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论文投稿/征稿

欢迎您!请

登录 注册

手机学刊吧

学刊吧移动端二维码

微信关注

学刊吧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关于我们
首页 > 学术论文库 > 经管论文 知识产权融资、科技企业认识与创新发展论文

知识产权融资、科技企业认识与创新发展论文

3

2024-02-18 11:50:43    来源:    作者:xieshijia

摘要:知识产权代替传统实物资产作为抵押或者担保进行融资是科技企业融资创新的重要形式。科技型中小企业利用知识产权金融化的融资方法能缓解企业发展中面临的融资难问题并进一步促进企业创新发展。文章结合知识产权融资发展现状和科技企业融资困境,对比知识产权融资模式的差异,总结知识产权金融化主要模式。通过实地调研,分析科技企业的知识产权融资情况、主要认识以及发展潜力,并提出知识产权金融化的改进建议。

  摘要:知识产权代替传统实物资产作为抵押或者担保进行融资是科技企业融资创新的重要形式。科技型中小企业利用知识产权金融化的融资方法能缓解企业发展中面临的融资难问题并进一步促进企业创新发展。文章结合知识产权融资发展现状和科技企业融资困境,对比知识产权融资模式的差异,总结知识产权金融化主要模式。通过实地调研,分析科技企业的知识产权融资情况、主要认识以及发展潜力,并提出知识产权金融化的改进建议。

  关键词:知识产权融资;科技企业认识;创新发展;金融化

  一、引言

  知识产权对科技创新与企业发展均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科技革命推动了知识产权概念形成,其概念也在众多实践推动下,形成了知识产权及保护的法律规范,同时知识产权范畴逐渐扩大,从专利权逐渐拓展到工业产权以及版权等。知识产权不仅在物质生产中发挥巨大作用,而且在融通资金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从企业的发展角度来看,新兴科技企业在成立初期需要大量的资金来支持科研和日常运营,而企业创始人的启动资金以及信用借款是科技企业的主要来源。随着科技企业的成长,产生了更多的研发成果与科技产品,科技企业核心资产转变为专利技术等无形资产。企业研发出的科技成果运用于产品制造与生产,同时企业的资金需求也进一步增大,科技企业发展中的资金需要难以通过传统的融资方式满足。政府、社会逐渐认识到科技企业融资困境与知识产权价值,知识产权融资成为科技企业获得资金的新途径。各级政府出台了多项针对科技企业扶持的金融政策,指导科技企业运用知识产权进行融资以解决资金供需矛盾。金融机构逐渐认识到科技技术及其知识产权等无形资产价值,在金融创新中使用知识产权进行融资。所以,科技企业需要利用知识产权的金融创新来获取所需要的资金,促进科技企业创新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市场经济快速增长与科技创新不断进步,科技企业成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尤其是科技型中小型企业规模和质量不断提升[1]。知识产权融资对企业的有着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在法律上存在不确定性[2]。结合知识产融资中公共政策与市场效率的影响,提出通过政府政策与市场干预能有效提高企业知识产权融资效率[3]。具体到微观层面,本文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研究了知识产权融资在企业财务融资运用有限的原因[4]。根据对中小企业的知识产权融资模式进行分析[5],并提出科技金融创新模式[6]。知识资本与金融资本融合正成为经济增长的重要来源[7],知识产权融资成为科技企业融资的重要方式[8],政府要通过评估、证券化、风险共担等形式知识产权金融市场的发展[9]。知识产权融资的重要环节是知识产权产权界定和价值评估,我国急需完善知识产权融资的法律规范[10]。结合企业知识产权、财务融资和公司治理的关系,知识产权融资是科技企业融资和提升治理能力的重要方式。

  结合知识产权融资的现状研究,对比国内外的知识产权融资模式,深化知识产权融资创新,促进科技企业积极参与知识产权融资。在知识产权融资推进过程,通过知识产权融资与企业认识调研分析,帮助科技企业正确了解知识产权金融化的重要作用,加强知识产权资产的管理,提高科技企业综合融资能力。

