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论文投稿/征稿

欢迎您!请

登录 注册

手机学刊吧

学刊吧移动端二维码

微信关注

学刊吧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关于我们
首页 > 学术论文库 > 经管论文 农村财务管理工作分析与规范化管理研究论文

农村财务管理工作分析与规范化管理研究论文

1

2024-04-28 13:53:22    来源:    作者:xieshijia

摘要:随着我国财务管理水平的整体提升,农村等基层组织对财务管理工作和制度的重视程度得到了显著提高。农村财务管理工作对于乡村振兴政策的执行有着重要的意义,需要通过规范化管理解决当前存在的问题。文章阐述了当前农村财务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分析了规范化管理对农村财务管理工作的重要性,提出了农村财务管理工作规范化管理的提升策略。

  摘要:随着我国财务管理水平的整体提升,农村等基层组织对财务管理工作和制度的重视程度得到了显著提高。农村财务管理工作对于乡村振兴政策的执行有着重要的意义,需要通过规范化管理解决当前存在的问题。文章阐述了当前农村财务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分析了规范化管理对农村财务管理工作的重要性,提出了农村财务管理工作规范化管理的提升策略。

  关键词:农村财务管理;工作分析;规范化管理

  一、引言

  在乡村振兴的大背景下,我国农村地区的经济活跃程度激增,财务管理工作面临项目多、内容广的难题。农村财务管理需要对直接归属农民集体占有、管理和支配的所有财务活动进行计划、核算、控制和监督,是农村各级事务管理的核心。农村财务管理工作的质量直接影响广大农民的切身利益,是维护农村地区稳定的基础,为乡村振兴工作和农村地区建设提供重要保障[1]。农村财务管理工作的基本内容包括健全农村财务会计制度、规范农村账务处理程序、建立民主管理制度、实现农村会计信息化、提供审计监督渠道以及对农村基层财会人员进行培训上岗。从当前农村财务管理的报表来看,依然有许多问题亟待根据农村地区的实际情况解决和完善,这样才能提升农村财务管理工作的整体质量。

  二、当前农村财务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一)财务管理模式与当前经济发展趋势不匹配

  当前不少农村地区的财务管理模式仍沿用传统模式,使用增减记账法,没有完整的内部控制体系,未能及时适应社会和经济发展的趋势。部分农村地区的财务管理工作系统性较差,未将所有账目形成有效的关联,账目和财务报表的方式仍采用传统纸质版的方式。一些账目的记录模糊、计算出错、关键会计信息丢失等问题频频出现。由于财务管理模式的落后,导致会计凭证的保存得不到应有的保障,给票据遗失或造假提供了空间。另外,部分农村地区仍然存在财务公开不规范、随意性强的问题,只公开部分数据,项目和内容不全,导致农民对集体家底的真实情况掌握不清,容易滋生腐败现象[2]。

  (二)财务管理中信息技术应用水平较低

  虽然信息技术的普及带动了各行各业的发展,但是在农村地区的财务管理中仍然较少使用信息技术,帮助提升其财务管理的水平。在不少农村地区由于自身的信息技术基础设施和技术力量较为薄弱,加之管理者缺乏相应的信息化投入意识,使其财务管理工作中的信息技术较少。尽管部分农村地区的财务管理中已引入各类财务管理软件,但是仅作为会计核算数据的检查工具,而未对财务数据的情况进行进一步的分析,进而起到排查潜在风险和提升生产经营效率的作用。正是因为财务管理中的信息技术应用水平较低,导致不少财务公开工作内容难以得到实现。

  (三)财务管理人员综合素质亟需提升

  在农村财务管理人员中,多数年龄偏大且学历偏低,对于最新的财会政策和会计准则掌握不充分,无法将上级政府部门针对农业农村制定的专项政策和农村日常的财务管理工作进行有机的结合。一些农村地区由于经济不发达,难以吸引高学历的财会人才,存在财务管理人员队伍过于稳定,长期不变的情况,极易造成财务管理人员的思想钝化,不愿提升自身的财会综合素质。小部分农村地区的财务管理人员,与干部存在亲戚关系,这也使得部分财务管理人员不思进取,没有提高其财会综合素质的原生动力。

