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论文投稿/征稿

欢迎您!请

登录 注册

手机学刊吧

学刊吧移动端二维码

微信关注

学刊吧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关于我们
首页 > 学术论文库 > 经管论文 施工企业加强周转材料管理的策略探讨论文

施工企业加强周转材料管理的策略探讨论文

18

2023-07-14 14:01:54    来源:    作者:xieshijia

摘要:周转材料作为建筑施工企业中非常重要的施工资源,是企业重要的内部固定资产,它可在施工过程中多次重复使用,是能够基本保持原本的实物形态而逐渐转移其价值的材料,因此,其管理效果直接关系建筑工程的安全、质量、进度及成本等。充分发挥周转材料的经济价值,提高其利用率,能够有效增加企业的经济效益,对企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首先对周转材料进行了概述,然后分析了施工企业周转材料管理的现状,最后阐述了加强施工企业周转材料管理的策略,以供参考借鉴。

  摘要:周转材料作为建筑施工企业中非常重要的施工资源,是企业重要的内部固定资产,它可在施工过程中多次重复使用,是能够基本保持原本的实物形态而逐渐转移其价值的材料,因此,其管理效果直接关系建筑工程的安全、质量、进度及成本等。充分发挥周转材料的经济价值,提高其利用率,能够有效增加企业的经济效益,对企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首先对周转材料进行了概述,然后分析了施工企业周转材料管理的现状,最后阐述了加强施工企业周转材料管理的策略,以供参考借鉴。

  关键词:施工企业;周转材料;施工成本;配置;集中管理

  一、周转材料概述

  周转材料,主要指建筑施工企业在施工时能够被重复使用的材料,包括五大类。第一类是通用周转材料,即贝雷片及配件、轨排、钢轨及配件、型钢、螺旋管、钢板桩、脚手架等;第二类是台车类周转材料,即衬砌台车和简易台车;第三类是挂篮周转材料,即挂篮;第四类是异形模板类周转材料,即桥墩模板、梁模板、防护栏模板、护栏肋板模板等;第五类是一次性周转材料按施工方案特制的一次性材料及易损易坏材料。

  周转材料的特征主要包括:1.材料的通用性能。周转材料在未被使用时,性能与其他材料相同,但其在使用以后就具备了特殊的使用价值,因而建筑施工企业应安排专人负责对周转材料进行严格管理,做好对其存储与管理工作。2.低值易耗性。在建筑工程开展过程中,周转材料属于一种劳动工具,可被多次重复使用,在这一过程中其价值也会出现转移。3.流动性。通常需要将周转材料管理纳入企业流动资产管理中,在实际建筑工程施工中,往往需要使用大量丰富多样的周转材料,且其价格相对低廉,损耗比较大,因此,施工企业需要结合工程施工情况来及时对材料进行更换。

  二、施工企业周转材料管理现状

  (一)预算编制不完善

  为了有效地控制施工成本,做好材料的管理工作,必须做好材料预算编制工作。材料预算是进行周转材料成本控制、核算分析和考核的重要依据,在预算编制时要保证预算编制文件,具体到施工项目的每一个分项。但是,从目前的施工企业周转材料管理工作来看,预算编制不够完善,周转材料的配置方案没有与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有机地结合,并且材料使用时间及采购租赁随意性较大,造成较大的施工浪费。

  (二)忽视对周转材料的保养、维修

  材料管理人员在控制成本时,往往只注重周转材料的采购单价,认为单价越低获得的经济效益就越高,而忽视了对周转材料使用过程中的维修与保养工作。这就可能导致采购的周转材料单价低、质量较差,并且在周转材料到达施工现场后,由于使用管理和使用不当造成较大损耗,同时,材料在使用的过程中保养的环节跟不上,导致工程后期才发现,周转材料丢失、损坏现象较严重,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

  (三)周转材料利用率低

  在实际的施工管理过程中,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周转材料的使用情况不能严格按照材料采购计划科学地实施。在工期紧张的情况下,往往为了赶上工期,会大量采购或租赁周转材料,周转材料利用率降低,从而增加了施工成本,减少了周转材料的使用次数。项目完成后,没有合适的项目进行连接,周转材料大多无法储存,也不具备回收利用条件,只能低价出售,造成大量的施工浪费。在新项目开工时,又需要重新投入资金购买周转材料,从而形成恶性循环,造成资金浪费,降低企业经营效率。当前,桥梁对施工模板的设计要求差别很大,大多数建筑企业在采购模板时仅考虑模板,而没有充分考虑采购模板的周转情况。而采购模板往往不能重用,导致周转材料的利用率大大降低,从而增加了项目的投资成本。

  (四)现场管理欠缺

  周转材料到达施工现场后,正常情况下,施工项目会将材料移交给劳务队使用,仅向施工队伍收取使用费,在这个过程中疏忽对周转材料管理。对于周转材料,施工团队通常并不关心它们的损耗情况,在使用过程中,为了提高工作效率,经常会损坏周转材料;在使用后,施工项目部无法及时进行盘点。另一种管理模式是将周转材料成本纳入合同成本,在施工过程中,由于缺乏对周转材料的有效管理,造成施工浪费,材料利用率大打折扣。由此可见,建设项目忽视了周转材料的储存、使用和维护等日常管理工作。

