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PPPS教学模式在高职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教学中的应用—以社保与劳动合同课程为例论文

2025-04-05 13:46:11 来源: 作者:xujingjing
摘要:高校专业结构调整大背景下,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教学改革迫在眉睫。文章以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核心课程社保与劳动合同为例,重构教学内容,在教学过程中引入BOPPPS教学模式,通过6个环节的互动式教学让学生充分参与到教学中,以此来提升教学效果和学生培养质量,并辐射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其他课程,以此来破解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教学实践性不足的困境。
[摘要]高校专业结构调整大背景下,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教学改革迫在眉睫。文章以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核心课程社保与劳动合同为例,重构教学内容,在教学过程中引入BOPPPS教学模式,通过6个环节的互动式教学让学生充分参与到教学中,以此来提升教学效果和学生培养质量,并辐射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其他课程,以此来破解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教学实践性不足的困境。
1 BOPPPS教学模式的概念及社保与劳动合同课程的教学现状
1.1 BOPPPS教学模式的概念
BOPPPS教学模式起源于20世纪70年代加拿大的教师教学技能工作坊,倡导以教学目标为导向、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将教师的教学过程分为“B(Bridge-in)—引入、O(Objective)—目标、P(Pre-assessment)—前测、P(Participatory-learning)—参与式学习、P(Post-assessment)—后测、S(Summary)—小结”6个阶段。
BOPPPS教学模式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着手,在教学开始之前,通过各种方式引入教学目标,通过课程测试的方式了解学生对本次课程教学目标的了解和知识掌握程度,由此来确定针对性的教学方式。通过各种教学手段和方式,促使学生积极参与,最后通过后测的方式来检测学生的学习效果,并对本次课程进行总结和概括,以便下次课程的引入。
1.2社保与劳动合同课程的教学现状
社保与劳动合同是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核心课程,一般在第4学期开设,旨在帮助即将离校实习的学生迅速、系统地掌握企业劳动关系管理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方法,加强对我国现行的劳动与社会保障法律、法规的认识和理解,使学生能够掌握劳动合同撰写、签订、履行、解除等各项流程的具体操作,劳动争议处理的方式,以及各项社会保险的办理流程和使用方法,以尽快适应企业人力资源岗位。
目前,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教学中存在着教学方式单一、课堂互动少、学生缺乏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等问题。社保与劳动合同课程由于教学内容涉及较多法律条文和国家在执行相关政策时的硬性规定,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以教师为主导,学生实训机会少、实践经验少、无法充分应用所学知识等问题更加突出。
2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教学中引入BOPPPS教学模式的意义
人力资源管理作为公共管理与服务大类专业,如果固守传统的教学方式和人才培养模式,在高职教育发展中会面临被边缘化的危机,因此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教学改革势在必行,而BOPPPS教学模式在提升学生实践能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方面有着天然优势。
2.1突破传统人力资源管理专业课程教学的局限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教学中引入BOPPPS教学模式,增加了该课程的趣味性。同时,通过重构课程教学内容,模拟企业工作场景[1],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主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打破传统人力资源管理专业课程教学的局限,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2.2促进专业课教师不断提升自身教学能力
传统的教学模式往往以教师为主导,教学方式固化。而BOPPPS教学模式对教师的教学内容掌握程度、教学设计的合理性和学生学情的了解有较高要求,一定程度上能够促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断丰富教学方法和提高教学水平,以达到课堂教学的要求。
