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论文投稿/征稿

欢迎您!请

登录 注册

手机学刊吧

学刊吧移动端二维码

微信关注

学刊吧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关于我们
首页 > 学术论文库 > 经管论文 基于 CiteSpace 的虚拟仿真应用于物流管理专业教学研究热点及发展趋势分析论文

基于 CiteSpace 的虚拟仿真应用于物流管理专业教学研究热点及发展趋势分析论文

2

2025-07-14 17:06:53    来源:    作者:xuling

摘要:文中利用CiteSpace软件,对近十年来中国知网数据库中关于“虚拟仿真在物流管理专业教学中应用”的93篇关键论文可视化,从发文数量和期刊、研究机构和作者、关键词三方面对虚拟仿真在物流管理专业教学中应用现状、研究热点及发展历程进行分析。

  【摘要】文中利用CiteSpace软件,对近十年来中国知网数据库中关于“虚拟仿真在物流管理专业教学中应用”的93篇关键论文可视化,从发文数量和期刊、研究机构和作者、关键词三方面对虚拟仿真在物流管理专业教学中应用现状、研究热点及发展历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研究机构之间、作者之间的合作均比较少,研究联系不紧密;(2)虚拟仿真实验平台、虚拟仿真物流实验室和将虚拟现实技术应用于物流各环节的实验实训为目前的研究热点;(3)发展历程包括萌芽期(2010年以前)、尝试扩展期(2011年至2018年)、持续发展细化应用场景期(2019年至今)三个阶段。


  【关键词】虚拟仿真;物流管理专业教学;可视化分析


  1引言


  5G技术的发展,加快了虚拟仿真技术进入教育领域的步伐。2024年,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十二部门联合印发《5G规模化应用“扬帆”行动升级方案》,强调要加强虚拟仿真实验实训建设,以推动教育的数字化转型。目前,国内开设物流管理专业的本科院校有500多所,针对性地培养物流管理复合型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1]。将虚拟仿真技术引入物流管理教学课堂,根据教学目标合理设置虚拟场景,有助于提高课堂教学质量[2]。从2016年至今,虚拟仿真技术持续受到广泛关注。刘雪雪,安越[3]探讨了虚拟仿真技术在仓库管理培训中的应用,解决了传统仓库管理培训教学中存在的空间限制、潜在危险等问题。孟利清等[4]提出了以VR技术为中心的物流工程虚拟实践教学。伍星华等[5]论述了虚拟仿真技术在物流管理专业主干课程实验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宋建军,张霞[6]基于虚拟仿真实验平台梳理了物流管理专业课程体系。董魁,金诺[7]提出了当前物流管理专业虚拟仿真教学过程不规范、学生所学知识应用不充分、与物流行业现实发展衔接不紧密等问题。罗玲玲[8]研究了虚拟现实技术在现代物流知识与网络课程中的运用。虚拟仿真技术发展迅猛,其在物流管理专业实验教学中的应用也将成为未来物流教育学者研究的重点方向。为了更好地理解这一领域的研究动态,本文使用CiteSpace工具对虚拟仿真技术与物流管理专业教学融合的相关文献进行了统计分析,并绘制了知识图谱。通过对图谱和定量数据的分析,揭示我国虚拟仿真技术在物流教育领域应用的研究热点、发展历程和前沿趋势,这些分析结果将为物流管理专业创新教学模式的建设和发展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2研究设计


  本文采用的分析数据来自CNKI,即“中国国家知识基础设施”。首先,通过CNKI的主题检索功能,对时间在“2001年至今”范围内的主题词进行检索,包括“虚拟仿真+物流教学”“VR+物流教学”“虚拟现实+物流教学”;然后,得到相关期刊论文120余篇,除去会议、报告等无关文献27篇,最终导出可用文献93篇,导出格式为RefWorks;最后,使用CiteSpace对导出的文献进行可视化分析[10],了解与掌握发展规律、结构和分布、学科发展脉络和演变路径[11]。


