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论文投稿/征稿

欢迎您!请

登录 注册

手机学刊吧

学刊吧移动端二维码

微信关注

学刊吧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关于我们
首页 > 学术论文库 > 经管论文 数字技术赋能高等职业教育信息化建设研究热点分析 ——基于 CiteSpace 知识图谱论文

数字技术赋能高等职业教育信息化建设研究热点分析 ——基于 CiteSpace 知识图谱论文

2

2025-07-01 15:13:02    来源:    作者:xuling

摘要:目前,我国职业教育处于提质培优与改革攻坚的关键时期,数字技术赋能高等职业教育信息化建设有利于推动高等职业教育发展,从而为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提供智力保障。

  [摘要]目前,我国职业教育处于提质培优与改革攻坚的关键时期,数字技术赋能高等职业教育信息化建设有利于推动高等职业教育发展,从而为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提供智力保障。文章主要利用CiteSpace软件分析数字技术赋能高等职业教育信息化建设的研究热点与趋势。研究发现:数字技术赋能高等职业教育信息化建设的研究热度在不断上升,发文量呈现波动上升趋势,受政策导向明显;目前主要集中于理论研究且逐步形成稳定的研究范式,未来需要加强共同体建设、跨学科合作交流及精细化研究。


  [关键词]CiteSpace;数字技术;高等职业教育;信息化建设;研究热点

  0引言


  当前,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新质生产力的本质是数字赋能生产要素,推动系统升级,从而产生新质生产力1。数字技术赋能高等职业教育信息化建设是高等职业教育主动适应新质生产力发展要求的重要举措。2020年,教育部等九部门印发了《职业教育提质培优行动计划(2020—2023年)》,明确提出实施职业教育信息化2.0建设行动,包括提升职业教育信息化建设水平和推动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2]。党的二*大报告首次将“推进教育数字化”写入报告,为高等职业教育信息化建设提供了方向³。


  数字技术赋能高等职业教育信息化建设是指,高等职业教育在发展过程中借助数字技术或数字化平台等外部力量,使得高职院校在教学、职业技能培训等各环节获得所需信息和资源的过程。本研究的数据来源于中国知网(China National Knowledge Infrastructure,CNKI)数据库,时间跨度为2012年至2024年7月,采用期刊检索方式,将数字技术、职业教育和信息化作为检索主题词进行文献检索,共得到2443篇文献,经过人工筛选排除不符合要求的文献后,共得到1967篇有效文献。文献样本信息主要通过CiteSpace软件进行数据处理。


  1数字技术赋能高等职业教育信息化建设发展阶段


  根据该领域的研究文献,数字技术赋能高等职业教育信息化建设可划分为3个发展阶段:一是平稳发展阶段(2012—2017年)。数字的概念很早之前就被学界关注,直到2012年国际商业机器公司(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IBM)提出“数字化”转型,此后很长时间内,学界主要从数智赋能、数据要素挖掘和数字化转型等方面进行大量定义、内涵和特征的探索[4]。二是迅速发展阶段(2018—2021年)。2018—2021年,受到社会大环境的影响,教育领域传统师生线下面对面授课的教育模式受到冲击,由此在线教育、教育信息化和虚拟现实等数字技术走入课堂,数字技术在职业教育领域的应用更为广泛。三是爆发式增长阶段(2022年至2024年7月)。《教育部2022年工作要点》明确提出,要实施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强化需求牵引,深化融合、创新赋能、应用驱动,积极发展“互联网+教育”,加快推进教育数字转型和智能升级。党的二*大报告提出“推进教育数字化”,从国家层面明确了教育数字化实施要求,开启了新一轮的数字技术赋能高等职业教育信息化建设研究热潮。

  2发文作者共现图谱分析


  发文作者共现图谱中的显示节点为291个,连线数为92条,网络密度仅为0.0022,具体如图1所示。该领域的研究合作总体呈现较为离散的结构5。在作者合作程度方面,发文作者共现图谱中作者发文量越多,名字节点越突出。在作者发文数量方面,黄巨臣有8篇,朱*全有6篇,王艳有6篇,韦妙有6篇,李晓娟有6篇。该领域的核心作者发文量较少,且研究者仍处于较为分散的状态,作者之间的连线较少,表明该领域研究作者之间的合作较少,未形成具有影响力的研究共同体,未来该领域的研究者有待进一步合作和交流。


  3研究热点分析


  3.1高频关键词共现分析


  关键词共现分析是指根据该领域高频词汇出现的次数和中介性从关键词角度分析当前领域热点和趋势6。关键词共现图谱中的节点数表示关键词数量,节点越大,关键词频次越多,节点之间的连线越粗,共现次数越多。2012—2024年7月,数字技术赋能高等职业教育信息化建设的相关主体关键词共现图谱如图2所示。由图2可知,“职业教育”作为关键词,节点较大,表明职业教育在数字技术赋能高等职业教育信息化建设的研究中辐射影响作用较大,在该领域研究中具备中介特性,发挥着连接不同关键词的枢纽作用。

