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全面风险管理体系构建创新研究论文

2024-02-03 10:58:01 来源: 作者:liyuan
摘要:现代企业想要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除了要不断更新技术与优化产品之外,还必须做好风险管理工作,从而保证运营的安全性与稳健性。全面风险管理是随着社会与经济发展而产生、贯穿于企业运营活动始终、涉及所有职能部门与岗位员工的系统性工作。企业想要高效地管理风险,就必须构建完善的全面风险管理体系,以体系为基础开展各项风险管理活动。基于此,文章深入探讨现代企业如何构建全面风险管理体系,提升风险管理水平。
摘要:现代企业想要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除了要不断更新技术与优化产品之外,还必须做好风险管理工作,从而保证运营的安全性与稳健性。全面风险管理是随着社会与经济发展而产生、贯穿于企业运营活动始终、涉及所有职能部门与岗位员工的系统性工作。企业想要高效地管理风险,就必须构建完善的全面风险管理体系,以体系为基础开展各项风险管理活动。基于此,文章深入探讨现代企业如何构建全面风险管理体系,提升风险管理水平。
关键词:全面风险管理,战略,构建,企业
随着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企业的竞争领域已经从技术与产品,逐渐延伸到了内部管理层面。对于现代企业来说,风险管理是一项重要的管理工作,科学有效的风险管理能够保证企业运营的稳定性与资金的安全性。因此,本文以企业的全面风险管理为研究对象,探讨了现代企业应如何构建既符合自身运营实际、又满足发展要求的全面风险管理体系。
一、风险管理概述
(一)风险的涵义
所谓的企业风险,实际上就是由各种影响因素导致的运营不确定性。由于当今市场具有高度的开放性,因此,企业在运营过程中时刻都要面对各种类型的风险,如果没能有效控制这些风险,那么企业就要承受巨大的损失;如果能够有效控制这些风险,企业则可以获得理想的运营收益,这就是现代企业都非常重视风险管理的主要原因之一。
企业面对的风险有很多种,基于风险产生的原因我们可以将其分为外部风险与内部风险两种类型。所谓的外部风险就是由企业外部环境中的不确定因素导致的;所谓的内部风险则是由企业内部环境中的不确定因素导致的,如财务风险、运营风险等。
(二)全面风险管理的涵义
COSO认为全面风险管理是一个系统性的过程,企业的各层级管理与操作人员都应参与其中;同时,企业的所有运营流程与岗位员工也都是全面风险管理的对象。
全面风险管理是企业基于发展战略制定的、能够对运营过程中可能产生风险的所有环节与岗位进行控制与管理的过程。
二、推行全面风险管理的必要性
(一)能够有效管理运营过程中的各类风险
随着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现代企业运营过程中的不确定因素越来越多,面对的风险也越来越复杂。这种情况下,企业想要保证运营的安全性与稳健性,就必须有效控制这些风险,因此,风险管理工作的优劣对企业在市场中的表现有直接的影响。当前,传统的风险管理已经无法满足企业的风险管理需求了,全面风险管理自然就成了企业的必然选择。
(二)满足企业战略发展要求
任何企业都希望能够获得长久的发展,因此,现代企业都会制定符合自身实际的发展战略,以此作为运营的指引。如前所述,企业的短期经营行为都会受到很多不确定性因素的影响,长期发展自然受到的影响更大。实际上,企业运营过程中的每个环节都会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其中就包括不确定性因素,这些不确定性因素是风险的来源,所以,企业想要有效控制运营过程中的风险、实现战略目标,就必须进行全面风险管理,只有这样才能保证运营的稳定性与持续性。
三、实施全面风险管理之前需要做好的准备工作
(一)设置明确的全面风险管理目标
很多企业都没有设置全面风险管理目标,这无疑会导致后续的全面风险管理工作没有明确的指引,构建的全面风险管理体系也很难发挥出应有的作用。因此,笔者建议企业结合自身的运营实际与发展战略,以增强核心竞争力为切入点,科学地设定全面风险管理目标。这里需要注意的是,企业必须以设定的全面风险管理目标为后续风险管理的指引,要尽量避免偏离目标的风险管理行为出现,一旦发现有类似的行为必须要求相关责任人及时整改。
(二)认识到全面风险管理的重要性
