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论文投稿/征稿

欢迎您!请

登录 注册

手机学刊吧

学刊吧移动端二维码

微信关注

学刊吧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关于我们
首页 > 学术论文库 > 经管论文 内部控制视角下行政单位绩效管理探究论文

内部控制视角下行政单位绩效管理探究论文

1

2024-04-28 11:24:58    来源:    作者:xieshijia

摘要:行政单位预算绩效管理工作需要严格遵循内部控制相关制度,强化对内部控制的重视程度,并注重从内部控制视角入手,构建完善的预算绩效管理体系,从而提升行政单位预算绩效管理工作的质量与效率。文章通过分析行政单位预算绩效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内控视角下行政单位预算绩效管理优化措施。

  摘要:行政单位预算绩效管理工作需要严格遵循内部控制相关制度,强化对内部控制的重视程度,并注重从内部控制视角入手,构建完善的预算绩效管理体系,从而提升行政单位预算绩效管理工作的质量与效率。文章通过分析行政单位预算绩效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内控视角下行政单位预算绩效管理优化措施。

  关键词:内部控制视角;行政单位;绩效管理

  前言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进步,行政单位也逐渐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趋势,对行政单位的预算绩效管理工作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内部控制视角下行政单位绩效管理是当前公共管理领域的热点问题之一,对于提高行政单位的管理效能和绩效水平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的研究意义在于从内部控制的视角探究行政单位绩效管理,为行政单位提高管理效能和绩效水平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

  一、内控视角下行政单位预算绩效管理普遍存在的问题

  (一)控制环境方面存在欠缺

  目前,部分行政单位中的内部控制环境仍然存在一些不足,主要表现在:一是部分行政单位对内部控制管理的重视程度不够,领导重视不够,导致工作人员缺乏基本的财务专业知识,对于预算绩效管理工作的重要性没有进行准确的判断。二是部分行政单位在制定内部控制管理制度时缺乏系统性和全面性,导致内部控制管理制度在实际工作中缺乏操作性和针对性,难以发挥实际作用。三是部分行政单位在内控环境方面不能做到相互制衡,导致财务与其他部门之间存在利益冲突,阻碍了内部控制管理制度的有效运行。

  (二)风险评估不完善

  风险评估是行政单位预算绩效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在预算管理过程中,将预算活动中的各种风险进行识别和评估,并通过风险应对策略来降低风险带来的损失。但是目前大多数行政单位的风险评估工作并不完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行政单位对预算绩效管理的认识不够深入。根据笔者不完全调查,部分行政单位对于预算绩效管理在内控中的价值认知不够,所以导致对预算绩效管理的重视程度不够。二是行政单位没有制定科学合理的风险评估体系。目前部分行政单位的预算绩效管理都是采用常规方法进行的,并没有制定科学合理的风险评估体系。这就导致在实际工作中,部分风险评估方法不科学,从而导致预算绩效管理工作无法顺利进行。

  (三)控制活动不规范

  一是预算编制缺乏科学性和合理性。单位预算编制尚未制定相关标准,没有结合实际情况开展,导致预算编制不科学,难以真实反映单位的实际情况。二是预算执行缺乏合理性。有的单位预算执行不严格,存在“先支后收”等现象,不利于财政资金使用效率的提高。三是绩效评价缺乏客观性。绩效评价工作缺乏有效监督,往往只关注资金使用效果,难以反映单位的真实情况。四是预算管理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

  (四)未发挥信息技术的作用和价值

  目前,部分行政单位并未建立完善的预算绩效管理信息系统,致使在实际工作中出现了部分问题。例如,在绩效目标设定环节,无法根据实际情况设置科学合理的目标,使得目标与实际情况存在偏差;在绩效评价环节,无法及时跟踪开展情况,导致评价结果与实际情况存在偏差,这样就评价结果和实际可能不相符;当进一步运用的时候,不能根据实际来针对评价结果进行分析和运用。同时,没有建立健全的预算绩效管理制度。行政单位预算绩效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离不开健全的制度支持。如果预算绩效管理制度不完善,那么对于后续的预算绩效管理工作的推动是不利的。

  (五)内部监督机制不完善

  目前,行政单位普遍存在内部监督机制不完善的情况,具体表现为:一方面,内部审计部门缺乏独立性。从实际情况看,内部审计部门的独立性不强,难以独立发挥作用。这主要是由于审计部门受传统观念和习惯的影响,认为内部审计工作不属于单位的日常管理范畴。另一方面,内部监督机制缺乏深度和广度。在实际工作中,行政单位缺乏对内部监督机制的重视程度,这就导致了行政单位内部监督机制的深度和广度不能满足要求。