微信截图_20230704151859.png

  三、加强施工企业周转材料管理的策略

  (一)科学配置周转材料

  第一,根据建筑工程项目前期规划、施工周期与所需周转材料数量,做好采购与租赁经济分析工作,即相关工作人员需要细致且全面地对工程现场所在区域内周转材料租赁站进行调查、比较,涉及内容包括产品质量、租用优惠、付款与结算方式、供货能力、市场声誉等,选择最优租赁站,然后按照企业租赁流程进行租赁。在这一过程中,企业与租赁站必须详细列出《租赁合同》的内容,明确双方的责任、义务等。

  第二,结合周转材料计划,相关工作人员需要通过询价、比价的方式来全面调查研究施工周边区域有信誉、高品质的材料生产厂家或是供应商,生成调查分析报告,以便企业管理者做出正确的决策。

  第三,结合经济分析结果,对周转材料的维修费、摊销等多种因素进行全方位地考虑,合理采购与使用周转材料。以钢板模加工与制作为例,相关采购人员至少对三家以上合格的厂家进行询价、比价,选择高品质、供货能力强且信誉良好的厂家,从而降低材料成本。

  (二)提高周转材料的利用率和管理效率

  第一,提高周转材料的利用率与周转次数。在工程施工过程中,使用单位应结合施工量或是施工进度上交周转材料使用计划,按照具体需求和具体时间组织材料进场,还应按时退库,尽快结算,以此节省工程成本,防止周转材料限制。同时,租赁单位需结合建筑工程施工工期,切实做好周转材料的调剂、科学配置及平衡调度工作,确保周转材料能够满足工程施工所需,以免影响工程的施工进度。

  第二,制定科学的责任机制。建筑施工企业需要明确各部门、各岗位的责任,并将责任落实到个人,坚持“谁使用、谁管理、谁负责”的原则,任何人、任何情况下严禁擅自出租、出借、变卖、转让、抵押周转材料。一旦出现上述问题,及时追究到相关责任人,并进行严肃处理,以此保障周转材料的有效使用。

  第三,强化周转材料的管理。在实际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材料使用人员不允许随意切割和吹焊周转材料,也不可以次充好、以大改小、以长改短,不可随意堆放周转材料,不可乱拆、乱摔或者挪为他用,必须严格根据施工需求来合理、正确的使用周转材料,并尽可能保障材料的完整性。若由于施工设计方案的需求而需要损毁、加工周转材料,使用人员应填写相应的说明书,由相关负责人核实批准后才能够实施,若使用人员未按照要求随意使用周转材料而引发损失,对其应给予一定的处罚。同时,在拆下周转材料的过程中,使用者应严格按照安全生产操作规范,不允许乱扔、乱丢,避免周转材料丢失或被损坏,从而给企业带来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第四,做好周转材料的退库管理。针对闲置的周转材料,施工单位应及时办理退库手续,而相关管理人员也应及时督促使用单位退库,且提供便利的条件,对这些周转材料进行及时清点与验收。在这一过程中,管理人员需要按照相关验收标准对退库的周转材料进行严格验收,若存在非正常性损坏或者丢失情况,使用单位需要按照相关标准进行赔偿;若清点验收无误,则正常办理退库手续;针对由于施工或是自然灾害而导致的损耗或者不能重复使用的周转材料,则由相关管理部门进行账务处理。

  (三)对周转材料予以集中管理,充分发挥其效用

  对于施工企业可持续战略发展的层面而言,在施工企业整体周转材料相对不足的状态下,能够针对部分应用较广泛的周转材料进行集中管理,以此为施工企业以后新工程项目建设中的应用提供便利,为施工企业节约更多的资金投入,从而降低成本。在施工企业所采购的材料达到某种程度以及规模的状态下,施工企业可以建立一个完善的周转材料管理部门,并由该部门对周转材料进行全面管理。施工企业在所有工程项目中所采购的各类周转材料,在工程项目建设施工完毕以后需要做到合理储存、有效回收、及时维修,以防止工程项目周转材料随意处置的现象。此外,施工企业通过周转材料管理部门的管理,能够对工程项目所应用的各类周转材料展开动态监督与管理,督促工程项目管理水平不断提升,降低周转材料由于损失、丢失、浪费以及被盗等一系列因素造成的不利影响,让施工企业的周转材料能够获得高效且全面的保值管理,从而提升周转材料管理水平。