  二、知识产权融资现状分析

  (一)知识产权融资模式比较

  各国越来越重视知识产权的保护和使用,建立了成熟完善知识产权制度,出台了有关的知识产权融资的法律法规。我国知识产权融资的主要运作模式是以市场主导的直接模式和以政府为主导的间接模式。在以市场为主导的直接知识产权融资模式之中,银行、基金、信托等金融机构作为主要投资方直接与企业进行融资,政府金融部门作为辅助,制定相关政策来支持和推进知识产权金融化,并不实际参与融资业务的运行。在以政府为主导的间接知识产权金融化模式之中,政府成立担保机构和评估机构为企业提供知识产权融资的相关服务,同时也指定金融机构为企业进行融资。立足我国经济发展情况,亟需健全知识产权相关制度,推进我国知识产权融资模式创新。

360截图20230324162740944.jpg

  (二)知识产权融资模式发展困境

  与我国银行传统融资相比,知识产权融资规模较少且风险相对较大,科技成果金融化发展依然受限。一是科技企业知识产权创造和运用能力低。当前我国企业知识产权的创造以及使用能力有限,虽然每年申请的新专利数量不少,实际上有效专利却不多,同时科技企业使用专利的方式相对较为有限,科技企业发挥知识产权价值的能力并不强,使得知识产权金融化的意愿较低。二是知识产权融资缺少有效的法律和制度保障。虽然我国制定了系列知识产权法律,但在知识产权实施、法律保护的范围和强度存在差异和矛盾。在知识产权融资的实际操作中,各种专利融资存在相当大的困难。三是知识产权评估机制不健全。知识产权价值极其不稳定,容易受到市场供求、政策条例以及新兴科技等多种因素的作用,其价值的波动范围很大,所以在现实操作评估过程中有很大的风险。知识产权内在价值无法得到正确的评估,很多企业往往就不会选择知识产权融资,金融机构办理知识产权融资业务的意愿不高,极大地遏止了科技企业知识产权融资业务的发展。

  三、科技企业的知识产权融资分析

  (一)科技企业调研的基本分析

  本文通过调研来了解科技企业知识产权的基本情况、融资应用以及企业发展等一系列影响的认知。问卷主要包括调查者基本信息、企业知识产权基本情况、融资应用及其重要性认知。调查对象是科技企业的工作人员,发放问卷100份,回收有效份数75份,回收率为75.0%。

  (二)科技企业知识产权融资关系分析

  1.科技企业的知识产权基本情况。在被调查科技企业中,52%拥有0~10种知识产权,21.32%拥有11~20种知识产权,剩余的26.7%拥有20种以上的知识产权;61家拥有专利,61家拥有商标,32家拥有著作权或者版权。关于知识产权技术领先性,46.7%的企业认为自己的知识产权技术水平是领先市场水平的,49.3%的企业认为自己的知识产权技术水平处于市场平均水平。被调查的科技企业拥有的知识产权数量大约在10种,多数企业的知识产权技术水平处于或者领先市场水平。受调查的科技企业知识产权在质量上有相当的优势,种类也偏向于金融机构愿意作为担保或质押的专利和商标,但是数量并没有太大优势,一定程度上反映出科技企业知识产权创造力仍显不足。

  2.科技企业知识产权融资情况。关于被调查企业的知识产权融资情况,84.0%的企业曾使用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剩余16.0%的企业曾进行过知识产权证券化。在融资规模中,24%的企业通过知识产权融资得到的资金规模为100万元以下,41.3%的企业融资规模为100万~200万,26.7%为200万~500万元,剩余8.0%融资规模为500万元以上。53.3%的企业知识产权融资获取的资金占年总融资额10%~30%,24.0%的企业知识产权融资额占年总融资额10%以下,17.3%的企业知识产权融资额占年总融资额30%~50%。通过调研数据分析发现绝大多数科技企业会更加倾向于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科技企业采用知识产权融资的原因分析中,在被调查者中有46.7%的科技企业通过知识产权融资是为了满足自身加速发展扩大规模的需求,有32.0%的企业因为短期资金流动性不足,剩余21.3%的企业是作为调整资本结构。74.7%的企业认为知识产权融资作用极大或是有一定作用,25.3%的企业认为毫无作用或者是作用不大。

