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论文投稿/征稿

欢迎您!请

登录 注册

手机学刊吧

学刊吧移动端二维码

微信关注

学刊吧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关于我们
首页 > 学术论文库 > 经管论文 网络广告的经济传播价值及营销策略分析论文

网络广告的经济传播价值及营销策略分析论文

0

2025-11-01 14:14:23    来源:    作者:xuling

摘要:在当前数字技术迅猛发展的时代背景下,网络广告作为新媒体传播的关键要素,已深度融入社会经济运行体系。本文结合广告行业发展现状,全面剖析网络广告在经济传播领域的价值及营销策略。

  [摘要]在当前数字技术迅猛发展的时代背景下,网络广告作为新媒体传播的关键要素,已深度融入社会经济运行体系。本文结合广告行业发展现状,全面剖析网络广告在经济传播领域的价值及营销策略。研究显示,网络广告借助促进消费市场增长、帮助企业降本增效、推动产业融合升级、助力数字经济发展等途径,展现出显著的经济价值;同时,通过大数据精准定位、创意内容构建、多平台渠道协同、关键指标评估以及实时动态优化等策略,能够有效提升广告传播效果。本文期望为网络广告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引,推动行业在技术创新与伦理规范的双重作用下实现健康发展。


  [关键词]网络广告;经济传播价值;营销策略


  0引言


  伴随互联网技术的持续升级,全球媒介生态与营销模式经历根本性变革。网络广告作为数字经济时代的核心营销载体,突破传统广告的时空局限,以多元化形态与精准化传播路径,重构了企业与消费者的互动逻辑。据《2023年中国网络广告市场研究报告》数据显示,我国网络广告市场规模已突破万亿量级,同比增长率达12.3%,其在激活消费动能、赋能产业发展、驱动数字经济等领域的作用越发显著[1]。然而,行业在高速发展进程中,内容同质化、用户体验弱化、伦理失范等问题逐步凸显,如何在技术创新与商业伦理的平衡中探索发展路径,成为学界与业界共同聚焦的关键议题。


  1网络广告的经济传播价值

       1.1促进消费市场增长


  网络广告以数字技术为支撑,通过“精准用户画像构建”与“消费场景创新”双轮驱动消费市场增长。广告主依托大数据整合用户浏览记录、消费习惯等多维数据,形成包含人口属性、兴趣标签的精细化画像,实现广告内容与目标受众的动态匹配。例如,美妆品牌通过分析用户在社交媒体上的互动记录、浏览历史以及购买偏好,为不同用户群体定制专属的广告内容。针对年轻的学生群体,着重推送性价比较高的彩妆产品广告;针对职场女性,则更多展示高端护肤系列的信息。在场景创新层面,短视频与直播电商融合打造“观看—互动—购买”沉浸式闭环。主播通过实时演示商品功能、引导评论互动,激发观众即时消费。知名主播的直播间便是典型代表,他在直播中不仅详细介绍产品的特点和使用方法,还通过与观众的实时互动,营造出一种紧迫感和参与感。曾经有一款小众的国产口红,在直播间经过他的试用和推荐后,短时间内销量暴增,成为爆款产品,充分印证了场景化营销的强大效能。

a8ab29961d4d3e12faa4e2cd14cb632b.png

  1.2助力企业降本增效与品牌价值释放


  网络广告为企业带来“低成本触达+精准化传播”的双重价值优势,尤其帮助中小企业突破传统营销高成本、低触达的困境。在品牌传播实践中,网络广告构建起多元价值实现路径。其一,通过场景化内容塑造品牌认知。中小企业借助短视频平台与社交媒介,打造场景化内容体系,将产品自然融入实用场景或情感叙事,构建差异化品牌形象。以西南地方茶饮品牌为例,为突破地域市场局限,其在抖音平台策划系列“茶文化浸润日常生活”主题短视频,镜头聚焦当地茶园春季采摘的劳作画面、手工炒制工艺的匠心细节,以及老街茶馆里顾客围坐品茗的温馨对话。这类兼具地域文化特质与生活烟火气的内容,引发用户情感共鸣,上线3个月内累计播放量超500万次,粉丝量月增“10万+”,推动该品牌从区域老字号转变为全国消费者知晓的特色茶饮符号[2]。其二,依托社交关系链设计裂变机制扩大传播声量。企业通过构建“分享获利”“用户共创”等互动模式,激活用户自发传播动力。例如,新锐品牌推出智能保温杯时,发起“我的专属保温杯设计大赛”,邀请用户参与外观图案与功能模块设计。活动规则设定:用户上传设计稿后可邀请好友投票,票数前50名获得产品试用资格,最终入选的TOP 10方案将由品牌出资生产并标注设计师署名。


