自身可以实现可持续发展。
一、财务报表分析的含义和作用
财务报表分析是企业财务管理的重要环节,是指对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进行分析的一种方法。它不仅能评价企业当前的经营业绩,而且能预测企业未来的发展前景。
(一)通过对企业财务报表中各项数据进行分析,了解企业经营成果
企业财务报表中的各项数据都是按照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编制,由原始记录转化而来,是历史数据。通过对历史数据的分析,能够了解企业过去经营业绩,并预测企业未来经营业绩。在日常财务管理中,企业要根据自身实际情况来制定财务战略和规划。只有明确了资金来源和运用情况才能制定出适合本企业的财务战略和规划。
(二)财务报表分析能够为企业管理者提供经营决策依据
在市场经济环境下,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受多种因素影响,会出现各种不确定因素影响企业经营发展。如果企业管理者不能充分利用各种数据信息进行分析和预测,就会导致决策失误;反之则会造成企业资源浪费、投资损失或经济损失等问题。
二、我国企业财务报表分析现状
(一)现行财务报表分析方法不够完善
传统的财务报表分析方法,主要是采用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的相关数据进行分析。这种方法从表面上看,能够对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方面进行分析,但是这种方法存在很多问题:一是不能有效地反映企业实际经营成果;二是没有充分考虑到企业所处的宏观环境对企业经营活动的影响;三是不能提供全面、有效的信息。
(二)财务报表分析范围存在局限性
传统的财务报表分析主要以报表使用者为中心,但是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企业管理者与投资者、债权人以及政府相关机构对财务报表分析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这种背景下,我国企业财务报表分析范围不断扩大,增加了以下几种:一是增加了偿债能力分析;二是增加了企业盈利能力分析;三是增加了所有者权益分析。
(三)缺乏与其他信息的结合
传统的财务报表分析方法,缺乏与其他信息的结合,往往只关注企业自身数据和指标,忽略了非财务指标对企业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方面的影响。例如,一些企业通过关联交易转移利润;一些企业通过虚增销售收入提高利润;一些企业通过固定资产投资来增加利润等,这些行为都会导致企业虚假繁荣,从而使企业管理者做出错误的经营决策[1]。
(四)缺乏对非财务指标分析的重视
从目前我国企业财务报表分析情况来看,主要是以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为主进行财务报表分析,对非财务指标却重视不够,尤其是在一些新兴行业中表现得更为明显。例如,新兴行业普遍采用大量固定资产来增加利润,而传统行业则更注重使用较少资金和资产来进行生产经营活动;新兴行业在选择固定资产投资项目时往往更注重前期投入而忽视后期收益;新兴行业中很少关注到存货周转情况以及现金流量情况等。
(五)财务报表数据信息不够真实、可靠
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是影响财务报表数据质量的重要因素,但是由于我国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不断修订和完善,部分企业财务报表数据存在一定程度的失真问题。例如,有些企业为了减少成本支出,通过人为制造利润来粉饰业绩;有些企业通过虚增销售收入或隐瞒亏损来提高利润;有些企业通过大量购买固定资产来增加利润;有些企业通过短期借款来增加利润等。这些行为都会导致财务报表数据的真实性下降,甚至出现虚假信息。
(六)没有形成有效的财务报表分析体系
首先,对财务报表分析工作没有统一、规范的要求和标准;其次,缺乏专业人士进行指导和培训;再次,缺乏激励机制;最后,缺少有效的信息披露制度和规范。这些问题都会对企业财务报表分析工作造成不良影响,不利于企业管理者正确做出经营决策[2]。
三、国内外有关财务报表分析方法对比
为了弥补传统财务报表分析方法的不足,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和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理事会分别于1991年和1994年颁布了两个财务报表分析方面的国际会计准则《企业财务报表的编制和列报》以及《企业财务报告的解释》。两个国际会计准则都规定了在编制和列报财务报表时,所使用的会计政策以及相关的会计估计应尽可能与公认会计原则保持一致。因此,在我国,与企业财务报表分析相关的规定主要是《企业会计准则》《企业财务报表的编制和列报》和《企业财务报告的解释》等。通过对上述国际准则中有关财务报表分析方法进行对比,可以发现其中存在以下差异:一是分析角度不同;二是分析范围不同;三是分析方法不同。
(一)分析角度不同
国际会计准则强调“公认会计原则”,而我国的《企业会计准则》则侧重于“公认会计原则”的具体应用,例如,我国《企业会计准则》中对“会计估计”的相关规定如下:“企业应当根据实际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按照其经济业务发生时的市场价格计量,并以此为基础进行确认、计量和报告。除另有规定外,企业应当采用权责发生制进行核算。对于不属于权责发生制核算范围的事项,应当采用历史成本进行计量。”由此可见,在国际准则中,财务报表分析所注重的是对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以及现金流量等信息进行综合分析和评价。而我国《企业会计准则》更多的是强调了对会计信息质量的要求,即财务报表所提供信息应当真实、可靠。
(二)分析范围不同
