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论文投稿/征稿

欢迎您!请

登录 注册

手机学刊吧

学刊吧移动端二维码

微信关注

学刊吧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关于我们
首页 > 学术论文库 > 经管论文 企业预算管理中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融合性分析论文

企业预算管理中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融合性分析论文

6

2023-11-20 14:38:24    来源:    作者:xieshijia

摘要:预算管理与财务会计、管理会计关系密切,是财务部门工作的一部分。为提升预算管理水平,将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有机融合,通过对企业财务、业务活动的管理,将各个部门产生的财务数据有机融合,为预算工作提供完整、全面的数据。本文以企业预算管理中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融合性为研究对象,阐述了管理会计、财务会计内涵及两者之间的关联性。基于企业预算管理中两者融合的意义,对如何促使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融合,提出相关对策建议,希望为相关人士提供参考。

  摘要:预算管理与财务会计、管理会计关系密切,是财务部门工作的一部分。为提升预算管理水平,将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有机融合,通过对企业财务、业务活动的管理,将各个部门产生的财务数据有机融合,为预算工作提供完整、全面的数据。本文以企业预算管理中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融合性为研究对象,阐述了管理会计、财务会计内涵及两者之间的关联性。基于企业预算管理中两者融合的意义,对如何促使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融合,提出相关对策建议,希望为相关人士提供参考。

  关键词:企业;预算管理;财务会计;管理会计

  在现代企业管理持续创新的背景下,传统的财务会计模式越来越难以满足企业高质量发展的需求。为优化企业财务管理水平,必须将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有机融合,通过转变财务部门职能、财务人员职能,优化财务部门工作水平,推动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

  一、相关理论综述

  (一)财务会计

  财务会计是企业基础性工作,通过会计程序,将财务信息整合到财务报表中,使管理者了解企业经营管理情况,使企业在财务部门的辅助下获得发展动力,以获得更高的经济效益。企业预算管理是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与财务工作进行规划,利用科学的预算管理计划,确定企业发展方向,使企业在预算管理工作的辅助下更好地运行。财务会计的运行,为预算管理人员部门提供相关的数据信息,优化财务预算管理效果,促使企业经营管理活动顺利进行。

  (二)管理会计

  管理会计是会计工作人员运用多种不同的手段,对会计信息进行收集、整理与分析,通过数据信息的综合运用,完成对企业经济活动的总结,促使企业决策与经营发展。管理会计包含成本会计与管理控制两个方面的内容。在预算管理工作中,发挥管理会计的作用,利用事前预测、事中控制、事后分析的方式,控制企业的经营管理情况,避免出现资源滥用或者运行风险。

  (三)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关联

  企业财务人员应明确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之间的关联,将此作为两者融合发展入手点,通过针对性管理的方式,提升企业各方面工作质量,促使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1]。首先,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服务对象为企业的管理工作。财务会计工作的目的是强化财务制度的监管作用,促使企业经营管理工作有序进行;管理会计工作的实施,目的是实现对企业资金、业务等活动的动态管理。立足企业经营活动,着眼于提升企业财务管理水平与经济效益,做好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融合工作,使企业在高质量财务工作支持下健康发展。其次,具有相同的信息源。虽然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工作内容不同,但二者都是企业财务管理的一部分,两项工作需要的信息都来自企业财务部门与业务部门。通过对财务、业务部门信息收集与管理,以推动预算、核算工作开展。最后,具备一致的根本目标。财务部门工作的最终目标,就是利用完善的数据信息,提升企业决策的科学性,使管理者联系市场发展情况与企业所处的行业特点,做出科学的投资计划与决策方案,推动企业健康发展。

  二、企业预算管理中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融合的意义

  (一)提升企业经营管理水平

  虽然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在工作范围方面存在一些差异,但两者作为企业发展不可少的一部分,与企业财务管理水平、经济建设等工作关系密切。而企业职能部门之间重叠工作内容逐渐增加,对财务工作也提出较高的要求[2]。若是采用单一的财务模式开展工作,会出现管理不到位或者信息遗漏的情况。只有将两者有效融合,持续创新企业财务部门工作模式,才能实现对企业业务经济活动的统筹管理,优化资源配置,提升成本、风险控制水平。在预算管理中,发挥两者的职能作用,对企业业务部门、财务部门情况进行深入分析,制定符合企业发展需求的预算方案,使其在有限资源支持下创造更高的经济效益。