  3研究结果


  3.1文献分析


  论文发表数量是衡量社会某一阶段对某一领域关注度的重要指标。本文通过检索主题词,统计了CNKI中每年关于虚拟仿真技术在物流类专业教学中应用论文的发表数量。数据显示,自2006年起,就有学者开始涉足这一研究领域,并且近二十年来,相关论文的发表数量整体呈现出稳步上升的趋势,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社会对虚拟仿真技术在物流教育中应用关注度的不断提升。①2006年至2014年,国内虚拟仿真技术与物流类专业教学应用研究发文量年均不超过2篇。21世纪初是我国物流发展的关键时期,入世带来机遇与人才需求,故高校开设物流专业,2004年虚拟思想理论完善,二者结合的研究文献随之增长。②2015年至2018年,相关文献数量稳步增长,发文量年均超2篇。2015年是虚拟仿真技术发展的重要节点,图像捕捉与控制方法改进使其备受关注,同时电子商务崛起带动物流发展,教育研究者探索新教育模式,虚拟仿真因其独特优势受到物流教育学者的关注和研究。③2019年以来,物流教育领域虚拟仿真技术研究文献激增,年均超10篇。“互联网+”、AI、VR/AR等技术革新与物流产业升级,推动教育模式改革。教育部政策引导与5G技术助力,加速虚拟仿真技术在物流教学中的应用。统计发现,文献主题主要聚焦于虚拟现实技术、物流实训教学、实验教学以及实践教学等领域。要求物流管理专业的学生不仅需要扎实掌握理论知识,更需具备实际操作能力。然而,对于高校而言,建设符合国家标准的实训场所成本高昂,且由于学生人数众多,设备设施有限,难以确保每位学生都能获得高质量的教学体验,同时潜在的安全风险也难以完全规避。因此,如何有效利用虚拟仿真技术来改进物流实训教学,成为了一个极具价值的研究课题。


  3.2作者分布分析


  为揭示作者合作关系并评估作者影响力,采用CiteSpace对相关文献进行了作者分布分析,如图1所示。从结果可看出,作者间的联系并不紧密。其中,最大的合作群体由孟利清、徐艺、王浩、方赛银、王艳艳组成;其次是由骆柳毅、梁远芳、刘忠萍组成的团队,以及由刘伟、孟令伟、胡亚光组成的团队,而其余大部分作者之间不存在合作关系。高等院校为响应国家号召、满足社会的人才需求,纷纷开设物流管理或物流工程专业。然而,由于各院校物流类专业的培养计划和办学特色存在差异,研究重点也有所不同,导致作者之间的联系不够紧密。但各院校教育目的相同,都是提高物流管理专业教学质量,培养符合物流发展需求的人才。因此,若能加强学者间的合作与联系,将对虚拟仿真技术在物流教育领域的应用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

  3.3研究热点分析


  ①关键词共现


  关键词分析是揭示学术领域内研究者关注焦点,映射研究热点趋势,并提炼论文核心观点的重要工具。本研究运用CiteSpace软件进行了关键词共现分析,构建了关键词共现网络知识图谱,如图2所示。在该图中,关键词之间的连线表征各关键词的关联关系,节点与关键词的大小反映关键词的出现频率。首先,对收集到的关键词进行筛选与整理,剔除与本文研究焦点不直接相关的关键词,如“交互”“随机检测”“吸引力”等,以确保研究的精准性;然后,对于含义相近或相似的关键词,如“虚拟现实”“VR技术”,进行合并处理,以避免重复计算,提高分析的准确性;最后,经过整合与排序,得出了排名前二十的关键词,如表1所示。通过分析这些关键词,发现“虚拟仿真技术”“虚拟现实技术”“物流管理”“实践教学”“实验教学”“实训教学”等关键词的出现频率显著较高。这些关键词不仅揭示了虚拟仿真在物流管理专业教学中的应用研究是当前的研究热点,也凸显了这些主题对该领域研究的重要贡献。

  高校物流管理专业在人才培养过程中面临挑战,主要是场地和资金限制导致学生实训机会不足,进而影响了对学生操作技能的培养,难以达到企业对复合型物流人才的要求。虚拟仿真技术的引入为高校物流管理专业教学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它能够通过创建接近实际的操作环境,显著提升学生的实践技能和综合素质,有效弥补实训资源的不足。鉴于虚拟仿真技术在提升物流管理专业学生实践能力方面的潜力,预计其在物流实践教学中的应用研究将继续深化。这项技术的发展将为培养符合企业需求的物流人才提供坚实的技术支持,并可能成为未来教育技术研究的重要方向。基于此,虚拟仿真技术在物流实践教学中的研究也会持续进行。


  ②关键词时区分析


  为了全面把握虚拟仿真、虚拟现实在物流管理教学领域中应用的发展历程,本文采用了时区视图功能对文献进行了分析,如图3所示。时区图里,关键词节点的大小与该关键词的出现频次呈正相关,即节点越大,其出现的次数越多;关键词所在的年份则标志着该关键词首次出现的时间。据此,可以清晰地观察到我国虚拟仿真和虚拟现实技术在物流管理教学领域应用的发展演化过程,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1)2006年至2010年为第一阶段。开始研究物流与虚拟仿真、虚拟现实技术。此时,虚拟理论已成熟,我国加入WTO促进物流业发展,物流人才需求激增,高校增设物流专业。教育者探索创新教学模式,虚拟仿真技术因优势显著备受瞩目。(2)2011年至2018年为第二阶段。互联网技术驱动电子商务与物流业蓬勃发展,物流人才需求激增,全国重视物流教育。此阶段强调实验实践教学,虚拟仿真、虚拟现实等技术成为研究热点。搭建虚拟仿真物流实验室,弥补人才培养不足,提升学生实践能力与创新意识。(3)2019年至今为第三阶段。对虚拟仿真在物流教育中应用的研究深入且广泛,涉及虚拟教室、实训教学等多个热点。物联网、“互联网+”、大数据、VR等关键词涌现,标志信息技术成熟,配套设施完善。5G融合AI、大数据等技术,推动虚拟课堂、VR+实验成为主流趋势。

