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论文投稿/征稿

欢迎您!请

登录 注册

手机学刊吧

学刊吧移动端二维码

微信关注

学刊吧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关于我们
首页 > 学术论文库 > 经管论文 数字经济背景下跨境电子商务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探索论文

数字经济背景下跨境电子商务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探索论文

5

2025-07-01 15:18:28    来源:    作者:xuling

摘要:在经济全球化进程持续加速的时代背景下,数字经济应运而生并蓬勃发展,已然成为驱动全球经济增长、促进国际要素流通与协同发展的重要力量。跨境电子商务作为数字经济在国际贸易领域的重要业态,在国际产业链、供应链重塑进程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

  [摘要]在经济全球化进程持续加速的时代背景下,数字经济应运而生并蓬勃发展,已然成为驱动全球经济增长、促进国际要素流通与协同发展的重要力量。跨境电子商务作为数字经济在国际贸易领域的重要业态,在国际产业链、供应链重塑进程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然而,伴随跨境电商业务量日益增长,其行业生态所涉及的多元主体在复杂多变的国际贸易、差异化显著的多元文化语境以及技术迭代的诸多伦理困境交互影响下,面临着前所未有的价值抉择与道德考量。文章首先阐述数字经济与跨境电子商务课程思政教学的内涵,然后指出数字经济背景下跨境电子商务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重要性,最后提出数字经济背景下跨境电子商务课程思政教学改革路径。


  [关键词]数字经济;跨境电子商务课程;思政教学


  0引言


  跨境电子商务课程作为培养电商人才的工具,亟待打破单纯传授知识、技能的局限,融入思政元素,开展思政教学改革。高校要以思想政治教育为依托,引导学生在数字经济浪潮下的跨境电商实践中明晰国际经贸法规底线,筑牢道德操守根基,厚植家国情怀担当,成为兼具过硬专业本领与极高思想道德水平的复合型跨境电商人才,实现课程知识体系与价值体系协同育人的目标。基于此,对数字经济背景下跨境电子商务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展开深入探索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这既是顺应数字化时代产业变革要求的必要之举,亦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强化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的关键路径。


  1数字经济与跨境电子商务课程思政教学概述


  1.1数字经济


  数字经济是将数字化的知识和信息作为关键生产要素,将现代信息网络作为重要载体,将信息通信技术的有效使用作为效率提升和经济结构优化的重要推动力的一系列经济活动。在技术层面,其深度融合了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区块链、人工智能等前沿科技,实现数据的海量采集、高效存储、精准分析与智能运用,驱动经济各环节数字化转型。从产业维度来看,数字经济既涵盖了数字产业化进程,即电子信息制造业、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等数字技术产业蓬勃发展,也囊括了产业数字化实践,促使传统农业、制造业、服务业借助数字化手段革新生产模式、优化管理流程、重塑商业模式,如制造业、农业依托数字技术焕发出全新活力。在经济运行模式上,数字经济打破了地域限制,依托电商平台、在线支付、数字物流等构建起无边界交易空间,降低了交易成本,提升了市场效率,催生出平台经济、共享经济、零工经济等新业态,颠覆了传统供需对接方式与产业组织形式,重塑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布局,已然成为全球经济增长新引擎与国际竞争新赛道,引领经济社会迈向虚实融合、互联互通的数字化时代1。

d6c2372134ccfd25179791f6c719dd0.png

  1.2跨境电子商务课程思政教学


  跨境电子商务课程思政教学是指秉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将思想政治教育元素有机融入跨境电子商务专业课程教学全过程的育人实践。它绝非思政内容与专业知识的简单叠加,而是深度挖掘跨境电商专业蕴含的哲学思想和思政元素,依据课程教学目标与内容体系,精准嵌入思政要点。在知识讲授环节,结合跨境电商运营流程,在讲解平台规则、贸易实务时融入国际经贸法规、诚信经营理念,使学生明晰合规底线;剖析海外营销案例,融入文化多元共生理念、尊重差异价值观。在实践教学层面,通过模拟跨境交易、企业项目实操,强化学生团队协作能力、创新进取精神的培养,引导其树立正确的职业观与科技伦理观。跨境电子商务课程思政教学旨在培育既精通跨境电商专业技能,能够熟练开展国际数字贸易,又具备深厚家国情怀、强烈社会责任感、全球视野与高尚道德情操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为数字经济时代跨境电商行业可持续发展筑牢人才根基。