2.3打破传统课堂“教”与“学”之间的壁垒
BOPPPS教学模式中的参与式学习阶段,将先前的教师主导式学习转变为教师引导式学习,通过课堂辩论、角色演绎等方式引导学生参与到课程教学中,打破教师和学生“教”与“学”之间的壁垒,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促进了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2],也为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其他课程教学提供了参考。
3社保与劳动合同课程引入BOPPPS教学模式的教学设计
3.1紧扣“岗课赛证”标准,重构教学内容
针对传统人力资源管理专业课堂教学以理论知识为主的弊端,社保与劳动合同课程依据《高等职业院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教学标准》、参照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岗位任职要求、结合“1+X”人力资源管理共享服务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考核标准,重构教学内容,优化教学体系,使学生掌握签订劳动合同、解除劳动合同、解决劳动争议等相关知识,以及维护员工关系的能力,在完成理论知识学习的基础上尽快适应企业岗位需求,以达到为人力资源管理行业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目的。
以教材内容“项目三——劳动合同管理”为例,该章内容基于劳动合同管理的整个流程展开,即劳动合同订立—劳动合同履行和变更—劳动合同解除和终止—劳动争议处理,共计16个学时(见图1)。
3.2分析学生学情数据,因材施教
3.2.1知识和技能基础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学生通过学习专业理论知识,对劳动关系管理和劳动法律法规有一个基本的认知,并且具备一定的法律知识,能够简单陈述部分法律条款;具备处理简单人力资源管理业务的能力。
3.2.2认知和实践能力
高职院校的学生见识广,思想开放,更加自主,网络化生存,爱分享,理解能力强,但归纳分析能力较弱。他们无法安静地读完一本书,却能用碎片化的时间学会一项技能。同时,动手能力强,实践经验丰富。部分学生甚至在高考之后就开始接触人力资源派遣等相关工作。
3.2.3学习特点
社保与劳动合同课程一般被安排在学生离校实习前的最后一个学期。在这一阶段,学生意识到相关法律法规的重要性,有着非常强烈的求知欲,对学习社保与劳动合同课程有着较强的积极性,以保障走上工作岗位自身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
3.2.4融入课程思政元素,确定学习目标
要深入挖掘社保与劳动合同课程所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和所承载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在学习资源中有效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工匠精神等内容,并结合“岗课赛证”制定本教学单元素养、知识、能力与思政“四位一体”的教学目标[3]。
3.2.5基于学习目标达成,制定教学策略
制定教学策略时应以教学目标为导向,严格执行国家高等职业学院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教学标准,对接人力资源管理行业用人标准,融合企业专家实际工作经验,强调学用结合、以学促行,设计“三阶六环”教学过程,将教师讲、学生学和能力提升融为一体,并在教学过程中引入课程思政元素,以达到对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塑造的目的(见图2)。
(1)科学诊断学情,创新教学组织。根据前测阶段的测试结果了解学生对本次课程教学目标的了解程度。按照教学内容的不同模块,模拟不同的工作场景,引导学生主动接受工作任务,解决问题,使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相结合。
(2)调动学生热情,优选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以工作任务为导向,贯穿小组讨论和自主学习全过程[4],灵活采用劳动合同解除谈判、劳动争议仲裁模拟、课堂辩论-劳动者辞职是否违约等多种教学方法,让学生全程参与教学,根据前测和后测结果及时调整教学策略,真正做到因材施教,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积极性。
(3)融合线上线下,丰富教学资源。该教学主要借助超星学习通软件、踏瑞“1+X”人力资源共享服务平台,以及微课、视频、时事新闻等资源,运用多种教学工具,拓展学生学习广度,开阔学生的视野,帮助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并进一步增强依法维权的意识。
(4)基于目标达成,实施过程评价。根据学生目标完成评价,改变传统的以考试分数为主的单一考核方式,引入企业专家评价、学生互评、教师评价等,采用多维评价方式。同时在制定评价机制时,将学生任务的完成时间、完成准确度、完成规范程度和学习态度等全部纳入考核机制,采用全过程评价方式,以保证学习效果。
4社保与劳动合同课程的BOPPPS教学实施过程
4.1设计“三阶六环”,实施教学过程