国际会计准则将分析的范围扩大到对企业整体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现金流量比率以及非财务信息(如社会责任等)进行分析。例如,国际会计准则第5号《企业财务报表的编制和列报》就对企业整体的财务状况进行了分析,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等;而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第9号《企业财务报告的解释》则要求分析企业的非财务信息,如企业的营运能力、盈利能力、偿债能力和成长能力等,并将其作为企业整体财务状况分析的一个重要方面。我国《企业会计准则》规定,对企业经营业绩进行分析时,应结合对被分析对象进行详细分析,并将经营业绩与同行业对比作为其分析重点;而《企业财务报表的编制和列报》则要求将非财务信息作为企业经营业绩分析的重要组成部分,并明确指出,在对企业进行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分析时,应将非财务信息作为主要内容。由此可见,我国《企业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在分析范围上存在着一定的差异。
(三)分析方法不同
在国际会计准则中,一般采用对比分析、综合分析、趋势分析和比较分析等方法,对财务报表进行综合、全面、动态地分析。具体包括:1.比较分析法,又称“纵向对比”,主要是以不同时期的报表为依据,以现有的数据为基础,对不同时期的财务指标进行对比分析,判断企业是否处于正常状态。通过比较分析,可以发现企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对策。2.趋势分析法,主要是通过对企业近几年的财务报表进行对比分析,研究企业未来发展的趋势。这种方法主要用来揭示企业过去和未来的经济状况和经营成果,以了解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情况。3.综合分析法,即通过对多个不同时期财务报表进行综合对比分析,对企业的经营状况进行全面、系统、动态地评价。这种方法可以多角度地了解企业各方面情况,反映企业目前发展水平及存在问题。这种方法主要用于预测企业未来经营成果及发展趋势等问题。在财务报表中运用趋势分析法时需注意结合行业特征和宏观经济形势。
四、完善企业财务报表分析的对策建议
综上所述,虽然我国《企业财务报表的编制和列报》以及《企业财务报告的解释》等准则中规定了相关的分析方法,但存在分析角度局限、分析范围狭窄、分析方法不够合理等,严重制约了财务报表分析结果的可靠性和有效性。因此,为了弥补我国在企业财务报表分析方面存在的缺陷,文章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进:
(一)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和行业标准
目前,我国还没有出台相关法律法规来规范企业财务报表分析工作,同时由于行业标准不统一,也导致财务报表分析工作缺乏可比性,给财务报表分析工作带来很大难度。因此,我国应尽快完善有关法律法规,明确财务报表分析的标准和依据,并加强对企业财务报表分析的监管力度,确保企业财务报表分析工作顺利进行。为了使企业财务报表分析工作能够在法律法规范围内开展,应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这样既能使企业在进行财务报表分析时有章可循,又能使有关部门对其进行监督和管理。
(二)提高财务人员素质
要想提高财务报表分析工作效率和水平,需要提高企业财务人员的综合素质。一方面,要加大对企业管理人员的培训力度,让他们认识到提高财务报表分析水平的重要性;另一方面,要加大对会计人员的业务培训力度,提高他们的专业水平和职业道德素质。只有这样才能保证企业会计信息质量,为企业管理层提供更多有价值的信息。
(三)丰富我国有关财务报表分析的内容
对我国企业财务报表进行深入细致地研究,挖掘其中隐藏的信息,形成完整可靠、系统完善的企业财务报表分析体系,使其更好地服务于投资者和决策者。首先,可以改进现有财务报表分析方法中存在的不足,如扩大财务报表分析范围、增加对非财务指标的关注等。其次,可以完善现有方法中存在的不足,如改进传统成本法的不足、改进现金流量法中现金净流量内容不完整等。最后,可以对现有方法进行融合,如将多种分析方法进行有机结合等。
(四)合理划分财务报表分析的内容
一是,可以根据企业自身情况确定企业财务报表分析所需要关注的具体内容,并根据其内容选择适当的分析方法;二是,可以根据企业经营目标和战略规划确定财务报表分析所需要关注的内容;三是,可以根据企业所处行业特点确定不同行业应关注的内容。
(五)建立科学合理的会计核算体系
目前我国企业会计核算工作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比如,在计提折旧、存货计价等方面都存在较大误差;同时在结转成本时还存在一定程度的不合理现象。企业要想提高财务报表分析工作效率和水平,要建立科学、合理的数据收集和处理体系。一方面,要根据企业自身情况制订相应的数据收集和处理流程;另一方面,要注重信息来源渠道的多元化发展,可以通过互联网、移动通信等方式获取大量数据信息。
(六)强化财务报表分析结果的应用
企业要想提高财务报表分析工作水平就必须注重对财务报表分析结果的应用。因此企业需要建立健全一套科学、合理、规范、高效的财务报表分析制度和流程,在做好基础工作基础上多运用各种方法进行财务报表分析,从而提高财务报表分析结果在企业管理决策中的应用价值。
五、结语
财务报表分析是企业经营决策的重要依据,对于提高企业决策的科学性和准确性具有重要意义。但是由于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的不断变化,传统财务报表分析方法在运用时存在一定局限性,这就要求企业必须对财务报表分析方法进行改进,结合互联网技术,采用更具客观性的分析方法,从而提高财务报表分析工作的效率和质量。
参考文献
[1]范克铃.企业财务报表分析中的问题研究——以PP公司为例[J].纳税,2023,17(22):52-54.
[2]段小燕.提升财务报表分析在焊接企业财务管理中的策略研究[J].焊接技术,2023,52(6):122-1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