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 Z-score 模型的 A 企业财务风险分析论文

2025-07-29 16:21:55 来源: 作者:xuling
摘要:企业要想实现长远发展,应全面了解自身财务状况,以提高应对风险的能力。文章通过偿债能力、盈利能力、营运能力、发展能力等财务指标来分析A企业在筹资、投资、营运方面存在的风险。
摘要:企业要想实现长远发展,应全面了解自身财务状况,以提高应对风险的能力。文章通过偿债能力、盈利能力、营运能力、发展能力等财务指标来分析A企业在筹资、投资、营运方面存在的风险,以Z-score模型为基础,利用A企业2017—2023年的财务数据,分析X变量和Z值的变动情况,对企业风险的整体状况加以综合衡量,进一步评估其财务风险的波动性。最后,在对财务风险进行识别与评价的前提下,结合企业所处的内外部环境以及本身的资本结构,提出了相应的应对措施,包括制定战略规划、完善内部监督机制、调整股权结构与治理方式等,来帮助企业应对风险,并为同行业企业提供参考。
关键词:Z-score模型;风险识别;财务风险
引言
过去几十年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随之而来的环境问题也日益突出。因此,大力发展新能源产业可谓是大势所趋,在国家“碳达峰”和“碳中和”战略目标推动下,国内新能源产业的发展更是有望再上一个台阶。A企业是一家在新能源领域具有重要影响的高新技术企业,通过持续的技术创新和优质服务,为新能源行业的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然而补贴政策的变化、主营业务市场下行、成本上升等问题的出现,使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受到严重影响,面临诸多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Z-score模型是评估企业财务健康状况和破产风险的有效工具,通过分析企业的财务比率,能够提供多个量化的风险指标,帮助企业识别和防范潜在的财务风险。
一、A企业简介
A企业于2001年成立,其发展战略是节约环保以及清洁能源,涉及到光热利用、电站空冷系统等多方面的研发、设计等流程。主导产品为成套服务及运营、太阳能热发电系统核心装备、电站空冷系统成套设备。
二、A企业财务风险识别
(一)筹资风险识别
A企业2017年的流动比率为4.71,此后开始产生了较大幅度的下降,到2020年和2021年分别降为1.03和1.06,表明此时企业流动资产和流动负债占比基本持平。2017—2022年速动比率始终处于下降趋势,从4.19降至0.9,且连续三年低于1,说明扣掉存货后A企业的速动资产低于流动负债,即企业负债所占比例偏高。除此之外,资产负债率虽然整体在上升,从2017年的18.08%上升到2023年的35.59%,但是相较于同行业仍旧存在总体偏低的问题。这一系列数据变化也表明企业存在的负债压力较大,长短期偿债能力均较弱,存在较高的筹资风险。
(二)投资风险识别
企业的投资风险主要体现在发展能力、盈利能力等方面,本文选取营业收入增长率作为发展能力的指标,选取资产回报率、净资产收益率,以及净利率来作为盈利能力的主要分析指标,通过发展能力与盈利能力指标来进一步分析A企业存在的投资风险。
从表1可以看出,A企业2017—2023年盈利能力的各项指标始终呈现出波动的趋势,且近年来平均值均为负数,其中净利率的波动幅度明显大于其他指标,在2018年和2020年分别为-130.15%和-202.01%,2021年至今降幅虽有所缓和,却依旧为负值。净利率反映了企业的投资价值,值越高表示企业的投资价值越大。A企业的净利率连续多年为负,这也表明企业的盈利能力较差,而投资者一般更倾向于投资净利率大于2%的企业,所以企业存在潜在的投资风险。此外,净资产收益率表明公司自有资本创造净利润的能力,A企业的净资产收益率除在2017年、2019年略大于0外,其他年份均为负值,说明企业长期处于亏损状态,这和企业盲目扩张,大举投建光伏发电等项目有关。适当进行多元化扩张或许能降低企业的风险,但在企业存在较大的偿债压力情况下,依然拟投建上百亿的大基地项目加码产业布局,可能非但不能解决当下的财务困境,反而会使企业陷入财务风险。
净资产增长率能有效反映出企业资本规模扩张的速度,也是衡量企业成长状况、规模变化的重要指标,企业的净资产增长率越高说明企业的生命力越强[1]。当企业同时拥有较高的净资产收益率和净资产增长率时,说明企业在未来的发展中更有生机,而A企业净资产增长率2017—2023年间从145.84%骤降为-6%(见表1),这说明企业的净资产总额近年来持续下降,需要引起足够重视。
