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论文投稿/征稿

欢迎您!请

登录 注册

手机学刊吧

学刊吧移动端二维码

微信关注

学刊吧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关于我们
首页 > 学术论文库 > 经管论文 参与式案例教学在跨国公司经营管理课程教学中的应用研究论文

参与式案例教学在跨国公司经营管理课程教学中的应用研究论文

4

2025-03-03 16:25:01    来源:    作者:xuling

摘要:文章针对目前工商管理专业跨国公司经营管理课程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应用参与式案例教学模式进行教学改革,通过完善特色教学案例库、丰富课程考评方式、增强师资力量来保障参与式案例教学的实施,不断提高学生课堂参与度和实践能力,以期为工商管理专业教学改革提供参考。

  [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对经管类人才的实践能力有了更高的要求。参与式案例教学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引导学生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文章针对目前工商管理专业跨国公司经营管理课程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应用参与式案例教学模式进行教学改革,通过完善特色教学案例库、丰富课程考评方式、增强师资力量来保障参与式案例教学的实施,不断提高学生课堂参与度和实践能力,以期为工商管理专业教学改革提供参考。


  [关键词]参与式案例教学;跨国公司经营管理课程;教学改革


  0引言


  近年来,国际市场风云变幻,外部需求日益增多。我国一系列推动高质量发展的举措让越来越多的外资企业看好中国经济,跨国企业在华发展迎来了更好的机遇。“一带*路”倡议鼓励企业走出国门,加大海外投资力度。这需要大量精通国际规则、精于国际经营的专门人才1。跨国公司经营管理是一门实践性、综合性极强的课程,提高经管类学生的专业素质和实践能力,培养满足企业跨国经营管理需要的应用型经管人才,已成为该课程改革的关键。参与式案例教学是国际上普遍推崇的合作式教学模式,该教学模式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中心,采用多种直观、形象的教学方式,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整个教学过程当中[2]。将参与式案例教学应用于跨国公司经营管理课程,有助于提升学生的课堂参与积极性,开阔学生视野,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国际经营活动原理。本文在分析跨国公司经营管理课程教学现状的基础上,梳理该课程参与式案例教学过程,探讨参与式案例教学在跨国公司经营管理课程教学中的具体应用策略。


  1跨国公司经营管理课程教学现状


  以南京财经大学红山学院为例,该校跨国公司经营管理课程面向工商管理专业学生,于大学三年级第二学期开设,2学分,共计34课时。跨国公司经营管理课程内容主要包括跨国公司经营环境、跨国公司国际并购、跨国战略联盟、跨国公司内部贸易、跨国公司技术转让、跨国公司组织管理、跨国公司外汇风险管理、跨国公司营销管理、跨国公司人力资源管理等,并从相关理论基础、法律政策、动因、活动类型、活动风险、风险管理等角度具体分析跨国公司的经营管理活动。该课程在实际授课过程中存在以下问题:第一,教学内容枯燥。教师围绕教材讲解知识,每章补充相关案例。教材内容理论性强,涉及内容广泛,需要结合相关案例帮助学生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但相关案例数量少且内容简单、陈旧,与时代发展的联系不够紧密,更新速度较慢。并且,各个章节的案例缺乏连贯性,分析角度单一,缺少对案例的综合分析。另外,案例主体多为大型跨国公司,缺乏关于中小型跨国企业的案例分析,结合独立学院学生毕业后的就业情况,仅有大型跨国企业的案例分析难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不能针对性地提升学生的就业能力。第二,教学形式单一。采取大班教学,以教师讲课为主,教师牢牢掌握课堂的话语权,学生被动学习,沉闷的课堂气氛不利于学生批判思维和创新思维的形成[3]。课堂案例教学的主动权始终由教师掌握,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案例教学法被简单地理解为案例分析,其价值未能充分体现出来。

79458f5ac159b8d10eb077feb35097a.png

  目前,学生的自律性不强。一部分大学生普遍缺乏学习目标,主动学习意识不强,并且习惯使用电子产品,使用时间长,依赖感重,课堂参与程度低4。同时,当代大学生自我意识较强。学生关注个人的发展与个人价值的实现,希望课堂讲授的内容能够多联系工作实际,帮助他们与社会接轨,满足未来的工作需要[4]。


