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论文投稿/征稿

欢迎您!请

登录 注册

手机学刊吧

学刊吧移动端二维码

微信关注

学刊吧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关于我们
首页 > 学术论文库 > 经管论文 内部审计视角下医院“三重一大”决策制度研究论文

内部审计视角下医院“三重一大”决策制度研究论文

1

2024-04-28 11:33:26    来源:    作者:xieshijia

摘要:“三重一大”决策制度是坚持和完善民主集中制的重要保障,能够规范和监督领导集体决策行为,提高决策的科学性、民主性,防范决策风险,预防腐败。贯彻落实好“三重一大”决策制度,对推动医院高质量发展工作不断走深走实意义重大。但是当前各医院的“三重一大”决策制度执行中仍然存在较多问题,亟待解决。文章从内部审计的视角出发,阐明医院实施“三重一大”决策制度的重要性,分析医院落实“三重一大”决策制度的不足之处,提出相应对策,助力医院建设廉政防护墙,奠定医院高质量发展的基石。

  摘要:“三重一大”决策制度是坚持和完善民主集中制的重要保障,能够规范和监督领导集体决策行为,提高决策的科学性、民主性,防范决策风险,预防腐败。贯彻落实好“三重一大”决策制度,对推动医院高质量发展工作不断走深走实意义重大。但是当前各医院的“三重一大”决策制度执行中仍然存在较多问题,亟待解决。文章从内部审计的视角出发,阐明医院实施“三重一大”决策制度的重要性,分析医院落实“三重一大”决策制度的不足之处,提出相应对策,助力医院建设廉政防护墙,奠定医院高质量发展的基石。

  关键词:内部审计;医院;“三重一大”

  近几年,社会对医疗服务的需求迅速增长,医院规模逐渐扩张,药品耗材、软件设备、基建工程招标采购及专项支出等“三重一大”决策事项不断增多,廉政风险防控处于高压态势[1]。2023年医院医疗腐败案件频发,关键在于制度不够健全、权利缺乏监督,损害了人民群众的利益,影响了医疗卫生行业的健康发展。通过经济监督,内部审计可以及时发现医院运营管理问题,挖掘廉政风险点,提高风险预警措施,健全风险防控长效机制,为医院健康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

  一、医院实施“三重一大”决策制度的重要性

  (一)保障决策科学有效的制度基础

  “三重一大”决策制度要求严格实行民主集中制,会前充分研究论证、酝酿意见,规范决策程序,可以有效杜绝“拍脑袋决策”,避免盲目建设、重复建设,随意购置大型医疗设备、信息系统等,有助于医院做出科学决策、合理安排,提高运营决策质量和水平。

  (二)落实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保障

  预防腐败是医院持续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三重一大”事项涵盖医院人权、财权、物权等腐败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将落实“三重一大”决策制度作为医院党风廉政建设的重要抓手,能够加强对领导干部的监督与制约,规范医院权力运行[1],从源头防范独断专行、滥用职权等行为,杜绝“一言堂”现象,全面推进从严治党。

  (三)完善内部控制制度的有效手段

  一方面,“三重一大”议事控制机制,是民主集中制在公立医院集体议事决策方面的具体体现,是内部控制体系建设中单位控制层面的重要内容,能够制约和监督权力运行,有助于实现医院决策的规范化与流程化,加强决策的民主性、科学性,建立良好的内部控制环境[2];另一方面,通过贯彻落实“三重一大”决策制度,能够发现医院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及时纠正、堵塞管理漏洞,防范医院运营风险,规范医院管理体系建设。

  二、医院“三重一大”决策制度问题分析

  (一)制度机制不够健全

  一是大部分医院依据上级相关政策文件制定了《“三重一大”决策制度实施办法》,但未结合医院实际制定实施细则,“照抄照搬”较多,制度针对性、适用性、可操作性不强,“三重一大”事项范围界定模糊,决策前调查研究和论证程序不明确,无法指导职工深入贯彻落实,降低了实施“三重一大”决策制度积极性,执行效能大打折扣。二是配套机制不完善。部分医院“三重一大”决策制度中未建立健全决策考核评价机制、决策失误纠错改正机制和责任追究机制,缺少检验决策效果效率的途径,缺乏行之有效的激励方案和补救措施。

  (二)自上而下认识不充分

  1.领导层面。部分医院迫于规章制度或上级检查的要求,制定了“三重一大”决策制度,但领导层重视程度不够,对其内涵和本质理解不够透彻,简单理解为这是一种单纯的集体决策行为,而没有认识到“三重一大”决策制度更深层次的意义在于增强决策的民主性、公开性、科学性、制度性,在于规范权力运行,从源头上预防和堵塞腐败[3]。领导的重视程度直接关系到职工执行“三重一大”决策制度的积极性,进而影响执行落实效果。