005XpTbZly1hdvz6o6z29j30u00u00uy.jpg

  三、规范化管理对农村财务管理工作的重要性

  (一)帮助农村地区树立正确的财务管理意识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推进,农村财务管理的范围和内容不断扩大。同时各级政府部门对农村财务管理工作的要求也日趋严格,只有通过规范化管理的推进和实施,才能帮助农村地区树立正确的财务管理意识,全面提升农村财务管理工作的效率,还能进一步降低资金的使用风险,为农村地区的发展决策提供可靠的依据。只有领导干部树立正确的财务管理意识,增强财务管理相关知识的学习,才能从根本上提高农村资金的使用率,使财务管理的过程更加公开、透明[3]。

  (二)让农村财务管理过程得到监督和保障

  规范化管理能促进农民参与到农村财务管理的过程中,并起到监督的作用。规范化的管理不仅能够逐步完善农村财务管理工作的各项制度,更能让各项财务公开制度得到落实,还能消除财务管理制度执行过程中的不利影响因素,使财务管理工作更有保障。在规范化制度和执行体系的保障下,农村财务管理的账目会更加清晰,农民与干部在财务管理方面的沟通渠道更加顺畅,农民的自主监督体系会逐步形成。这样既能保障农民的合法权益,更能保障农村资金的有序使用。

  四、农村财务管理工作规范化管理的提升策略

  (一)自上而下提高财务管理意识

  农村财务管理工作的规范化,需要自上而下地改变大家的意识。农村基层干部是农业农村工作的领头羊,务必提高他们对于农村财务工作的重视程度,这样才能规范农村财务管理,完成好农村资金有效利用的基本任务。在农村干部选拔时,一是需要选拔出对于农村基本情况了解较深的干部,这样才能提高资金合理使用的可能性。二是需要重点考察选拔对象的品行以及对财务管理相关法律的了解程度,确保其有正确的财务管理意识。另外,必须将财务管理纳入到农村干部的考核范围,提高其对于财务管理的重视程度。如设置年度的财务管理考核指标,将财务内部控制、资金使用率等写入干部考核条款,并将考核结果作为干部任免的重要标准之一。这样促使农村干部有更多的动力推动农村财务管理意识的提高。上级主管部门也需要定期派遣讲师团和大学生志愿者等,前往农村宣贯财务管理的相关知识,帮助农村整体财务管理意识的形成和提高。

  (二)建立规范化的农村财务管理制度体系

  任何工作的规范化都离不开制度体系的保障,农村财务管理工作若想在规范化管理方面有所提升,就必须建立和完善农村财务管理的各项制度,通过制度的约束,使工作逐步规范。在制度规范化的过程中,首先需要对现有制度体系进行查缺补漏,然后针对农村财务管理的实际情况进行优化和完善。同时需要在制度体系中增加变更流程,方便在相关法律和政策发生变动时,及时更新自身的财务管理制度体系。在制度体系中,应明确农民对农村财务管理监督的各项标准和反馈途径,赋予农民定期检查的权力,降低监督工作的执行难度。另外,需要将农村财务管理人员定期接受培训的要求写入制度中,确保其能定期接受规范化管理的相关培训[4]。在财务公开制度中,应明确设置固定的财务公开栏,定期公布的财务科目,以及对农民反馈信息和建议的处理流程,真正实现问题的闭环。

  (三)提高财务人员的专业素养,推进持证上岗工作

  由于部分农村财务管理人员的专业素养有待提高,应加强农村财务管理人员专业素养培训体系的建设,同时还需要加大财会专业人才的引进力度。在提高财务人员的专业素养方面,除招聘优质高校应届毕业生外,还可以利用社会招聘的方式,引进一些高水平财会类人才,让其起到传帮带的作用,帮助农村财务管理人员整体专业素养的提升。另外,引进会计网校、在线讲座等方式,利用信息技术手段,降低财会人员的专业培养成本,拓展其财会专业知识的学习范围,包括对财会相关法律知识的学习,全面提升农村财务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针对部分人员无财会相关专业证书的问题,需要进行专门的上岗培训,待考试合格后,发放相应的从业资格证书,真正做到所有农村财务管理人员的持证上岗。