  4研究总结


  基于以上虚拟仿真技术在物流管理教育领域应用的文献可视化分析,梳理了该技术在物流教育中应用的研究热点、发展历程及前沿趋势,并据此提出以下三点建议,以推动我国物流虚拟仿真教学的进一步发展。


  ①强化合作机制,构建一流课程体系。应加强校企合作与跨机构研究领域的协同合作,整合优质资源,共同构建实验流程全面合理、学生技能掌握效果优良、开放共享机制高效的物流管理专业虚拟仿真实验教学课程体系。通过深化合作,推动课程体系的一流化建设,提升教学质量与效果。


  ②创新教学模式,融合前沿虚拟技术。应不断创新和完善物流虚拟仿真实训教学模式,确保教学内容紧跟时代前沿,充分展现先进的互动性与实践性。同时,积极融合大数据、AI等现代信息技术,丰富虚拟仿真教学的内涵与形式,提升学生的学习体验与效果,为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物流人才奠定坚实基础。


  ③拓展应用场景,推动智慧教育发展。积极拓展虚拟仿真技术在物流管理教育领域的应用场景,全面覆盖实践的所有工作过程,实现教学环境的深度优化。同时,探索互联网远程教学等新型应用范式,打破地域、时间等限制,进行大规模的现场观察和操作。随着虚拟现实设备的普及与人与虚拟环境互动的丰富化,进一步推动物流管理专业向智慧教育模式转型,为行业培养更多高素质、复合型人才。


  5结语


  本文通过CiteSpace可视化分析方法对近二十年来虚拟仿真技术在物流实践教学领域的应用文献进行梳理,揭示了该领域的研究现状、热点及发展历程。研究发现:(1)从作者和研究机构的合作情况来看,合作普遍不稳定,尤其是研究机构之间的合作较为分散;(2)从研究内容来看,我国学者的研究热点主要集中在虚拟现实、实验和实践教学等方面;(3)虚拟仿真技术在物流实践教学领域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随着科技进步和教育理念更新,虚拟仿真技术在物流实践教学领域的应用前景广阔。未来将进一步研究如何加强物流管理专业的跨机构校企合作,构建智能高效的虚拟仿真实践教学体系。

 [参考文献]


  [1]曲丽娜.智慧物流背景下高职物流管理专业的教学改革及建议[J].中国航务周刊,2021,43:62-63.


  [2]张念,吴金育,贺仁杰,熊小枫.VR技术在运输与配送管理课程实践教学中的沉浸式应用研究[J].物流科技,2020,43(12):159-161.


  [3]刘雪雪,安越.虚拟仿真技术在物流实训教学中的应用——以仓储管理课程为例[J].现代经济信息,2019,1(28):458.


  [4]孟利清,徐艺,王浩,等.VR技术在高校实训教学中的应用——以物流工程专业为例[J].物流技术,2018,37(1):150-152.


  [5]伍星华,李思寰,刘利猛.虚拟现实技术在应用型高校物流管理专业主干课程实验教学中的应用[J].西部素质教育,2022,8(19):134-136.


  [6]宋建军,张霞.基于虚拟仿真实验平台的物流管理专业课程体系构建探索[J].物流工程与管理,2023,45(03):165-167.


  [7]董魁,金诺.应用型本科高校物流管理专业虚拟仿真教学优化策略——以蚌埠工商学院为例[J].中国物流与采购,2024,15:95-96.


  [8]罗玲玲.VR技术在物流专业教学中的应用[J].课程教育研究,2017,1(43):39-40.


  [9]谭积斌,罗俊,唐孙茹,等.虚拟现实技术在医学教育中的研究现状和热点——基于CNKI的知识图谱可视化分析[J].中国医学教育技术,2020,34(2):153-159.


  [10]Chen CM.CiteSpace II:Detecting and visualizing emerging trends and transient patterns in scientific literature[J].Journal of the American Society for Inform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2006,57(3):359-377.


  [11]刘一新,张卓.中国协同创新研究热点与发展趋势分析——基于CiteSpace可视化分析[J].管理现代化,2021,41(1):39-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