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论文投稿/征稿

欢迎您!请

登录 注册

手机学刊吧

学刊吧移动端二维码

微信关注

学刊吧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关于我们
首页 > 学术论文库 > 经管论文 学案导学教学法在高职财务会计类课程教学中的应用研究论文

学案导学教学法在高职财务会计类课程教学中的应用研究论文

1

2025-08-06 11:48:33    来源:    作者:xuling

摘要:学案导学教学法在高职财务会计类课程教学中的应用,是当前高职教育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学案导学教学法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参与度。

  [摘要]学案导学教学法在高职财务会计类课程教学中的应用,是当前高职教育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学案导学教学法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参与度。同时,教师成为引导者,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和能力。文章结合高职财务会计类课程的特点和学情,首先阐述学案导学教学法的含义,然后总结学案导学教学法在高职财务会计类课程教学中应用的意义,最后提出学案导学教学法在高职财务会计类课程教学中应用的路径和关键点,以期帮助高职院校提高财务会计类课程教学质量。


  [关键词]学案导学教学法;高职院校;财务会计类课程;课程教学

  1学案导学教学法概述


  学案导学是以学案为载体,以导学为方法,以教师指导为主导,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体,由教师和学生共同合作完成教学任务的教学模式。学案导学教学法是一种注重学生自主学习和实践操作的教学模式。其核心思想在于通过精心设计的学案(学习案例),引导学生主动探索、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动力。该教学模式强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性和参与性,倡导学生从被动接受转变为主动参与,从传统的知识传授转变为知识建构,从被动学习转变为自主学习。通过实际操作和案例分析,学生能够将理论知识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提升知识运用能力。通过学案的引导,学生能够建立自己的学习框架,形成良好的知识结构,提高学习效率和质量[1]。


  2学案导学教学法在高职财务会计类课程教学中应用的意义


  2.1弥补常规教材的不足


  目前,高职财务会计类教材种类繁多,有侧重于理论知识的教材,也有侧重于实践操作的教材。有些机构还组织高职院校相关教师对教材进行重新编写,试图让教材更贴近高职学生的学习所需。但是,各个学校的实际情况不同,这些教材无法满足所有高职院校的教学需求,依然存在一些难以化解的问题。学案导学教学法是以学案为载体,以学生学情为基础,充分考虑班级学生的具体情况,包含知识基础掌握情况、学习态度、学习方式等,在此基础上确定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及教学方法等,从而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使教学效率更高,从而弥补了常规教材的不足[2]。


  2.2改进学生学习方式


  编写学案的目标是满足素质教育要求,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自主学习及合作探究。该目标是在以学生为本的基础上,以三维目标为落脚点,结合科学评价体系,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在学案导学教学法下,结合学生实际情况设计由易到难、逐渐递进的学习任务,将课堂时间还给学生,学生由“观众”转变成“演员”,教师从“导演+演员”转变为“导演”。为完成教学任务,学生必须寻找和收集相关信息,且对相关信息进行整理与加工;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需要以小组的形式展开合作。在学案导学教学中,学生的学习方式得到极大转变,能够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增强团队意识,从而实现自我学习、掌握知识及内化知识的目标。


  2.3及时反馈教学效果


  学案导学教学法重在“导”,即将知识点按照学生能接受的方式进行分解,通过学生易于掌握的方式呈现出来,将知识点分解成环环相扣的问题或任务,犹如“通关游戏”。在学生完成当前任务后,采取自评、互评及教师评价等方式实时评价,及时反馈学生的学习效果,这样有利于教师全面了解学生知识点的掌握情况,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和进度,让教学更具备针对性,让学生真正掌握知识点。


  2.4提升教师的教学素养


  编写学案的本质是教师处理教材、预设目标及确定教法等各方面的详细规划。学案导学的核心是将传统的“教学”转变成“导学”,要求教师转变教学观念,转变角色,从“导演+演员”转变为“导演”,从传统如何“上好”一堂课转变为如何“导好”一堂课。比如,为引导学生掌握“计算年终奖的个人所得税”这个知识点,可先抛出两个年终奖相差1元的计税案例,接着明确该案例所用的目标知识与所需的计税公式,再将计税任务进行细分,划分成选择计税公式、确定税率、计税等多个任务,每个任务都要有任务结果的反馈。因此,教师在学案导学教学时需要转变教学观念,持续更新教法,深入研究学情,从而帮助教师不断提升教学素养。只有持续提升教师的教学素养,才能够实现学案导学教学法的目标,真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3学案导学教学法在高职财务会计类课程教学中的应用路径


  财务会计类课程的专业性极强,学生理解起来比较困难,加之教师教学时采用传统教学模式,导致教学效果不佳,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因此,为了打破传统教学模式的弊端,本文提出将学案导学教学法应用到高职财务会计类课程教学中[3],具体应用路径如图1所示。


  3.1课前导学


  在上课之前,教师应结合学生学情和教学内容确定教学目标,结合教学目标制定好学案,为学案导学教学的开展做好准备工作。课前,教师应将事先制定的学案发给学生,并且让学生明确此次教学的学习目标,引导学生对教学内容进行自主学习,梳理教学内容,逐渐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在学案导学教学过程中,学案设计至关重要,必须要保证学案具有启发性,能够通过学案拓展学生的思维,有利于学生开展自学。学案设计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选择教学内容:在选择教学内容时不能太随意,应该结合学生的认知水平与理解能力,以及教材上对知识体系的安排,认真分析教学大纲、教学内容等相关资料,结合学情进行整合。


  (2)指导学习:在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应明确告诉学生学习过程中的问题解决方法,指导学生将前后知识点联系起来,如果知识点难度较大,还应指导学生查阅其他相关资料,通过其他资料的启发加深学生的理解。