  另外,数字技术赋能高等职业教育信息化建设研究的相关主题关键词共现图谱中还出现了"高职院校”“人才培养”“产教融合”等显著节点,从侧面反映出该领域的其他研究方向。“高职院校”节点体现出高职院校成为数字技术应用于职业教育的重要场域7,高职院校在信息化建设中引入数字技术,不仅是职业教育增强适应性的尝试,还是对社会经济发展需求的积极响应,对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人才培养”节点反映出高职院校的教育目标是培养具有职业技能与实践能力的应用型人才。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充分发挥数字技术的赋能作用,有利于推进专业教育创新,以培养出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人才。“产教融合”也是职业教育的发展热点。数字技术应用、实训基地建设和虚拟仿真基地建设成为职业院校建立产教融合联合体的关键举措8。


  3.2关键词聚类分析


  由图3可知,Q值为0.84,大于0.3;S值为0.95,大于0.5。Q值和S值表明聚类结果具有良好的科学性。根据相关主题关键词聚类图谱,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一是研究热点交叉融合。由图3可知,不同研究聚类之间存在显著的交叉重叠现象,如高职、高职教育和数字经济聚类中存在明显的交叉重叠现象。具体而言,在数字化转型的背景下,将数字技术应用于高职教育教学活动已成为政策关注的重点。高职院校作为高职教育的主战场,在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能增强高等职业教育与数字方面的内在关联性,在信息化建设过程中不断推动数字技术与教学模式、教学资源配置和产教融合等方面的结合。

  二是数字技术赋能集中在技术应用层面。目前,数字技术赋能在职业教育过程中多集中于数字技术的应用,主要通过数字校园、人工智能和数字媒体等数字化技术和数字化教学平台为高等职业教育信息化建设提供支持,如为高等职业教育创造真实场景,让教师和学生在信息化教学中掌握数字技术的相关内容,实现“人机互动”。人机交互技术、云计算技术、系统集成技术等新一代数字技术有效串联起现代教育中心和教学单位,以“教学育人”为中心,以数字技术为手段,构建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实训教学平台。同时,数字技术已经渗透到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和科教融汇过程,打造出多主体互利共享的数字化平台。


  4研究结论与未来展望


  自2012年以来,我国数字技术赋能高等职业教育信息化建设的研究热度不断增长,研究影响力不断扩大,受国家政策引导的影响明显,发文量呈现“增加—小幅下降—爆发增长”的波动上升趋势,直到2022年我国提出“推进教育数字化”,研究文献才真正迎来爆发式增长。


  目前,数字技术赋能高等职业教育信息化建设的研究多集中于理论研究,在当前存在的问题、具体举措等方面缺乏实证研究和经验提炼。未来,相关研究首先需要深入实际场景收集一手资料,进一步加强实证研究,以提供更多有效意见和实践路径。其次,需要形成稳定的研究共同体。数字技术的应用浪潮会衍生出新的研究主题,因此有必要进行跨学科研究合作与交流,发挥学术共同体的合力作用。最后,加强精细化研究。关注数字技术在不同高职院校和专业中的应用与发展,充分验证数字技术赋能教学资源的真实性,真正从专业特性、行业发展需求出发回答数字技术赋能高等职业教育信息化建设的问题。

 主要参考文献


  [1]霍丽娟.职业教育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内涵要义、运行逻辑和推进路径[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24(12):3-11.


  [2]刘仁有,匡卫明.新时代十年职业教育信息化的成效与展望[J].中国教育信息化,2023(3):3-11.


  [3]王莎莎.数字赋能职业教育的逻辑、困境与路径[J].教育与职业,2024(2):59-65.


  [4]邓会敏,白玲,李桂婷.数字化赋能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耦合逻辑,作用机理与实践向度[J].教育与职业,2023(23):22-28.


  [5]杨蕊竹.我国职业教育治理研究热点分析与展望:基于CiteSpace知识图谱分析[J].职业技术教育,2021(2):74-80.


  [6]吴映雪.农村集体经济研究的发展脉络及展望:基于CiteSpace的可视化分析[J].经济问题探索,2021(7):34-43.


  [7]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数字化助力职教高质量跃升:我国教育数字化工作取得积极成效综述之四[EB/OL].(2023-02-11)[2024-08-05].


  [8]邱飞岳,刘雪冰,张彭*,等.职业教育数字化转型:内涵、问题与路径[J].职业技术教育,2024(9):3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