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论文投稿/征稿

欢迎您!请

登录 注册

手机学刊吧

学刊吧移动端二维码

微信关注

学刊吧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关于我们
首页 > 学术论文库 > 经管论文 基于全流程的建筑施工企业项目成本控制策略研究论文

基于全流程的建筑施工企业项目成本控制策略研究论文

23

2023-07-19 11:25:21    来源:    作者:liuhong

摘要:近年来,治污减霾、“营改增”、新冠肺炎疫情等多种外部环境因素给建筑施工企业的经营和管理带来了显著的影响。对此,企业要想获得健康、稳定的发展,需要从内部挖潜增效,强化对项目成本的控制,在保证工程项目安全和质量的基础上,尽量压缩项目成本,推动企业向专业化和信息化方向发展。本文阐述了建筑施工企业项目成本的构成及加强成本控制的意义,基于项目全流程视角提出了企业强化成本控制的策略,希望可以为企业提高管理水平提供参考借鉴。

  摘要:近年来,治污减霾、“营改增”、新冠肺炎疫情等多种外部环境因素给建筑施工企业的经营和管理带来了显著的影响。对此,企业要想获得健康、稳定的发展,需要从内部挖潜增效,强化对项目成本的控制,在保证工程项目安全和质量的基础上,尽量压缩项目成本,推动企业向专业化和信息化方向发展。本文阐述了建筑施工企业项目成本的构成及加强成本控制的意义,基于项目全流程视角提出了企业强化成本控制的策略,希望可以为企业提高管理水平提供参考借鉴。

  关键词:建筑施工企业;项目;成本控制;策略

  近年来,全球经济下行压力加大,为了保证我国社会和经济发展的稳定,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方针,积极扩大内需,通过对市场需求潜力的释放,发挥国内市场的规模优势,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在这一背景下,建筑施工行业竞争日趋激烈,企业利润率提升困难,因此,建筑施工企业需要积极地通过项目成本管理提高核心竞争力,实现转型和升级,为社会打造精品工程,从而增加其在市场竞争中的优势。

5c05b7b843f0e_610.jpg

  一、建筑施工项目成本概述

  (一)建筑施工项目成本构成

  建筑施工企业在项目施工中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资金,这些投入都可以利用货币进行计量,包括人工费、材料费、机械使用费、管理费用等,这些都是项目正常施工的基础和保障,另外还需要支出其他类型费用。从成本管理视角而言,要对项目所有费用进行合理划分,对管理模式进行优化,减少各个类别项目的资金投入,建立高效、可行的低成本运行机制,有效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项目成本包括预算成本、计划成本和实际成本三种类型,预算成本指以定额标准为基础计算得到的施工成本,是企业进行计划成本管理的基础,是决定经营盈亏的根本因素;计划成本指施工企业利用自身优势通过对技术工艺的优化、组织管理的完善等措施对预算费用进行支出;实际成本指项目施工过程中实际的费用支出,是决定企业盈亏的直接因素[1]。企业可以通过对施工方案的优化、物料消耗的管理、科技工艺的创新等方式实现降本增效,从而提高企业的经营效益。

  (二)加强建筑施工项目成本控制的意义

  成本控制是施工项目管理的核心内容,在垫资施工普遍和中标条件严苛的大环境下,成本控制效果成为企业创造经济效益的关键。项目成本管理涉及多个要素和环节,是一个全环节的管理模式,需要覆盖中标以后成本策划、施工过程成本量化、竣工结算成本封闭、评估阶段效果分析等各个流程,所有环节都是成本管理执行和细化的重点方向。企业层面是施工项目部门创造和归集利润的中心,而项目部门是成本要素有效控制的关键主体,综合来说,企业成本控制的重点环节是施工管理,如果无法对项目成本进行综合管理,就无法实现企业盈利的目标要求,因此,建筑施工企业加强成本控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不但有利于提升经济效益和经营成果,而且有助于在思维观念层面上建立起全员参与的成本管理体系。

20171130001947604760.jpg

  二、基于全流程的建筑施工企业项目成本控制策略

  (一)施工前期成本控制

  1.合法策划施工项目

  施工项目策划的内容涉及项目管理目标、责任划分模式、分包管理机制、项目组织结构、分区施工部署、施工技术工艺、风险节点分析等,施工企业通常选择分包管理模式,为成本策划和分包招标策略的制定提供指引,通过施工技术工艺的优化和加工订货的合理规划,实现施工成本的降低[2]。

  2.事前预测项目成本

  项目部成立以后,建筑施工企业负责人要在项目开工以前组织成本核算人员、财务人员、材料询价人员等业务人员以中标预算、项目图纸以及实地调研结果等为依据,进行项目资金投入的估算,通过对市场环境变化的调研科学地进行目标成本的编制,将中标后的预期收入与预期成本相比较,整理出这一项目的盈亏清单,对具体盈亏的资金差值进行判断,根据项目实际建设中存在的风险隐患做好防范预案。项目成本预测主要涉及成本明细表、整体造价资金构成、费用明细表、现场管理费用支出表、公务招待资金支出表、各明细项盈亏分析表、税务费用表、招标计划表等。项目成本的预测是实现项目收益的起点,要以项目经理责任划分为基础覆盖开工到竣工的全部过程,为分包分供合同和租赁合同的签订以及成本实时控制提供依据。

