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论文投稿/征稿

欢迎您!请

登录 注册

手机学刊吧

学刊吧移动端二维码

微信关注

学刊吧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关于我们
首页 > 学术论文库 > 经管论文 健身行业的冰与火之歌论文

健身行业的冰与火之歌论文

3

2025-07-29 16:28:51    来源:    作者:xuling

摘要: 在繁华的城市中心,大型商场里的健身房曾经是人们日常锻炼的热门去处,凭借着稳定的客流和优越的地理位置,它们一度被视为健身行业的佼佼者。然而,即便拥有如此优越的条件,这些健身房依然无法逃脱倒闭的命运。

  在繁华的城市中心,大型商场里的健身房曾经是人们日常锻炼的热门去处,凭借着稳定的客流和优越的地理位置,它们一度被视为健身行业的佼佼者。然而,即便拥有如此优越的条件,这些健身房依然无法逃脱倒闭的命运。与此同时,一大批大型连锁健身房也在行业的寒冬中摇摇欲坠,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


  2024年6月伊始,卡莫瑜伽在微信公众号上宣布永久闭店。直至闭店前,卡莫瑜伽已在全国布局了超过30家直营连锁场馆,这些场馆曾是许多瑜伽爱好者心中的圣地。然而,就在闭店前的一个月,许多会员刚刚续费了年卡,这无疑给这些会员带来了极大的困扰。更令人唏嘘的是,距离上一家知名健身品牌Space的倒闭,仅过去了一个多月的时间。

  近年来,健身房行业似乎进入了一个“多事之秋”。据《2023中国健身行业数据报告》显示,2023年全国商业健身房(含健身俱乐部和健身工作室)的倒闭总数达到了惊人的8 057家,倒闭率高达9.46%。而在2022年,这一数字更是高达9 751家,倒闭率也攀升至10.39%。这意味着,每年有近万家的健身房消失,这对于整个行业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打击。


  然而,尽管健身房行业目前处于低谷期,但并不意味着它就此一蹶不振。相反,这或许是行业洗牌、重新出发的一个契机。在这个“浑水摸鱼”的时段里,那些能够抓住机遇、顺应市场变化的创业者们,或许能够成为行业的佼佼者。事实上,近年来健身内容在新媒体平台上的火爆程度有目共睹,这无疑为行业带来了更多的发展机遇。


  消失的它们


  传统健身房行业的频繁爆雷,其核心原因往往归咎于财务结算方式的失衡。在理想状态下,财务运作应遵循“服务提供与核销同步”的原则,即健身房在提供多少服务并核销相应服务后,才能合理支出对应的费用。然而,众多健身房在实际操作中采取了将未来尚未履行的服务收入提前支出的方式,这种财务模式在遭遇运营问题或新会员增长乏力时,往往会迅速导致资金链断裂,从而引发爆雷事件。一兆韦德等知名品牌便成为了这一现象的典型代表。

  以卡莫瑜伽为例,这家在北京多个繁华地段拥有门店的连锁品牌,从2024年年初开始便陆续关闭门店。当时,就已有会员和业界人士猜测卡莫可能面临经营困境。尽管在2月份,卡莫宣布获得了美股上市公司ACG的战略投资,似乎为品牌注入了新的活力,但好景不长,仅仅数月后,卡莫最终还是未能逃脱倒闭的命运。


  与卡莫瑜伽相似,Space健身品牌也面临着巨大的运营成本压力。Space的门店多位于一线城市的核心商圈,如国贸、三里屯等,这些地段的商铺租金高昂,且通常需要提前支付2~3个月的押金。此外,Space的场馆空间较大,加上灯光、音箱、洗浴间等配套设施的完善,使得运营成本进一步攀升。


  实际上,早在2022年,Space的衰退迹象便已经开始显现。在这一年,Space关闭了上海港汇恒隆店;2023年4月,杭州湖滨银泰店也宣布闭馆。这一系列闭店事件不仅引起了会员的强烈不满,也引发了业界对Space服务质量下降的质疑。

       行业大洗牌


  尽管健身房行业在一定程度上是依赖地理位置的“本地生意”,能够覆盖周边一定范围内的客户群体,但每家场馆的纯线下健身服务所产生的营收却是有限的,且天花板明显。近年来,户外运动的兴起以及特殊时期的影响,使得原本就面临挑战的健身房行业更是雪上加霜。知名瑜伽连锁机构梵音瑜伽、一兆韦德、舒适堡等知名品牌的倒闭或关店事件频发,进一步加剧了行业的动荡。

  在消费者信心受挫的背景下,传统的年卡消费模式受到了质疑。相反,月付制逐渐成为更受消费者青睐的付费方式。2024年的CHINAFIT北京体育与健身大会上,月付制成为了焦点话题。多家主打月付制的服务商分享了如何通过月付模式吸引客户、维持健康持续的盈利模式。


