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论文投稿/征稿

欢迎您!请

登录 注册

手机学刊吧

学刊吧移动端二维码

微信关注

学刊吧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关于我们
首页 > 学术论文库 > 经管论文 企业发行绿色债券的动因及效应分析—以甘肃电投为例

企业发行绿色债券的动因及效应分析—以甘肃电投为例

39

2024-04-28 14:51:30    来源:    作者:xieshijia

摘要:我国坚持经济可持续发展,不断探索绿色发展道路。企业作为经济社会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应当积极承担社会责任,也应当转变经营模式并优化企业融资发展理念。在此背景下,作为新型融资方式的绿色债券受到众多企业的青眯。文章对具有代表性的能源电力行业企业甘肃电投能源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发行绿色债券进行研究,分析了该公司发行绿色债券的动因以及效果。

  摘要:我国坚持经济可持续发展,不断探索绿色发展道路。企业作为经济社会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应当积极承担社会责任,也应当转变经营模式并优化企业融资发展理念。在此背景下,作为新型融资方式的绿色债券受到众多企业的青眯。文章对具有代表性的能源电力行业企业甘肃电投能源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发行绿色债券进行研究,分析了该公司发行绿色债券的动因以及效果。

  关键词:电力投资;绿色债券发行;动因;效果

  一、引言

  最近几年,环境的破坏和资源的短缺问题变得越来越明显。面对经济的转型和升级、环境的保护,选择经济和环境友好的发展路径是我国新时代进步的关键。因此,绿色债券应运而生。绿色债券因其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受到了发行方和投资者的高度评价[1]。国内外学者们对绿色债券颇有研究,并已经取得了一些研究成果。从众多发行绿色债券的公司来看,主要集中在清洁能源领域,其主要业务是绿色项目。本研究以甘肃电投发行绿色债券的经验为背景,深入探讨其发行绿色债券的原因和成果,并给出了相关的思考。

  二、绿色债券的定义

  国际绿色债券市场的起源可以追溯到2007年,那时欧洲投资银行(EIB)推出了全球首个关注气候变化的债券,为其可再生能源和能效提升项目注入了资金。此后,绿色债券在各国政府间迅速发展起来并逐步成为重要的投融资工具之一。“中国的绿色债券是指将募集资金专门用于支持符合规定条件的绿色产业、绿色项目或绿色经济活动,按照法定程序发行,并按约定支付利息和资本的证券”[2]。

  三、甘肃电投发行绿色债券

  (一)公司基本情况

  甘肃电投能源发展股份有限公司(简称“甘肃电投”)前身为1988年成立的甘肃省电力建设投资开发公司,2005年改制为甘肃省电力投资集团公司,挂牌省投资集团公司。甘肃电投目前旗下拥有59家子公司(其中包括1家上市公司)和25家参股企业。总资产达到861亿元,净资产为372亿元,员工人数约为6500人。该公司控制的电源项目共有55个,总装机容量达1433万千瓦,设计年发电量为674亿千瓦时。

  (二)公司财务状况

  1.偿债能力分析。偿债能力通常是指企业用资产偿还债务的能力。偿债能力的强弱对企业的健康发展至关重要[2]。本文选取甘肃电力投资2020—2022年的数据进行偿债能力分析,从表1数据可知,发行绿色债券后,甘肃电投2020—2022年流动比率下降约12%,这主要是由于新冠疫情的不可抗力因素,虽然下降,但依旧高于行业均值的0.69以及标杆公司的0.51。公司的现金比率从2020年的0.95下降到2021年0.25,又急剧上升到2022年的0.43,体现了公司的现金比率波动较大,利用现金的能力较为不稳定,还需进一步加强。

  2.盈利能力分析。盈利能力描述的是集团实现盈利的实力,通常体现在企业在某一特定时间段内的收益规模和其相应的水平上。从表1数据可知,公司的每股收益从0.33下降到0.22,这主要是因为公司是第一次发行绿色债券的能源公司,投资者还保持观望态度,但随着公司在建项目产能的释放对于公司的利好,以及声誉的收获,公司股价的潜能也会随之释放。而净资产收益率的变化主要是由于其下属水电站所处部分河流流域来水一般、发电量较少所致。说明目前公司的经营状况比较依赖自然资源。

005XpTbZly1hdvz6o6z29j30u00u00uy.jpg

  3.营运能力分析。营运能力代表的是公司运用相关资源进行运作的能力。从表1数据可知,公司应收账款周转率有所下降,整理公司年报数据可知,公司2020年末较2019年末增加14,068.60万元应收账款,增幅14.18%;2021年末较2020年末增加27.212.45万元,增幅24.03%,较大幅度的增长主要是甘肃电投的应收可再生能源补贴款增加所致。而在存货周转率方面,从2020年的192.00下降至2021年的165.80主要是由于2021年末甘肃电投所购置的检修用备品备件较年初增加,进而导致存货增加,使得存货周转率下降。

  (三)发行绿色债券情况

  甘肃电投的融资方式主要为银行贷款,融资渠道较为单一。为帮助甘肃电投拓宽融资渠道、优化融资结构,募集低成本、长期限资金,浦发银行兰州分行于2019年为该公司注册10亿元绿色中期票据,并分别于2019年12月和2020年3月完成发行。该绿色中期票据是甘肃省首单、也是目前唯一一单绿色债务融资工具,填补了甘肃绿色债务融资工具发行的空白,对于金融创新助力碳达峰、碳中和具有重要示范作用。此次绿色债券的成功发行,是甘肃电投集团积极尝试绿色金融创新工具的良好开端,为公司抓住能源行业实现绿色转型的战略机遇提供了融资保障。

