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论文投稿/征稿

欢迎您!请

登录 注册

手机学刊吧

学刊吧移动端二维码

微信关注

学刊吧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关于我们
首页 > 学术论文库 > 经管论文 企业安全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双向运转机制研究论文

企业安全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双向运转机制研究论文

4

2024-04-28 09:30:44    来源:    作者:heting

摘要:“将风险挺在隐患前面,将隐患挺在事故前面” 是安全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机制建设的主要目 的,双预机制建设不是一个单项任务,也不是阶段性工 作,而是促进供电企业安全风险源头管控的有效手段。本 文通过对风险分级管控、隐患排查治理双向运转机制的研 究,进一步明确了双预机制建设的底层逻辑,旨在理顺企 业安全风险管控链条,有效提升企业的安全生产水平。

  摘 要: “将风险挺在隐患前面,将隐患挺在事故前面” 是安全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机制建设的主要目 的,双预机制建设不是一个单项任务,也不是阶段性工 作,而是促进供电企业安全风险源头管控的有效手段。本 文通过对风险分级管控、隐患排查治理双向运转机制的研 究,进一步明确了双预机制建设的底层逻辑,旨在理顺企 业安全风险管控链条,有效提升企业的安全生产水平。

  关键词:供电企业,安全风险分级管控,隐患排查治理,双向运转机制

  近年来,随着电力需求量的不断增长,供电企业 生产经营规模不断扩大,受供电企业自身生产经营特 点的影响,电力事故具有易发、扩散快、涉及范围广 的特点,建立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 机制至关重要。这一机制旨在尽早防控安全风险,从 隐患处理转向对安全风险的控制,加强对安全风险 的认识,全面分析事故发生的环节,重点采取预防措 施,以避免因安全风险控制不当而导致事故或因未能 及时发现和处理隐患而引发事故。

  供电企业按照“超前预防,主动控制,源头治 理”的原则,深入开展安全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 治理双向运转机制的研究与建设,明确风险分级标 准,开展风险专业评估,落实分级管控措施;完善隐 患排查治理体系,制定隐患排查治理清单,明确隐患 治理单位、整改标准和时限,坚决把隐患消除在成灾 之前,强化风险隐患整治的闭环管理。

  一、供电企业安全风险分级管控概述

  (一)基于安全系统工程理论的安全风险内涵

  安全系统工程理论是一种综合性的安全管理方 法,强调从系统的角度出发,对各种安全因素进行全 面、系统的分析和控制。安全系统工程理论认为安全 风险具有不确定性和潜在性,可能存在于系统的各个 层面与各个环节。按照安全系统工程理论的观点, 导致事故的直接原因包括:机械、物质和环境的不安 全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自身管理上的疏忽等。安 全系统工程理论特别强调“管控”,认为产生事故的根本原因是风险管控不到位,它强调从系统的角度出 发,对各种安全因素进行全面、系统地分析、管理和 控制。

  (二)风险分级管控的原则

  1.闭环管控原则。 在供电企业安全风险分级管控 中,闭环管控原则至关重要。 一个完整的安全系统包 括输入、输出和信息反馈等组成部分,以构成一个闭 环控制过程。只有在这种闭环控制的情况下,安全系 统才能够进行有效的决策并通过控制输入达成优化的 目标。

  2.动态管控原则。 供电企业在安全风险分级管控 中,应充分理解和把握系统的动态变化规律。危险源 和风险因素是随着时间、环境和企业运营状态的变化 而不断变动的,仅依靠静态的风险评估和管控措施是 不够的。为了有效地管理和控制安全风险,供电企业 需要时刻关注系统的动态变化,及时调整和优化管控 策略。

  3.分级控制原则。 在供电企业安全风险分级管控 中,分级控制原则是实现有效管理和控制的重要手 段。根据企业风险承受度与管控资源采取分级控制 的原则,中山供电局将风险分为五级,同时明确了局 级、部门级、班组级等管控层级。

  (三)风险分级管控的程序

  1.风险辨识。 中山供电局围绕安全目标将风险进 行分类,划分为作业风险、设备风险、电网风险、环 境保护风险、职业健康安全、消防风险、交通风险、 网络安全风险等,采用经验总结法、头脑风暴法、专 家调查法、归纳推理法等,结合现场勘察、人员访 谈等方式开展风险辨识,分析可能导致风险的因素, 包括:判断可能导致的风险类别;人员、电网、设 备、网络及其他对象遭受危害因素影响的可能性与范 围;全面剖析危害因素导致风险的触发条件、过程和 后果。根据风险可能造成的事件后果,确定风险范畴 (包括人身、电网、设备、网络;职业健康安全;环 境影响;公共安全;社会形象),并将风险辨识结果 作为风险评估的依据。