  3.科技企业对知识产权融资认知。从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和知识产权证券化两个维度进行分析企业对知识产权融资模式认识。关于知识产权质押融资,73.4%的企业认同或极其认同其与企业业绩存在正相关关系;66.6%的企业认同或极其认同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能促进高管对知识产权的管理能力不断提高;73.3%的企业认同或极其认同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能力是企业资产管理能力较高的体现;68.0%的企业认同或极其认同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能力能促进企业技术人员提高科研热情和工作积极性;77.4%的企业认同或极其认同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能促进企业科技创新水平的提高;73.4%的企业认同或极其认同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明确了企业知识产权的市场价值,提高了企业的市场竞争力;76%的企业认同或极其认同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能促进科技企业发展。与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类似的,大多数科技企业对知识产权证券化持积极态度。73.3%的企业认同或极其认同知识产权证券化与企业业绩存在正相关关系;77.3%的企业认同或极其认同知识产权证券化能促进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因此,科技企业对知识产权融资有着极大程度的肯定,但是对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和知识产权证券化等具体模式认识有着一定差异。

  4.科技企业的知识产权融资与创新发展。根据调研分析,知识产权融资与科技企业创新发展存在正相关关系。科技企业的知识产权融资与企业发展业绩存在阶段性影响。科技企业处于初创期或者成长期,在这段时期主营业务往往有着快速的增长,随之而来的是营业成本的增长。如果企业资金无法满足成本的需要,那么企业短期业绩增长就会受到制约。企业初创者带来的原始资本和银行的信用贷款规模相对有限,知识产权融资能够很好地满足科技型中小企业激增的资金需求,在很大程度上,知识产权金融化能够促进企业业绩的增长,两者存在一定的正相关关系。知识产权融资提升了企业科技创新热情,从而促进企业快速发展。科技企业将知识产权作为重要融资手段,意味着知识产权在企业资产中的地位不断提升,企业对知识产权创造和管理的重视程度也与日俱增。作为知识产权的创造者,技术人员和科研人员在企业中的地位和待遇也水涨船高,科技创新价值被放大,使得科技工作者积极性和科研热情不断被提升,促进了企业科技创新能力发展。知识产权融资明确知识产权价值,促进了企业市场竞争力的提升,推进了科技企业跨越式发展。

  四、结论与建议

  本文结合我国知识产权融资现状,对比知识产权融资的直接模式和间接模式,加强对我国科技企业的知识产权融资模式的认识。通过对科技企业知识产权融资的调查分析,总结科技企业的知识产权基本情况、融资现状以及创新发展认识。结合我国的知识产权金融模式现存问题,急需完善知识产权融资的相关体系,从政府、金融机构、中介服务和科技企业等角度提出进一步推动知识产权融资或金融化建议,促进科技企业创新发展。

参考文献:

  [1]杜伟岸,张宇浩.知识产权环境与区域创新—金融发展的调节作用[J].科技管理研究,2022(16):167-175.

  [2]Dorit S.Intellectual property valuation:a finance perspective[J].Albany Law Review,2006(04):1207-1225.

  [3]Cadwalader E L.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s and the financing of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public policy and the efficiency of the markets by carl benedict frey.[J].Science&Public Policy,2014(02):258-260.

  [4]Bansi R,Reddy K.Intellectual property from publicly financed research and intellectual property registration by universities:a case study of a university in south africa[J].Procedia-Social and Behavioral Sciences,2015(41):185-196.

  [5]Xing Y,Ge Z,Song W.Research on innovation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vestment and financing of smes in intellectual property[J].Technology and Investment,2016(02):33-39.

  [6]刘澄,张羽,鲍新中.科技型中小企业知识产权融资模式研究[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7(20):110-113.

  [7]艾毓斌,黎志成.知识产权证券化:知识资本与金融资本的有效融合[J].研究与发展管理,2004(16):22-27.

  [8]马彧崧,齐天凤.科技型中小企业知识产权融资服务体系探究[J].学术交流,2018(08):93-97.

  [9]Panda B P S,Joy S J E.Intellectual property-based debt financing by indian banks:scope and challenges.[J].IUP Journal of Bank Management,2019(03):32-44.

  [10]唐龙.基于价值评估的知识产权金融模式创新研究[J].经济研究参考,2023(06):76-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