本项目教学根据劳动合同真实管理流程,对接“1+X”人力资源共享服务中级技能标准,以任务为导向,依托超星学习通软件和踏瑞课改星平台构建混合式教学模式,采用翻转课堂,并将课前导学、课中做学、课后督学3个教学阶段细化为BOPPPS的6个教学环节,即导入、学习目标、前测、参与式学习、后测、总结,形成线上资源、线下活动、全流程评价的教学实施过程[5]。
4.2创新教学方法,突破教学重难点
要依托企业劳动合同管理流程,创设真实的合同订立教学环境,以基于工作流程的任务为驱动,在项目实施的不同阶段,利用智慧教室、人力资源管理实训室、工商企业管理专业虚拟仿真实训室等多个场所,精创劳动合同智能管理实训平台、踏瑞课改星平台等,实现层层递进,为课程任务式实践教学提供优良的硬件设施和软件平台。根据任务式教学实际需求,教学团队与企业专家共同编写劳动合同管理案例库,把知识融入司法实践中,与教材相互补充,促进任务化教学落地。教师团队充分利用情景模拟、课堂辩论、小组任务、模拟仲裁庭、任务汇报等多种教学活动,结合“岗课赛证”要求,充分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掌握关键技能点,至此教学重点得以凸显,教学难点得以突破。
4.3浸润课程思政,实现“三全育人”
坚持立德树人,聘请企业资深人力资源(Human Resources,HR)为课程企业导师,内化其精神,将行业文化、人力资源管理职业道德、伯乐精神融入课堂教学,依托岗位需求、技能大赛、课程教学、职业等级证书4个维度,模拟真实的工作场景,全过程、全方位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和职业精神,达到文化浸润、润物无声的育人效果。比如,在劳动合同订立中首先要向学生明确签订劳动合同时应该遵循诚实守信、合法、公平等原则,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劳动争议处理中向学生明确社会主义保护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宗旨,因此劳动法规倾向性地维护劳动者的利益,让学生切实感受到社会主义的优越性。
5社保与劳动合同课程引入BOPPPS模式的教学效果
5.1创设岗位工作情景,学习目标得以达成
要围绕企业劳动关系专员任职资格和能力要求,确定教学目标,并在此基础上模拟工作情景,引导学生解决问题,若问题得以有效解决,可以达成教学目标,提升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6]。
5.2合理使用信息手段,学生主体作用凸显
引入BOPPPS模式后,人均课程资源学习时长和学习次数有了明显增加,学生平均成绩提高了近5分,课堂活动参与度较传统课程有所提高。学生所学知识技能快速提高,增强了学生的获得感,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竞技意识。
5.3“岗课赛证”成效显著,学生实践能力突出
采用BOPPPS教学模式后,学生在各项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比赛中的成绩有所提高,“1+X”人力资源共享服务等级证书(中级)通过率提升,学生的劳动合同管理能力、处理劳动争议的能力、帮助企业规避法律风险的能力都有了很大的提高,已经能够胜任人力资源管理劳动关系专员的工作。
6 BOPPPS教学模式在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教学应用中的改进措施
6.1跟踪教学实况,灵活安排BOPPPS的6个环节
在社保与劳动合同课程教学过程中,应根据实际教学情况,适时调整各个环节。另外,不要局限于45分钟的课堂教学,可以采用小的教学循环,也可以采用模块内容大的教学循环,让BOPPPS教学模式真正服务于教学过程[7]。
6.2关注特殊学生,进一步推进参与式教学
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多关注特殊学生。在课程评价中,要严格按照评价制度进行多方面考核,尽可能让每一位学生参与到学习过程中,避免出现“搭便车”现象。
6.3满足社会需求,进一步重构教学内容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课程本身偏理论化,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多关注国家政策变化、行业发展和企业需求,重新设计教学内容,保证教学内容与时俱进,增强学习的趣味性和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1]周卉,徐琳,孙云.基于BOPPPS模式的会计类课程混合式教学优化研究[J].高教学刊,2023(3):111-115.
[2]赵小莹.基于SPOC平台下的BOPPPS教学模式在高职院校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长春:吉林农业大学,2022.
[3]唐蕾.基于BOPPPS教学模式的职业指导课程思政创新[J].创新与创业教育,2022(6):134-142.
[4]张纤,马秋平,曹汝汝.基于BOPPPS模型的混合式教学在中医临床护理学中的应用[J].广西教育,2022(36):146-149.
[5]魏思明,宋保强.基于BOPPPS模型的教学模式在整形外科进修医师显微外科培训中的应用[J].组织工程与重建外科,2022(6):539-540.
[6]高立.基于BOPPPS模型英语视听说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的研究与实践[J].海外英语,2022(22):128-130.
[7]刘佳培.BOPPPS教学模式在中职旅游专业课中的教学设计研究[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