  2数字经济背景下跨境电子商务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重要性


  2.1满足时代对人才的需求,强化国际竞争力


  数字经济浪潮下,跨境电子商务成为国际贸易领域最具活力与变革性的板块,正在重塑全球商业格局。跨境电子商务行业蓬勃发展催生出社会对复合型专业人才的急切渴求,这类人才不仅需要掌握跨境电商运营实操技能,如平台操作、数字营销、供应链管理等,更要拥有适应复杂国际经贸环境与多元文化语境的思想政治素养。伴随全球数字贸易规则持续完善,“数据主权”“隐私保护”“数字税”等议题不断涌现,跨境电商从业者唯有筑牢法治观念,严守合规经营底线,明晰国际法规细则与监管要求,如欧盟《通用数据保护条例》(General Data Protection Regulation,GDPR)对跨境数据处理的规范,方能在国际竞争中立足,规避贸易摩擦与法律风险,维护企业乃至国家利益。同时,数字经济驱动跨境电商业务全球化拓展,多元文化深度碰撞,要求从业者秉持文化自信且尊重差异,以包容开放的心态开展跨文化商务沟通,制定营销策略,突破文化壁垒,提高国际市场契合度。而通过跨境电子商务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可以培养出满足以上需求的电商人才。另外,跨境电子商务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着眼时代诉求,能够培养出德才兼备的人才,增强我国跨境电商行业在国际竞争中的优势与话语权。


  2.2落实立德树人任务,筑牢育人根基


  教育根本在于立德树人,跨境电子商务课程不应局限于专业知识的“授业”,更要重视“传道”“解惑”。跨境电子商务课程思政教学改革能够将思政元素巧妙渗透到专业教学中,从课程目标、内容到考核各环节系统融入家国情怀、职业道德、理想信念等思政元素,从而筑牢育人根基。例如,在剖析跨境电商企业出海成功案例时,讲述华为、小米等国货品牌借助电商平台拓展国际市场,传递民族品牌创新担当、国货自强精神,厚植学生家国情怀,激励其投身行业报效祖国;探讨贸易争端应对策略,凸显多边合作、公平正义价值,培育学生全球视野与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深挖专业知识点与思政教学的关联,如讲解跨境支付安全时,强调诚信、自律操守,使学生领悟职业底线坚守意义;阐述海外仓运营难点时,融入艰苦奋斗、创新破局理念。通过课程思政改革,以专业为载体、思政为灵魂,全方位培养学生的爱国精神,引导其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将个人职业发展与国家、社会需求紧密相连,为社会输送有道德、有理想的栋梁之材,践行高校育人使命[2]。


  2.3助力行业健康发展,规范行业生态


  当前,跨境电商行业在数字经济催化下不断扩大规模,同时无序发展问题频现,假冒伪劣、侵犯知识产权、恶性竞争等乱象侵蚀行业信誉、扰乱市场秩序,根源在于从业者价值偏差、道德失范。跨境电子商务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可以起到道德教化作用。通过在校期间系统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向未来从业者灌输正确理念、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可以使其以诚信经营、公平竞争为准则规范从业行为。大批具有良好道德修养的毕业生投身该行业,能够自下而上优化行业风气,完善内部自律机制,配合外部监管,双管齐下整治乱象,重塑健康、有序、可持续的跨境电商行业生态,推动行业在规范的轨道上长远发展,为数字经济国际贸易板块稳健运行提供内生动力。


  3数字经济背景下跨境电子商务课程思政教学改革路径


  3.1优化课程体系,深度融合思政元素


  构建跨境电子商务课程思政教学专属课程体系,是基础且关键的一步。在顶层设计层面,需要协同专业教师与思想政治教育专家联合研讨,根据数字经济下跨境电商行业特点、岗位需求与思政育人目标,重新梳理课程大纲。打破传统专业课程与思政课程的隔阂,将思政内容细化嵌入各专业知识板块³。例如,在跨境电商平台运营章节,融入数据合规与网络安全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欧盟、美国等不同地区和国家数据隐私政策条例,让学生明晰国际规则下数据处理的合法边界,强化其法治意识;在跨境营销课程中,增添跨文化传播理论与实践内容,从人类学、传播学视角剖析不同国家消费文化差异,培养学生文化敏感性与包容心态。教材亦应同步革新,摒弃生硬拼接,以案例驱动实现有机整合。编写“跨境电商知识产权保护与创新驱动”专题,列举行业典型侵权与自主创新案例,既阐述产权保护法律条款,又凸显创新对企业国际竞争力塑造的作用,增强学生创新精神与尊重知识产权的意识,促使思政元素在专业教学中“落地生根”,形成逻辑连贯、层次分明的课程思政知识体系,保障思政教育贯穿专业教育全过程。


