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公临时出国( 境 )差旅费报销业务的思考— 以 A 高校为例论文

2024-04-28 11:55:42 来源: 作者:hemenglin
摘要:在我国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适应国际化对人 才需求日益增长的形势下 ,作为科教兴国与人才培养的重要 平台—— 高等院校,日益重视推动国际交流 。
摘 要:在我国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适应国际化对人 才需求日益增长的形势下 ,作为科教兴国与人才培养的重要 平台—— 高等院校,日益重视推动国际交流 。参加国际培训及 国际会议已成为高校师生科研教学重要的组成部分 。文章以 A 高校为例,分析目前因公临时出国(境)差旅费报销管理现 状以及存在的问题,结合“ 双一 流”高校的建设以及“放管服 ” 改革的要求,提出优化路径,减轻广大教学科研人员负担。
关键词:高校 因公出国 差旅费报销
一、研究背景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强化现代化建 设人才支撑 。扩大国际科技交流合作,加强国际化科研环境建 设,形成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开放创新生态。2018 年国务院印发 的 《关于优化科研管理提升科研绩效若干措施的通知》(国发 〔2018〕25 号),要求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科技领 域“放管服”改革要求,按照能放尽放的要求赋予科研人员更 大的财务自由支配权 ,减轻科研人员负担 ,充分释放创新活 力,为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 、建设世界科技强国做出更大贡 献 。高校作为科教兴国、人才培养的重要载体,如何将国家发 展需求与高校因公临时出国(境)报销业务有机地结合,进一 步落实“ 放管服 ”改革 ,不断改进和完善高校因公临时出国 (境)差旅费制度与流程,从而将师生从繁冗的财务报销事务 中解脱出来显得十分重要和紧迫。
二、研究意义与目的
据全国科技经费投入统计公报资料显示, 我国科研经费 总额及人均科研经费近几年有了显著增长 。技术飞速发展的 同时对科研经费管理也提出了全新的考验 。作为科研经费的 重要组成部分,差旅费是各类财务报销业务中最繁琐的一项。 与国内差旅费报销不同,因公临时出国(境)的差旅费报销业 务具有更为复杂的特点 。包括报销资料繁多、票据样式多样、 审批流程复杂等,不仅耗费了师生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也挑战 了财务人员的业务能力。本文以 A 高校为例,论述高校因公临 时出国(境)差旅费报销业务现状和特点,并结合近几年因公 临时出国(境)差旅费报销流程中出现的重点问题及困惑加以 分析,就如何优化因公临时出国(境)差旅费报销提出可行性 建议。
三、因公临时出国(境)差旅费报销的关键问题分析—以 A 高校为例
(一)A 高校因公临时出国(境)差旅费基本情况
A 高校系国家“双一流”“985 工程”“211 工程”重点建设的 教育部直属高校,是一所以农学、生命科学 、农业工程和食品 科学为特色和优势的研究型大学 。2017— 2021 年 A 高校因公 临时出国(境)差旅费占差旅费比例(如表 1 所示)、因公临时 出国(境)差旅费比重逐年增加,2019 年因公临时出国(境)差 旅费报销已占该校差旅费报销业务的 24.34%。因此,一方面国 际交流已成为科研人员学习交流和产学研合作的常态 ,另一 方面科研人员和财务人员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来处理复杂的 因公临时出国(境)差旅费报销。
( 二)A 高校因公临时出国(境)差旅费报销现状
