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返乡创业的现实困境与破解路径研究论文

2025-04-02 11:51:02 来源: 作者:xujingjing
摘要:促进大学生返乡创业,是推动农业农村经济高质量发展、培育农村发展新动能的重要路径。文章在分析促进农村大学生返乡创业的理论逻辑基础上,探讨大学生返乡创业的现实困境与问题挑战,并提出相应的破解路径和政策构想。
摘要:促进大学生返乡创业,是推动农业农村经济高质量发展、培育农村发展新动能的重要路径。文章在分析促进农村大学生返乡创业的理论逻辑基础上,探讨大学生返乡创业的现实困境与问题挑战,并提出相应的破解路径和政策构想。
关键词:返乡创业;大学生;现实困境;破解路径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首次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而乡村振兴的关键是人才。与其他各类人才相比,接受了高等教育的大学生具有丰富的理论知识和技术技能,其返乡创业,既能实现个人的职业发展需要,也能促进农业农村经济高质量发展、助力乡村产业振兴。
一、促进大学生返乡创业的理论逻辑
(一)知识储备是大学生返乡创业的基本前提
通过较为系统化的高等教育,大学生获得了较为扎实的专业知识和较强的专业技能,具有较多的知识储备,并且能够顺应数字经济时代的发展潮流,具有较强的信息意识,及时跟踪相关产业的发展变化,因此他们更能适应农业现代化的发展需要,在农业经济发展中能够更好地发挥自身的专业优势[1]。返乡大学生通过在外求学所获得的见识和视野,提升了市场意识,对市场需求更为了解,对创业机会的感知更为敏锐。此外,在外出求学期间,他们也建立了一定的社会关系网络,能够为返乡创业提供更多的机会。
(二)政策支持是大学生返乡创业的现实基础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地方政府都会积极出台有利于创业的政策措施,这些政策的出台与实施能够有效降低返乡创业大学生的经营成本,同时也能够提高他们应对风险的能力。一方面,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大学生返乡创业能够在用地和财政方面获得一定的保障;另一方面,大学生返乡创业也是激活乡村内生发展活力、助力乡村振兴的重要资源。因此,基层政府有较强的动力使用政策工具,为大学生营造良好的返乡创业环境[2]。
(三)就业压力是农村大学生返乡创业的重要推力
高校扩招始于1999年,高校扩招带来的直接效应就是高校毕业生人数逐年增加,到2023年,大学应届毕业生规模已然达到了1158万人(见图1)。农村大学生在享受扩招带来的红利的同时,也感受到它带来的不利影响,那就是毕业时要面临着毕业生总量大、竞争力不足、缺乏社会资本等严峻考验。同时,随着宏观经济增长速度放缓,产业结构进一步调整,部分企业大幅降低用人需求,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率也出现严重下滑,“毕业即失业”“低质量就业”使得农村大学生的就业压力与日俱增,这也成为部分农村大学生返乡创业的重要推力。在这种情况下,农村大学生及时调整就业方向与目标,主动对接农村人才需求,在农村寻找更多的机会和可能。
(四)乡土文化下的情感需求是大学生返乡创业的内在拉力
农村大学生虽然外出求学多年,但是每个人的内心深处都埋着深厚的乡土情怀,这也是他们返乡创业的内在动力[3]。大学生返乡创业,浅层次来讲是为了满足个人发展的需要,深层次说是为了提升自身的社会价值,促进家乡的发展。农村家庭培养大学生不容易,他们是父母的牵挂,如果既能发展事业,又能照顾父母,两全其美,当然是农村大学生最好的选择。在这样的背景下,返乡创业成为大学生权衡经济利益和社会情感需求后的理性选择。
二、大学生返乡创业的现实困境
(一)促进大学生返乡创业的支持政策仍有优化空间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不断推进,各级政府为返乡农村大学生在创业引导、孵化、加速等方面推出了多项支持政策以吸引大学生返乡就业,但这些政策在实践操作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不足之处。例如,现有政策主要针对返乡大学生创业初期和运营阶段而制定的,政府会为他们提供政策咨询和开业指导,也会给予他们一定的创业补贴;为了保障企业能够顺利运营,还出台了定向减税和普遍性降费等政策。从政策实施效果看,这些政策确实能够降低创业初期的成本和企业运营的负担,但是,这些政策并没有考虑到返乡大学生创业不一定都是成功的,也有创业失败的风险存在,因此后续的政策支持就略显不足。此外,现有支持政策重点关注在返乡创业大学生在资源资本和人力资本等方面的困境,较少考虑政策绩效的问题。
(二)大学生返乡创业所需资源不足
我国二元经济结构的特点阻碍了城乡要素的自由流动,大学生返乡创业所需的诸如资本、人力等资源还得不到很好地满足。在资本资源方面,发展不完全的农村金融市场使得返乡创业的大学生面临较大的金融信贷约束。他们大多来自普通农家,自身并没有雄厚的资金作为支撑,并且他们可以用作贷款抵押物的设施和房屋的价值均不够高,很难让他们获得更多的贷款,因此,返乡创业的大部分大学生普遍缺乏创业资金,严重影响了他们继续创业的信心。近年来,虽然国家对乡村发展非常重视,在乡村基本建设和基本公共服务方面投入明显增多,乡村发展也取得了飞速的进步,但是城乡经济发展水平和基本公共服务等方面仍然存在一定差距,2017—2022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的差距虽然在缩小,但仍存在一定差距,如图2所示。
(三)大学生返乡创业面临较大风险