  3.2创新教学方法,提升思政育人实效


  传统讲授式教学方式难以满足思政育人需求,需要引入多元化教学方法。情境教学可模拟跨境电商真实业务场景,如教师可以设置“应对欧美数字贸易壁垒”“中东地区文化冲突下的客服危机”等复杂情境,让学生分组进行角色扮演,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亲身体会国际经贸实操、跨文化沟通难点,深入掌握相关法规。项目式教学依托校企合作项目,能让学生参与跨境电商企业新品海外推广、供应链优化等实际业务。教师可以从项目目标设定、执行到评估全过程融入思政元素,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与价值判断力4]。同时,借助智慧教学工具赋能思政教学。运用大数据技术分析学生课堂互动、作业完成情况,以及对思政元素掌握情况,精准推送个性化学习资源;搭建虚拟仿真实验室,重现跨境电商全球物流、数字支付流程,嵌入思想道德风险点提示,增强学生的风险防范与道德自律意识,以丰富教学手段,提升思政育人的感染力、吸引力与实效性。

bc605f7e07cbc653eeddcc39061dbd4.png

  3.3强化师资队伍建设,夯实思政教学基础


  师资是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主力军,高校要针对跨境电商专业教师思政素养的短板精准发力⁵。一方面,定期组织思政专题培训,邀请思政学者、行业法务专家开展系列讲座,内容涵盖国际政治经济形势解读、数字贸易法规解析、商业道德与社会责任前沿研究等,开阔教师的视野,更新教师的知识储备;鼓励教师参加国内外思政教学研讨会,交流专业教学和思政教学融合经验,反思教学问题。另一方面,建立校企“双导师”协同育人机制,在校内教师专注理论教学的同时,聘请跨境电商企业资深高管、法务总监等担任校外导师,定期进课堂分享行业实践中的思政案例,如企业海外扩张遭遇文化误解时如何化解、应对知识产权诉讼策略等。校内、校外师资优势互补,在教学相长中提升整体师资的思政教学能力,为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筑牢人力根基。


  3.4完善考核评价机制,保障思政教学质量


  科学的考核评价是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可靠保障6,有助于扭转跨境电商专业教学中重专业教学、轻思政教学的倾向。这就要求教师在思政教学过程中构建“知识+能力+价值观”的多维度考核体系。对于知识考核,可在常规试卷中增设思政概念辨析、案例分析题,考查学生对国际规则、行业道德法规等的理解与应用能力;对于能力考核,可聚焦于实践教学,评估学生在跨境电商项目执行中的价值判断、问题解决能力,如能否依规处理客户数据,有无尊重当地文化习俗制定营销策略等;价值观考核较为隐性,可以通过课堂表现、小组协作、学习反思日记等综合判断学生的职业态度、家国情怀养成水平7。评价主体应当做到多元化,如学生自评、互评与企业评价。学生自评可以反思自身成长;学生互评可以监督同伴;企业评价则基于学生的实习表现,考查其诚信敬业、合规操作等职业素养,并通过多维度反馈,督促教师优化教学方式,使学生重视思想政治教育,实现闭环管理,保障课程思政教学持续改进,以满足数字经济时代对跨境电商人才的需求8。


  4结束语


  在数字经济蓬勃发展、跨境电子商务发展模式持续革新的时代背景下,对跨境电子商务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探索意义重大且影响深远。本文阐述了数字经济与跨境电子商务课程思政教学的内涵,然后指出了数字经济背景下跨境电子商务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重要性,并提出数字经济背景下跨境电子商务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策略。高校要打破专业教学与思政育人的壁垒,通过精心设计课程体系、创新教学方式、强化师资配备、优化考核机制,为数字经济时代输送既精于跨境电商专业实务,又秉持正确价值观念,严守法规道德底线的优秀人才。思政教学改革的深化有望重塑行业生态,以从业者的高素养、高操守规范经营秩序,在国际舞台上彰显我国跨境电商行业风范,稳固并增强行业国际竞争力,实现跨境电商行业高质量发展,助力数字经济国际贸易领域迈向可持续发展新征程。

 主要参考文献


  [1]张頓.数字经济学课程思政的教学理念和实践措施[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23(3):231-233.


  [2]郭永奇,王炳焕,王燕玲.跨境电子商务实务课程思政教学研究与实践[J].对外经贸,2022(12):122-125.


  [3]周冉冉.中级财务会计课程思政教学模式创新与实践研究[J].会计师,2024(11):108-110.


  [4]江永红,陆宇晴,徐百平.数字经济背景下课程思政建设探索[J].现代商贸工业,2024(17):36-39.


  [5]朱甜甜,张晔明,章姗丹,等.“致知力行”视域下《跨境电子商务》课程思政教学探索[J].公关世界,2024(7):172-174.


  [6]李卫娜,杨行.课程思政的教学设计:基于对学生的问卷调查分析[J].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2024(9):97-100.


  [7]王峰,邬丽丽.“大思政”背景下“跨境电商实务”课程思政实践教学创新研究[J].大学,2024(15):112-115.


  [8]邱智晶.全球化背景下综合商务英语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探索[J].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5):110-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