  (二)提升企业的竞争力

  随着企业内外部环境发生的变化,企业面临的发展风险在逐渐增加。传统的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分离模式下,企业需要为财务工作投入较多人力资源成本、财务资金成本,使企业产生较大的运行负担。而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融合,可以大幅度降低企业经营成本,同时还能为管理者提供更多有价值的数据。在具体操作中,分析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融合点,调动相关人员主观能动性,通过对不同部门经营管理情况的分析,优化企业资源配置,提升人才资源、资金的利用价值,促使企业稳定发展。

  (三)提升企业决策的科学性

  预算管理是财务部门工作一部分,是优化企业各项工作质量与水平的关键环节。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融合,为预算管理人员呈现更多与企业经营管理有关的信息,使其对业务、财务工作情况形成全面的认识,并联系实际制定科学的预算方案,使企业管理者在科学预算方案的支持下做出有利于企业发展的决策[3]。不仅可以提升预算管理工作效果,同时可以提升企业决策的科学性,对优化企业各部门工作质量与效率具有积极作用。

360截图20230321164056885.jpg

  三、企业预算管理中推动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融合的对策

  (一)加强对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融合的重视

  为优化预算管理效果,促使企业经营管理工作有序进行,企业必须培养财务人员的融合发展意识,通过思想教育与宣传活动,创建预算一体化工作环境,为高水平会计工作提供环境保障。首先,从企业管理者入手,深化管理者对财务会计、管理会计融合的认识。企业管理者作为各项规章制度、组织机构建设的重要媒介,应具备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融合意识,通过顶层设计的方式,优化财务部门工作模式,为高质量会计工作提供保障。在日常工作中,可以组织企业管理者进行系统的学习,围绕会计理论、会计实操等进行深层次学习,使其在学习中明确两者融合发展的意义,并从企业管理者的角度,为企业财务工作开展提出建议,促使企业经营管理工作有序进行。其次,促使财务人员向管理会计方向转变[4]。受传统经营理念的影响,部分财务人员已经成为各自为政的工作模式,很少参与企业经营管理中。管理会计的实施,转变了财务人员的职能,要求财务人员发挥自身的职能优势,参与企业业务活动中,控制业务活动中存在的财务风险与成本,使预算管理工作有序进行。鉴于此,企业应提升财务人员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融合意识,使其明确自身在两者融合发展中承担的作用,并以积极认真态度参与岗位工作。最后,借助宣传推广活动,营造积极的工作氛围,为预算管理提供保障。企业可以组织宣传活动,面向全体职工,将预算管理的重要性、职能部门在会计工作中的定位、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所需的数据等作为宣贯通内容,提升相关人员配合意识,促使企业经营管理活动有序进行。

  (二)加强复合型人才队伍建设

  企业预算管理工作比较复杂,要求财务人员做好转型工作,适应管理会计工作要求,并从财务会计向管理会计方向过渡。在日常工作中,加强对业务经济活动的分析,掌握企业各项工作情况,为科学预算管理方案的建设提供保障。随着财务的快速发展,衍生较多类型的知识,部分财务人员知识体系比较落后,缺乏现代化技能、思想的支撑,不能保证预算管理效果。为展现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融合的重要性,推动预算管理有序进行,可以采取以下措施:一是制定财务人员培训方案,提升从业人员的专业素养。企业对财务人员培训时,应对预算管理、财务人员工作情况、业务能力等进行综合分析,了解财务人员在岗位中工作存在的不足,基于此制定培训方案,对财务人员进行基础技能、职业素养等方面培养,使财务人员意识到财务会计、管理会计之间的差异,并主动学习管理会计相关的知识,组织有针对性的学习活动以提升人员素质[5]。例如,企业可以围绕财务知识、风险管控和研讨交流等模块,邀请行业中的专家,从财务报表阅读与分析、税制改革政策解析与企业应对、投融资决策与风险管理、中央企业审计与风控体系建设实践等方面入手,对财务人员进行多方面教育,使其在学习中形成管理会计岗位必备的技能。二是做好人才引进工作。针对企业财务人员不足的问题,应组织相关的人才引进工作,利用校企合作或者社会招聘的方式,选择符合企业价值观、财务部门需求的财务专业人员,充实企业财务人员队伍,优化企业经济效益。以校企合作为例,企业可以与高校建立合作关系,通过参与学校教育工作的方式,与学校共同培养财务人员,为企业发展提供后备军。这一人才培养模式,在企业发展与高校教育中比较常见,且已经取得非常好的成绩。企业可以借鉴其他成功企业的案例,积累人才引进案例,以此推动企业财务人员队伍建设与发展。

