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论文投稿/征稿

欢迎您!请

登录 注册

手机学刊吧

学刊吧移动端二维码

微信关注

学刊吧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关于我们
首页 > 学术论文库 > 经管论文 高职院校教育管理数字化创新路径探析论文

高职院校教育管理数字化创新路径探析论文

6

2025-10-15 17:01:05    来源:    作者:xuling

摘要:在全面数字化转型升级的社会经济环境中,高职院校需采取数字化、智能化校园管理模式,确保教育资源的合理利用,保障人才培养工作的高质量、高效率运行。

  [摘要]在全面数字化转型升级的社会经济环境中,高职院校需采取数字化、智能化校园管理模式,确保教育资源的合理利用,保障人才培养工作的高质量、高效率运行。本文通过分析高职院校面临的发展机遇和面临挑战,以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为切入点,介绍高职院校教育管理数字化创新路径。人工智能技术为高职院校的数字化建设提供新的发展思路,在教育资源分配、个性化教学管理、校园安全管理等方面展现优势,推动高职院校教育管理方式逐步向高效化、智能化方向发展。


  [关键词]高职院校;教育管理;数字化;人工智能


  0引言


  高职院校是我国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与市场产业经济发展存在复杂而紧密的联系。数字化经济的发展推动着企业的改革与创新。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要谋求更好的发展就需要积极进行数字化转型。随着数字化经济的发展,高职院校要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需求,为社会输送高素质人才,需对本校教育管理工作进行全面数字化转型升级,提升教育管理的科学性,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提升自身竞争力,保障院校本身稳定持续发展。数字化改革关系着高职院校整体教育管理工作的良好运行,影响着院校未来发展中的重大决策与变革。应用数字化技术为高职院校教育管理改革带来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挑战。高职院校首先要厘清高职教育管理数字化转型的机遇与问题,有针对性地寻求创新改革路径,才能统筹运用数字化技术、数字化思维,实现高职院校教育管理的数字化转型。


  1数字化经济为高职院校教育管理提供发展机遇

       1.1数字化技术为优化教育管理提供技术支持


  高职院校已初步具备全面数字化转型升级的基础条件。校园治理信息技术中的数据中心、数据交换、数据平台等技术已得到广泛应用,并取得较为满意的效果。学校数据中心掌握着全校教育管理工作各级数据信息,可根据管理需要构建人员管理、设施管理、科研器材管理等多种类数据库。同时,学校可利用数据交换技术对不同的操作系统、计算机算法体系进行整合,为构建一体化校园数字管理体系做出技术准备。在数字技术的支撑下,学校各板块信息资源能够串联在一起,得到统一规整和分析,有效避免信息孤岛现象的出现。面对突发事件学校能够利用数字技术进行统筹调度,合理利用各类资源,提升教育管理时效。在数字技术支撑下,线上教育平台得到高速发展,多种线上教育模式在高职院校中得到应用,学习通、线上直播面授等已经逐渐成熟,人脸识别、屏幕监控等身份验证技术的应用可以保障高职院校的数据安全和师生隐私安全[1]。


  1.2发展的数字化经济为高职院校转型升级提供政策支持


  “十四五”规划指出,2020年我国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达到7.8%。预计到2025年,我国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10%。据此规划,高职院校要加强数字技术类人才的培养,也要加强自身的数字化转型,增强职业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的适应性。2022年2月,教育部提出把教育信息化作为发展的战略制高点,以教育信息化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以教育信息化引领教育现代化[2]。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人工智能已在高职院校得到广泛应用,不断丰富了共享课程、网络课程、慕课的教学资源,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进一步拓宽。在数字化经济环境下,国家政策为高职院校数字化转型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

