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论文投稿/征稿

欢迎您!请

登录 注册

手机学刊吧

学刊吧移动端二维码

微信关注

学刊吧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关于我们
首页 > 学术论文库 > 经管论文 公立医院全面预算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论文

公立医院全面预算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论文

2

2025-11-04 16:23:48    来源:    作者:xuling

摘要:文章通过阐述公立医院加强全面预算管理的重要意义,深入剖析公立医院全面预算管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对策,以期提升公立医院全面预算管理的质量和效率,促进医院可持续发展。

  [摘要]随着医疗卫生体制的持续深化改革及民营医院的崛起,公立医院面临着激烈的市场竞争和运营压力。在此背景下,全面预算管理作为一种先进的管理手段,对于公立医院来说具有优化资源配置、提升运营效率及强化内部控制等多方面的关键作用。文章通过阐述公立医院加强全面预算管理的重要意义,深入剖析公立医院全面预算管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对策,以期提升公立医院全面预算管理的质量和效率,促进医院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公立医院;全面预算管理;预算编制


  0引言


  在当前的社会环境下,公立医院运行面临医院财政拨款收入缩减、医院直接收入下滑、医疗市场竞争激烈等诸多困难。为优化资源配置、驱动公立医院向高质量发展转型,政府部门正积极推动公立医院全面预算管理优化。2020年12月,国家卫生健康委与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携手出台了《公立医院全面预算管理制度实施办法》,为公立医院的全面预算管理构建了制度框架。加强公立医院的全面预算管理已成为医院管理领域的一项重要工作。


  1公立医院加强全面预算管理的重要意义


  1.1优化医院资源配置


  公立医院作为重要的社会公共资源,掌握着丰富的医疗设备、耗材以及人力等资源。通过实施全面预算管理,医院能够紧密围绕既定的战略发展目标,同时兼顾各部门和科室的实际需求,实现资源的科学、合理分配。此外,全面预算管理还能帮助医院精确掌握各个运营环节的资源消耗情况,及时发现实际消耗与预算之间的偏差,据此制定有效的应对措施[1]。医院通过这种方式能够有效管控成本支出,提高医院的整体经济效益。


  1.2强化医疗服务品质保障


  公立医院所提供的医疗服务质量对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就医体验有直接影响。全面预算管理有助于医院建立更加完善的医疗质量管理体系,保证医疗服务的规范化、标准化和同质化[2]。同时,通过加强医疗设备升级和医护人员培训,医院能够不断提升自身的医疗水平,从而满足患者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全面预算管理的全面推行还能够帮助公立医院更有效地践行其服务宗旨,从而在民众心中塑造出正面的医院形象。


  2公立医院全面预算管理存在的问题


  2.1预算管理意识淡薄


  古人云:“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部分医务人员长期以来的关注点聚焦于患者的治愈率、医院的科研实力等医疗核心业务,忽视全面预算管理在医院运营管理中的关键作用,导致全面预算管理难以得到有效实施,经常出现预算透支、资源不合理使用等问题。部分职能部门的负责人仅仅将预算管理视为协助财务部门的工作,对其相关理论知识和操作技巧了解甚少,更没有将其真正融入部门日常工作中,严重阻碍医院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的实现。


  2.2预算编制方法不合理


  尽管当前存在滚动预算、零基预算等多种预算编制方法,但部分医院在实施全面预算管理时,所采用的预算方法主要是增量预算法,仅根据以往的历史数据进行小幅调整。这种做法可能会因为历史数据本身存在的不合理性,导致预算结果与实际需求有偏差,无法准确反映医院的真实运营状况。同时,部分医院在编制预算时未充分考虑医院的长远战略目标,使得预算管理与战略目标之间出现断层,执行过程中问题不断涌现。


  2.3预算执行力度不够


  当前,部分公立医院在执行预算方面存在明显不足,导致执行成效远低于预设目标[3]。一是预算目标的设定过于笼统,不够明确,这直接影响了执行的效果。二是执行力不足,部分医院仅将预算管理视为预算编制,对执行过程疏于监管,超预算现象频发,管理人员未能充分发挥监督职能,导致实际支出超出预算。同时,部分医院缺乏独立的监督部门,监督工作易受部门利益影响。三是预算管控缺乏实效,评价周期较长,评价指标单一,难以及时发现问题,评估依据多依赖于核算系统数据,易受人为因素影响,导致问题被掩盖,不利于公立医院的长期发展。


