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论文投稿/征稿

欢迎您!请

登录 注册

手机学刊吧

学刊吧移动端二维码

微信关注

学刊吧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关于我们
首页 > 学术论文库 > 经管论文 中国传统文化在会计职业道德教育中的运用论文

中国传统文化在会计职业道德教育中的运用论文

17

2024-04-28 13:39:48    来源:    作者:hemenglin

摘要:当前高校教育普遍的教学 目标是为社会培养高技能“人才”,却往 往容易忽略对人才“ 德”方面的重点培 养,尤其对于会计专业的人才,高校按 照课程大纲和固有 人才培养计划完成 教育任务

  摘 要:当前高校教育普遍的教学 目标是为社会培养高技能“人才”,却往 往容易忽略对人才“ 德”方面的重点培 养,尤其对于会计专业的人才,高校按 照课程大纲和固有 人才培养计划完成 教育任务, 向 社会源 源 不断地 输送人 才,但反观当下的各大企业,虽然不断 加强内 部控制 ,依旧无法 避免财务舞 弊 。究其原因,最主要的是对会计人才 职业道德教育浮于表面,法律法规只能 对会计人才的外在行为产生一 定约束, 而借助中国传统文化却能加强会计专 业人才道德修养的内在约束 。文章就我 国会计职业道德教育现状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 会计职业 道德 会计专业人才 现状

  一、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数字化经 济应运而生,新的经济时代不仅需要培 养专业人才的基础技能,更应当借助中 国传统文化深入培养当代专业人才的 会计职业道德 。正如《大学》云:“欲修其 身者,先正其心”;又如《本语》所言:“去 一分己私,便是一分圣学”,由传统文化 引导专业人才从学习之始形成正念,万 不可为了 一 己私利放 弃自我的人生 信 仰。

  二、会计人员职业道德的要求

  从古至今,均有系列法规准则对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进行约束,当今社会 会计人员要遵守《会计法》中的职业道 德要求,具 体内容包括爱岗敬业 、诚实 守信 、廉洁自律 、客观公正 、坚持准则 、 提高技能 、参与管理、强化服务等 。此 外 , 身为会计人员还应 当加强政治 学 习,不断提高政治思想水平,坚持 四项 基本原则;忠于职守,廉洁奉公;实事求 是,绝不弄虚作假;全心全意为社会主 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0E5CF1BA-138D-4e14-A4FF-F198656C03A2.png

  三、当代会计专业人才职业道德现 状及原因分析

  (一)发展受限,忽视自我职业道德 要求

  自从国家会计从业资 格证 取 消之 后, 大部分 专业型 人才都在积极备考 初、中、高级会计资格考试,以实现自我 专业技能的提升,但证书认定与实践能 力不能完全等同,当这些专业人才真正 走上岗位 , 才发现纸上得来终觉浅,凡 事上手实操就不同,每个工作单位的性 质不同,对会计人员的工作要求亦有区 别,从行业环境到具体岗位技能要求都 需要重新适应与学习,特别是在一 个会 计岗位工作一定年限后,大部分专业人 才会出现懈怠心理,也会出现岗位技能 偏科现象,加上工作节奏紧凑,疏忽专 业技能的更新与提升,对新的会计政策 懒理会、不接触、不熟悉,久而久之便出 现专业技能落后 、 工作浑水摸鱼的问 题,如此更谈不上遵守会计职业道德。

  ( 二)受社会大环境影响,自我约束 不严

  当下社会发展节奏较快,人们变得 浮躁,有人把赚钱多少作为衡量一 个人 成功与否的标准,会计专业人才被这样 的风气影响 ,很容易变得利益熏心,无 视国家财经法律法规,毫无职业道德操 守 ,轻易利用职务之便进行财务舞弊 , 被金钱诱惑中饱私囊等,不仅丧失自我 理想信念,更是将前途毁于一旦 。纵观 当代青年人,无论是就业还是基本生活 都面临诸多压力 , 不得不一切向“ 钱 ” 看 ,似乎毫无兴致和精力去辨雅俗、辨 善恶、辨公私、辨贵贱,放松了职业道德 和自我约束。