  结合课程教学问题与学生特点,教师应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利用互联网资源,提高学生的信息搜索能力,引导学生主动查询案例相关信息,积极参与课堂互动。同时,教学内容要紧跟社会发展,契合学生的个人发展需求。因此,要将参与式案例教学应用于跨国公司经营管理课程,引导学生充分参与课堂教学。


  2跨国公司经营管理课程参与式案例教学设计


  2.1课前教学设计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课前预习,为课中教学活动做好准备。一方面,要明确课前任务。第一,预习案例。调研案例的时代背景、市场环境,以及案例主体的发展历程、当前的发展阶段。第二,合理分组。学生在课前进行交流和学习,不仅可以提高课堂参与度,还能增强合作意识,提高协调能力,有利于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学生自由组队,分成多个小组,每组人数为6~8人。另一方面,要布置课前预习任务。组内合理分工,查阅案例资料,组员之间充分交流,丰富案例内容,形成各组的课前案例调研报告。


  2.2课中教学设计


  在课中教学阶段,教师帮助学生建立完整的知识框架,学生将课前预习时遇到的问题与其他小组、教师进行交流。首先,教师精讲知识点,主要讲解教材中的理论知识,如基本概念、主要特征、理论基础、活动类型、影响因素、发展趋势等。其次,引入案例,运用所学知识分析案例,识别案例主体的经营活动类型。再次,分组讨论,各组派代表补充案例背景。最后,深入讨论,教师提出具体问题,如企业开展当前经营活动的动机、经营活动的潜在风险、企业可以采取哪些措施应对风险等,各小组充分讨论并派代表发言,小组之间相互提问。教师结合学生讨论过程中提出的观点,深入阐述相关知识点,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


  2.3课后教学设计


  课后,学生要进一步思考,巩固学习内容,并检测学习成效。根据课堂讨论的情况,由教师提出新的思考方向,学生课后进行针对性补充,形成完整的案例分析报告。并且,教师在线上教学平台发布课后作业,检测学生的学习效果,课后作业既要包含基础理论知识检测,也要包含案例分析能力检测。学生完成作业后,一方面由教师打分,另一方面由各个小组之间互评,综合形成修改意见。下一节课堂上,教师针对作业中出现的问题,引导学生深入讨论,以持续提升教学效果。


  3具体应用建议


  3.1完善特色教学案例库


  参与式案例教学模式主要体现在案例的选择、分析和讨论上,完善本土化教学案例库是实施参与式案例教学的重要基础。中国企业的跨国经营起步相对较晚,基础较为薄弱。2017年世界跨国公司100强的平均跨国化指数已达到62%,而2023年中国跨国公司100强的平均跨国化指数仅16%。当前,中国跨国公司的跨国化指数总体不高,但近年来中国企业跨国指数稳步提高,国际化程度和竞争力不断提高。中国企业的快速发展为案例教学活动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因此需要不断总结跨国公司的经营管理活动,形成具有时代特征的特色案例库。


  3.1.1国际并购案例库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快速发展,已经成为在全球具有重要影响力的直接投资大国5]。中国企业海外并购数量和交易规模不断上升,如2010年吉利汽车以18亿美元收购了沃尔沃,2016年海尔收购通用电气家电业务资产,2018年安踏以46亿欧元的价格收购芬兰体育用品Amer Sports。在课程中,教师不仅要关注经典国际并购案例,还要学习国际巨头公司对国产品牌的并购案例、中国企业海外并购案例。只有带领学生不断收集相关案例,梳理民族品牌的发展历程,总结跨国企业的竞争优势,构建起与国际并购相关的本土化案例库,才能帮助学生开阔国际视野,引导学生树立竞争意识。


  3.1.2技术导向的经营活动案例库


  服装、家具、家电曾经被称为我国外贸出口的“老三样”,2023年以新能源汽车、锂电池、光伏产品为代表的“新三样”合计出口1.06万亿元,首次突破万亿元大关,表现十分亮眼。外贸出口主打产品的“新旧之变”,彰显了我国对外贸易结构的持续优化,表明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不断涌现,技术的重要性不言而喻[6。在跨国公司竞争中,技术竞争已成为最重要的一环。跨国公司是技术创新的主体,也是技术市场交易的主体,跨国公司通过技术转让可以提高技术的利用效率,技术转让是跨国公司掌握全球价值链的主要方式,技术因素在跨国公司经营管理中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越来越多的跨国公司进行技术转让,建立技术战略联盟,基于技术因素开展并购活动。因此,需要建立跨国公司以技术为导向的经营活动案例库。比如,华为公司为了推动汽车业务发展,与长安汽车签署投资合作备忘录,与奇瑞、北汽、江淮等多家车企建立智选车大联盟;2016年美的集团并购东芝家电业务,有效提升美的集团的研发实力和制造水平;京东集团与谷歌、沃尔玛建立战略联盟,实现优势互补,顺应新零售的发展趋势,加快自身科技化进程。学生通过学习这些案例,可以意识到技术的重要性,这样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引导学生努力成长为推动我国高质量发展的人才。