005XpTbZly1hdvz6o6z29j30u00u00uy.jpg

  二、内控视角下行政单位预算绩效管理优化措施

  (一)保障控制环境方面

  1.提升人员绩效理念。预算绩效管理的本质是管理,其本质是人的行为。人的行为具有一定的主观性,要想有效开展预算绩效管理工作,财务工作人员必须树立正确的绩效理念,在工作过程中提高工作责任心。首先,对于行政单位而言,建立完善的预算绩效管理制度是非常有必要的。基于此,才可以通过制度来确保预算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其次,提高员工的培训质量。尤其是需要加强对预算绩效管理工作的认知,可以通过理论与实际操作相结合、经验分享与案例分析相结合等方式提升员工的业务能力,加强员工对预算绩效管理工作的理解与认识。最后,将预算绩效管理工作与单位发展战略相结合。将预算绩效管理工作同行政单位的发展战略相结合,可以使员工深刻认识到预算绩效管理工作不仅仅是财务部门的任务,更是行政单位整体战略目标实现的重要举措。

  2.加强人员配备及培训。一是要重视预算绩效管理,不断提升预算绩效管理水平。根据笔者相关调查,有一些行政单位的领导者或管理者对预算绩效管理不重视,甚至出现“重资金、轻绩效”的现象。行政单位要充分认识到预算绩效管理的重要性,加强对单位领导及相关工作人员的宣传培训,使其充分认识到预算绩效管理对提高资金使用效率、保障民生支出、提升政府形象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加强对预算绩效管理工作的重视,提高参与度和积极性。二是要加强人员配备及培训。行政单位要加强对预算绩效管理人员的配备,特别是预算编制人员及内部控制人员的配备。三是要加强内控能力及业务水平培训。行政单位要加强对内控能力及业务水平的培训,提高行政单位内部控制、预算绩效管理等相关工作人员对内控和业务流程的熟悉程度。

  (二)加强风险评估方面

  1.强化风险防范识别。一是要强化内控风险的防范识别,提升单位预算绩效管理的意识。单位领导要充分认识到预算绩效管理在行政单位内部控制中的重要性,以单位实际情况为基础,通过加强对内控风险的防范识别,对本单位各项业务、各个环节、各个部门进行分析、评估,查找可能存在的风险隐患,进一步完善内控制度体系。二是要进一步增强预算绩效管理的风险防范识别能力,做好项目资金管理的监督工作。另外,针对预算绩效目标编制和审核需要进一步加强,项目资金绩效目标执行和监控等环节的监督检查,对于在项目执行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和风险隐患,要及时进行整改。

  2.建立风险评估机制。行政单位应当建立风险评估机制,对风险进行评估,分析可能存在的问题,并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将风险降到最低。首先,行政单位要加强内部控制和预算绩效管理宣传力度,使行政单位中的各个部门负责人充分调动内部控制和预算绩效管理的积极性。其次,行政单位还需要加强内部审计工作力度,定期或不定期地对各部门的预算绩效管理工作进行检查与监督,并对风险评估机制进行动态管理,对风险点及时作出评估。最后,行政单位应当明确各部门的责任主体地位和岗位分工职责。行政单位可以设立专门的风险管理机构或者设置专职人员负责预算绩效管理工作,明确各部门负责人在预算绩效管理中的具体职责,细化工作任务和考核标准。

  (三)规范控制活动方面

  1.注重提升预算绩效指标设置的科学性。预算绩效指标是对预算资金的投入、使用、效果进行评价的标准,是评价绩效的基础。因此,行政单位在设置预算绩效指标时,应当充分结合内控视角,从预算资金的投入、使用和效果三个方面设置绩效指标。首先,在确定预算绩效指标时,应当以目标为导向,充分考虑行政单位的职能和行业特点,明确该行业领域的发展目标和规划,将行政单位的各项职能活动与预算绩效目标挂钩,使各项业务活动与预算绩效指标之间具有紧密的关联关系。其次,在确定预算绩效指标时,应当科学设定定性指标与定量指标,应具体细化可操作性,而定性指标则需要经过数据的统计分析后方可确定。同时在设定预算绩效指标时要充分考虑行业特点和实际情况,使其更具客观性和可操作性。最后,在设置预算绩效指标时,应当充分考虑行政单位自身情况和发展趋势以及行业领域内其他行政单位的情况,对其发展规划进行分析梳理后确定各项业务活动与预算绩效指标之间的对应关系。

