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论文投稿/征稿

欢迎您!请

登录 注册

手机学刊吧

学刊吧移动端二维码

微信关注

学刊吧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关于我们
首页 > 学术论文库 > 经管论文 经济新常态下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标准体系的构建论文

经济新常态下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标准体系的构建论文

1

2025-09-29 13:53:26    来源:    作者:xuling

摘要:文章以经济新常态下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标准体系构建为研究目标,通过对当前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现状、存在的问题等进行分析,了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发展需要和指导需求,并以此为基础提出相应的解决建议。

  摘要:文章以经济新常态下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标准体系构建为研究目标,通过对当前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现状、存在的问题等进行分析,了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发展需要和指导需求,并以此为基础提出相应的解决建议。在中外文献的梳理中,对经济新常态及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理论进行学习,并形成人力资源管理标准体系建设的策略,构建符合我国国情的人力资源管理标准框架,为新常态下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开展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经济新常态;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标准体系


  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阶段,随着经济增长速度的换挡,企业也需要结合社会经济的发展节奏,进行产业升级,驱动企业的创新动力。在此背景下,企业面临的竞争环境发生了巨大转变,对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提出了更高要求,优化企业人力资源配置,提升企业市场竞争力和企业管理水平是关键。同时通过人才队伍的优化,有利于企业打造高素质、高能力的人才队伍,促进企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一、经济新常态对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影响


  经济新常态对我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产生严重的影响,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环境发生巨大的变化,人力资源管理也面临着一定的挑战。首先,从环境的变革情况来看,经济新常态发展预示着我国经济已经从高速发展进入到中低速发展的阶段,企业的发展势头必然会受到影响,企业运营链条也面临着一定的挑战。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在环境中发生巨大变化的情况下,为了维持企业的竞争力,需要对人力资源结构更新换代[1]。其次,从企业人力资源需求方面来看,在经济新常态发展下,企业的经济发展内驱力转化为企业技术的创新,因此对高素质的创新人才需求更高。企业在人力资源管理中要加强对高素质、高创新能力人才队伍的培养,注重对人才的引入,并通过激励机制等方式激发人才的潜能,满足企业的升级转型需求。此外,经济新常态发展下,面临着一定的挑战。特别是在产业升级转型的情况下,人才结构需要重新洗牌,企业面临着人才难求和人才流失的困境。同时,也存在一定机遇,如新兴产业和新研发项目的开展,为更多人才带来就业机会。最后,经济新常态发展促进人力资源管理理念的创新,企业为了满足经济新常态的发展需要,要加强对人力资源的战略性转型,将人力资源与企业的战略目标结合,能够从前瞻性的角度做好人力资源管理的改革工作。


  二、经济新常态下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标准体系建设现状


  (一)人力资源管理标准缺乏长远目标


  从我国当前企业生产经营现状来看,产品开发的附加值和企业的经营效益低,难以发挥企业的竞争力。同时,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不完善,人才作为企业发展的核心动力,人力资源管理效能降低,必然会影响企业的整体竞争力。为了保障企业的健康发展,需要结合企业当前发展现状,针对人力资源管理工作转型需要,构建相应的管理目标。但是,在我国当前的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大部分企业并没有形成长远发展目标,仍然将人力资源管理部门作为人事关系的特定部门,导致人力资源管理战略效能发挥有限。若制定的目标没有从企业长远发展来看,会导致目标的制定过于局限,无法发挥其应有的指导作用。


  (二)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重视度有限


  当前企业对人力资源管理模式进行改革,但是对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仍然没有形成应有的重视。传统人事管理的刻板印象仍然广泛存在,在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中仍然以企业人员调动、人员招聘以及培训等事物为主要侧重点,缺乏现代化人力资源管理标准体系构建认知[2]。同时,企业在人力资源管理体系的构建中,投入的资源和财力不足,导致人力资源构建缺乏空间。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的权限有限,难以发挥影响作用。此外,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始终从人事管理的角度开展工作,没有形成整体发展战略。


  (三)企业人力资源体系开发不合理


  从我国近年来的人力资源管理标准体系建设现状分析来看,已经做出了比较明显的转型,并投入一定的资源。但是在人力资源开发的整体形式上,企业对人力资源投入仍主要侧重于管理层面,未纳入人力资源管理的意见,与企业战略目标的联系性不大。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的工作内容得到拓展,打破传统人事单一的管理限制。但是侧重点并没有发生明显的变化,在企业战略发展中仍然处于弱势。


  (四)人力资源管理方法落后


  当前部分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理念的创新尚处于滞后的状态,人才的选拔仍然采用考核指标对比的形式,唯学历论的人才管理方式仍然广泛存在,导致企业难以选拔真正合适的人才。同时,这种僵化的人力资源管理方式,也会影响企业的发展。在经济新常态发展下,对企业员工的能力、思维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员工在企业的发展中不再单纯地追求高薪资,更要在满足物质生活的基础上,实现综合全面发展。但是从我国当前企业员工的培训情况来看,难以跟上企业的发展步伐,没有根据企业发展需要进行创新,导致优秀的人才大量流失。因此,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要结合经济新常态的发展需求,构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标准体系,形成更科学的管理办法。