(三)营运风险识别
企业的经营风险主要用营运能力来衡量,本文选取了存货周转率、应收账款周转率以及总资产周转率3个指标来进行分析。如表2所示,A企业应收账款周转率从2017年的1.25到2023年的0.9,一直在较低水平进行小幅波动,这表明企业收回账款的速度较慢,资金利用率偏低,流动资金的使用效率降低,使企业无法使用该笔资金进行多元化的发展,甚至会影响企业的正常运营。总资产周转率远低于行业均值0.41,存货周转率从2.67降至0.88,这些都说明了企业存在资产周转速度较慢、资金被大量占用、企业变现能力差等影响企业运营的风险。
三、基于Z-score模型的A企业财务风险评价
(一)Z-score模型的理论基础
Z-score模型于1968年由美国Edward I.Altman教授提出,是用来预测企业破产风险的一种财务分析工具。他通过数理统计采用20多个财务比率创立了著名的五变量模型,将能够反映公司问题的财务比率变量分为5个指标,即变现能力、盈利能力、偿债能力、财务杠杆以及周转能力,并使用多元判别分析技术,在每类财务指标中选择一个预测能力最明显的指标,并将其添加到模型中得到Z模型。该模型可以根据公司的资产规模、变现能力、偿债能力、财务结构来衡量公司的财务状况,适用于公开交易的制造公司,对于非制造业上市公司,Altman教授于2000年对模型进行修改,得出Z″值模型[2]。
Z=1.2*X1+1.4*X2+3.3*X3+0.6*X4+0.999*X5(1)
Z″=6.56*X1+3.26*X2+6.72*X3+1.05*X4(2)
(二)Z-score模型判别临界值
在Z-score模型中,公司的Z值越低,风险越大,破产的可能性也越高。当Z值低于1.81时,则表明企业破产的可能性非常高,面临严重的财务危机;当Z值高于2.675时,则表明企业相对安全,财务状况和经营状况较好;如果Z值在1.81~2.675之间,则表明公司的财务状况不确定,一年内破产的可能性为95%,两年内破产的可能性为70%[3]。通过分析企业的Z值,可以有效地预测公司面临的潜在财务危机,提前采取相应的解决措施。
(三)A企业Z-score模型的建立
Z-score模型的具体运用体现在Z-score的计算中,Z-score在不同的情况下,可以反映出公司当前的财务运作,对于可能出现的风险,可以将其数字化,为公司经营者制定规划以及管理公司日常事物带来关键性指引。表3为A企业2017—2021年间的相关数据,由此计算得出A企业的Z值,详见表4。
四、基于Z-score模型的A企业财务分析评价结果分析
(一)单个指标分析
1.X1=营运资本/资产总额
从表4可以明显看出,A企业的X1自2017年开始急速下降,2017年为0.557 3,2018年就减少了一半,为0.277 5,2019—2020年间持续减少,逐渐从0.179 7降低到0.009 5,到2023年底小幅上升到0.189 7,结合报表数据,主要原因是近年来A企业的流动资产在大幅减少,相较于2017年66亿元的流动资产,2021年已经减少为23亿元,虽然2023年上升到30亿元,但整体上还是呈下降趋势。与此同时,企业的流动负债却在逐年上升,从2017年的14亿元上升到2022年的21亿元,这就导致了营运资本大幅减少。X1反映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值越小表示流动资产相比流动负债来说越少。所以根据逐渐降低的X1数值,不难看出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相对较弱,偿还债款的压力较大。因为流动资产较少,企业日常经营活动中可用的现金流就少,部分流动负债只能依靠长期资产来偿还。
2.X2=留存收益/资产总额
从表4可以看出X2从2017年的0.096 6下降到2023年的-0.169 1,主要是因为企业的未分配利润从7.76亿元降为-14.8亿元,这表示企业从2020年开始就处于亏损状态,盈利水平较差,较低的利润积累表明企业并没有长久发展的竞争力,也没有足够的资金来升级企业的资本结构,同样代表着企业在投资方面回报率较低,发生财务风险的可能性较大。
3.X3=息税前利润/资产总额
X3代表企业利用资产获得收益的能力,而且在Z-score模型中被赋予的权重最高,说明该指标是财务风险评价体系中的重点,比率越高,则表示企业运营管理水平越高、经济效益越好[4]。2020年之前A企业X3的值一直处于波动状态,在2020年之后开始降低,表明企业的获利能力下降,资金利用效率不足。
A企业2018年增发40多亿元,但是自营光热电站不顺利,再加上“十三五”期间,我国仅建成53万千瓦的光热电站,与规划目标的500万千瓦相差较大,完成率仅为10.6%。行业需求不足,导致公司持续大额亏损,参与增发的股东全部巨额亏损,这也导致这两年的X3指标为负。息税前利润的持续降低,表明企业盈利能力逐渐减弱,结合利润表可知,A企业近年来销售和获利能力也不尽人意,资产的利用率也不高,经营管理水平有待提高,企业应当尽快实施具体的措施以确保企业未来的发展。