1. 现行上级文件制度落后 。2013 年财政部 、外交部印发 《因公临时出国经费管理办法的通知》(财行〔2013〕516 号)是 高校因公临时出国(境)经费管理的主要参考文件,至今已延 用 10 年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以及高等教育国际化 进程不断加快,在执行该政策时出现了不少问题,如往返机场 难、住宿标准低等 。尽管 2017 年财政部发布了《财政部外交部 关于调整因公临时出国住宿费标准等有关事项的通知》(财行 〔2017〕434 号),但该通知仅对部分国家的住宿费标准和境外 往返机场费用进行了修订 。对于城市间交通费 、往返机场方 式、境外租车标准等仍不太明确 。因此,在实际执行过程中,不 仅给科研人员在因公临时出国(境)的报销带来诸多不便,而 且也给高校财务人员执行标准带来了许多困惑。
2.多部门审批,沟通成本高 。A 高校因公临时出国(境)差 旅实行学校、派出单位和出访团组三级管理 。报销审核工作涉 及多个部门,主要有学院、国际合作与交流处 、财务处和经费 管理部门 。尽管因公临时出国(境)的外事审批和差旅费的财 务报销都是通过系统报送 ,但这两个系统为不同公司开发的 软件系统,难以实现信息共享,造成“信息孤岛”。 师生仍须向 财务处提交审签的网上预约报销单和报销资料 ,财务处在对 报销资料完整性进行初步审查后, 向国际合作与交流处移交 审查任务、时间、地点、线路等有关信息,经审查无误后方可向 财务处报销有关费用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往往会出现师生实 际行程和任务审批表不符,到访城市没有报批,搭乘外国航空 公司航班没有提前审批,报销项目和审批项目不符,境外租车 没有在预算上单列等多种需要师生提供出国(境)变更表进行 补审批或者无法报销的复杂现象 。在上述情况下,不但导致教 师和学生需要多次往返于相关部门, 部门之间交流沟通成本高,而且还会引起教师和学生报销难度大,报销周期长,对教 师和学生造成报销、沟通体验感不佳。
3.境外票据样式繁多,币种多样 。 由于涉及到多个国家的 差旅目的地,不同于国内财政部监制和签发的统一税票,各国 票据呈现出多样化特点,缺乏统一的标准性 。有的是电子版收 据,有的是手写收据,有的甚至没有收据 。师生往往因不同样 式的票据而产生诸多困惑 。不仅会给师生在索取报销凭证时 带来一定的困难 ,发票的不一致性还会导致不同财务人员对 某张票据的处理方式存在差异, 从而引发师生对财务审核人 员业务能力的质疑,增加双方之间的矛盾,削弱信任度。
另外,境外票据基本是外文票据,除英文外,其他语种也 屡见不鲜 。尽管财政部要求“各种报销凭证须用中文注明开支 内容、日期、数量、金额等,并由经办人签字”。财务审核人员如 果完全依靠中文标注,仍存在违规报销的风险 。 比如,按照财 政部的规定因公临时出国(境)伙食补助、公杂补助实行“包干 制”,不凭票报销。但有些境外住宿费发票中包含餐费、电话费 或小费等,财务人员可能因为不熟悉语种,而误将这类费用当 成住宿费给予报销的情况。
4.人员的专业水平亟待提高 。2016 年《关于进一步完善中 央财政科研项目资金管理等政策的若干意见》(中办发〔2016〕 50 号)出台,要求建立健全科研财务助理制度 。为落实科技领 域“放管服”改革要求,提高科研经费使用效益,A 高校虽然在 2019 年出台了《科研助理岗位管理办法》。但就目前情况看,各 院、系、研究团队、项目组对科研财务助理执行重视程度不高、 科研财务助理人员比例不足 、已聘用人员偏向科研协助工作 等情况依然存在 。此外,针对科研财务助理聘任标准、培训机 制、晋升空间方面的配套政策而言,尚未达到成熟水平 。加之 一些科研财务助理需要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来协助科研工 作,而他们对财务相关制度要求不够熟悉,这就给教学科研人 员开展相关工作带来了较大麻烦, 同时还使得科研人员与财 务人员在进行信息传递时产生误解。
四、因公临时出国(境)差旅费报销优化路径
(一)完善和细化费用标准
教育主管部门可通过各高校广泛征集意见和建议, 对现 有文件制度进行分析研判,制定明确的、最新的管理办法,细 化执行标准、明确执行范围 。为各高校制定自己的教学科研人 员《因公临时出国(境)管理办法》提供有力的制度依据。
此外,各高校应结合自身的办学特点 、学科建设 、专业特 色等方面,进一步细化和优化制度文件,形成符合高校特点的 流程体系,增强可操作性。
( 二)推进业财融合进程,优化报销流程