很多企业都没有认识到风险管理的重要性,认为风险无处不在、防不胜防,只能尽量谨慎地处理各项业务,并没有真正科学有效的风险管理手段;再加上实施全面风险管理需要企业投入一定的资源,部分企业的高管层认为这纯粹是一种浪费,这无疑会导致企业的全面风险管理工作很难顺利开展。
很多企业对全面风险管理全员宣传教育不到位,导致基层员工错误地认为全面风险管理是管理层的事情,与自己无关,因此,在实际工作中并不重视对各类风险的监控与防范,即使发现了风险,但没有及时将相关信息上报给管理层,导致风险不断恶化,最终难以收场。所以,企业必须做好全面风险管理重要性的宣传与相关知识培训工作,在企业内部营造出浓厚的全面风险管理氛围。
(三)科学设计全面风险管理流程
当前,很多企业都没有建立起完善的内控体系,风险控制流程设计得不科学、不合理,导致风险控制难以顺利执行,即使勉强执行下来收效也远远低于预期。因此,笔者认为企业必须科学设计全面风险管理流程,规范各项具体业务的操作要求,为管理者以及基层员工提供明确的风险管理工作指引,以实现全面风险管理目标。
(四)优化全面风险管理体系
由于企业的全面风险管理是一个完整的过程,因此,想要提升管理效率就必须优化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各项风险管理措施都得到有效的落实与执行。实际上,现代企业的风险管理是与内控管理同步展开的,内控是对企业管理的再管理,其本质也是一种风险管理手段。笔者建议企业基于已有的内控管理机制完善全面风险管理体系,这样不但能够提升全面风险管理效率,还能提升内控管理效率。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并不是一成不变的,想要保证其科学性与有效性,就必须随着企业运营环境与自身条件的变化而不断进行调整。很显然,构建全面风险管理体系的工作并不是一劳永逸的,在构建之后我们还必须监控体系的运行情况,并根据其反映出的运行问题对其进行适当的改进,从而不断完善全面风险管理体系。
四、企业全面风险管理体系的构建
(一)基于总体战略目标设置风险管理导向
现代企业会结合自身的运营实际与发展愿景制定总体发展战略,并明确战略目标。所谓的战略目标,实际上是为企业运营提供指引的导向性指标,基于企业发展战略制定,不但综合考虑了企业的短期经营利益,还综合考虑了企业的长期发展利益。对于现代企业来说,战略目标可以说是其运营的指引,直接决定着企业未来的发展,同时也是衡量其运营成果的重要指标之一。
随着企业不断加深对全面风险的管理认识,越来越多的企业高管层都意识到通过有效的全面风险管理模式能够保证战略目标得以实现,而风险管理水平也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能力,因此,很多大型企业都将全面风险管理作为发展战略的组成部分之一。另外,企业的全面风险管理实际上是基于总体战略进行的,只有制定了科学的总体发展战略,企业构建出的全面风险管理体系才能真正发挥出其应有的作用。由此可见,企业想要保证全面风险管理体系的有效性,就必须基于总体战略目标设置风险管理导向。
同时,我们还必须做好目标体系的构建工作,具体的构建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方面:首先,明确财务目标。企业作为营利组织,企业运营的最终目标就是要最大化股东利益,因此,财务目标是企业重要的运营目标之一。企业运营过程中会面对各种类型的风险,而这些风险最终都归结为财务风险,可见财务目标的设置对企业构建全面风险管理体系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其次,明确运营目标。运营目标主要着眼于企业的运营流程,是企业希望通过优化运营流程、提高运营效率而实现的目标。对于现代企业来说,运营过程中要面对各种类型的风险,如何针对这些风险制定应对措施是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因此,企业必须明确运营目标,并以此为基础设计风险管理体系,以保证体系运行的有效性;最后,明确市场目标。企业的所有运营活动实际上都是为了满足市场的需求而进行的,因此,设置明确的市场目标对企业的全面风险管理具有重要的意义,能够帮助企业更加灵活地应对市场环境的各种变化,从而保证运营与收益的稳定性,进而逐渐巩固自身的竞争优势。综上所述,企业想要构建科学合理的全面风险管理体系,不但要综合考虑总体战略目标,还应考虑细化之后的战略分目标。