  2.职工层面。一是职工学习“三重一大”决策制度不到位。主要体现在对决策事项清单不够了解,对决策范围界定模棱两可,不能准确识别“三重一大”事项,导致某些项目未执行既定流程;对“三重一大”基本程序了解不够,不清楚各类事项分别需要履行哪些论证程序,导致部分事项研究论证不充分:大型基建项目未进行可行性研究报告分析、聘请行业权威专家论证,设备、信息软件采购未进行充分的市场调研;“三重一大”事项决议落实不到位,执行过程中发生“跑偏”“走样”等情形,导致未达到预期效果。二是虽然部分医院“三重一大”决策制度有章可循,但大部分职工对“三重一大”决策制度理解认识不足,认为该项制度会增加工作量,使工作流程复杂化,无法助力医院高质量发展,对“三重一大”决策制度存在抵触情绪,职工意识淡薄,导致执行落实不到位。

  (三)档案管理不到位

  “三重一大”档案管理是指从论证程序、会议决策,到决策执行、决策评价、监督审计报告等各环节所有相关材料的归档及后期管理工作,“三重一大”事项时间跨度长,档案门类多、内容零散,档案管理难度大。部分医院档案管理意识淡薄,未结合医院实际,单独制定“三重一大”档案管理制度,存在未指定档案管理责任人,档案移交不及时,大多分散在各科室,资料收集不完整,档案范围不明确,未单独建立“三重一大”档案盒等问题。制度的缺失,也导致档案管理人员在工作中,缺乏政治敏锐度和工作责任心,对上报的档案资料不能严格把关和审核,使归档资料质量不高,作用不大[4]。

  (四)监督机制不健全

  “三重一大”决策议事过程记录不详细、不充分,不利于开展监督检查工作。医院“三重一大”监督覆盖不全面,侧重于基本程序合规检查,比如是否通过集体决策、研究论证是否充分等,对“三重一大”制度建设、决策执行、考核评价、责任追究等监管不到位,监督的广度和深度有待加强。“三重一大”决策结果应公开未公开,民主监督渠道不畅通,纪检、审计监督、民主监督各自为战,彼此之间缺乏有效沟通,贯通协同机制不健全,监督合力发挥不充分。

  (五)内部审计工作质效不高

  1.审计监督力量薄弱。一是项目审计人员数量不足。内部审计部门专职审计人员2人及以下医院达到44.44%[5],大部分医院审计人员数量严重不足,监督招标采购、仓库盘点、合同及付款审核等日常工作将耗费项目组人员较多的时间和精力,无法集中、系统地对“三重一大”进行专项审计,影响审计进度和审计质量。二是项目审计人员专业胜任能力不足。一方面,“三重一大”审计项目涉及财务、招标采购、基建、医疗器械、信息技术等全方位的知识体系,然而,目前医院审计人员多以会计、审计专业为主,缺少复合型人才,制约了“三重一大”专项审计开展的效率、效果。另一方面,“三重一大”审计多以定性评价为主,难以量化,尚无明确的评价标准,对审计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宏观把控能力、综合分析能力及审计经验都有较高的要求,否则无法快速、准确地辨别“三重一大”制度是否存在漏洞、决策是否失误、决议落实是否跑偏走样等问题。

  2.缺乏完善的审计评价体系。科学合理的审计评价标准是贯彻落实“三重一大”的“指挥棒”,是医院开展高质量专项审计的基石。缺乏“三重一大”决策制度审计评价标准,内部审计人员高度依赖个人职业敏感性、工作经验及综合能力开展专项审计,耗费大量时间、精力挖掘审计重点、寻找突破口、衡量项目决策效果,无法迅速识别决策失误、准确评价执行效果,影响审计评价的可靠程度,审计质量得不到有效保证。

  三、关于完善“三重一大”决策制度的建议

  (一)建立健全制度机制,保障决策科学民主

  一是根据上级相关政策文件,针对医院独特的运营管理模式及业务范围,结合实际情况,重新梳理“三重一大”权责清单,明确党委会集体决策内容和权限,厘清范围边界,增强制度的有效性和适用性,避免制度形同虚设。二是严明论证程序。充分听取相关部门意见,制定论证程序实施细则,明确论证对象、范围、方法步骤,避免含糊的表述,提高可操作性。例如:专业性、技术性强的事项须从必要性、可行性、风险性、合法性、合理性等多角度展开充分论证;原值50万元以上的资产回购、报废须聘请社会专业机构进行资产评估;器械耗材采购经医院管理委员会咨询论证,金额大于1000万的设备必须聘请院外权威专家参与咨询论证;重大工程修缮、建设项目立项前必须深入调查研究,充分听取有关专家意见,出具可行性分析报告。三是建立完善配套机制。完善决策考核评价机制,成立考核评价工作小组,制订实施方案,明确考核评价标准,定量与定性相结合,定期对“三重一大”决策事项进行考核,激励理性决策、科学决策。建立健全责任追究机制,强化决策责任,避免“随意决策”现象,减少决策失误。将决策失误纠错改正机制与决策考核评价机制相结合,及时跟踪反馈评价中发现的失误决策,明确纠错责任主体,落实纠错责任,降低因决策失误造成的损失和负面影响。