  (四)持续性地规范会计凭证和票据的管理工作

  在农村财务管理工作中,会计凭证和票据管理的工作不规范问题由来已久。当前电子发票的普及率已经较高,需要做好农村财会账目中收入与支出的票据管理和验真工作,确保核心会计凭证和票据的真实性,真正做到每笔账目的有票可查。对于一些项目的收据,必须使用符合上级财政部门要求并接受监管的收据,不能擅自开具收据,更不能随意替换已发生账目的票据。有条件的农村应该定期聘请会计师事务所等第三方机构,对凭证、票据的日常管理工作进行核查。如票据的认领和使用的流程是否规范,废弃票据的核销是否符合相应的流程等。切实加强标准票据在农村财务管理工作中的使用率。

  (五)加强财务管理信息系统的推广和应用

  农村各级部门应加强财务管理系统的软硬件平台的建设和推广工作。鉴于农村信息技术力量相对薄弱的问题,可以采用云计算的方式,统一部署财务管理信息系统。农村各级部门应为财务管理人员配备相应的计算机等硬件设施,为其使用财务管理信息系统提供便利。当然财务管理信息系统需要根据农村财务管理工作和规范化管理的特点,重构和优化现有的流程,使其能够更贴近农村财务管理工作的实际情况,提高信息系统的易用性。尤其是要将现有的审批流程和财务数据保存实现信息化,并针对财务公开以及其他工作需求,精准定制各类报表,提高财务管理人员的工作效率,使财务管理信息系统得到有效的推广和应用。在全面实现农村财务管理信息化的基础上,努力打造县、镇级的财务共享中心[5]。在提高财务数据共享率的同时,集约化管理农村地区的财务资源,真正实现资金的统筹管理和使用,最终达到提升财务管理效率的目的。

  (六)提高农民在财务管理监督工作中的参与度

  首先需要推广农民的法制教育,不仅让农村干部和财务管理人员树立正确、规范的财务管理意识,更需要对农民普及相关的财务管理法律、法规,让其在财务管理监督工作中发挥应有的作用。一方面,法律、法规教育可以提升农民在财务管理监督工作中的参与度,懂得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另一方面,在农村财务制度的执行和监督资金使用的合法性时,需要首先懂得相关法律,否则起不到应有的监督作用。只用从根本上为广大农民树立正确的法制意识,才能凸显农民在财务管理监督工作中的重要作用。农民的法律意识需要长期和大规模的宣贯,只有这样农民才能掌握财务管理监督的各项法律条款。同时调动农民参与财务管理监督工作的热情也十分关键,需要吸引更多的知识文化青年回到农村,参与到新农村的各项建设中来,这样更能调动他们积极参与农村财务管理监督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五、结束语

  当前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步伐不断加快,需要逐步规范农村财务管理工作,提升相关人员的专业素养,并形成有效的监督机制,及时闭环已发现的财务管理问题,这样才能有利于提高农村财务管理工作的效率。借助于信息化技术,实现数据的共享和监管,能有效完善对农村财务凭证和票据的监督,真正达到财务管理工作规范化的效果。

 

参考文献:

  [1]林艳亮.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财务管理规范化创新策略研究[J].山西农经,2021(22):157-158.

  [2]刘允岩,程亚茹.乡村治理现代化视角下农村财务管理规范化路径探析[J].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04):148-156.

  [3]陈顺达.基于乡村振兴的农村财务管理工作策略分析[J].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学报,2022,39(11):52-56.

  [4]周庆林,陈新美,遆晓.浅议农村财务管理规范化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当代农村财经,2021(09):35-36.

  [5]郑瑜.以农村三资管理促进农村财务管理规范化探究[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21(08):8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