返乡创业是一种投资行为,必然会存在一定的风险,而大学生在创业资源、创业思维和创业管理等方面存在着明显的不足,其返乡创业活动也必然不会一蹴而就。此外,农村地区的创业资源是有限的,因此大学生通常会选择一些投资小、门槛低的创业项目,这些项目也必然会呈现出复制性强的特征,因此大学生返乡创业的产品创新性较差、同质化问题突出,难以获得较高利润,久而久之,企业的运营就进入了艰难境地。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社会资本在政策引导下开始进入农业农村,与之相比,返乡大学生的劣势就凸显出来了,其创业空间和创业资源受到了较大影响,甚至濒临破产的边缘。此外,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各种生产要素的价格上涨,企业运营成本也不断上升,也增加了返乡大学生的创业风险。
三、破解大学生返乡创业困境的路径
(一)拓展大学生返乡创业方式,加快构建农村创业新体系
目前,我国农村大学生返乡创业的形式基本上都属于“跟随型创业”模式,不仅分散了创业资源、增加了创业风险,对于农村市场的健康有序发展也是不利的。因此,各级政府要在创业方式方面下功夫,积极帮助返乡大学生创业寻找适合的项目和形式,构建起多层次、多元化的大学生返乡创业体系。在自有资金不足的情况下,返乡大学生可以在遵守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的前提下通过承包、入股、合作等方式,从事农业创业活动,以减轻资金方面的压力和负担;也可以通过股份合作制等方式组建现代企业、产业联盟等,这种方式可以解决企业经营规模方面的问题,能够让返乡大学生的创业活动有更广阔的空间。
(二)以城乡融合发展为重要抓手,优化农村创业环境。
大学生返乡创业还处于起步阶段,还需要更多有利于大学生返乡创业的基础设施、公共服务、人文环境和政策环境,进而推进大学生的返乡创业活动能够良性发展。在这个过程中,要着力推进城乡融合发展,改善农村地区的公共服务等各方面的条件,能够为大学生返乡创业提供与之相匹配的发展环境;在乡村需求有限的情况下,市场只有向城市延伸实现城乡供需有效对接,才能够为大学生返乡创业提供更广阔的市场和更旺盛的需求,推动创业活动良性健康发展。
(三)推动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为大学生返乡创业提供坚实的产业基础
想要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乡村振兴,打造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必须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进而推动农业农村经济高质量发展。不同产业进行有机结合,充分利用各自的优势,推动协同发展,势必会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和效益水平,是农村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的关键举措。农村产业融合可以通过要素、制度和技术创新,让农业产业链前后延伸、左右拓展,上下游的产业就可以有机整合、紧密相连、协同发展,农业产业就可以与加工流通、休闲旅游和电子商务产业等共同发展,并且在产业边界和交叉处催生出新的业态和模式,如设施农业中有工业,加工体验有服务业,休闲农业中有旅游等,构建全产业链、全价值链,因此农村产业融合发展能够拓展返乡大学生的创业空间,同时也能更深入地挖掘农业农村的潜在价值,使其得以分享二、三产业的增值收益。
(四)降低农村创业风险,保障大学生返乡创业稳定发展
提高自身收入水平、改善生活条件是大学生返乡创业的重要动力,但他们承担风险的能力是有限的,因此在创业过程中,他们会重点考虑风险收益。一旦风险收益超过预期时,他们就会停止创业行为以减少损失。因此,降低大学生返乡创业的运营风险,提高创业稳定性是至关重要的。
四、结论与建议
大学生返乡创业是我国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出现的一种独特现象,并且会在今后相当长时期内快速发展,这对调整优化农村产业结构、促进农民农村共同富裕、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都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到新发展阶段,返乡创业逐渐成为农村大学生未来发展的选择和趋势,在现阶段呈现出创业人数上升、创业企业较小、顺应数字经济发展等特征。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不断推进,良好的外部环境为大学生返乡创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这样的背景下,大学生返乡创业有了一定的发展空间和条件,但也存在发展潜力不足且风险较大等问题,促进农村大学生返乡创业的支持政策仍有优化空间。因此,还应进一步完善政策措施、保障大学生返乡创业资源的有效供给、完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进而激发大学生返乡创业活力。
[1]江帆,宋洪远.促进农民工返乡创业:历史方位与实现路径[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23(3):23-33.
[2]代克强.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籍大学生返乡创业的现实路径[J].农业经济,2022(9):119-121.
[3]陈勇.大学生返乡创业与农村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研究[J].农业经济,2022(8):131-1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