8158a961ff235e4d523462b53c5727ae.png

  1.3以数字化赋能为契机重构职业教育新生态


  党的二*大报告中提出推进教育数字化,建设全民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学习型大国[3]。在“十四五”规划中,将智慧教育列入了十大数字化应用场景。数字化的本质是重构教育生态,即为更好地满足社会需求,提升人才社会适应性,实现职业教育的高质量发展,重新构建职业教育体系。职业教育多是线下教学,学生学习内容局限于专业课程,学习形式、学习内容受到多重限制,不利于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通过数字化增值赋能,重构职业教育新生态,从整体思考职业教育的高质量发展,以更加准确地把握市场需求,以需求为导向系统化设计人培方案。职业综合能力是数字经济时代对技术技能人才的重要要求。然而高职院校对学生综合能力重视不足,教学环节有所缺失。在数字化技术的支持下,高职院校的教育生态环境进一步完善。首先,项目课程教学和岗位实习教学进行数字化升级。从教学文件、教学资源、技术平台、管理制度机制建设入手进行数字化转型,将综合能力培养作为人才培养的重点。其次,高职院校为学生营造“人人可学、时时可学、处处可学”的智慧学习环境,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方案由标准化培养向个性化转变。教学评价体系在数字化技术的支持下评价内容和评价方式趋向多样化和智能化,对学生学习情况的信息搜集与分析处理及时快速。教师能够及时掌握学生的学习反馈,如知识技能掌握程度、学习风格、情感状态、综合能力等多方面信息,采用高效教学策略,培养学生核心素养。


  2高职院校教育管理数字化面临的挑战


  随着数字经济的发展,数据科学和大数据技术成为推动社会进步的动力。高职院校教育管理的数字化转型需开阔思路,谋求创新,利用先进的人工智能技术来辅助本校教育管理。


  2.1高职院校教育管理创新理念跟不上时代进步


  高职院校教育管理仍停留在传统的教育理念上,管理机制滞后造成了传统管理模式与数字化需求的适应性矛盾;高职院校的基础设施相对落后,存在数字鸿沟,造成了硬件投入与师生数字素养的双重制约;高职院校管理者未充分重视大数据分析工作,导致管理者的数字领导力大打折扣,难以满足学校的实际发展需要。


  2.2高职院校教育管理技术陷入学校发展困境


  随着教育信息化发展,高职院校教育资源管理更加复杂化,传统教育资源管理方式难以满足学校发展需求,亟须引进先进的科学技术,提升管理方式效能。人工智能依托高端技术,学习人类行为,通过海量数据进行精准分类和预测,处理并分析图像,实现自动识别与分类。高职院校面临着教育数据整合应用与安全保护难以平衡的难题,亟须找到恰当的平衡点,成为高职院校教育管理技术突破困境、实现良性发展的关键。


  3高职院校教育管理数字化创新发展路径


  数字化转型成为高职院校技术发展的重要趋势。在高职院校的教育管理工作中融入人工智能技术,有助于实现教育管理方式的智能化高效发展。高职院校在教育管理工作中融入人工智能技术为教育教学、科研管理、信息化建设等方面提供更多可能,提升院校整体竞争力。


  3.1融入人工智能教育管理理念,构建教育管理新思维


  思想决定着人的行动方向。将人工智能融入高职院校的教育管理工作,可实现各育人环节的智能化管理,推动高职教育的高质量发展。首先需引导全体师生共同参与,使人工智能应用深入人们内心。教师能够利用数字化技术优化教学管理方式,提升管理科学性;学生在数字化技术的辅助下自主高效地开展专业学习,拓宽知识领域并强化实践能力。教师需与时俱进更新教育观念,积极学习相关人工智能知识,掌握相关应用技能,不断完善自我。高职院校教师应推动人工智能技术与本校教育教学工作相融合,动态调整人才培养方向,使高职教育能够更好地适应市场技术技能需求。同时,高职院校的管理层需基于大数据分析,从海量数据中提取全面、准确、客观的信息,支撑教育管理决策,增强决策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3.2融入人工智能技术,赋能教育管理智能化


  高职院校在教育资源管理中应用人工智能技术不仅能够提高管理效率,也能够优化资源配置,从而使大数据分析教育决策更加科学合理。


  3.2.1融入人工智能技术智能化排课与调度


  高职院校教务管理人员可在排课与调度中融入人工智能技术,构建智能排课与调度系统。管理人员可利用人工智能技术通过某些算法对教师和学生的可用时间进行数据分析,实现课程与学生需求的精准匹配,提高教育资源的利用效率。利用智能排课与调度系统可以将教务管理人员从烦琐的人工排课工作中解脱出来,大幅提升排课效率,同时也能够有效避免由人为因素而导致的排课不公平现象的出现。智能排课与调度系统的使用不仅能够大幅提升工作效率,保证学生的公平权益,而且能够根据实际需求进行灵活调整,妥善处理各种复杂问题。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智能排课与调度系统也将更加精准高效。在未来,高职院校可尝试利用智能排课与调度系统针对学生学情合理分配教育资源,使学生的实际学情与教师教学风格达到恰当匹配,更好地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