  2.风险评估。 中山供电局根据危害自身及产生风 险过程的特点,全面考虑人员、设备、机具、环境、 管理等各类影响因素, 选择PES、风险矩阵等定性、定 量相结合的分析方法,确定风险等级并定期开展基准 风险评估、基于问题风险评估和持续风险评估,同时 借助数字化手段提高风险评估效率和准确性。依据风 险评估结果建立涵盖人身、电网、设备、网络、职业 健康安全、公共安全等内容的风险数据库,包括:危 害名称与特性、风险信息与种类、风险等级及建议控 制措施等。

  3.风险控制。 中山供电局基于风险评估结果进行 分级管控,明确不同风险的管控层级,结合生产经营 情况确定风险控制策略,包括但不限于:消除或终 止,如无人机巡检替换人工巡检;替代,如无毒材料 替换有毒材料等;转移,如发包、保险、担保、合同 等;工程,如大修、技改等;隔离,如增建隔离板、 隔离闭锁等;行政管理,如绩效考评、验证销号、教 育培训等;个人防护,如配备劳动防护用品等。

  4.管控安全风险。 根据风险辨识评估结果,中山 供电局从组织、制度、技术、应急等方面对安全风险 进行有效管控,合理分配资源,落实管控责任,及时 向受影响的场所、人员等进行风险告知,对突出的风 险数据和关键的风险环节进行实时监测、监控,根据 风险概述及风险监测结果发布风险预警,将风险控制 措施纳入日常工作计划,针对重大风险及其控制措施 建立专项的许可与审批程序。

  二、供电企业隐患排查治理概述

  (一)隐患分级

  根据《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暂行规定》 (国家安监总局16号令)规定,以隐患的整改、治理 和排除的难度及其可能导致事故后果和影响范围为标 准,将事故隐患分为一般事故隐患和重大事故隐患。

111.jpeg

  (二)隐患排查

  中山供电局针对技术、管理措施,按照“谁主 管、谁负责”的要求,结合常规工作、专项工作和 监督检查开展隐患排查。 一是隐患排查范围。包括 所有与生产经营相关的安全责任体系、管理制度、 场所、环境、人员、设备设施和活动等。二是隐患 排查方式。包括电网年度和临时运行方式分析,各 类安全性评价或安全标准化查评,各级各类安全检 查,各专业年度、阶段性重点工作组织的专项隐患排 查,设备日常巡视、检修预试、在线监测和状态评 估、季节性和重大活动检查等。基于隐患排查结果确 定隐患的类型及等级,为隐患治理与资源保障提供 依据。

  (三)隐患治理

  供电企业根据隐患排查结果及隐患定级,制定隐 患治理方案或措施,防范安全风险,并结合电网规划 和年度电网建设、技改、大修、专项活动、检修维 护,做到责任、措施、资源、期限和应急预案“五落 实”。建立安全隐患治理快速响应机制,设立绿色通 道,将治理隐患项目统一纳入综合计划和预算优先安 排,对计划和预算外急需实施的项目应履行相应决策 程序后实施,对治理隐患所需物资应及时调剂、保障 供应。对于重大事故隐患及时向政府有关部门报告, 内容包括隐患的现状和产生原因、隐患的危害程度、 整改难易程度分析和治理方案等。

  (四)隐患治理闭环管理

  供电企业是安全风险隐患排查治理的主体,完善 隐患排查、登记建档、整改治理、验收销号等闭环治 理过程,逐级落实隐患排查治理责任,对安全隐患全 面管控,保证安全生产。

  三、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的关系

  风险分级管控是以风险评估为基础,制定并落实 相关的所有法律法规、规章制度、技术标准及规程规 定,使安全管理活动规范有序开展,达到预防预控、 安全生产的目的,在实施的过程中需要关注风险分级 与管控分级的关联关系(见第27页图1)。

  隐患排查治理是以专项排查活动为基础,是对风 险管控措施的执行、现有管理的重点问题或缺漏问题 的排查治理,目的是及时消除隐患并促进风险管控的 持续完善。其同样存在关注隐患分级与分级管控的差 异化要求。二者是相互包含的关系,隐患排查促进风 险分级管控措施的落实,验证风险管控效果;隐患排 查的效果同时为基于问题的风险管控提供方向。

  风险管理与隐患管理是事件发展从零到有的过 程,安全风险管控是针对尚未形成但有可能发生的事 件进行管理。在安全风险管控阶段,通过危害识别, 明确了什么样的隐患会出现, 风险管控措施是什么,为 隐患排查提供对象依据。通过风险评估,完成了对现有 控制措施有效性以及后果信息的诊断,为隐患排查提供 了隐患出现概率以及隐患分级标准的确立提供依据。

