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论文投稿/征稿

欢迎您!请

登录 注册

手机学刊吧

学刊吧移动端二维码

微信关注

学刊吧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关于我们
首页 > 学术论文库 > 经管论文 “财务分析”课程“四引五促”教学改革探究论文

“财务分析”课程“四引五促”教学改革探究论文

4

2024-12-25 15:45:06    来源:    作者:liziwei

摘要:针对“财务分析”课程普遍存在的痛点问题,课程组以“两性一度”为评价标准,提出“四引五促”的改革创新。即通过引入新技术、大量案例、系统思维培养和过程考核四大策略,实现促学科融合、促价值引领、促课堂趣味性、促课程提质和促学习效果的五大目标。以上改革措施可积极改善教学效果,充分发挥其在社会实践中的作用。

       摘要:针对“财务分析”课程普遍存在的痛点问题,课程组以“两性一度”为评价标准,提出“四引五促”的改革创新。即通过引入新技术、大量案例、系统思维培养和过程考核四大策略,实现促学科融合、促价值引领、促课堂趣味性、促课程提质和促学习效果的五大目标。以上改革措施可积极改善教学效果,充分发挥其在社会实践中的作用。

  关键词:财务分析;课程教学;教学改革

  “财务分析”作为财会专业的核心课程,在培养学生财务分析能力、提升其综合素质方面具有重要作用。然而,传统的“财务分析”课程在教学实践中面临着一系列痛点问题,如学科单一、缺乏趣味性、忽视价值引领等,导致教学效果不佳,难以满足新时代对人才培养的要求。对于如何进行“财务分析”课程的改革,不少教师都提出了自己的观点。中南民族大学高娟提出构建“教-学-践-考”四维交互递进式教学模式。不同学者都做出了大量研究实践,但是鲜有学者从“两性一度”角度去考虑,而“两性一度”是评价金课的标准。鉴于此,文章在剖析财务分析课程教学“痛点”的基础上,以“两性一度”为标准,提出了“四引五促”的教学改革理念,以期为“财务分析”课程的教学实践提供有益借鉴与启示。

  一、“财务分析”课程教学存在的“痛点”问题分析

  (一)跨学科融合度低,忽视多学科交叉融合

  传统的财务分析课程往往局限于对财务单一学科知识的传授,缺乏对时代背景下多学科交叉融合重要性的认识。然而,新文科建设的核心理念在于推动现代信息技术与传统文科专业的深度融合,旨在培养出具备跨学科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复合型人才。在这一背景下,以往财务分析课程的设计模式显然无法满足新文科建设的高标准要求。

  (二)教学趣味性不强,难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财务分析课程的专业性和综合性要求教学方法应具备足够的趣味性。然而,当前教学方式较为单一,缺乏足够的互动性和创新性,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这导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容易产生厌倦情绪,影响学习效果。

  (三)系统思维培养欠缺,整体分析能力不足

  学生在进行财务分析时,普遍存在分析较片面的问题,会倾向于从单一的财务比率或单一的项目认识,不善于依据企业整体情况去进行评价。缺乏系统思维不仅限制了他们在财务分析中的深度和准确性,也影响了他们对企业整体状况的全面把握。这导致学生在分析财务问题时往往“只见树木不见森林”,难以形成全面、准确的分析结论。

  (四)过程考核不足,学习反馈机制缺失

  在财务分析课程的考核中,结果导向的考核方式占据主导地位,缺乏对学生学习过程的全面考察。这导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难以获得及时有效地反馈和指导,同时也使学生过于关注分数而忽略了对知识的深入理解和掌握。

  二、“财务分析”课程教学改革理念

  课程提出“四引五促”的教改理念,即分别从教学手段、教学方法、教学内容和教学评价四个渠道采取“引入新技术、引入大量上市公司案例、引入系统思维培养、引入过程考核”的四大措施,以实现“促学科融合、促价值引领、促课堂趣味性、促课程提质、促学习效果”的五大目标,并把“两性一度”的要求融合在整个课程的设计中。

  三、“财务分析”课程教学改革举措

  (一)引入新技术,创新教学手段,促学科融合

  研究通过引入Python新技术,创新课程的教学手段,实现财务分析专业知识与Python技术的深度融合(如图1)。利用Python进行数据获取、计算、分析以及可视化,不仅提升了分析效率与准确性,更推动了现代信息技术与传统文科专业的交叉融合。此举对新文科的发展具有深远意义,同时使学生得以接触并应用前沿技术,从而培养其跨学科知识融通能力和实践创新能力,增加了课程的高阶性与挑战度。

image.png

  (二)引入大量上市公司案例,强化教学方法,促课堂趣味性

  教学方法能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将直接影响教学的效果。通过采取大量真实的上市公司的数据进行案例教学,提升课堂教学的趣味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还引导学生多去关注国家大事、经济新闻,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以及社会责任感。课程案例汇总见下表1。

image.png

image.png

  (三)引入系统思维培养,丰富教学内容,促课程提质

  研究注重培养学生的系统思维能力,通过由浅入深、层层递进的教学内容设计,帮助学生从单一的财务比率、项目认知提升到财务信息的系统认知层面。特别是杜邦分析和综合案例分析的引入,强化了学生基于整个报表体系进行财务分析的重要性。此举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系统思维能力和专业知识整合能力,丰富教学内容,体现课程的高阶性和挑战性。

  (四)引入过程考核,加强教学评价,促学习效果

  把单一的以结果为主的考核评价体系,变为注重过程考核的多维度考核评价体系,可见图2。通过这种多维度考核评价体系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评价,客观地反映学生的学习状况,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教学质量。 

image.png

 
       四、结语

  通过对标“两性一度”的要求,课程组提出“四引五促”的改革措施和改革目标,从教学手段、教学方法、教学内容和教学评价全方位实施改革,以积极提升教学效果,充分发挥其在社会实践中的作用。未来,我们将继续深化“四引五促”教学改革,进一步优化教学内容和方法,以适应新时代对财会人才的需求变化。同时,我们也将关注行业动态和技术发展,不断更新教学资源和技术手段,推动财务分析课程的持续发展和创新。

        参考文献:

  [1]张勇.基于SPOC的混合教学模式在财务报表分析课程中的应用研究——以财务报表分析方法为例[J].商业会计,2020(20):115-117.

  [2]张静,刘嫦,吕雪晶.《财务报表分析》课程教学创新与实践——以石河子大学为例[J].财会通讯,2023(8):165-170.

  [3]张新民.从创新和务实角度看《财务报表分析》课程建设[J].财务与会计,2023(1):77-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