(二)制造浓厚的风险管理文化氛围
虽然企业文化是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但其对企业的运营与发展却有着巨大的影响力。对于现代企业来说,建设发展战略与运营实际相符的企业文化,不但能够增强企业的凝聚力,还能提升全体员工对企业运营与管理模式的认同感。企业是由人组成的经济组织,因此,想要提升企业的运营与管理效率,就必须做好人的工作,而建设成熟的企业文化正是增强员工主人翁责任感的最有效方式。
现代企业应制造浓厚的风险管理文化氛围,不但要让管理层认识到全面风险管理的重要性,还要让基层员工认识到风险管理的重要性,并在实际工作中贯彻执行企业的全面风险管理措施,从而保证各项运营活动的稳健性与企业资金的安全性。如果企业没有浓厚的风险管理文化氛围,那么很多风险管理都会难以开展,无论是管理人员还是基层员工,都不会将风险管理当作重要的工作,这无疑会严重降低企业的风险管理水平,为长期发展埋下隐患。
(三)优化全面风险管理实施流程
全面风险管理是一个系统性的过程,涉及到的风险管理环节非常多,主要有:风险识别、风险评估以及风险应对等。
识别风险的时候,企业应将风险影响因素分门别类,分析它们对风险的实际影响程度,并按照重要程度将这些影响因素排序。之后,企业还需要分析导致这些因素变化的原因,将其作为后续风险管理的依据;评估风险的时候,企业应对识别出的风险可能对企业造成的损害进行评估,为了保证评估结果的科学性,笔者建议企业采取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评估方法;应对风险的时候,企业应结合风险评估结果与自身的运营实际制定风险应对措施,转移那些可以转移的风险,降低可控风险,接受不可控风险。
(四)提升全面风险管理体系的完整性
对于任何组织来说都一样,想要提升风险管理的效率,就必须保证风险管理体系完整。企业想要获得满意的全面风险管理成效,同样也必须提升全面风险管理体系的完整性,只有其完整,才能保证风险管理的全面性与有效性。所谓的完整性,既包括管理组织结构的完整,也包括管理制度的完整,还包括人员的完整。如果条件允许的话,企业还可以向专业的风险管理机构咨询全面风险管理体系构建的具体事宜,以保证体系的完整性。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部分学者对全面风险管理体系的完整性持有不同的观点,他们认为体系的完整性更多地是指制度方面的完整性,只要企业建设了完善的风险管理制度,那么风险管理体系也就完整了。虽然这种观点具有一定的片面性,但其也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全面风险管理制度的重要性,值得企业重视。
五、结束语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不断发展,企业所处的市场环境越来越复杂,面对的竞争越来越激烈,运营过程的不确定性也越来越高。这种情况下,企业想要保证自身运营的稳健性、实现预期的战略目标,就必须构建完善的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对运营过程中的各类风险进行全方位的管理。当然,全面风险管理本身是一个系统工程,它将企业的所有运营流程以及岗位员工都视为管理对象。受限于文章的篇幅,本文只对全面风险管理体系的构建进行了理论层面的探讨,在今后的研究中,笔者会基于所得的理论成果展开实证分析,以便发现该结果中存在的不完善之处,从而为企业不断完善全面风险管理体系提供有力支持。
参考文献:
[1]王淑红.企业全面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岗位责任制及其构建[J].企业改革与管理,2020(21):84-85.
[2]徐建杰.国有企业全面风险管理浅析[J].企业管理,2019(S1):158-159.
[3]张冬花.以风险管理为导向的企业内部控制研究[J].山西财税,2019(12):33-36.
[4]黄育霞.企业内部控制的风险管理机制分析[J].财会学习,2019(27):234-235.
[5]吴海蛟.基于财务风险管理的集团全面风险管理体系构建[J].管理观察,2018(10):161-163.
[6]雷雅涵.金融投资中面临的主要风险以及应对策略分析[J].中国商论,2017(11):40-4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