  与此同时,小而精的健身俱乐部和工作室逐渐崭露头角,成为市场的主流。乐刻运动、中田健身等中小型健身房在门店数量上占据了领先地位。超级猩猩等以“小而美”为特色的品牌,通过精准的市场定位和优质的服务,赢得了消费者的喜爱。乐刻运动更是提出了“百城万店”的增长目标,并在过去一年中连续发布了多个子品牌,进一步拓展了其业务范围。


  除了业务模式的创新,与品牌的跨界合作也成为健身品牌们的新策略。Space在倒闭前曾与奔驰、Nike、lululemon等多个品牌展开合作,乐刻运动则与FIIL Belt合作推出了运动耳机,超级猩猩则与餐饮品牌wagas联名,推出了系列促销活动。这些跨界合作不仅为健身品牌带来了更多的曝光机会,也丰富了消费者的健身体验。


  小型连锁在行业寒冬之际迎来“春天”


  2023年5月,国内健身行业的巨头一兆韦德,在上海的多家门店突然宣布临时闭店,引发了业界的广泛关注和消费者的担忧,也反映出整个健身行业的困境。不仅仅是大型健身房,以女性为主要客群的瑜伽馆也陷入了困境。这些瑜伽馆原本以提供高品质的教学和服务为卖点,吸引了大批忠实粉丝,但如今却陷入了退款难、服务差等问题的泥潭中。


  有健身行业从业者认为,除了消费大环境的不景气外,健身客群自身的独特性也是导致很多健身房难以为继的原因之一。一般来说,人们在开始健身的初期,往往充满了热情和动力,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热情会逐渐减退。通常,在健身一年半或两年左右的时间节点上,爱好者会迎来一个所谓的“倦怠期”,对健身的兴趣和动力大幅下降。这种变化不仅影响了会员的出勤率,也直接影响了健身房的收入和运营状况。


  而在大型连锁健身品牌和个体健身房面临生存挑战之际,一些小型连锁健身房却悄然崭露头角,迎来了发展的黄金时期。乐刻运动,作为其中的佼佼者,以其独特的经营模式和快速的发展速度,成为了行业内的一股清流。作为杭州乐刻网络技术有限公司的旗舰品牌,乐刻运动凭借创新的思维和技术驱动,成功吸引了众多投资者的目光。2015—2017年,乐刻运动先后完成了三轮融资,总金额高达数亿元人民币,为公司的快速发展提供了坚实的资金保障。而在2021年12月,又进行了一轮融资,进一步彰显了乐刻运动的市场潜力和投资价值。如今,乐刻已经在全国23个城市成功开设了约1 300家门店,用户数更是突破了1 000万大关。就在不久前,乐刻运动宣布了令人瞩目的“百城万店”战略,计划在未来五年内进军100个城市,实现一万家门店的宏伟目标。

  与大型商业健身房不同,乐刻运动走的是小而精的路线。其门店面积一般控制在200~300平方米,这样的规模不仅降低了租金成本,还有助于品牌在市场上的快速扩张。同时,乐刻运动还充分利用了互联网的优势,实现了线上线下的融合。消费者可以通过手机App预约课程、购买会员卡等,享受到更加便捷的服务。


  除了小而精的经营模式外,乐刻运动还注重打造独特的品牌形象。其门店通常采取“24小时营业”和“全国门店适用”的策略,这种全天候、全国性的服务网络,吸引了大量只有碎片化时间的锻炼人群,如上班族和学生党。这些人群往往因为工作和学习的原因,无法抽出整块的时间去健身房锻炼,而乐刻运动正好满足了他们的需求。


  值得一提的是,乐刻运动并非孤军奋战。在小型健身房市场上,超级猩猩、Keepl and等品牌也采取了类似的经营模式和发展策略。这些品牌通过提供便捷、高效的服务和灵活多样的课程,成功吸引了大量年轻消费者的关注。


  然而,尽管小型健身房如乐刻在纸面上看起来拥有巨大的市场需求,但扩张后的盈利能力仍是一个未知数。瑞幸咖啡作为快速扩张的典范,其发展历程为小型健身房提供了借鉴。瑞幸通过大量开店、提供优惠迅速打开市场,并凭借成熟的供应链和门店管理体系保持高效运营。然而,小型健身房在扩张过程中也面临着诸多挑战。


  首先,这些小型健身房主要面向下沉市场,寻找流动性较强的客户群体。然而,当这部分市场被充分开发后,如何寻找新的增长点成为了一个难题。向上拓展高端市场难度巨大,因为大型商业健身房在面积、设施等方面具有明显优势。其次,企业健身房作为小型健身房的潜在竞争对手,虽然不以盈利为目的,但其提供的免费福利却对小型健身房构成了威胁。此外,小型健身房的付费制度也是一把双刃剑。月付制和按次收费的模式降低了消费者的决策成本,但也容易导致用户黏性的不足。一旦拉新进入瓶颈期,客户流失规模将迅速扩大,给门店的资金周转带来压力。


