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机需求下考虑碳排放的多温共配路径优化模型及算法论文

2025-07-01 16:34:33 来源: 作者:xuling
摘要:目前随机需求下多温共配路径优化的相关研究较少ꎬ文中研究了随机需求下考虑碳排放的多温共配路径优化问题ꎬ并构建了数学模型ꎬ提出了基于蚁群算法的两阶段优化算法ꎬ以期提高多温共配效率ꎬ更好地应对客户的随机需求ꎬ
【摘要】目前随机需求下多温共配路径优化的相关研究较少ꎬ文中研究了随机需求下考虑碳排放的多温共配路径优化问题ꎬ并构建了数学模型ꎬ提出了基于蚁群算法的两阶段优化算法ꎬ以期提高多温共配效率ꎬ更好地应对客户的随机需求ꎬ降低碳排放ꎮ在数学模型中ꎬ配送总成本为优化目标ꎬ它综合考虑了车辆成本、保温箱成本、时间惩罚成本、碳排放成本以及路线的修正成本ꎮ在两阶段优化算法中ꎬ第一阶段设计了改进蚁群算法来获得优化的初始配送路线ꎬ第二阶段设计了基于混合规则的回程补货算法来对优化的初始配送路线进行修正ꎮ对比实验表明ꎬ改进蚁群算法和基于混合规则的回程补货算法是有效的ꎬ验证了两阶段优化算法的有效性ꎮ
【关键词】多温共配路径优化;随机需求;蚁群算法;回程补货算法;碳排放
近年来ꎬ人们消费水平的升级和消费观念的改变ꎬ间接促进了冷链物流的发展ꎮ针对冷链物流小批量、多批次、多品种、时效性要求高的特性ꎬ企业可以采用多温共配的方式来完成配送任务[1]ꎮ多温共配既能降低成本ꎬ提高服务质量还能为运输企业提供新思路ꎬ为整合闲置运力提供一种新型的运营模式[2]ꎮ
多温共配场景下的路径优化问题是一个研究热点ꎬ同时也是NP难问题ꎬKuoꎬChen[3]最早提出一种基于多温联合配送的城市物流服务模式ꎬ为企业实现高效配送、降低企业成本、保障食品安全、提高顾客满意度等提供了参考ꎬ王淑云等[4]通过对考虑碳排放的蓄冷式多温共配与机械式多温共配两种模式的建模、算例对比分析发现ꎬ蓄冷式多温共配在经济性、安全性、灵活性和环保性等效益方面均优于机械式多温共配ꎮ
目前研究多温共配路径优化方法大部分集中在智能优化算法上ꎮ温廷新等[5]从低碳和货损角度建立了多车舱机械式多温共配路径优化模型ꎬ设计了一种知识型蚁群算法来求解该问题ꎮ牟进进等[6]研究了具有虚拟接驳点的多温共配路径优化模型ꎬ设计了混合信息素更新策略的改进蚁群算法来进行求解ꎮ
与传统的车辆路径优化研究相比ꎬ多温共配路径优化的研究相对较少ꎬ且大多集中于确定需求下的多温共配路径优化研究ꎮ然而客户需求通常是变动随机的ꎬ如何处理客户的随机需求是个比较困难的问题ꎮ丁秋雷等[7]使用指数平滑法来预测客户的需求量ꎬ并对车辆的剩余容量的装载比例进行差异化处理来解决动态需求问题ꎮ南绍君[8]基于动态需求理论研究ꎬ构建以配送成本最小的“预优化”和“实时优化”两阶段的多配送中心带时间窗的车辆路径问题模型ꎬ并设计了Memetic算法进行求解ꎮ王淑云等[9]使用K-means聚类和蚁群算法来求解第一阶段的初始配送路线ꎬ采用事前估计策略求解随机需求所带来的回程补货问题ꎮ
随机需求车辆路径问题(VRPSD)中客户需求是随机的ꎬ当车辆到达顾客点的时候才知道其真正的需求ꎮ目前学者们对于随机需求下的车辆路径问题也做了大量的研究ꎬ李国明ꎬ李军华[10]针对随机需求下大规模车辆复杂度高等问题提出两阶段优化算法来解决问题ꎬ通过实验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ꎮVega[11]首次提出了基于整数L形算法的定制精确方法ꎬ同时考虑了经典和固定规则的追索策略ꎬ有效地解决了随机需求下带时间窗的车辆路径问题ꎮZhang等[12]将准时交货问题表述为具有随机需求和时间窗的车辆路线问题ꎬ提出了三种概率模型ꎬ从不同的角度解决准时交货问题ꎬ并通过实验验证了预防性补货策略PR(preventiverestocking)比绕回仓库DTD(detour-to-depot)成本低ꎮPR和DTD是随机需求车辆等[15]提出了最优补货策略ꎬ实验表明最优补货策略与经典策略相比更有优势ꎮ
针对目前随机需求下多温共配路径优化研究较少的现状ꎬ本文探索了随机需求下考虑碳排放的多温共配路径优化问题ꎬ主要创新点在于:①建立了该问题的数学模型ꎬ该模型的特点是在考虑车辆成本和蓄冷箱成本的同时ꎬ还引入了低碳理念ꎻ②设计了基于蚁群算法的两阶段优化方法ꎬ其中第一阶段使用改进蚁群算法求出优化的初始配送路线ꎬ第二阶段使用基于混合规则的回程补货算法(MRBR)来对初始配送路线进行修正ꎬ得到最终路线ꎮ
1问题描述与模型构建
1.1问题描述
随机需求下考虑碳排放的多温共配路径优化问题可以描述为ꎬ有一个配送中心使用多温共配的模式为n个顾客提供h种不同温层的冷链品配送服务ꎬ顾客的位置和时间窗已知ꎬ各温层的需求是相互独立的离散随机变量ꎬ期望需求已知ꎬ实际需求只有车辆到达顾客节点的时候才知道ꎮ问题假设和参数设置如下:
①每辆车都从配送中心出发ꎬ在服务完顾客后回到配送中心ꎻ
②每个顾客节点的需求必须得到满足ꎬ有且只有一辆车为其配送ꎻ
③配送车辆的规格完全相同ꎬ车内能装载的蓄冷箱个数为Qꎻ
④顾客节点i的需求总量qi不超过配送车辆的容量Qꎬ即max(qi)≤Qꎬi∈Ncꎻ
