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论文投稿/征稿

欢迎您!请

登录 注册

手机学刊吧

学刊吧移动端二维码

微信关注

学刊吧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关于我们
首页 > 学术论文库 > 经管论文 半导体制造企业信息化管理效果评价研究论文

半导体制造企业信息化管理效果评价研究论文

0

2025-11-01 10:51:31    来源:    作者:xuling

摘要:文章所提方法不仅能够量化评估企业综合发展中的信息化管理水平,还可在企业发展过程中对其多维度信息化管理效果进行评价,从而为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多维度、全方位推进提供有力支持。

  [摘要]为推进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深化发展,文章以某半导体制造企业为例,对其信息化管理效果展开评价。基于企业需求,考虑到指标的覆盖范围,设计基于战略定位、基础设施建设、应用水平与效益、信息安全保障及人力资源条件等多方面的评价指标体系;通过引进层次分析法(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AHP)构建指标判断矩阵并计算指标权重,结合综合评估与结果量化,实现对企业信息化管理等级的划分。研究结果表明,文章所提方法不仅能够量化评估企业综合发展中的信息化管理水平,还可在企业发展过程中对其多维度信息化管理效果进行评价,从而为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多维度、全方位推进提供有力支持。


  [关键词]半导体制造企业;AHP;评价指标体系;效果评价;信息化管理


  0引言


  在经济全球化发展过程中,半导体制造企业作为技术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产业的代表,其市场地位日益凸显。半导体产品不仅被广泛应用于通信、计算机和消费电子等领域,还是智能制造、物联网等新兴产业的核心基石。在全球科技竞争日益激烈、市场需求快速变化的背景下,客户对半导体产品的性能、质量及交付周期提出了更高要求[1]。同时,国际政治经济因素加剧了半导体供应链的不确定性,促使企业更加注重本土化与自主可控的信息化建设。在此背景下,半导体制造企业纷纷加大信息化投入力度,通过构建高效的信息管理系统,优化生产流程,提升质量控制能力,以实现降本增效、增强市场竞争力的目标。然而,在推进信息化的过程中,半导体制造企业普遍面临技术基础薄弱、人员素质亟待提升等多重障碍。此外,随着信息系统数量迅速增长,信息化建设和运维成本居高不下[2],而“信息孤岛”现象、业务响应速度慢、数据利用率低等问题严重制约了信息化管理效果的发挥。为促进行业发展,本研究将以某半导体制造企业为例,对其信息化管理效果展开评价,从而为半导体产业的转型升级与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1半导体制造企业信息化管理评价指标体系


  为促进半导体生产制造行业持续发展,在实施企业信息化管理前,需要明确试点单位的信息化投入与基础设施建设情况,并综合评估其信息化应用水平与效益,以全面掌握信息化对企业运营效率和竞争力的提升效果[3]。在此基础上,构建的指标体系应覆盖企业信息化管理的各个方面,包括战略规划、基础设施建设、应用水平、信息安全、人力资源等。以此为依据,建立如表1所示的企业信息化管理评价指标体系。在实际应用中,需要结合实际情况与指标的量化情况对指标进行调整,以确保选用的指标适用于企业信息化管理综合评价。

  2基于AHP的指标权重计算


  在完成管理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后,利用AHP展开指标权重计算[4]。


  在此过程中,采用标度赋值法构造出判断矩阵。判断矩阵的元素αij表示因素i相对于因素j的重要程度。αij的矩阵表达式A如下:

  式(4)中,R表示平均随机一致性指标,可根据判断矩阵的阶数查表得到。当CR<0.10时,认为指标一致性可以接受。从上到下逐层进行层次总排序,计算下层指标对总指标的权重向量,并进行总体一致性检验。通过上述步骤,完成指标权重的计算及其权重的检验。


  3信息化管理效果评价结果量化


  完成上述设计后,明确信息化管理效果评价的目标,包括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提升客户满意度和增强市场竞争力等[5]。首先,根据评价目标,收集相关的数据与信息,涵盖业务流程的改进情况、财务指标的改善情况以及客户满意度与员工满意度的调查结果等。其次,根据收集到的数据构建信息化管理效果评价模型,综合考虑各个评价指标的权重和实际情况,对信息化管理项目的整体效果进行客观评价。最后,将收集到的数据输入评价模型进行计算与分析。管理效果评价的计算公式如下:

  式(5)中,P为管理效果评价结果。对计算结果P进行量化,设定P的取值在0~10,当0<P≤2时,表明企业信息化管理效果极差;当2<P≤4时,表明企业信息化管理效果较差;当4<P≤6时,表明管理效果中等;当6<P≤8时,表明管理效果较好;当8<P≤10时,表明管理效果极好。通过上述方式,掌握企业在运营中的实际信息化管理效果,为企业信息化管理工作的改进与完善提供技术支撑。


  4实例应用分析


  4.1实验准备


  本次选择某半导体制造企业作为试点,早年该企业以生产传统刀具为主,涵盖拉削、车削及锯削等多种类型,但产品以非精密刀具为主,自动化生产水平相对较低,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其市场竞争力。近年来,该企业积极引入先进的管理系统与生产技术,于2023年成功取得国际标准化组织(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for Standardization,ISO)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标志着其生产管理迈上了新台阶。此后,企业产品线不断拓宽,不仅保留了原有的刀具品种,还新增了齿轮刀具、铣削刀具、螺纹刀具及孔加工刀具等,形成了更为丰富的产品矩阵。此外,精密复合刀具逐渐成为企业的核心产品,其营收占比高达七成,自动化生产率也大幅提升至九成以上,位居同类企业前列。为推动该企业的发展,对试点企业信息化管理效果进行综合评价。采集样本数据,对表1中设置的评价指标进行权重计算,得到的权重结果如表2所示。

  4.2企业信息化综合管理效果评价


  收集企业2022—2024年信息化管理数据,将其作为样本数据。企业信息化综合管理效果进行评价,结果如图1所示。

 

  从图1所示结果可以看出,2023年该企业信息化管理效果评分高于2022年评分,表明其管理水平显著提升;2024年,该企业信息化管理效果评分达到最高,为9.5分,说明其信息化管理水平达到近3年最高。上述分析结果与已知前提条件一致,这表明本文设计的方法能够有效评价企业信息化综合管理水平,具有可靠性。


  4.3企业信息化管理指标综合评估


  以本文提出的管理指标为例,应用本文设计的方法,对评价指标提出的5个方向进行信息化管理效果分析。企业信息化管理指标综合评估结果如图2所示。

  图2结果显示,企业在基础设施建设、战略定位、信息安全保障、人力资源条件方面的信息化管理量化评分在8~10分,处于极高水平;应用水平与效益方面的信息化管理量化评分在4~6分,仅为中等水平。该评价结果与技术人员的调研结果高度一致,说明该企业在信息化应用方面存在不足。因此,在后续的工作中,需要结合相关工作的具体需求,加强信息化技术在生产制造中的应用,从而持续优化企业的信息化管理模式。


  5结束语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信息化已成为半导体制造企业提升竞争力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要素。有效的信息化管理评价体系能够为管理层提供决策支持,优化资源配置,并确保信息化投入产生预期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同时,通过信息化管理效果评价,企业可以及时改进和完善信息化管理工作,从而不断提升信息化水平和核心竞争力。本文通过构建多维度的信息化管理评价指标体系,确保了评价的全面性和准确性。采用AHP进行指标权重计算,有效量化了管理者的经验判断,使指标权重更加科学合理。此外,信息化管理效果评价结果的量化处理不仅直观反映了企业信息化管理的实际效果,还为企业提供了明确的改进方向。通过实例应用分析,验证了该方法在实际操作中的可行性和可靠性,为企业信息化管理的持续改进和优化提供了有力支持。

主要参考文献


  [1]徐丽芳,罗婷.中国出版企业融合发展绩效评价研究[J].出版广角,2023(12):4-11.


  [2]黄绮煜,张妍,李涛.基于“三流合一”视角的碳中和贡献力评价研究:以传统能源企业为例[J].科技管理研究,2023(2):186-196.


  [3]董林明,宋景辉,曹嘉萌,等.工业地块土壤与地下水污染风险分级方法国际比较研究[J].环境污染与防治,2023(1):113-121.


  [4]黄山,胡光明,陈露露,等.环境驱动的关键能力、商业模式变化类型及交互对创业企业成长绩效的影响[J].研究与发展管理,2024(6):84-98.


  [5]曾祥飞,付晓萱,林钟高.供应链创新能力和管理会计控制匹配的组态效应对企业双元创新的影响[J].财经理论与实践,2024(4):76-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