  (三)初入职场经验不足,被迫违背 职业道德

  不可否认,如今很多企业为了谋求 自身更大的利益,存在打财经法规“ 擦 边球”的行为,更有甚者,会要求会计人 员利用专业便利公然进行财务造假,尤 其对于初入职场的会计专业人才而言, 多数情 况 下无法 精准判别财务造假行 为,经常出现已经被动参与财务舞弊行 为却不自知的情况;另 一方面,青年人 才初次步入职场,迫于工作和单位领导 等综合方面的压力,被迫按照上级要求 或者指示参与财务舞弊 。 当然,这其中 也不排除部分 会计专业人才存在溜须 拍马、主动走捷径的歪曲心 思,主观层 面认为通过 财务造假手段帮助单位谋 取非法利益会受到领导的认可和青睐, 从而最终 一 步 一 步 丧失自我的底线和 原则。

66877CEF-179A-4148-8063-9AB8080D88E4.png

  四、培养会计专业人才职业道德的必要性

  (一)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的特点

  会计作为高校重点建设的学科之 一,有着与众不同的学科特点与专业要 求 。首先,会计专业对人才的职业道德 有严格要求;其次,会计专业有较为全 面的行业准则和规范 的 操 作 要 求 ;最 后, 会计专业具有较强的学科应用性 。 在新经济形势下,各行业领域对会计人 员的综合素质要求不断提高,尤其新兴 产业的诞生使相应行业领域会计人才 的需求量大幅上升,简而言之,会计人 才不仅要具备扎实的专业基础,更要对 所从事的行业领域了如指掌,以便实现 业财有效融合 。市场经济对人才实际需 求的变化,一 定程度上促使专业人才培 养的侧重点不断随之变化。

  ( 二)会计专业人才职业道德培养 的缺陷

  当下青年人才毕业后面临的各方 压力较大,加之部分专业人才自身的道 德修养不够,理想信念不坚定,导致在 物欲横流的社会环境下,被自我扭曲的 价值追求冲昏头脑,利用违规操作的技 术手段谋求非法利益,这就出现高校不 断教育培养所谓的合格“ 专业人才”,但 社会面反映企业舞弊、财务造假等问题 层出不穷、屡禁不止的现象 。单纯从人 才培养现状来看 , 过于局限于专业素 质,对培养专业人才的“大格局”“大情 怀”等内在“德”的重视不够,使当下的 会计专业人才眼界较窄,没有宽广的仁 爱之情,缺乏对德行的敬畏之心,至于 “ 富贵于我如浮云”的心灵境界更是遥 不可及。

  (三)会计专业人才职业道德培养 的意义

  根据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的特点和 缺陷来看,虽然国家法律和财经法规对 会计专业人才具有完全的约束力,但是 在面对金钱诱惑和贪婪人性的双重考 验时,如果没有大修为、大德行的人,仅 靠法律的约束是很难守住底线的。那么 大修为和大德行从何而来? 当须借助中 华传统文化的智慧唤醒人们内心的良 知,培养个人内在对一切事物充满敬畏 和仁爱的心,奉行“君子之处事,疾名德 之不章”, 这样才能真正培养会计专业 人才的内在定力,从一 定程度上保证会 计人才在各类利益诱惑下不被轻易腐 蚀和围猎,即便是爱财,也要奉行君子 所为,取之有道。

  五、借助中国传统文化培养会计专 业人才职业道德的有效途径

  中国传统文化有着上下 5000 年的 历史,凝结了中华民族千年的思想智慧和行为经验,以史鉴今,将传统文化作 为理论指导,以传统文化育人,以传统 文化化人,不仅可以提高思想深度和广 度, 更能透过传统文化提升内在智慧, 帮助人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对于会计这类涉及企业经营管理、资金 使用及管控等专业性较强的经济活动 而言,其工作敏感性极高,会计专业人 才自身应当具备“ 清 ”“ 亲 ”观,自立自 重,切不可随人脚根,学人言语;要有宁 可清贫,不可浊富的底线意识;更当做 到吾日三省吾身,日常工作是否做到严 于律己,是否为了一 己私利丧失自我底 线,是否在遵从本职原则的同时守住职 业道德。