  3.落实项目成本责任制

  建筑施工企业要坚持公平公正和责权统一的原则建立项目成本责任制度,对项目施工的整体指标进行量化和分解,通过层层落实和考核监督,为项目成本控制计划的执行提供保障。施工企业要与项目管理人员进行数据的分享,经过讨论设置合理的目标责任成本,在完成项目经理的筛选以后,要求其在目标责任书上签字,其中的内容包括项目工程进度、质量、安全等利润率指标,项目单位需要缴纳的保证金以及目标完成后的兑现流程等,从而有效激发项目部工作人员的积极性[3]。通过项目成本责任制度的构建和实施,管理人员可以随时对施工项目的具体进展进行动态监控,提高项目部门履约能力,从而帮助企业创造出更多的经济效益。

  (二)施工过程成本控制

  1.全面考察供应方

  建筑施工企业要建立供应商名录,为企业招标提供供应企业资源,通过挑选性价比最高的供应企业,在采购环节有效节约成本。企业要对物资供应企业的具体状况进行动态分析,主要的内容涉及经营范围、信用资质、产品性能、生产水平、财务状况等。企业应定期组织有关人员对各个供应企业的综合能力进行考核评分,包括管理水平、履约能力、工艺技术等,针对信用资质较差、违约频发、经常受到违规处罚的供应商要及时通报,并将其从企业的供应商选择名录中排除。企业在开展工程项目施工时,应严厉拒绝与不合格供应企业名录中的企业进行合作,从而有效规避风险问题,避免由于供应企业的产品质量较差或者履约不及时给企业带来经济损失。在与信用评定分数较高的供应企业进行合作时,可以结合实际情况给予适当的优惠政策,如免收履约保证金、投标保证金等。

  2.规范招标流程

  建筑施工企业工程项目的具体情况不同,对于材料物资的使用需求也会存在差异,所以,在购置资金额度超过100万元的材料物资时,要严格按照招标流程选择供应企业,主要的负责部门是经营管理部,通过价格商定、信用评级、履约调查、质量检验等流程后,编制投标企业的评估报告,在上报给有关部门审核批准以后确定中标企业。如果合同价值估算介于100~200000元之间,要由项目部门负责单独招标,企业招标人员要根据工程项目的实际进展确定是否需要提供帮助或者进行流程控制。同时,在采购标的物价值不超过20万元的项目物资时,要由项目部门负责选择3家符合有关标准的优秀企业,通过价格比较,由企业总部选派材料询价人员对市场平均价格进行调查,保证采购价格不超过一定的规定范围,反馈给企业管理人员进行审核批准以后进行合同的签订,从而有效节约物资采购成本。

  3.重视合同管理

  一方面,要推动合同的范本化。作为项目施工管理的核心内容,合同管理包括合同商谈、草拟、签订、生效、履约、失效等不同环节,主要的管理活动涉及合同的审核检查、履约监督、过程控制等。建筑施工企业要加强合同范本的规范化管理,在经过法律合约部的审核后才可以下发给项目部门,项目部门要结合施工项目的具体情况对有关的条款进行修改。通过推动合同管理范本化和规范化,可以有效地对合同管理中的风险进行防范,以避免后期出现合同纠纷问题[4]。另一方面,企业要培养和提升员工的合同思维理念。施工人员在工期管理、安全防范、质量保障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要树立合同履约意识,对各个部门和员工在合同订立、履约、控制等环节中的职责进行分配,从制度层面加强各个部门员工之间的配合,通过奖惩条款使他们在日常工作中加强对成本的管理,实现项目整体成本的节约。

  4.严格把关物资出入库

  材料管理的精细化是工程项目成本管控的重要路径,在工程项目所有的资金投中,材料购置成本所占比例超过六成,但是,许多企业在项目管理中存在着材料丢失、浪费、超预算、超计划使用等问题,所以,施工企业要严格把控计划关、进场关、限额领料关和考核关。项目部门要安排专业人员负责材料和仓库的管理,并组织专家定期到企业对员工进行培训,帮助他们提高专业理论知识和具体操作水平,同时,企业要将信息化系统应用到材料管理环节中,对材料使用中的各类数据资料进行记录和分析,从而更好地对项目物资进行科学调配,在保证工程项目实际需求的前提下,有效节约人力资源成本和物资管理成本。