4.X4=股权价值/负债总额
从表4可以看出A企业的X4指标2017年最高,为10.094,虽然在2021年有所回升,达到4.938,但2017—2023年整体依旧处于下降趋势,这也表明企业财务结构稳定性逐渐降低,也表明债权人投入的资本受股东资本的保障程度逐渐降低。
(二)Z值综合财务风险评价
Z值用来总体评价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由表4可知2017年A企业的Z值为7.052 6,表明企业财务状况良好,处于安全区,但2018年Z值大幅下降到2.551 5,低于2.675这一边界值,处于灰色区间,表明此时企业的财务状况不够稳定。2019年Z值略高于安全区边界值,净利润、营业收入等指标均有所改善,盈利能力得到了提高。A企业公告显示,2020年全年资产减值金额约5亿元,影响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净利润减少4.8亿元,再加上各种费用的增加以及大部分应收款未到账,最终导致2020年Z值不升反降,仅有1.079 3,低于破产区边界值1.81,企业面临较大的财务风险及经营风险。2021年Z值有所提高,虽然企业仍处于亏损状态,但是企业脱离了破产区,财务风险有所减少。2022年开始,Z值持续下降到仅有1.667,到2023年更是跌破1。通过分析企业数据,A企业2022年Z值下降的主要原因是光热补贴的减少导致收入逐渐降低,空冷设备制造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增加了成本,此外借款利率近7%,每年利息高达1亿多元,导致融资成本较高,再加上重资制造业前期投入资产减值产生损失较多,进而亏损严重。
五、解决措施
(一)制定战略规划
企业主要业绩来源是光热发电和空冷设备两部分,目前空冷传统行业发展不景气,毛利率较低,而光热发电的订单也未能跟上。企业应依据当前的发展趋势、市场等制定更适合自身的发展战略,并对企业战略进行监督控制、调整及评价。通过总结分析历年市场、预测未来市场,制定公司战略规划,并定期将结果进行总结汇报。
(二)完善内部监督机制
应制定股权监督机制,加强制度的透明度,从而维护公司股东的相关利益,充分发挥董事会与监事会的作用,通过各级监督,实现公开透明、人性化的权责管理,不断完善内部监督机制与整体治理的成效[5]。
(三)调整股权结构与治理方式
A企业控股股东及一致行动人的全部剩余持股仅有5%,公司股权极度分散。适度分散的股权的确能够确保利益均衡,可兼顾各股东的利益,但股权结构过度分散或集中,都不利于企业进行决策与战略制定,应当注重企业间的发展差异[6]。引进国外发达国家企业的股权结构与治理方式,本着实事求是与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原则,根据企业的经营发展特征,对公司的治理方式作出优化,企业也需要建立相关的治理制度,夯实公司治理的制度化基础。
六、结语
通过财务指标和Z-score模型分析可知,A企业的偿债能力较弱且存在较大的负债压力,净利润持续为负数,表明盈利能力较差,可企业在存在较大的偿债压力情况下,依然大力投建大额项目,非但不能解决财务危机反而会使企业陷入财务风险,再加上收回账款的速度较慢,资金利用率偏低,导致企业筹资、投资、营运能力均表现不佳。
企业可以从制定战略规划、完善内部监督机制、调整股权结构与治理方式入手,有效控制风险,解决企业存在的问题,促进企业发展。
参考文献:
[1]李翼.互联网企业多元化发展的财务风险分析以D公司为例[J].中国集体经济,2022(31):139-141.
[2]徐秀渠.Altman's Z-score模型在企业风险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经济经纬,2010(4):103-106.
[3]邰丽娜.Atman's Z-score模型对我国上市公司的适用性分析[J].财会研究,2011(24):49-51.
[4]谭舒雅.低碳经济下钢铁企业财务风险分析以H钢铁为例[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22(13):184-186.
[5]刘娟.论股权结构与公司治理[J].全国流通经济,2 021(27):38-40.
[6]陈文权.企业财务风险识别及应对措施分析[J].财富时代,2021(10):18-1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