  (一)职责为本的原则:会计当而已 矣

  中国最早的会计原则由孔子提出: “会计当而已矣”,是说会计人员要保证 账务平衡 、核算准确,这 一 原则 一 直沿 用至今,对应现代会计借贷平衡 、账务 处理等全过程要保证真实、可靠等职责 要求 。此外,《法经》中也对会计人员的 职责内容进行了详细记载,如“会计簿 书如果丢失、错讹,与被盗数额同罪;规 定券契如有伪造 、更改等情,重者与盗 贼同罪论处,轻者以欺诈论处;如上计 报告不真实,有欺诈隐瞒者,根据情节 轻重判刑;在仓储保管方面规定,对于 账实不符的,区分通盗、责任事故、非责 任事故等不同情况进行处理;在度量衡 方面规定,度量衡不准者,按情况不同 实行杖打等处罚”。 这些国之宝典中关 于会计人员的职责要求即对应现在《会 计法》《会计人员工作规则》中对会计专 业人才的行为约束 。 由此可见,从古至 今,会计人才职业道德的重要性 。对高 校而言,除了借助中国会计历史一贯的 准则要求教育培养人才,还要通过传统 文化强调“道”与“德”的重要性,让广大 青年人才明白“ 不患位之不尊,而患德 之不崇”的深远意义。

  ( 二)诚信为本的原则:会计立业之 冕魂

  《论语》中记载:“自古皆有死,民无 信不立”, 短短数字有力的强调了“诚 信”的重要性,一 个国家如果没有诚信, 就会失去人民的信任, 最终无法自立; 正如唐朝魏征把“ 诚信 ”视为“国之大 纲”。随着历史的变迁,社会不断进步与 发展,“诚信”的理念也逐渐被赋予新时 代的意义, 培养当代会计专业人才,诚 实守信,不做假账就是最根本的职业道 德要求,倘若不自信,那么孰人信之。就 整个会计职业领域而言,如果无法坚守 诚信这一原则,不但会给用人单位带来严重的经济和声誉损失,也会给广大投 资者传递错误信息,失去会计职业原本 的专业性和权威性,最终造成整个行业 领域的信任危机 。所以高校在进行人才 培养的时候,一 定要恪守己任,从专业 层面教育人才识别会计领域不诚信的 行为;从职业道德层面教育人才坚守诚 信原则,尤其借助中国传统文化,培养 专业人才礼义廉耻之心。

  (三)仁爱为本的原则:会计当有使 命担当

  仁爱是诚信之本 。透过中国传统文 化审视当今社会,显现的问题在于人们 急功近利 、贪财恋权,从而导致仁爱之 心 泯灭,久而久之关乎“仁爱”的社会文 化逐渐褪色。实际上,当今社会普遍忽 略了对儒家仁爱思想积极有效的推广 , 欠缺将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内容转 化为当今时代发展最需要的使命担当 。 作为不断为社会培养人才的各大高校 而言,需要意识到仅培养人才的专业技 能是远远不够的,一 定要深入研究社会 需求,真正发挥教育改革的作用,为社 会培育敢于坚守职业道德,不忘使命担 当的“仁者”。 所谓“仁者”胸怀大爱,推 己及人,爱人爱己,当一 名会计人才受 到这样“仁爱”的传统文化熏陶,便会更 加严格要求自我 , 不以一 己之利为利 , 以使天下受其利为乐,更加尊重爱护自 己的职业,将遵纪守法 、坚守会计职业 道德时刻谨记于心,以不择手段贪污侵 占集体财产为耻,获得“廉者常乐无求 ” 的智慧。


 参考文献:

  [ 1] 杨军剑 .儒家仁爱思想与新时代诚信 文化重塑[J]. 中共河南省委党校学报,2022.5 (179):103-106 .

  [2] 史桂芝 .任学民 .会计职业道德现状、 问题与治理对策探索 [J]. 产业与科技论坛, 2014.13(18):209 .

  [3] 李耀宗 . 论中国古代会计思想[J].技 术与市场,2008(01):41-42 .

  [4] 王艳红 .加强会计人员职业道德建设 的必要性[J]. 中国产经,2020.32 ( 13):51-52 .

  [5] 张甜燕 .《论语》的“仁爱”思想探究 [J]. 文学研究,2021(39):29-30 .

  [6] 姚慧 .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与当 代大学生思想道德素养提升研究[J].教育观 察,2021.10(21):39-4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