加强财务系统信息化建设,推进业财融合进程,实现外事 审批系统与财务网报系统的信息共享,打破信息壁垒 。在财务 部门预约报销系统里增加“ 预审”模块,同时嵌入派出单位和 国际合作和交流处依次审核权限 。师生根据系统提示上传报 销附件,提交后依次由派出单位、国际合作交流处、财务处在 系统里对报销资料进行预审 。如果提交的资料有问题,各个环 节均可在线直接退单,指出不符合要求之处以及依据,师生接 到退单反馈信息直接修正后,把合乎要求的材料再次上传 。预 审通过后,经办人员向财务部门送交报销单据或投递报销 。这 种预审模式不仅打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避免了师生多次跑 腿情形,而且提高相关审批人员的工作效率,减少了师生与部 门、部门与部门间的沟通成本。
(三)提升票据管理,建立诚信评价体系
中办 、国办 2016 年印发的 《关于进一步完善中央财政科 研项目资金管理等政策的若干意见》明确指出,中央直属高校根据教学、科研、管理的实际要求,按照以人为本、实事求是、 精简高效的原则。结合实际工作,探索因公临时出国(境)差旅 费业务,采用住宿费、伙食补助费、公杂补助“包干制”的报销 制度 。师生依据实际花费,在包干标准限额内提出申请,经相 关部门严格审批后完成报销 。同时加强内部控制与监督、强化 信息公开与透明,对经费使用进行全过程监管。
( 四)加强制度宣讲,丰富人才储备
通过微信群、公众号等渠道,加强制度宣传力度 。定期开 展因公临时出国(境)差旅费报销业务的专题培训,提高师生 对该业务的了解程度, 从而有效提高报销票据的合法性和合 规性。
继续落实推进科研财务助理制度, 建立财务专员服务模 式 。每一位财务人员对应主要科研团队、项目组等,通过现场、 电话答疑等多方式为师生提供精准对接服务,实现政策讲解、 落实、执行的“精细化”,有效提高财务助理的专业水平。
另外,财务人员应加强外汇业务的学习 、定期轮岗,培养 一支制度熟悉、业务熟练的高质量管理队伍 。加强各个高校间 财务工作人员的交流活动 ,针对这一特殊的业务进行相互学 习、不断改进,从而更好地为高校教学、科研服务。
五、结论与建议
在全球化的今天,师生出国交流访问,是全面提高高等教 育水平最有效的途径之一 ,如何把高校师生从繁杂的出国差 旅费报销事务中解放出来 ,让他们把更多精力放在教学科研 上, 不让出国审批与报销成为教师与学生出国交流的“ 拦路 虎”,是财务部门与相关部门应尽的责任 。针对 A 高校因公临 时出国(境)差旅费报销业务存在的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系列改 进意见 。其中包括完善和细化费用标准;推进业财融合进程, 优化报销流程;提升票据管理,建立诚信评价体系;加强制度 宣讲以及丰富人才储备等措施 。这些措施旨在解决因公临时 出国(境)差旅费报销业务目前存在的问题,为高校提供更加 高效、便捷、规范的因公临时出国(境)差旅费报销服务,为我国 高校的国际化进程奉献一份力量。
参考文献:
[ 1] 国务院 . 关于优化科研管理提升科研绩效若干措施的通知[A]. 2018 .
[2] 国家统计局,科学技术部,财政部 .2021 年全国科技经费投入 统计公报[R].2022(08)
[3] 何倩瑜 . 高校因公出国差旅费报销业务研究[J].会计师 ,2021 (23)
[4]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 . 关于进一 步完善中央财政科 研项目资金管理等政策的若干意见[R].2016 .
[5] 胡凌添骄 . 高校教学科研人员因公临时出国经费管理探讨[J]. 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21(06)
[6] 白璐,王冀茹 .“放管服”背景下高校差旅费报销“ 包干制”的思 考与实践—以 S 大学数据统计测算为例. 教育财会研究[J],2020.31 (01)
[7] 王鑫 . 高校外汇报销业务初探 .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J],2020 (22)
[8] 刘韵,郑晓华,冯宗齐,李映青 . 高校国际差旅费业务电子化优 化探究[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22( 17)
[9] 郭秀云 .“放管服 ”视阈下高校差旅费报销“ 包干制”的思 考—— 以 P 大学为例[J].2019.30 (0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