  (二)提高思想认识,强化引领作用

  医院要把“三重一大”决策制度列为党委中心组学习的重要内容,组织领导班子深入学、反复悟,充分认识到深入贯彻落实“三重一大”决策制度是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要求、完善权力运行制约监督机制、强化、助推医院党风廉政建设走深走实的重要抓手,自觉贯彻落实“三重一大”决策制度,充分发挥党组的带头引领作用。

005XpTbZly1hdvz6o6z29j30u00u00uy.jpg

  (三)深化党建融合,强化履职尽责

  一是将贯彻落实“三重一大”与党建工作深度融合,通过党风廉政建设大会、党员大会、党小组会等形式,组织党员干部反复学习、深入学,将落实“三重一大”渗透到每一位党员干部的思想中和行动上。二是强化培训学习,科室内部开展集体学习,研究讨论科室“三重一大”事项范围,制定年度大额资金使用清单,规范记录论证程序、决策执行落实情况等信息,将各个“三重一大”事项责任内容落实到岗、明确到人,构建明责知责、履责尽责的责任体系,科主任定期督导、及时反馈,确保“三重一大”决策落实落地。

  (四)完善档案管理制度,助推工作提质增效

005XpTbZly1hdvz6oq232j30u00u076u.jpg


  将“三重一大”资料保管纳入医院档案管理制度,健全档案管理体系,设立档案专职管理员,明确职责范围,定期梳理“三重一大”事项,厘清“三重一大”档案清单范围,督导相关科室及时移交“三重一大”资料,检查资料完整性。按照既定规则分类编码,确保一事一卷,方便调阅,统一规范保管,保护档案安全完整。强化“三重一大”档案保密管理,按照要求限定复印、借阅,严防信息泄漏。利用信息技术手段,改变传统纸质档案的管理模式,实现档案管理无纸化、信息化和智能化,提高档案管理的效率和效益。

  (五)建立健全监督管理机制,为制度落地保驾护航

  健全的监督机制是“三重一大”决策制度实施落地的重要保障。根据医院相关制度要求,建立健全“三重一大”监督管理机制。一是明确、清晰记录决策议事过程、与会人员意见,规范签字记录,做到监督工作有据可依、有迹可查。二是实施全链条、全方位监督,检查制度建设、论证、集体决策、决策执行、考核评价、责任追究等情况,查找薄弱环节、及时督导整改,全力确保项目按照党委会决策稳步、有序推进。三是定期公开不涉及保密信息的决策、执行情况,畅通监督渠道,充分发挥民主监督作用。强化沟通协作,使民主监督与纪检、审计监督同向发力、贯通协同,织密织牢监督网络,发挥监督合力。四是建立“三重一大”项目监督管理台账,全面掌握“三重一大”决策制度实施情况,理清权力运行的“关键点”、问题易发的“风险点”,确保监督精准化、规范化,提升监督效能。“三重一大”项目监督管理台账如表1所示。

  (六)优化内审人员配备,增强内部审计力量

  一是提高内审人员配置率,助推专项审计提质增效。增设审计岗位,根据医院规模合理配置内审人员,保障在做好常规审计工作的同时,仍有充足的时间、精力开展“三重一大”专项审计。二是“巧”用社会审计资源,增强审计监督合力。项目期较长、专业性较强的“三重一大”事项,可引进会计师事务所,购买审计咨询服务,建立长期、稳定的业务关系,必要时聘请会计师驻场审计,提升审计专业性,增强审计监督效能。三是组建联合审计工作小组,提升审计综合业务实力。从医院招标采购部、基建部、医学工程部、智慧医疗部等科室分别选拔一名专业人才,纳入联合审计工作小组,在“三重一大”专项审计中负责部分专业审计工作,有效扩充医院内部审计综合业务实力。

  (七)构建审计评价标准,提高“三重一大”审计质效

  完善审计评价标准体系是提高“三重一大”决策审计效率和审计质量的重要基础。医院应从“三重一大”决策制度制定、前期决策程序、决策过程、决策执行过程、决策执行结果等五个模块构建审计评价标准体系,根据审计实践总结经验,不断更新、完善“三重一大”决策制度审计评价标准(见表2)。根据审计评价标准细化审计计划、确定审计方法、明确分工、合理安排工作进展,有序推进“三重一大”决策审计项目进程,确保审计的规范性、科学性,增强审计评价的可靠性,提高审计工作质效。


参考文献:

  [1]孙华,杨莉,张进,等.公立医院“三重一大”决策机制的建立与完善[J].医院管理论坛,2020,37(09):5-7.

  [2]林明珠.公立医院“三重一大”决策议事控制机制的执行误区与完善建议[J].财务与会计,2023(16):74-75.

  [3]戴伟.国有企业纪委监督保障“三重一大”决策制度有效落实探讨[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中旬刊),2020(05):130-131.

  [4]王莉.试论公立医院“三重一大”事项档案的管理策略[J].山东档案,2021(01):66-67.

  [5]苑丽敏,于建丽.新形势下公立医院内部审计高质量发展路径探讨[J].中国医院,2023,27(0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