  三、经济新常态下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标准体系的构建策略


  (一)完善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体系标准


  经济新常态下的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标准体系的构建中,首先,确定管理标准,要保证人力资源管理体系符合企业战略要求,能够促进企业战略计划的发展。同时,不要盲目地认为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可以一次性完成,而是要形成动态的体系构建模式,不断进行完善,推动人力资源管理体系标准的落实。其次,了解企业的内在发展需求,如针对生物研究型企业来说,企业如果处于发展期,发展的速度会比较快,人才的需求量大,需求急。这种情况下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招聘就是最关键的内容,同时做好人才招聘后的培训、薪酬管理以及晋升等规划。每个岗位的人才能力不同,负责的工作也会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在薪酬制定中,要设置科学的定薪和增减依据[3]。只要员工能够达到相应的要求和目标,就可以得到相应的酬劳。这也是绩效管理的重点内容,通过以上内容的整合,基本形成人力资源管理基础模块的雏形,可以进行基础性的运行(如图1所示)。

681496278a86ffb4bbb148d6c73bbaa3.png

  (二)人力资源规划与劳动关系体系


  企业人力资源规划中需要保证组织目标与企业战略目标的一致性,结合当前市场环境以及行业的发展趋势,探究企业发展战略。以花园营养科技有限公司为例,企业为生物研发型企业,在未来的人才预测中可以确定,需要以研发和创新型人才为主,因此在人力资源规划方面也需要向这个方面发展。针对企业的人力资源能力和素质进行评估,并进行针对性地培养,充分激发员工潜力。劳动关系体系的构建中以和谐度为核心,为了保证劳动关系构建和谐情况的准确判断,需要构建科学的评价指标,指标要能够量化,对劳动关系具有引导性,具有可操作性。指标的制定要咨询专家后进行指标筛选,结合员工的物质以及精神需求等,促进员工融入企业良好的人际关系中。


  (三)构建立体化招聘体系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完成基本的模块构建后,对各个模块进行细化和完善。首先,在招聘体系的构建中,要明确招聘体系的流程和步骤,结合企业的人才需要制定招聘标准,避免造成招聘资源的浪费。各个部门的人才招聘,要与对应部门的领导主管进行沟通,了解部门对人才的要求,在确定各部门的要求后可以提前做好人才规划,避免被动的等待各部门领导提出要求,导致招聘过于仓促,难以达到有效的招聘效果。以销售部门为例,销售部门的工作压力大,而且经常需要出差,因此在人才招聘中会对应聘人员的家庭结构、性别以及出差接受度等提出要求,这些都需要在招聘标准中做出明确的标识,有利于对人才的筛选,通过岗位说明书的方式对人才的要求给出明确说明[4]。同时,在招聘的过程中,也需要与企业领导以及部门管理人员做好沟通和配合,防止在招聘中出现与企业领导、用人部门以及招聘人员的招标标准不统一的问题。确定招聘标准后,再对招聘的步骤进行完善,明确招聘中的申报、审批以及招聘人员到位的时间。


  (四)完善薪酬体系


  在经济新常态发展背景下,薪酬体系的构建尤为重要。部分企业在起步阶段的薪酬构建并没有明确的标准。但是随着企业的发展,如果薪酬仍然缺乏规范性,会对部分员工的利益造成损害,导致企业人才流失。因此,在薪酬体系构建中,首先要对企业当前的薪酬管理情况进行判断,并了解当前同行业的薪酬标准和结构体系。然后按照企业的岗位对薪酬进行等级划分。先列举出最低档和最高档的薪酬标准,形成薪酬体系结构的框架,然后结合等级采用薪点制的方式,将员工的职位与薪酬对应。薪酬体系的构建还需要考虑到员工的职位晋升或者调岗等引发的薪酬调整问题。


  (五)完善绩效管理体系


  经济新常态下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绩效管理是改革的重点,从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绩效管理情况来看,绩效考核指标的设计中可以采用从上到下与从下到上两种设计方式形成一个闭环。将企业岗位职责作为绩效考核指标评价体系,同时个人评价指标要与企业的整体发展指标统一,避免出现个人指标完成度好,企业业绩降低的尴尬局面。绩效考核体系的构建,要结合企业的情况采用多种考核方式,如可以构建平衡法考核体系、360度评估体系、员工自我评估体系等。同时,在绩效管理体系中,可以从物质和精神两个方面的激励入手,满足所有员工的需求[5]。


  (六)构建合理的培训管理体系


  在企业的培训管理体系构建中,可以分为新员工培训与在职培训两个体系。针对新员工的培训体系构建,形成企业文化以及综合素养培训的普适性培训模式,结合员工的工作部门和工作岗位形成的针对性培训模式。在职员工的培训则是从员工绩效评价的不足以及新技术、新工艺和新理念的引入两个方面构建培训体系。所有的培训工作开展,人力资源管理部门都要提前准备培训资料,可以将材料装订成教材的方式,形成系列性的培训资源,有利于员工培训后复习和查找。每次培训完成后要设置考核环节,对培训的效果进行检验,对于考核不合格的人员需要重新培训,如果不合格人员比较多则考虑改善培训方式,保证培训体系不断完善。


  四、结语


  综上所述,经济新常态下的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标准需要结合经济发展形态,加强对人力资源管理标准的整改,优化人力资源结构,以人力资源六大模块为基础,形成更科学的管理体系,优化企业人力资源配置,激发人力资源潜力,为企业发展提供动力。

参考文献


  [1]邹洪海.经济新常态下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标准体系建设研究[J].商场现代化,2024(18):80-83.


  [2]池冠江.经济新常态下我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标准体系建设分析[J].中国市场,2023(27):94-97.


  [3]霍露露.论经济新常态下人力资源安全管理[J].中国储运,2020(7):135-136.


  [4]朱寿斌.经济新常态下我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标准体系建设的问题和对策[J].中国标准化,2018(2):241-243.


  [5]熊娜,洪雅咏.大数据驱动下的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创新策略研究[J].中国科技投资,2024(35):130-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