  5.合理应对工程变更

  在项目施工过程中,如果施工性质、施工工艺、图纸设计等出现变化,就需要对项目方案进行针对性的调整。例如,图纸出现更改时,管理人员要积极与业主和设计单位进行沟通,将口头协定以书面形式进行确认,并对变更通知单、图片影像资料、洽商记录等进行整理和保存。同时,项目施工过程中经常受到不可抗力或者政策方针变化等因素的影响,造成企业项目成本的增加或者工期拖延的情况,进而增加索赔风险出现的概率。当前,许多建筑施工企业缺乏索赔意识,使增加的成本无法转变成企业的收入,因此,项目工作人员要对施工过程中的索赔资料进行收集和保存,对有关会议内容的记录进行留档,为后续索赔提供依据[5]。此外,在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建设单位对于“索赔”这一词汇较为敏感,所以,企业可以将“索赔”变成“变更”进行处理,有关规定中对工程变更进行了概念界定,指的是签订合同以后出现的非承包人原因造成的设计规范、承包范围、建设条件等的改变,所以,企业在进行索赔时,如果不能找到有效的证据,可以选择概念界定方法判断是否为工程变更引起的问题,然后再进行思路的拓展和延伸。

  6.定期开展经济分析与库存盘点工作

  一方面,每个月要对成本进行核实分析,对库存材料进行盘点。为了构建科学、完善的造价指标体系,企业要加强对信息技术的应用,搭建起与自身实际需求相匹配的项目管理系统,丰富数据库内容,通过大数据技术对工程项目的资金投入进行动态监控。成本管理人员要对有关人员报送数据的真实性进行核实,严格依据合同资金总额、收入预期额度、产值计量、款项支付额度等各种不同的条目进行数据的填写,通过信息化系统对流动资金、预期利润、款项支付比例等信息进行处理。针对已经完成既定阶段产值利润目标的项目,要制定有效的激励措施,对完成率较低的项目要组织有关人员对施工方案进行调整,实现成本管理的全覆盖,以达到提质增效的目标。另一方面,要对目标成本进行动态调整。在项目施工过程中,目标成本往往是动态变化的,有关人员要结合实际收入和支出情况进行动态调整。要对目标成本调整的合理范围进行明确,主要的内容涉及图纸变更、洽谈结果、价格变化、政策调整等。而项目部发起申请以后,企业职能部门进行审核批准,才可以对目标成本进行调整。如果目标成本与实际发生之间具有较大的差距,项目管理人员要对差异进行详细的说明,并讨论制定优化方案。项目管理人员要对当期效益情况进行全面分析,为成本控制提供指引,为后续决策提供依据。

  (三)工程竣工成本控制

  1.锁定项目成本

  锁定项目成本支出是建筑施工企业开展成本控制的核心环节,是对成本进行全面梳理,使项目工作人员做到心中有数,使项目成本的实际支出控制在合理范围内,以免出现资源浪费。工程项目成本涉及直接成本、间接费用及其他费用等,其中,直接成本主要的锁定依据是分包合同、采购合同、租赁合同等为基础进行的金额结算,间接成本费用主要的锁定依据是财务挂账的数据资料。如果企业需要继续追加项目投入,需要结合没有完成工程项目的具体情况选择科学的方法进行估算,从而将工程的成本资料进行锁定,有效地对成本控制的效果进行分析。

  2.审核结算账目

  项目竣工结算是决定成本控制效果的最后环节,也是决定项目盈亏的重要因素。在这一阶段,建筑施工企业各个部门要加强沟通与协作,将工程项目在建设过程中的各类资金进行统计和梳理,认真研究结算信息和合同条款内容的合理性,针对结算方法、费用支付标准、价格记录基础、主要耗材价格等的偏差情况进行分析,全面审查结算数据中可能出现的少算、错算等问题,及时采取措施进行修正。施工企业要制定科学、完善的绩效奖惩制度,对结算环节为企业带来经济效益的员工进行物质奖励和精神奖励,激发员工参与成本管理的积极性,以完成项目增效创收的目标。

  三、结语

  随着行业需求的不断变化和科学技术的持续更新,建筑施工企业面临的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对此,企业应积极更新经营管理理念和优化管理模式,特别是要加强成本管理,对现有资源进行合理调配,使企业资金得到高效利用,从而在保证项目质量的前提下有效地节约资金支出。所以,建筑施工企业要对立项、施工、验收等项目的全流程进行成本管理优化,建立科学、完善的全流程成本管理模式,为企业经营目标的实现提供助力。


  参考文献

  [1]宋斌.建筑施工企业工程项目成本控制研究[J].市场调查信息:综合版,2022(9):194-196.

  [2]王亮.建筑施工项目成本控制问题研究[J].百科论坛电子杂志,2021(23):164-166.

  [3]代士秀.试析施工企业工程项目全过程成本管理[J].建筑技术研究,2021,3(11):126-127.

  [4]李金航.工程造价管理中的项目成本控制研究——以A房地产项目为例[J].建材与装饰,2020(9):107-108.

  [5]杨艳,马建疆,李祎.大智移云下建筑施工企业项目成本控制系统[J].会计之友,2020(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