  3.1.3“一带*路”企业案例库


  2023年是“一带*路”倡议提出十周年,“一带一路”倡议是中国倡导、全球参与的开放型国际合作机制。在这十年间,贸易规模不断扩大,基础设施不断完善,产能合作不断深入。在授课过程中,一方面要以我国持续优化外商投资环境的一系列措施为例,分析政治环境、经济环境、技术环境、文化环境对跨国公司经营活动的影响,引导学生了解跨国经营环境对企业的重要性。另一方面,结合“一带*路”合作成果,围绕科技、绿色、能源、人文等主题,深入了解各企业在农业、矿业、基础设施产业、可再生资源、信息与通信技术、旅游、文化、交通等领域的合作案例,带领学生总结中国企业的发展历程,分析中国企业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原因,引导学生领会我国在全球布局、全球资源配置方面的能力成长,关注“一带*路”未来发展和中国企业在世界舞台上展现的中国智慧,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坚定“四个自信”。


  3.2丰富课程考评方式


  要采用多元化的课程考评方法,教师、学生、小组均作为评价主体,评价内容包括平时成绩和期末成绩。扩大过程性评价的比例,过程考核分数占70%,期末考核分数占30%。学生的平时成绩由4个阶段的分数构成,分别在4个阶段进行打分,每个阶段占25%。第一阶段,对每个小组的课前案例调研报告进行评分,考查学生案例调研的丰富程度,由教师制定详细的评分标准,各个小组之间、组内成员之间互评。第二阶段,教师记录小组讨论过程中的组员参与程度、表达能力、沟通能力,并进行评分。第三阶段,各小组汇报案例分析报告,围绕案例内容、演示文稿制作效果、汇报人表现打分。第四阶段,教师对课后作业打分,各组之间互评作业。汇总4个阶段的学生评分与教师评分,得到每位学生的平时成绩。期末考核采用闭卷考试,满分100分,考核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能力和案例分析能力。最后,将平时成绩与期末成绩按照比例折算,得到学生的总成绩。


  3.3增强教学师资力量


  加大教师的教学投入和学生的学习投入,学生可能会抱怨,教师的答疑、指导工作量明显增加,参与式案例教学中存在一定的不可控性风险。这就需要教师不断提高能力,增加课堂的趣味性,提高答疑能力,在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热情的同时把握好课堂整体节奏。学校应该组织教学团队定期研讨,相互交流,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同时,打通、融合各个学科案例,使教学案例分析的角度和内容更加多元,从而不断提升教学效果。为了得到更好的教学效果,学校还应购买经济管理类数据库资源,建立案例教学实验室,改变以往大教室分排就座的方式,配置满足案例教学需要的白板、圆桌、移动座椅,营造良好的讨论氛围,为教学活动提供良好的软硬件配套设施。


  4结束语


  将参与式案例教学模式应用于跨国公司经营管理课程,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参与程度,增强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后续实践过程中,需要学校、教师、学生的共同努力与合作,保障参与式案例教学的效果,这样才能培养出符合时代要求的经管人才。教师需要不断总结参与式案例教学经验,持续优化教学方法,为工商管理专业教学改革提供参考。



主要参考文献


  [1]查贵勇.《跨国公司管理》课程开展案例研究式团队教学模式的思考[J].亚太教育,2015(30):114-115.


  [2]张琳.参与式案例教学在劳动经济学课程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教育观察,2023(31):40-43.


  [3]吕林海.中国大学生的课堂沉默及其演生机制:审思“犹豫说话者”的长成与适应[J].中国高教研究,2018(12):23-30.


  [4]郭宏岩,宋达.“00后”高校大学生教育和管理面临的挑战及应对[J].产业与科技论坛,2020(9):218-219.


  [5]李育,刘凯,张爽.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统计研究[J].社会科学辑刊,2024(1):171-180


  [6]陈婉.“新三样”出口强劲,增添经济新动能[J].环境经济,2023(17):44-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