  1.3促进产业融合与业态升级


  网络广告作为产业协同的“数字连接器”,推动广告行业与多领域深度融合,加速经济结构转型。其一,技术融合催生创新业态。人工智能、大数据与广告产业结合,孕育程序化广告、智能推荐系统、虚拟主播等新形态。例如,互联网公司开发的智能推荐系统,能够根据用户的浏览历史、搜索记录等信息,实时为用户推荐感兴趣的广告内容。这种智能化的推荐方式,不仅提高了广告的投放效率,也提升了用户的体验。其二,产业协同构建生态闭环。与电商产业形成“广告引流—销售转化—数据反哺”闭环,广告数据为选品、定价提供决策支持;与内容产业通过“广告分成+流量扶持”激励优质创作。


  1.4驱动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


  网络广告作为数字经济的核心引擎,在规模贡献与创新引领中发挥双重作用。其一,产业规模持续赋能。我国网络广告市场规模不断扩大,直接拉动互联网技术、数据服务、云计算等相关产业发展,形成完整的数字经济产业链。众多互联网企业通过网络广告业务获得了丰厚的收入,进而投入更多的资金用于技术研发和创新,推动整个数字经济的发展。其二,创新实践引领方向。行业率先探索新技术应用,如元宇宙场景中的虚拟广告、沉浸式互动体验等,为数字经济开辟新空间。国际知名品牌在元宇宙平台上搭建了“数字展厅”,用户可以通过虚拟形象进入展厅,互动体验产品。在这个虚拟展厅中,用户可以全方位地查看产品的细节,甚至可以进行虚拟试穿、试用,这种沉浸式的体验使品牌停留时长大幅提升,展现了技术驱动的营销变革。


  2网络广告的营销策略


  2.1基于大数据分析的精准定位


  大数据技术重塑了广告主与用户的连接范式,通过搭建“数据采集—标签建构—智能匹配”的三维运作体系,推动广告传播从粗放式覆盖向精准化触达转型。在数据采集环节,企业借助云计算平台整合多场景数据资源,全面捕捉用户行为轨迹。以智能家电品牌为例,其通过抓取潜在用户在装修类垂直社区的方案讨论、家居电商平台的产品浏览时长、智能家居App的设备使用习惯等多源数据,构建包含户型面积、装修风格偏好、智能设备预算等“30+”维度的立体用户画像。相较于传统仅依赖年龄、地域的基础数据,该画像深入解析用户对材质环保等级、功能智能化程度、色彩搭配倾向等细分需求,为精准投放提供多维决策依据。标签体系的构建遵循动态分层逻辑,通常划分为基础属性、行为特征、心理认知与消费能力四大层级。以国产彩妆品牌的实践为例,其通过分析用户在美妆垂类平台的视频观看时长、成分查询频次、产品评论关键词等行为数据,提炼出“成分考据派”“妆效场景党”“性价比敏感型”等差异化心理标签[3]。


  2.2融合热点与创意的内容设计


  在信息爆炸的传播生态中,广告内容需构建“热点耦合—形式创新—情感共振”的三层价值体系,实现从注意力捕获到心智认同的转化升级。热点借势的核心在于把握时效性与关联性的黄金结合点,在社会议题或文化现象爆发期迅速构建品牌连接。2024年暑期动画电影掀起国风热潮时,新中式服饰品牌同步启动“穿华裳·阅千年”营销战役:在抖音发起#国风穿搭复刻长安#话题挑战,邀请汉服KOL演绎电影中李白、杜甫等角色的服饰美学,结合场景搭建沉浸式拍摄空间;同步在微博推出“诗词里的穿搭哲学”系列海报,将《将进酒》等诗句意境转化为服装设计语言。创意破圈依赖传播形式的迭代创新,游戏化互动设计成为重要突破口。功能饮料品牌在新品推广中推出“能量实验室”AR互动小程序:用户通过手机摄像头扫描瓶身,即可进入3D实验室场景,自由组合不同口味的能量因子,生成专属虚拟饮料配方并获取个性化能量报告。分享配方至微信好友或朋友圈后,用户可解锁线下便利店的满减优惠券。