  2.4预算管理信息化水平低


  全面预算管理涵盖全方位、全员参与以及全过程的管控,它对信息传递的及时性与准确性要求极高[4]。全面预算编制标准的设立也依赖于信息化系统高效的数据抓取与计算能力。这都对医院的信息化程度提出了高标准要求。然而,当前部分公立医院在预算管理信息化建设方面进展缓慢,预算管理系统与医院内部其他信息系统之间未能实现有效的集成与数据共享。这一现状直接导致预算数据在收集、整理和分析过程中效率低下,无法为预算管理决策提供及时准确的信息支撑。因此,公立医院在推行全面预算管理的过程中困难重重。


  2.5全面预算考核存在疏漏


  公立医院在进行预算绩效评估时,其重要性显而易见,这一环节既要关注内部的财务管理效率,也不能忽视外部的审计监督作用。但众多公立医院在这一领域的认知尚显模糊,致使预算绩效评估常被置于边缘地位。另外,不同医疗机构在非财务指标上的差异巨大,使得预算衡量标准难以统一,不仅降低了衡量的精准性,还损害了衡量的公正性。同时,奖惩机制存在疏漏,员工的工作积极性无法得到充分激发,这对全面预算管理的整体成效产生了不利影响。


  3公立医院全面预算管理问题的对策


  3.1增强预算管理意识


  在公立医院的管理实践中,增强预算管理意识对提升医院运营效率、优化资源配置起着重要作用。为了有效推进预算管理,公立医院普遍采用的是“集中规划、分层控制”的三层级管理模式,其中一级为医院总预算、二级为归口职能科室预算、三级为基层科室预算。从三级责任体系的结构中可以观察到,全面预算管理不仅是医院高层的责任,更是全体职工共同参与的任务,与每位员工的切身利益紧密相连。它要求各个部门协同参与,构成一个全方位、多层次的监管与控制体系。为推动全面预算管理在公立医院的深度落实,当务之急是提升全院员工,特别是管理层对全面预算管理的认知水平。鉴于此,财政与业务主管部门需要协同努力,为公立医院中高层管理者组织全方位、多层次的全面预算管理教育培训活动,不断深化他们对这一管理理念重要性的认识[5]。此外,公立医院应借助微信公众号等多种渠道宣传全面预算管理,通过举办知识竞赛这类活动,充分调动全院职工的学习积极性,增强预算管理意识,加大执行力度。


  3.2改进预算编制方法


  公立医院在编制预算时,应综合运用零基预算法、固定预算法、滚动预算法等多种手段,保证预算计划的精确性和可操作性,以满足日常运营和财务管理的多元化需求。为进一步提升预算编制的效率,可以引入“上下结合”与“两上两下”的预算编制流程,通过广泛征集各方意见,持续优化调整,使最终成型的预算计划与医院的实际运营状况高度契合。比如,在办公费和科研教学项目收支的预算分配上,应灵活运用零基预算与滚动预算相结合的策略,实现对成本的有效控制。值得注意的是,在编制预算时,公立医院还需要深入进行市场调研,加强数据分析,全面考虑医院业务发展的长远规划、医疗市场需求的动态变化以及政策法规的最新调整,使所设定的预算目标既合理又可行。经过这样的全面评估,公立医院能够编制出更为科学、合理的预算,为医院的持续稳定发展提供坚实保障。