⑤不考虑产品的形状和大小ꎬ不同温层的货物使用同一规格蓄冷箱装载ꎮ
文中涉及参数设置如表1所示ꎮ
1.2数学模型
1.2.1初始配送路线优化模型
[参考文献]
[1]谢如鹤ꎬ陈欢ꎬ孟祥超ꎬ等.蓄冷式多温共配箱的研制与传热系数测试[J].制冷学报ꎬ2023ꎬ44(3):142-149.
[2]黄虹ꎬ谢如鹤ꎬ罗嵩ꎬ等.基于公铁联运的多温蓄冷箱全程冷链集配优化[J].包装工程ꎬ2023ꎬ44(17):237-245.
[3]Kuo J CꎬChen M C.Developing an advanced Multi-Temperature Joint Distribution System for the food cold chain[J].Food Controlꎬ2010ꎬ21(4):559-566.
[4]王淑云ꎬ孙虹ꎬ牟进进ꎬ等.冷链品多温共配优化及效益:基于蓄冷式和机械式的比较研究[J].公路交通科技ꎬ2016ꎬ33(3):146-153.
[5]温廷新ꎬ李可昕ꎬ胡迎春.基于软时间窗的多车舱生鲜品配送路径优化[J].公路交通科技ꎬ2023ꎬ40(09):232-238.
[6]牟进进ꎬ陈莒伟ꎬ王淑云.蓄冷式多温集配路径优化模型[J].中国管理科学ꎬ2022ꎬ30(10):236-246.
[7]丁秋雷ꎬ胡祥培ꎬ位娟ꎬ等.动态需求下蓄冷式多温共配多目标优化模型及算法[J].运筹与管理ꎬ2021ꎬ30(12):13-19.
[8]南绍君.基于动态需求的生鲜冷链品多温共配路径优化研究[D].武汉:武汉理工大学ꎬ2020.
[9]王淑云ꎬ孙虹ꎬ牟进进.随机需求下蓄冷式多温共配优化模型[J].系统管理学报ꎬ2018ꎬ27(4):712-721.
[10]李国明ꎬ李军华.带软时间窗随机需求车辆路径问题的算法研究[J].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ꎬ2021ꎬ27(8):2270
[11]Vega J D LꎬGendreau MꎬMorabito Rꎬet al.An integer L-shaped algorithm for the vehicle routing problem with time windows and stochastic demands[J].European Journal of Operational Researchꎬ2022ꎬ308:676-695.
[12]Zhang JꎬLam W H KꎬChen B Y.On-time delivery probabilistic models for the vehicle routing problem with stochastic demands and time windows[J].European Journal of Operational Researchꎬ2016ꎬ249(1):144-154.
[13]Rei WꎬGendreau MꎬSoriano P.A Hybrid Monte Carlo Local Branching Algorithm for the Single Vehicle Routing Problem with Stochastic Demands[J].Transportation Scienceꎬ2010ꎬ 44(1):136-146.
[14]Chen B WꎬSong S MꎬChen X L.Hybrid metaheuristics for the vehicle routing problem with time windows[J].Control Theory&Applicationsꎬ2007ꎬ118(3):181-183.
[15]Majid S KꎬMichel GꎬOla Jꎬet al.A hybrid recourse policy for the vehicle routing problem with stochastic demands[J].EURO Journal on Transportation and Logisticsꎬ2019ꎬ8(3):
[16]Guo NꎬQian BꎬNa Jꎬet al.A three-dimensional ant colony routing problem considering carbon emissions[J].Applied Soft Computingꎬ2022ꎬ127:109326.
[17]Demir EꎬBektas TꎬLaporte GꎬA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several vehicle emission models for road freight transport-ation[J].Transportation Research Part D:Transport and Environmentꎬ2011ꎬ16(5):347-35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