  (三)制定符合企业的会计制度

  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融合过程比较复杂,需要科学的会计制度的支持,通过对会计工作流程、会计工作模式、会计工作方法等方面进行规范,发挥会计工作的职能和作用。针对会计工作的重要性,在会计制度建设中,可以从以下方面入手:首先,加强对会计岗位的管理,明确不同岗位工作方向、目标。为防止重复性工作,明确不同岗位员工的权责,使员工对自身责任、工作范围产生初步的认识,并根据规章制度开展工作,以保证预算管理实施的有效性[6]。其次,弥补原有管理制度方面的不足。会计制度的建设,实现与财务会计、管理会计工作的约束、监督,保证两者工作质量与效率。在预算管理中,应做好数据信息管理,提升会计信息质量与准确性。鉴于此,结合预算管理需求与财务工作特点,制定会计管理制度,确定相关工作流程、数据处理标准,提升各个环节数据处理质量,推动预算管理工作开展。最后,建立绩效考核评价制度,提升相关人员的责任意识。为落实会计制度,提升预算管理人员的责任意识,应做好绩效考核工作,对各项工作实施情况、实施进度等进行多方面考核,了解基层员工工作情况,为优化预算管理模式、会计工作质量提供保障。

  (四)促使财务管理工作智能化发展

  为提升企业预算管理效果,促使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融合,应转变传统财务管理模式,引进智能化、数字化技术,建立财务管理系统,为管理会计、预算管理等工作开展提供便利。通过对财务管理智能化的分析,以下五种技术是实现财务或改革创新的主要媒介:第一,大数据技术。大数据与财务管理工作的结合,提升财务风险管理能力,优化企业预算决策、资源配置与决策分析能力,为推动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第二,云计算。财务职能管理中,云计算的运用,为企业智能化计算提供支持。第三,物联网。在物联网技术的支持下,实现对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识别与管控,促使全过程管理工作开展。第四,区块链。财务管理人员可以借助区域链构建会计生态系统,增强会计核算、数据处理的有效性。第五,人工智能。该技术具有识别、分析等优势,使预算工作流程变得更加清晰、标准,推动企业健康发展。在具体操作中,企业可以根据自身的经营管理特点,利用大数据技术、物联网、云计算等技术构建财务管理系统,利用丰富的系统功能,优化财务管理系统,提升信息收集、资源配置等工作质量,促使企业经营管理活动的顺利进行。

  (五)将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有效融入预算管理中

  首先,在预算编制阶段运用。预算编制阶段,应明确财务数据之间的逻辑关系,发挥管理会计的优势,获取各个部门数据信息,使预算管理人员了解企业经营管理情况,根据企业经营发展目标进行预算编制工作,为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经营管理活动开展提供指导。其次,在预算执行阶段运用。预算执行,是将预算编制方案应用在实际中,使各个部门按照相关的制度要求开展工作,以此保证资金合理运用。为防止预算方案落实不到位,借助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对各项工作实施情况进行动态的监督,提升业务部门规范化工作意识,促使预算工作有序进行[7]。最后,预算考核阶段运用。为了解预算执行情况,利用财务会计、管理会计工作,获取与预算项目有关的数据,并对项目结果与预期结果进行比较,分析项目部门是否按照规定操作,是否存在违规行为等。通过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融合,提升预算管理效果,促使企业的健康发展。

  四、结语

  综上所述,在企业预算管理中,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融合,可以优化企业经营管理水平,提升企业的竞争力。为提升预算管理效果,需要加强企业管理者对两者融合工作的认识,做好人才队伍与财务系统的建设。同时,将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运用在预算编制、预算执行与预算考核中,辅助预算管理人员进行预算管理,为企业可持续发展提供充足的动力。



 参考文献

  [1]曾敏.人工智能时代下关于财务会计向管理会计转型问题的探讨[J].质量与市场,2023(06):154-156.

  [2]崔晓会.新零售商业模式下企业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融合分析——以GM公司为例[J].老字号品牌营销,2023(02):108-110.

  [3]卢澜.高质量发展导向下科技企业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融合发展研究[J].现代商业,2022(36):138-141.

  [4]邓琳,张秀莉.“大数据+区块链”背景下企业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融合发展[J].中国集体经济,2022(36):149-151.

  [5]赵涛.网络环境下企业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融合研究[J].河北企业,2022(12):122-124.

  [6]冉承强.大数据时代企业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融合发展路径探讨[J].营销界,2022(23):94-96.

  [7]郑莉.基于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融合的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研究[J].财经界,2022(32):150-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