  在隐患治理阶段,由于风险管控失效,风险已经 转化为先期事件,事件发生的因素即隐患已经存在。 隐患的产生主要风险管控阶段管控措施失效或不足导 致,因此隐患论证了本体本质安全程度与风险管控措 施及落实的有效性的问题,是风险管控阶段审视与改 进有效管控措施的依据。同时依据冰山理论,隐患的 产生代表着有更多冰山下事件的出现,为基于问题的 风险管控提供焦点。

图片1.png

                                                       图1 电力企业安全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的逻辑关系
       四、建立双向运转机制的必要性和实施步骤

  (一)建立双向运转机制的必要性

  供电企业安全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是相 互关联、相互促进的两个环节。通过建立双向运转机 制,可以实现对安全风险的全面管理和控制,同时提 高隐患排查治理的效率和质量。这种双向运转机制可 以确保供电企业在面临复杂多变的安全环境时,能够 及时发现并解决潜在的安全问题。

  (二)双向运转机制的实施步骤

  1.设置组织机构。 明确主管部门、职责、目标与 任务,主要负责人全面负责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 分级管控工作;分管负责人应负责危险源辨识、风险 评价和分级管控工作;组织成员应包括安全、生产、 设备、工艺、电气、仪表等各职能部门负责人和各类 专业技术人员及岗位人员。

  2.建立健全制度规范。 建立健全构建双重预防机 制的各项制度,如风险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责任制 度、风险辨识评估制度、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制度、隐 患排查治理制度、重大风险公告制度等。同时明确工 作目标,实施内容,责任部门,保障措施,工作进度和 工作要求等相关内容。在制度建设阶段,最容易忽略的 是隐患排查的内容。隐患排查的主要内容是风险管控措 施的执行,包含了对人、物、环境、管理的排查。

  3.出台实施指南,建立考核标准。 根据供电企业 的实际情况和需求,制定详细的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 隐患排查治理工作计划,明确工作目标、时间节点和 责任人等关键要素,确保工作的有序推进。同时根据 自身的组织结构、岗位职责、管理分工等实际情况, 制定双重预防机制建设实施指南,明确目标、内容、 方法、时间、责任部门和责任人。

  4.组织人员培训。 制定风险分级管控培训计划, 分层次、分阶段培训学习,掌握危险源辨识、风险评 价的方法,保留培训记录。通过对管理人员、专业技 术人员、全体员工开展关于风险管控理论、风险辨识 评估方法、风险分级管控原则和双重预防机制建设的技巧与方法等内容的培训,使其具备参与风险辨识评 估和管控的能力。

  5.加强信息沟通和协作。在供电公司实施双向运 转机制的过程中,各部门之间需要加强信息沟通和协 作。通过定期召开会议、分享信息和经验等方式,促 进信息的流通和共享,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

  6.持续改进和优化。 随着电力行业的发展和技术 的进步,供电企业的安全环境也在不断变化。因此, 需要持续改进和优化双向运转机制。通过对现有机制 的评估和反馈,发现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之处,及时进 行调整和完善。同时,借鉴国内外先进的管理经验和 做法,不断提高安全管理水平。

  (三)双向运转机制的应用

  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两者相辅相成、相 互促进,通过风险分级管控制定隐患排查标准,通过 隐患排查治理,反向查找风险管控措施的失效、缺陷 或不足,分析、验证风险辨识和评估的完整性和准确 性。供电企业将双向运转机理运用于作业实践,通过 对作业的事前、事中、事后全链条风险管理,建立靶 向重点监督方向,从停电计划源头管理作业风险,同 时基于工程风险特点,建立立体式、差异化的督查计 划与方案,实现与电网、设备和作业风险管理的联防 联控,推进作业风险立体化风险管控。

  五、结语

  综上所述,供电企业安全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 查治理双向运转机制是保障电力供应安全稳定的重要 手段。通过科学的风险评估、全过程的管控措施以及 全面的隐患排查治理,可以持续提升企业风险预控水 平。随着双向运转机制在专业管理、企业管理层面的 深度应用,安全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将在电 力企业安全风险防控与电力供应稳定等方面做出更大 的贡献。

  

参考文献

  [1] 罗鹏,陈全,姜峰.供电企业安全隐患排查标准研究及开 发[J].安全,2023(5):32-39.

  [2] 易晓飞.浅谈供电企业安全管理中的作业安全风险分级 管控[J].电气技术与经济,2022(4):191-193.

  [3] 易晓飞.供电企业作业安全风险分级管控[J].电力安全技 术,2022(7):10-12.

  [4] 操南圣,操南祥.基层供电企业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常态管 理机制探析[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18(22):74-75.

  [5] 颜欣.供电企业如何有效开展安全隐患排查及其治理[J]. 低碳世界,2018(7):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