  (3)反馈问题: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面临着各种问题,需要教师及时给予指导。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及时记录问题,且将问题反馈给教师,以便在课堂上得到解答。教师只有收集到学生自主学习的问题反馈,才能在课堂上有针对性地进行引导,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在学案导学教学中,课前导学是正规过程的首要环节,自然十分重要,其实施效果好坏直接影响后续环节的开展,必须高度重视。以“消费税”相关内容为例,在上课前3~5天,教师就应该将学案发给学生,其中要明确学生学习的目标、内容、方法、学习效果测试等各个事项。为了提高学生自主学习效率,教师可设置一些问题,如征收消费税的范围有哪些,日常生活中有哪些消费税,如何计算应缴纳消费税的税额等。教师设置问题时应充分考虑学生的兴趣点,引导学生在自主学习后能够找出问题的答案。


  3.2课中导学


  在学案导学教学中,师生处于平等地位,在和谐的课堂氛围中互动。在开展课堂教学时,教师应对学生自主学习的效果进行评价,围绕学生自主学习中的共性问题展开讨论。在教学中,对于简单易懂的知识点,学生自主学习时已经基本掌握,教师就不必花费太多时间讲解;而对重难点问题、共性问题,教师就要作为重点内容进行精讲,引导学生通过头脑风暴、集中探讨等方式得出问题的答案或解决方案。在课中导学阶段,教师要紧扣学案的要求,将课堂主角还给学生,引导学生集中讨论具体的问题[4]。

6dbeec010804cee374350d4a6c98424.png

  以“消费税”相关内容为例,教师在课堂导学阶段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学生汇报:要求学生汇报自主学习的情况,将问题提出来;当学生汇报完毕后,教师就针对学生的自主学习情况进行总结,汇总展示学生反馈的未解决问题,特别是共性问题,重点评价学案中的优缺点,便于下一步主题探讨时加以完善。


  (2)释疑:这个环节主要是解决学生的疑难问题,是课堂导学的重要环节。在该环节,教师要以课前学生提出的共性问题为出发点,结合知识点对学生进行点拨和指导。在导学过程中,不要直接将答案告诉学生,先鼓励班上基础好一点的学生尝试进行解答,教师在此基础上进行补充和引申。对于晦涩难懂的问题,教师可选择生活中的例子进行类比,从而帮助学生理解知识点。比如,介绍消费税含义时,教师可列举现实生活中的物品,询问售价,然后分解售价,引导学生对商品成本及消费税有一个初步认识。


  3.3课后导学


  课后导学是这种教学模式的最后环节,极易被教师忽略。一堂课一般为45分钟,对教学有时间限制,因此,教学效果不一定能够达到预期。为弥补课堂导学的不足,教师在课后与学生沟通交流尤为重要。在传统教学中,虽然许多教师上完一堂课后也会结合实际情况布置一些练习题,便于学生巩固所学知识,但这种方法只是单纯追求巩固理论知识,未重视启发学生的学习思维,未达到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目的。在学案导学教学中,教师设计课后任务时应注重启发性,引导学生进一步探索,从而发现新的问题,在解答新问题时同步巩固知识并提升能力。在这个环节,教师不能认为自己的教授任务已经结束而放松导学,而是要为学生积极提供帮助与指导,增强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最大限度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


  4学案导学教学法在高职财务会计类课程教学中应用的关键点


  在高职财务会计类课程中应用学案导学教法,重点在于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和自主探索。要想真正发挥出这种教学模式的作用,必须在以下环节不断探索与实践。


  4.1合理设计学案


  在学案导学教学中,学案是基础,更是指导学生学习的路线图,其重要性不言而喻。教师必须高度重视学案,在学案上花费大量的时间与精力。在设计学案时,要根据学生学情设计问题,有针对性地创设教学情境,体现出分层教学的优势。在设计学案时,还要认真研究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从小“台阶”开始逐步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及团结协作能力。对于学案中的案例和任务,必须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设计,确保案例和任务具有可操作性,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激情和主动思考的动力[5]。


  4.2提升课前自主学习的效果


  在学案导学教学中,课前导学是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和发现问题的重要环节。在实践过程中,鉴于高职院校生源的特殊性,部分学生的学习习惯不好和自觉性不高,课前导学难以获得应有的效果。因此,在课前自主学习阶段,教师必须加强监督。在课前导学环节,教师应结合实际情况设计监督机制与考核机制,通过学生间互相监督、在线提问等方式督促学生自主学习,促使学生掌握相应知识,为课中导学的正常开展奠定基础[6]。


  5结束语


  在高职财务会计类课程教学中,学案导学教学法的应用为学生提供了更加自主、深入的学习体验。学案导学教学法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还能够提升他们的思维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教师在教学中的角色也由传统的灌输者转变为引导者和促进者,与学生共同构建知识体系。未来,通过学案导学教学法的不断应用,高职财务会计类课程的教学质量将得到更大的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也将得到增强。

 主要参考文献


  [1]王平.走向“整全人”的价值教育:兼论道德情感与价值的统一关系[J].教育研究,2018(9):72-79.


  [2]刘衡.全人教育理念的应用探索:以《财务分析》课程为例[J].时代经贸,2018(13):39-40.


  [3]范敏敏.基于全人教育观的高职财务会计课程教学创新模式的研究:“学案导学”教学法的实际运用[J].湖南邮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1):94-97.


  [4]徐瑾.五年制高职数学教学中运用学案导学的实践与探究[J].职教通讯,2017(6):55-56.


  [5]伍伟敏.高职专业技术课程教学中学案导学的实践应用[J].产业与科技论坛,2023(23):149-151.


  [6]袁娅娅.基于“学案导学”的高职对分课堂教学对策研究[J].职教论坛,2020(9):71-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