  (四)选择合适的周转材料摊销方法

  在施工过程中可以多次使用周转材料,并不改变其原有的实物形态,其价值逐渐转移到工程成本中,因此,企业应根据周转材料的具体使用情况,采取合适的摊销方法进行价值摊销。

  1.一次摊销法

  “一次摊销法”是指在领用周转材料时,将其全部价值一次计入成本、费用的方法。这种方法适用于易腐、易糟的周转材料,如安全网等。

  2.分期摊销法

  “分期摊销法”是根据周转材料的预计使用期限分期摊入成本、费用。这种方法一般适用于经常使用或使用次数较多的周转材料,如脚手架、跳板、塔吊轨及枕木等。

  3.分次摊销法

  “分次摊销法”是根据周转材料的预计使用次数将其价值分次摊入成本、费用。这种方法一般适用于使用次数较少或不经常使用的周转材料,如预制钢筋混凝土构件所使用的定型模板和土方工程使用的挡板。

  (五)加强周转材料的验收工作

  第一,供货合同必须详细列出周转材料验收技术规范。在周转材料进入施工现场前,施工企业应安排管理人员、技术人员与使用人员,借助相应的监测工具共同对周转材料进行验收。在验收合格后,三者签字,即可进入施工现场,若验收中发生不合格情况,需要与供方司机签字确认,及时与厂商联系进行处理,在这一过程中需要注意留存验收影像资料。

  第二,结合供货合同与供货清单,对周转材料的数量与质量进行验收,可选择检尺、清点件数等方式对数量进行验收,也可借助检测工具来对质量进行验收,由施工企业负责人与厂商司机共同检测数量与质量差异,若存在差异问题,马上联系厂商进行处理。

  第三,在周转材料进入施工现场后,施工企业需要安排专人来保存和管理周转材料,即按照周转材料的类别、规格及品种等来对其进行合理堆放、标识,并做好防潮、防腐、防锈等工作。同时,施工企业需安排专人对周转材料进行定期清查,通常一个月清查一次,以此来确保周转材料数量的正确性。

  (六)强化信息化管理

  在信息时代背景下,为了能够实现周转材料现场管理的精细化,建筑施工企业需要与时俱进,对各种先进的信息化技术进行有效应用,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建立转运网络,打造信息化周转材料管理平台,更加高质、高效地开展周转资料的成本控制与会计核算等工作,尽可能地避免差错问题的发生。

  2.建立信息化平台,实现各类信息的实时传递与共享,以便相关人员能够实时掌握周转材料的信息,做好调剂、配置、使用管理、收发管理、退库管理等工作,还能够结合建筑工程施工的具体需求,做好内部调剂工作与周转材料的保养工作,以此来有效维护周转材料的利用价值,降低其损耗。

  (七)加强成本核算

  工程项目进行成本核算的重要依据即周转材料发放数量。为了降低项目成本,施工企业需要严格执行周转材料发放程序。首先,周转材料管理部门及相关领导需根据工程项目物资管理相关要求及企业周转材料管理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周转材料管理办法,明确各有关岗位的相应职责。其次,要严格实施限额领料制度,分别建立各个工程项目台账,认真填写记录,做到有事有据可依。最后,周转材料管理部门与技术部门要保持密切的联系,若工程项目发生变更就及时更新限额领料台账的需求量,月底对各个工程的限额领料台账进行整理,做到实时监控。一旦发现某个项目领用的物资量超过限额,要及时向领导上报并及时与作业团队及技术部门沟通,查明原因。

  (八)全面提高周转材料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

  周转材料管理的根本实施者是人,因此,周转材料管理的效率和水平与相关管理人员的能力和综合素质密切相关。首先,在实际项目实施中,周转材料管理人员首先要有较高的觉悟和管理意识,且应有极强的工作责任心,要以企业利益为核心,严禁出现违法违规行为。其次,对于周转材料管理,相关人员必须具备较高的专业水平。在项目开展前,必须对项目的工作环境、产品类型、工程进度等进行深入了解。同时,对项目要有整体认识,明确其工程质量和成本管理要求,以便完成相关的周转材料管理工作。最后,管理人员不仅要组织开展岗位培训,还要参加与岗位相关的专业培训活动。在项目经理和其他管理人员组织下,能够将良好的周转材料管理工作经验和方法传授新员工。

  四、结语

  综上所述,周转材料管理是工程项目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周转材料管理的效果直接影响工程项目的盈利情况,施工企业应该加大对周转材料管理的重视程度,加大周转材料管理的实施力度,从而确保施工企业的健康平稳发展。只有这样,施工企业才能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中获得优势地位,实现高质量发展目标。

 参考文献

  [1]陈双宏.施工企业如何加强周转材料管理降低施工成本[J].物流工程与管理,2018,40(9):2.

  [2]刘玲.加强周转材料管理降低施工成本[J].铁路采购与物流,2017(1):58-59.

  [3]张纯枝.刍议如何加强材料管理控制工程造价[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9(7):192-193.

  [4]王旭龙.浅析施工企业周转材料内部控制溥弱环节及措施[J].四川水泥,2016(7):340.

  [5]武立茂.浅谈铁路工程周转材料管理存在问题及对策[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3(14):1-7.

  [6]邱德祥.施工企业项目周转材料管理的标准化制度研究[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8(11):36-37.

  [7]姜庆钢,王国栋,郭鹏,等.建筑施工企业周转材料管理浅析[J].建材发展导向,2018(11):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