  用户是重心,教练是关键


  为何在健身行业中,不同品牌的发展轨迹会如此迥异?有行业分析师指出,这主要源于传统健身房与新兴健身品牌在用户服务理念和经营模式上的显著差异。


  传统健身房长期以来的高消费门槛预付费模式,以及过度依赖推销而忽视服务质量的经营方式,逐渐与用户的消费习惯相悖。在这样的经营模式下,不仅教练的水平参差不齐,导致服务质量难以保证,也难以为用户提供标准化、个性化的产品和服务。当健身房无法真正以用户为中心,提供贴心、专业的服务时,用户很难产生续费意愿,这往往导致健身房资金链的紧张甚至断裂。


  面对这样的市场挑战,一些传统健身房品牌开始反思并调整经营策略。以一兆韦德为例,在经历了用户流失和业绩下滑的困境后,其意识到用户体验才是企业的生命线。因此,一兆韦德决定停止销售长期卡,并推出更加灵活多样的会员卡种体系,以满足不同用户的健身需求。这一举措不仅降低了用户的消费门槛,也提高了用户的满意度和忠诚度。


  与此同时,新兴健身品牌如乐刻、Keep等则从一开始就注重用户体验和服务质量。Keep通过联合传统健身房打造“Keep优选健身馆”,实现了线上线下的深度融合。这种合作模式不仅降低了双方的运营成本,还提高了服务质量和用户体验。用户可以在Keep的平台上选择附近的优质健身馆进行锻炼,享受更加便捷、专业的服务。


  超级猩猩的创始人也强调了用户需求的重要性。只有不断响应用户需求、满足用户需求,才能赢得用户的信任和忠诚。因此,超级猩猩不断创新服务模式、丰富课程种类、提升教练素质,致力于为用户提供更加个性化、专业化的服务。


  此外,随着健身行业的竞争日益激烈,行业的分化态势愈发明显。在这个变革的时代,谁能笑到最后,成为行业的领军者?这不仅是一场关于便利性和性价比的较量,更是一场教练服务质量的竞争。在健身行业中,教练的角色至关重要。他们是直接接触用户的一线员工,是健身房的“金字招牌”。因此,谁能掌握更多优质教练,谁就能吸引更多用户续费,进而占据更多的市场份额。面对这一挑战,各大健身品牌纷纷采取行动,致力于吸引和培养优质教练。


  例如,乐刻、Keep、超级猩猩等互联网健身品牌纷纷成立了自己的教练学院,为教练提供专业培训和职业发展支持。一兆韦德等传统健身房品牌也在努力适应行业变革。它们通过重组门店团队架构、业绩考核体系等方式,选拔优质店长统筹管理门店运营、会籍以及教练团队。

  竞争之下需冷静和理性


  在全民健身的热潮下,国内的健身行业正迎来革新洗牌的阶段。这不仅是对企业的专业度和服务水平的考验,更是对企业耐力和创新能力的挑战。在特殊时期过后,人们对健康的追求和关注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这无疑为健身行业带来了显著的利好。线上健身业态迅速崛起,但线下健身行业也逐步展现出复苏的迹象,尽管速度相对缓慢。与此同时,那些之前对健身行业持观望态度的爱好者和创业者们,看到市场留下的空白,纷纷选择加入这场竞争,进一步加剧了行业的角逐。也可以说,市场正在经历一场优胜劣汰的洗礼。


  对于经营一家独立健身工作室的创业者来说,最大的挑战无疑是流量获取。传统的地推方式在当前的市场环境下效果有限,因此,他们更加依赖美团、大众点评等本地生活App来获取新客户。通过精准地服务消费者,并借助口碑效应,工作室才能逐渐积累起稳定的会员群体。在面临压力和挑战的同时,许多创业者也在积极寻求创新和突破。他们采取了更加精准的营销策略,例如根据工作室的定位和用户的特定需求来选择适合的器械、制定有针对性的课程。通过深耕细分市场,提供精细化的定制服务,这些独立工作室得以与知名品牌形成差异化竞争,从而在市场中找到自己的定位。


  此外,随着年轻人个性化需求的不断增加,市场也在逐渐走向细分。当代年轻人更倾向于追求定制化、个性化和有趣的运动方式与体验。为了满足这些需求,健身房的经营者需要提供多样化的课程和活动形式,将社交互动、个性化方案与科技时尚元素相结合,为年轻人打造更加独特和吸引人的健身体验。这种趋势不仅为健身行业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也促使了行业内部的进一步变革和创新。


  面对广阔的市场前景和激烈的竞争环境,健身行业需要保持冷静和理性,特别是传统健身房,更需要积极寻求变革和创新。从场馆提供基础健身服务,到离开场馆后的消费场景开发,再到教练线上线下专业能力的延展,健身行业的想象空间确实很大。但急功近利的心态只会导致行业混乱和不可持续的发展。因此,健身品牌需要注重服务质量和用户体验,不断创新和改进,才能赢得消费者的信任和支持,实现长期的稳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