       3.2.2利用人工智能个性化教学与辅导


  高职院校可针对学生的个性化教学,利用人工智能技术搭建智能教育平台,为学生提供定制化教学计划,以满足不同进度、不同能力学生的实际学习需求。


  智能教育平台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兴趣爱好,为学生推荐适合的教学资源,帮助学生全面了解相关知识,提升学习体验。教师可利用智能教育平台对学生的学习数据进行细致分析,优化教学策略,提升教学效果。

fd3dde164235584a81f250567b34fa5a.png

  智能教育平台在学生辅导方面具有显著优势:一是智能化作业批改。智能辅导系统自动批改学生作业,识别问题并给出准确回答和解决方案,帮助学生及时发现自身问题并改正,通过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教师工作负担大幅减轻,便于开展学生学情分析。二是智能错题管理。学生在使用智能辅导系统进行作业练习时,系统会自动收集错题,分析原因,发现学生知识掌握的薄弱点,同时根据学生知识掌握情况,推送针对性理论练习,帮助学生及时弥补学习上的短板,提高学习效率。三是智能推荐练习。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通过大量练习实现知识巩固,根据学生学习情况和练习需求,为学生推荐合适的练习题目,帮助学生巩固知识,提高学习能力和反馈能力[4]。


  3.2.3嵌入人工智能科学化教学评估与反馈


  高职院校可利用人工智能技术收集学生的学习数据,分析掌握学习行为、学习态度等数据,形成多维度教学评估报告,为教师提供精准的教学反馈。教师在人工智能技术的辅助下可更加全面地了解学习情况,调整策略,提高学习效果。在教学评估中应用人工智能技术能够显著提升评估效率、公平性和准确性。首先,教师利用人工智能自动化评估工具对学生作业和考试进行评分。可采用自然语言处理(NLP)技术分析学生的论文结构、语法和语义,在确保公平准确的同时降低工作量;利用光学字符识别(OCR)或图像识别技术进行客观题评分;利用人工智能技术比较学生代码与预定义标准,测评编程中代码的正确性。其次,教师利用人工智能的多种算法对学生的作业练习进行综合分析,并为学生提供个性化反馈意见。采用人工智能技术识别学生的知识薄弱区域,为学生提供针对性的改进措施;准确诊断学生练习中的错误类型,帮助学生及时改正错误,提升学习效率;根据学生的学习表现,给予实时提醒,引导学生正向发展。在人工智能技术的辅助下,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将更加深入。最后,教师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对学生进行实时评估,跟踪了解学生的学习进度,及时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教师根据反馈的实时评估数据及时调整教学策略,使课堂教学能够更好地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需求,实现个性化培养。


  3.3融入人工智能技术智能化校园安全管理


  高职院校可将人工智能技术融入校园安全管理工作,实施校园内智能监控,提升校园安全水平。同时校园安全管理人员还要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对监控数据进行实时分析,做到对潜在安全风险的提前预警。在校园管理工作中往往涉及许多重要数据,保护数据安全也是校园安全管理中的一项重要内容。高职院校利用人工智能技术保护学生隐私和数据安全。首先要确保所有数据的传输符合相关标准,以防数据泄露和滥用。同时要建立完善的数据加密和脱敏机制,确保敏感信息不被泄露。根据数据保密程度划分等级,实行数据分级保护制度,按权限等级授权,仅限相应权限人员访问对应等级数据。其次应用人工智能技术要符合伦理规范,尊重人权,避免不公平、歧视等问题出现。高职院校要建立投诉和申诉机制,保障学生的合法权益。


  4结束语


  高职院校教育管理的数字化转型是为了全面提升教育管理水平,以高效率、智能化的管理方式促进整体教育质量提升,为社会培养优质技术技能型人才。而在数字化技术应用过程中,管理人员既要充分认识数字化技术为教育管理带来的便利,也要警惕潜在风险。需结合本校实际,合理运用数字化技术,创新教育管理思路,推动教育管理工作向精细化、智能化发展,提升教育管理决策的科学性,确保高职院校能够与时俱进,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稳步发展。

主要参考文献


  [1]徐达.数字化改革背景下高校数字化治理模式构建的研究[J].南宁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2):75-85.


  [2]李嫘,李贞晶.高职院校公共体育课程教学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J].灌篮,2022(13):94-96.


  [3]郭文丽.数字科技馆中化学课程资源建设现状及开发利用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23.


  [4]陈荣燕.高中英语课堂练习的功能与设计原则分析[J].中学生英语(初中版),2013(3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