8881dd3b14a1fea3581e5b89cdd5b98c.png

  2.3覆盖多平台矩阵的渠道整合


  用户注意力的碎片化要求广告主构建“全域覆盖—分层触达—生态联动”的渠道矩阵。全域覆盖注重主流平台与垂类渠道的有机结合,母婴用品品牌采用“抖音开屏广告+小红书KOL测评+妈妈网社区定投”的组合策略:抖音作为主流平台,通过开屏广告实现大规模曝光,触达潜在的年轻父母;小红书上的母婴KOL则通过真实的产品测评视频,在细分圈层中建立口碑,引导用户产生兴趣;妈妈网作为垂直社区,针对有明确购买需求的用户进行精准定投,推送促销信息与使用攻略。这种多平台的协同发力,使品牌信息在不同场景下反复触达目标受众,逐步加深用户对品牌的认知与信任。同时,分层触达根据用户生命周期阶段设计差异化策略。考研培训机构针对“考研人群”制订了分阶段的渠道投放方案:在备考初期(3—6月),用户处于信息收集与认知建立阶段,品牌在B站投放考研规划、院校解析等干货视频,通过优质内容吸引潜在用户关注;进入7—9月的考虑期,用户开始筛选具体的辅导课程,品牌在百度投放“考研辅导班怎么选”等关键词广告,并在知乎等知识平台发布深度问答,解答用户疑虑,影响购买决策;10—12月临近考试的决策期,品牌在淘宝开设直播课促销,提供限时优惠与一对一咨询服务,促成即时转化[4]。这种分阶段的渠道布局,贴合用户在不同备考阶段的需求变化,使品牌的营销资源得到高效利用,报名转化率显著提升。


  2.4依托关键指标的效果评估


  广告效果评估需构建覆盖“基础表现—转化效能—战略价值”的三维指标体系,形成全链路价值衡量框架。在基础指标层,侧重即时反馈数据的采集与分析,为创意优化提供直接依据。国产美妆品牌在微信朋友圈广告投放初期,通过Google Analytics用户行为分析及Hotjar浏览热力图监测,发现用户对纯产品特写图的停留时长不足2秒,而对包含使用场景的生活化图片关注度提升40%。品牌迅速调整策略,将素材替换为模特在通勤地铁、晨间护肤等真实场景中使用产品的抓拍图,同步在文案中增加“早八快速上妆”等场景化关键词,远超行业均值。同时,进阶指标层聚焦商业转化效能与用户资产沉淀,指导营销资源动态调配。在2024年“双11”大促期间,母婴电商平台通过BI系统分析各渠道ROI数据,品牌一方面加大与母婴KOL的专场合作,设计“直播间专属育儿咨询+限量秒杀”权益;另一方面优化直播团队的场景搭建,将直播间打造成家庭式育儿空间,增强用户代入感。调整后两周内,实现了从流量粗放运营向精准转化的模式升级。


  2.5结合实时反馈的动态优化


  网络广告的动态优化需构建“数据监测—策略响应—效果闭环”的敏捷运营体系,以应对复杂市场环境中的即时变化。在实时监测场景中,某即食海鲜品牌于抖音信息流投放期间,通过平台数据后台发现每日特定时段的转化率出现异常波动。经竞品动态追踪,确认同期有竞争对手正在进行直播秒杀活动,对目标用户形成分流。品牌运营团队迅速启动应急响应:在广告落地页顶部增设“直播时段专属福利”弹窗,聚焦“下单附赠定制调味包”“全程冷链保鲜”等差异化卖点;同步调整广告文案,突出产品真材实料与即享体验,强化“拒绝套路”的消费主张。策略调整后不久,该时段转化率逐步回升,有效缓解了竞品促销带来的流量压力。


  3结束语


  总而言之,数字经济时代,网络广告成为连接企业价值与用户需求的核心载体。其价值通过四大路径显现:激活消费市场活力、助力企业低成本高效触达、推动产业数字化融合、夯实数字经济发展基础。面对注意力碎片化与媒介复杂化挑战,广告主需构建多元策略体系:以数据精准定位用户需求,以创意内容塑造品牌差异,以多平台协同扩大传播声量,以指标评估优化投放效果,以实时反馈提升响应速度。行业发展中,需平衡商业效能与伦理合规。严格遵守《广告法》等法规,杜绝数据滥用、虚假宣传,避免过度营销影响用户体验。唯有坚守技术创新与伦理底线,网络广告行业才能实现从流量竞争到价值共生的跨越,为数字经济注入可持续发展的动力。

 主要参考文献


  [1]王刚,肖克.新媒体语境下网络文化对电影营销的影响及策略优化[J].电影文学,2025(3):135-139.


  [2]蔡吉炜.新媒体环境下企业品牌危机的诱因及营销策略[J].时代经贸,2025,22(3):113-116.


  [3]吴雅萌.基于MCN机构为核心的网红经济营销策略分析[J].中国集体经济,2024(32):81-84.


  [4]宋伟龙,刘洋.品牌营销中虚拟偶像运用的风险及规避策略[J].青年记者,2023(4):70-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