  四、发债动因分析

  本文主要从外部和内部两个角度研究甘肃电力投资公司发行绿色债券的动机。外部动机主要研究国家对鼓励企业发行绿色债券的大力支持。内部动机主要探讨企业内部的发展战略与绿色债券发行的契合。

  (一)外部动因

  在“双碳”目标下,绿色金融产品能享受到更多政策优惠,中央和地方政府出台了专项贴息支持、财政补贴、上市激励等措施,鼓励绿色债券发行[3]。国家发改委提出,发行绿色债券的企业在放宽风险指标方面可以享受优惠待遇;上海清算所将发行登记费率、付息兑付手续费率绿色之前的费率统一下调50%[4]。可以看出,中国绿色债券市场的发展呈现出“自上而下”的特征,即以政策的制定和完善来促进发行绿色债券[5]。甘肃电投发行本期绿色债券,旨在筹集绿色项目建设资金。此举一方面回应了国家对电力行业绿色低碳转型的期望;另一方面,也希望借此享受国家相关的补贴政策。如此既契合了国家的可持续绿色发展理念,又促进了企业的健康发展。

  (二)内部动因

  从企业角度出发,鉴于绿色债券的发行利率普遍低于银行贷款、普通债券及股权融资利率,依据优序融资理论,发行人倾向于选择低成本的绿色债券进行融资。因此,甘肃电投发行本期绿色债券有助于降低绿色清洁项目的筹资成本,减轻企业融资压力。甘肃电投以创新的方式推出了公司的第一期绿色债券,旨在向社会各界和相关的投资者传达公司坚定执行集团和公司低碳发展战略目标的决心,传达公司将企业社会责任作为首要任务的理念和使命。并期待在未来的公开市场上吸引更多的绿色投资者和潜在绿色投资者,从而为企业拓展融资渠道。

  五、发债效果分析

  本文从财务指标和非财务指标两个维度出发,充分运用比较分析法和事件研究法,对该债券发行案例的财务和非财务影响进行了全面系统的分析。其中,财务效应主要基于对部分财务指标变化的比较分析,而非财务效应则从环境指标和声誉等方面进行研究。

  (一)财务效果

  1.拓宽融资渠道,提高融资效率。通常来说,甘肃电投选择外源融资渠道主要有银行贷款、债券融资、股权融资等。当年主要融资机构的中长期贷款利率为4.75%,而此次甘肃电投的发行票面利率最终为3.99%,两者相差0.76%。由此可见,甘肃电投通过绿色债券的方式拓宽了融资途径,并在此过程中降低了其他高成本融资途径的资金需求,尤其是那些利率相对较高的银行贷款。

  2.优化了财务结构,降低了财务风险。虽然公司可再生能源补贴可靠性较高,但未来不排除会出现回款周期延长、回款不及时的情况。甘肃电投在推出绿色债券之后,拓宽了融资渠道,优化了相应的结构,降低了相应的财务风险,预防了回款不及时等将会对发行人日常经营造成一定影响的情形。

  (二)非财务效果

  1.增加了可观的环境效益。在这次的募投项目中,大部分为水力发电项目,这些项目的发电能力不仅可以满足项目所在地的能源需求,还可以对附近的环境产生积极影响。根据中诚信合理估算,本期债券券集货金投放项目2020年上半年实现节约标准煤49.11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131.11万吨,降低二氧化硫排放12,761.20吨、氮氧化物排放10,965.42吨,以及减少烟尘5,323.79吨。此外,这批项目的开发和建设可以推动上下游设备的制造和配套设施的建设,创造更多就业机会,推动地区国民经济全面发展和社会进步等非财务效益。

  2.收获了良好的声誉。甘肃电投计划通过持续提升水电运营效率及收益、积极布局新能源项目、大力发展抽水蓄能项目等措施,力争到“十四五”末,实现清洁能源装机增长2.6倍,总装机规模达到713.9万千瓦的战略目标。甘肃电投此次债券发行不仅提升了公司的公众形象,还吸引了大量的关心绿色发展的投资者。声誉较好的企业相对来说会获得更多的交易机会与合作,最后获得声誉“收益”。

  六、结论

  在我国,政府引领自上而下的改革,致力于从高能耗、高污染的经济发展模式转向绿色低碳经济[6]。本文以甘肃电投集团为案例公司,对甘肃电投发行绿色债券的动因及效果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绿色债券的发行为公司开辟了新的融资途径,带来了更多的思考,有助于公司更深入地了解绿色债券的实际效果,增强公司在未来选择新融资途径的信心,并为行业内其他企业在发行绿色债券方面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为促进绿色发展、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武听悦,周咏梅.绿色债券发行动因及效果的案例分析[J].商业会计,2022(19):102-104.

  [2]钱立华,方琦,鲁政委.中国绿色债券市场:概况、机遇与对策[J].金融纵横,2020(07):28-33.

  [3]上海清算所.关于调降债券业务收费标准的通知(清算所发〔2020〕19号[EB/OL].(2020-01-22)[2021-10-26].

  [4]陈晓,张明.中国的绿色债券市场:特征事实、内生动力与现存挑战[J].国际经济评论,2022(01):104-133+7

  [5]张紫恰.东华能源绿色债券融资财务效应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21.

  [6]王雅婧.首创股份绿色债券发行案例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