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力发电企业燃料管理信息化应用探析论文

2023-07-19 10:57:19 来源: 作者:liuhong
摘要:现阶段,我国的电能转化普遍依赖于自然资源,国家电力结构仍然以火力发电为主,70%的电力来自煤炭。通过发电动力装置将自然资源转变为电力,电能对于现代企业及经济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电力行业的发展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燃料燃烧作为电厂发电的主要形式,日消耗量巨大,造成较大的成本支出,因此,需要采取有效措施加强燃料管理。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信息化管理已经被各领域、各行业广泛应用,特别是由于经济发展和市场扩张,传统的管理模式已经无法适应新的市场需求。通过将信息化管理方法应用到电厂燃料管理中,可以帮助
摘要:现阶段,我国的电能转化普遍依赖于自然资源,国家电力结构仍然以火力发电为主,70%的电力来自煤炭。通过发电动力装置将自然资源转变为电力,电能对于现代企业及经济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电力行业的发展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燃料燃烧作为电厂发电的主要形式,日消耗量巨大,造成较大的成本支出,因此,需要采取有效措施加强燃料管理。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信息化管理已经被各领域、各行业广泛应用,特别是由于经济发展和市场扩张,传统的管理模式已经无法适应新的市场需求。通过将信息化管理方法应用到电厂燃料管理中,可以帮助电力企业提高燃料管理的效率和质量,有效节约管理成本,提高发电企业的经济效益。
关键词:火力发电企业;电厂燃料管理;信息化;应用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电力需求也在不断增加。近年来,火力发电企业发展外部环境面临巨大变化,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市场经济条件下,火电厂的成本投入不断增加,这主要是因为外部燃料市场资源的缺乏以及市场经济条件下电力系统竞争的加剧。由于燃料市场资源相对短缺导致价格上涨,使火电厂成本投入不断增加,因此,在信息化背景下加强火电厂的燃料管理是十分必要的。
一、燃料系统管理概述
燃料是指燃烧过程中能够放出热量的物质。按其状态可分为固体燃料、液体燃料、气体燃料等。火力发电企业燃料成本约占热发电成本的80%,成为火电厂的最大成本支出项目,要想控制成本支出,就必须加强燃料监督管理质量,通过实现全方位的燃料管理保证企业的顺利运营。传统的燃料管理可以通过某些软件系统帮助企业完成燃料管理工作,但是,传统的燃料管理系统更像是燃料管理数据库,而且现场管理粗放,管理方式落后,信息融合困难,缺乏对燃料采购、存储、混合和评估的控制,燃料管理的各项工作仍然依赖于手动管理的现象普遍存在。传统的燃料管理具有人工成本高、管理效率低、信息传输缓慢及反馈时间过长等缺点。随着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自动图形测量和映射技术的高速发展,大部分火力发电企业建立了全过程数字动态管理系统,其中包括自动识别系统、自动计量系统、自动采样系统、自动存查样管理系统、自动化验系统、门禁和视频监控系统、监控中心、数字化煤场系统九大模块,对燃料质量进行控制,燃料管理的信息化应用,提高了火电燃料的综合利用率。该系统减少了环境污染,显著降低了大型火电厂的总建和运营管理成本,实现了对火电发电厂的生产全程和全质量监控的智能化的燃料管理。
二、火力发电企业燃料管理工作的注意事项
(一)安全生产方面
在火电厂运行中,在锅炉等设备的设计中,通常会指定相应的煤种,一些火电厂在日常采购过程中一味追求节约成本,必然导致煤种不匹配和存在安全隐患。因此,在火电厂工作中,有必要在初期明确锅炉参数及相应煤种,最大限度地提高煤种相容性,发挥基础性作用,保证未来采购成本得到有效控制。由于发电时间长、设备压力大,必须注意燃料管理,确保安全性能,为设备运行和使用设备提供充足的燃料。在安全、平稳的工作条件下,混烧是根据煤质、灰分、发热量等主要指标来提高工作效率,由于火电厂必须使用可燃材料运行发电,因此,除了燃料本身对设备的影响之外,还必须通过确保原材料的质量来提高发电的安全性能。
(二)经济管理方面
燃料经济管理要进行综合管理,结合燃料市场的工作效率、设备响应能力、燃料采购成本等因素,制定合理的预算。不同类型的燃料参数直接影响火电企业的正常运行,发热量也会发生变化。因此,需要明确燃料管理中煤种的选择,通过比较市场价格和煤价来分析煤种采购成本支出,考虑其综合性能和成本效益,以及设备的安全性能,都应被视为经济指标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燃料储存方面
由于火电厂的循环时间长,燃料需求量大,采购时通常会引入大量燃料,并将多余燃料的储存作为质量保证。在明确电厂使用燃料量的同时,管理者需要降低燃料库存,以降低储存成本,为企业腾出运营资金。但如果备料库存量不变,当价格出现波动或下跌时,必须采取相应的措施,例如,在夏季和秋季,铁路运输条件比较方便,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适当增加燃料库存的存储量,可以促进企业在冬季获得更多利润,因此,管理者需要在市场中寻找机会。库存燃料的管理要考虑物料本身的特性,避免在燃料存放过程中因外部因素的影响而产生一定的废弃物,因此,管理者也需要对物料本身有深入的了解。为确保煤炭和其他燃料的储存质量,需要在日常储存作业时做好防潮、防火。准确掌握各种煤的精准堆放位置、堆放时间、库存量、品质信息,确保锅炉配煤掺烧、资本核算和效益分析的准确性。