  3.3加大预算执行力度


  针对目前公立医院预算执行存在的问题如目标不够明确、执行力度不足等,加大预算执行管控力度势在必行。具体可从以下3个方面着手:一是细化预算目标。公立医院在确定整体预算目标后,应根据不同部门、科室以及岗位的工作内容和职责差异,将总目标细化为多个子目标,明确具体责任人[6]。二是加强对预算执行情况的分析。在执行预算时,需要定期对实际支出与预算标准进行深入的差异分析。预算监管部门要对各部门的预算执行情况进行动态跟踪,一旦发现实际支出偏离预算,需要深入剖析原因,从医院运营的各个环节查找问题根源,进而制定针对性的应对策略。三是健全预算调整机制。为适应不断变化的外部环境,公立医院需要不定期对经营目标进行调整和修正预算。当相关部门需要调整预算时,应填写详细的申请,说明调整目的、依据以及可能产生的影响,提交预算管理部门审核,经批准后方可执行。


  3.4提高预算管理信息化水平


  全面预算管理深入贯穿医院的各个业务领域,要求高效整合并处理庞大的数据集,强化预算管理的信息化建设显得尤为重要。为了应对这一挑战,医院应致力于将全面预算管理系统(见图1)与现有的医院信息系统(Hospital Information System,HIS)、报销系统及成本系统等关键业务系统进行无缝对接,将数据转化为信息化资源,并将数据间的复杂关系内置于信息系统中,从而实现信息的即时共享,打破预算信息的孤立壁垒,确保各部门能够及时、准确地获取所需信息。同时,利用大数据技术对医院的运营数据进行深入的挖掘与分析。通过对历史数据的回顾和对比,发现预算执行的规律和趋势,为未来的预算编制提供更准确的依据[7]。此外,在预算管理信息系统中建立智能预警系统,对预算执行情况进行实时监控和预警。当预算执行情况偏离预期时,系统能够自动发出警报,提醒预算管理人员及时采取措施进行调整。这有助于医院更好地控制预算风险,保障预算目标的实现。

5bd1cfee200fbbe941598a06524446ee.png

  3.5重视预算绩效考核


  预算绩效考核既是对当前预算执行实况的准确反馈,也是对未来预算编制方向的重要指引。一方面,要构建一个全面且精确的预算考核指标体系。这一体系应融合定量技术指标、定性评估以及财务与非财务信息,保证考核的全面性和准确性。通过运用平衡计分卡、关键绩效指标和目标管理技术,将医院的战略目标转化为具体的、可衡量的绩效指标。这些指标应围绕“明确目标指导预算编制、强化监控确保预算执行、科学评价衡量预算成效、及时反馈评价结果、有效利用反馈指导实践”的闭环管理流程进行设定,使预算管理的每一个环节都能得到有效监控和评价。另一方面,要充分利用绩效考核结果的引领作用,把绩效评价结果视为识别和解决问题的关键所在。将评价结果与资金分配直接挂钩,激励各部门及其成员更加积极地参与预算管理,提高预算执行的效果。同时,要建立健全反馈机制,保证评价结果能够及时、准确地反馈给相关部门和人员,不断优化预算管理流程,提高预算管理水平。


  4结束语


  全面预算管理对公立医院提高管理水平、确保持续发展具有关键作用。针对公立医院在全面预算管理方面现存的问题,公立医院应从增强预算管理意识、改进预算编制方法、加大预算执行力度、提高预算管理信息化水平和重视预算绩效考核等方面入手,提升全面预算管理的质量,提高运营效率,为医院的稳健前行提供坚实支撑。未来,随着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深入,公立医院需要不断自我调整,完善全面预算管理体系,以更好地满足民众日益增加的医疗服务需求。

 主要参考文献


  [1]王嘉欣.公立医院全面预算管理面临的问题及对策探讨[J].财会学习,2024(9):61-63.


  [2]徐恺.浅谈公立医院全面预算管理中的问题及改进措施[J].财经界,2023(16):80-82.


  [3]李倩,石新宇.医院全面预算管理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J].经济师,2024(3):259-259.


  [4]王春晖.公立医院全面预算管理信息化建设共性问题与改进措施核心思路分析[J].财经界,2022(27):48-50.


  [5]郭丽晶.公立医院全面预算管理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J].经济师,2023(4):242-243,245.


  [6]李紫瑶,贾云琪,姚绮雨.A公立医院全面预算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投资与合作,2024(9):113-115.


  [7]韩宁宁.公立医院全面预算绩效管理问题及应对[J].现代企业,2025(1):2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