  2.完善预算绩效管理及流程。行政单位需要结合内部控制理论,针对预算绩效管理流程不断改进与优化,最终达到预算绩效管理的质量和效率的目的。首先,需要完善预算绩效管理的相关制度,使之更好地满足行政单位的发展需求。其次,在制定预算绩效管理制度时,需要明确各部门的责任和权限,同时还需要设立专门的人员负责对预算绩效管理工作进行监督和检查。最后,建立完善的预算绩效评价体系也是非常有必要的。在对某一项资金进行使用时,可以将其分为多个部分,例如:公共服务支出、社会保障支出、环境保护支出等,每一个部分都需要制定完善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在对这些指标进行设置时,可以采取科学合理的方法进行评价,同时也需要设立独立的部门来负责对评价结果进行审核和监督。

  (四)促进信息与沟通方面

  1.加强部门间信息沟通。在行政单位中,相关部门需要积极参与到预算绩效管理工作中来,并主动与财务部门、业务部门等进行沟通和交流。而在实际的工作过程中,部分行政单位内部对预算绩效管理工作并不太重视,导致各部门之间的沟通不够顺畅,很难形成统一的意见和方案,进而影响到预算绩效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因此,行政单位进行预算绩效管理工作时需要注重加强各部门间信息沟通,不仅需要从内部控制视角出发,还要从信息共享角度入手,加强与财务部门、业务部门等之间的交流与沟通。并注重从信息化技术角度出发,利用信息系统开展预算绩效管理工作。这样能够有效提高预算绩效管理工作的效率和质量,确保预算绩效管理工作有序进行。

  2.利用信息化技术。在行政单位预算绩效管理工作中,可以充分利用信息技术,以提高预算绩效管理的效率和质量。通过采用信息化技术,能够对行政单位内部的各个环节进行有效监管,及时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和风险,并将其反馈到相关人员。同时,可以采用信息化技术对预算绩效管理过程中产生的数据信息进行收集、整理和分析,从而进一步提升预算绩效管理工作的效率。行政单位可以通过应用信息技术,建立起完善的预算绩效管理系统,并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出科学合理的预算绩效管理方案。在应用信息化技术过程中,要保证信息技术符合相关规范标准,将其应用到预算绩效管理工作中,提高其使用效率和效果。

  (五)强化内部监督机制

  1.强化审计监督制度。行政单位应该加强对内部审计监督的重视程度,及时发现和纠正预算绩效管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通过健全的审计监督制度来解决问题。预算绩效管理工作需要充分发挥内部审计的作用,注重从内部审计工作入手。对于行政单位财务管理人员而言,财务风险意识的提升至关重要。对于预算绩效管理中出现的问题,相关部门可以通过内部审计来解决,如果问题比较严重,还可以通过外部审计进行纠正。与此同时,还需要加强对预算绩效管理工作中各项环节的监督力度,确保每一项预算资金都能够得到有效控制和监督。

  2.加强约束和激励机制。在内控视角下,行政单位可以通过完善预算绩效管理工作约束机制,针对预算绩效管理工作加强监督,找到其中的问题并及时解决,不断提高预算绩效管理的水平。同时,还可以通过完善激励机制来提高工作人员的积极性。激励机制通常包括两种,一种是物质激励,另一种是精神激励。其中物质激励主要来源是工资奖金,而精神激励则是通过表彰、嘉奖等方式来实现的。行政单位可以制定相关激励制度来加强工作人员对预算绩效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

  三、小结

  内部控制在行政单位绩效管理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能够帮助组织识别和评估风险,制定有效的控制措施,提高管理效能和绩效水平。本文通过对该问题的探究,提出了一些解决问题的对策,并验证了其有效性和可行性。这对于改善行政单位的绩效管理水平和推动组织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实践指导意义。然而,由于行政单位绩效管理问题的复杂性和多样性,本文的研究仍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和探索。


 参考文献:

  [1]王疹.新规明确行政单位绩效管理新要求[N].中国会计报,2023-03-31(006)

  [2]吴媚媚.内部控制视角下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绩效管理探究[J].财富时代,2022(12):86-88.

  [3]黄馨敏.行政单位预算绩效管理优化研究[D].河北大学,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