三、火力发电厂燃料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现场管理粗放。目前,尽管有些发电厂在煤炭高位时对煤炭进行直接投资,或者开展大规模煤电联营,以应对煤炭暴涨。但发电厂来煤情况依然复杂,企业技术水平有限,导致不同品质燃煤堆放混乱,无法准确判断煤种的精确堆放位置、堆放时间、库存量以及品质信息,从而导致部分煤炭热量、成分挥发损失严重,直接影响锅炉配煤掺烧、资产核算和效益分析的准确性,无形中增加了生产成本。二是管理方式落后。计量和化验数据以及煤场管理基本以领导主观意识为主,管理人员凭“经验”谋事,燃料管理工具基本以人工报表数据解决,数据获取、统计、显示、查询信息自动化水平低,导致管理控制难度增加。三是信息融合困难。煤炭堆放位置、数量、品质、价格等基础数据相关性差,为实现各阶段、各部门的数据直接上传企业内部系统,企业缺少直观、统一的管理平台。
四、火力发电企业加强燃料信息化管理应用的对策
(一)在燃料结算中的应用
火电厂生产过程中使用的燃料种类很多,各类燃料存在很大的差异,需要充分考虑各方面因素,对供应商进行信用评估,并执行扣罚等管理措施。诸多因素使燃料管理实践中难以进行有效管理,导致燃料业务流程中涉及的签名、结算、质量、计量、成本等流程的信息形成信息孤岛。同时,用传统的管理方式来管理这些流程需要创建大量的表格,手动创建和交付文档,浪费大量时间和资源开展重复的任务。信息化管理方式可以创建简单而全面的燃料计算公式,同时也允许用户根据实际情况自定义公式,完成修正、调试和验证等工作,为燃料管理人员提供可靠的解决方案。
(二)燃料阶段公式的制定
随着现代燃料管理信息系统的引入,可以提前设计必需的计算公式。管理人员还可以根据实际需求录入公式,从而促进计算效率的提高,并降低工作的强度和难度。此外,现有的燃料管理模型包括合同签名、付款、质量检查等,文档管理尚不完整,纸质数据很难集成,导致数据丢失和错误。通过引入信息技术,可以提高燃料管理的工作效率,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及时调整系统,检查信息处理的结果,并根据客户的条件来建立公式,以解决实际燃料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从而提高燃料管理的效率。
(三)进行数据化作业
通过管理系统实现信息化处理,信息输入从基层的团队工作开始。合理地简化了工作流程,避免由于过去上传和发布而导致的录入延时。使用最新移动终端设备和多媒体方法,结合图形和图像等多媒体技术实时收集信息,以减少人工数据输入。通过互联网平台进行信息收集和同步传输,并与火力发电流程的后续过程相结合,然后通过服务器及时反馈有效数据。服务器由每个分支机构和部门的需求总结,根据现有情况组织燃料管理任务。工作人员必须严格遵守服务器分配的任务,协调供应商开展采样监督合作,从而提高整个火电厂燃料管理的效果。
(四)优化工作流程和工作方式
企业可以通过燃料管理信息系统推动工作流程管理,实现结算应用逻辑和结算流程逻辑的分离,实现数据结算功能和流程建模的分离,并利用调整结算模式来实现系统功能的完善、调整和优化。此外,信息化的工作方式可以控制各种结算操作的运行,从而逐步实现循环路径智能化,实现信息监控和实时跟踪,实现结算功能应用的互联互通,满足用户对处理便利性和适应性的要求,最终提高结算效率。
(五)实施集中化采购
企业可以将分散在旗下的火电厂的采购权限统一到总公司或专门的采购分公司、燃料公司进行集中采购管理。发电企业根据自身当前的电煤需求以计划形式进行上报,集中采购公司负责市场购煤及运输,总部相关部门负责验收堆存及对库存进行把控。将采购与验收分开,能够较好地满足生产需求和市场研判,以提高管理效率,节约企业资源,降低企业燃料成本。集中采购公司通过各火力发电企业的电煤需求计划、发电量、库存汇总电煤采购数量及煤种需求,制定采购计划、采购方案,在通过审批后以招标或者询价等方式集中进行阳光采购,并安排运输到目的地后由电厂进行检验。通过集中采购,可以有效地进行资源整合,发挥规模优势,提升采购议价能力,降低采购成本,构建税收筹划平台,打造专业团队负责电煤集中采购,同时利用采购平台与电煤供应商建立渠道、资本、资源、服务等深层次合作,形成战略互惠关系,建立燃煤供应链,外销煤炭给其他企业用户。此外,在集中采购的同时,企业要注意建立完善的监督考核机制、有效的信息管理系统,以避免在采购中出现腐败问题、沟通问题、审批流程过长等问题,影响采购质量和效率。
参考文献
[1]张志强,王承亮,李明涛,等.火力发电厂的燃料信息化管理应用[J].电子技术(上海),2020(6):121.
[2]高琪,程通京,郑振武.基于火力发电厂的燃料智能化应用研究[J].电力系统装备,2021(7):149-150.
[3]杨明秀.浅析火电厂燃料智能化管理系统构建及自动识别技术的应用[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7(1):45-46.
[4]曾彬,秦岭,胡贤辉,等.火电厂燃料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建议[J].科技视界,2014(14):261-262,319.
[5]吴建海,白云,郭玉磊.火力发电企业燃料自动监管系统的设计及应用[J].内蒙古电力技术,2017,31(4):58-6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