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论文投稿/征稿

欢迎您!请

登录 注册

手机学刊吧

学刊吧移动端二维码

微信关注

学刊吧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关于我们
首页 > 学术论文库 > 经管论文 预算管理一体化背景下提升财会管理工作质量的方法论文

预算管理一体化背景下提升财会管理工作质量的方法论文

0

2024-10-12 16:41:46    来源:    作者:liziwei

摘要:随着近些年来我国财政改革的快速发展,财务管理从其内涵到目标、方式等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与财务管理相关的各项工作被纳入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平台予以管理,建立了一个闭环式的财务管理系统,财务工作已经由简单的事后静态核算发展到了全流程、全方位的动态管理和控制。因此,财务管理工作应根据预算管理一体化的相关要求,与时代发展的步伐保持一致,加强与其他业务部门的沟通,做好内部协调工作,注重过程管控,促使预算资金使用效率的最大化,并确保其合法性和合规性。然而在实际工作中,部分单位并未认识到预算管理一体化对于财务管理工作

  随着近些年来我国财政改革的快速发展,财务管理从其内涵到目标、方式等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与财务管理相关的各项工作被纳入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平台予以管理,建立了一个闭环式的财务管理系统,财务工作已经由简单的事后静态核算发展到了全流程、全方位的动态管理和控制。因此,财务管理工作应根据预算管理一体化的相关要求,与时代发展的步伐保持一致,加强与其他业务部门的沟通,做好内部协调工作,注重过程管控,促使预算资金使用效率的最大化,并确保其合法性和合规性。然而在实际工作中,部分单位并未认识到预算管理一体化对于财务管理工作的影响,将预算管理一体化变成形式主义的东西,导致财务管理水平无法从根本上得到提升。本文通过深入探讨预算管理一体化模式下的财务管理变革方面的相关问题以及解决方法,以期为各位同仁提供借鉴参考。

  一、预算管理一体化给财务管理工作带来的变革

  预算编制需加强各部门协作在预算管理一体化模式下,预算编制工作不再是简单的财务资金预算,更重要的是加强与其他业务部门的沟通,做好相互之间的协调,实现财务信息的共享。根据预算管理一体化的相关要求,预算编制工作需要根据项目库管理、资产管理等方面的具体设置和管理要求,把单位的基础信息全部填报到系统上,从而确保基础数据的准确性和精确性。由此可见,要想保证预算基础信息的完整、真实,就必须积极主动地与人事管理部门、资产管理部门等各部门进行沟通,加强相互之间的配合。同时,单位还应立足业务的实际需求,依据工作任务、绩效目标等来进行项目预算的编制,制定合理、科学的预算项目绩效指标。在确定整体项目预算后,再根据项目的轻重缓急来分配资金,提高资金使用效率。综上可见,在预算管理一体化模式下,预算编制工作方式的改变要求各业务部门之间必须加强合作,并尽可能地为预算编制提供科学性更高、更加精准的基础性数据。

image.png

  实现预算编制与预算执行的关联在预算管理一体化模式下,预算编制、预算执行等都被纳入预算管理一体化平台,这促使二者之间联系更加紧密,这主要体现在预算批复的指标必须与预算编制的明细指标保持高度一致,并通过逐条下达的预算执行指标来实现对资金支付的把控,最终达成预算编制与预算执行的全面对接。在下达预算指标后,根据预算执行进度情况来申请预算资金指标计划,并本着“有预算才有支出”的基本原则来执行预算计划,避免出现超预算、无预算支出等不良现象。

  政府采购预算项目执行的变革根据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的要求,政府采购的预算指标需通过政府采购系统,并根据实际需求来予以申报使用,将不再跟随预算批复来予以直接下达。在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下,政府采购系统肩负着预算项目资金确认、采购计划申报、采购方式的确认、采购合同的签订,以及预算支付系统与采购系统之间的对接等任务,上述操作全部需要在政府采购系统中予以完成。实际上,政府采购这种操作方式的变化,正是坚持了“有计划才有采购,采购预算项目专款专用”的资金使用原则,促使预算资金使用的规范性更强,规避了各种暗箱操作小动作的出现,全面提升了项目资金的使用效率。

  二、现有财务管理模式存在的问题

  管理人员技术能力不足首先,经办人员由于欠缺专业财务知识,导致对于财务会计的基本原理、预算管理流程等不了解,因此要想熟练掌握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的相关操作较为困难;其次,经办人员未能熟练掌握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的相关应用场景,对于一体化系统在实际工作中的作用的理解不到位,导致其无法根据业务的实际需求来正确使用系统的相关功能模块。

  内控制度亟须完善当下,传统财务管理模式中的内控制度显然已不能满足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的需要,甚至出现一些内控制度无法对接预算管理流程的问题,岗位职责分工不明确、操作流程不规范、管理混乱、信息不准确等各种问题,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预算管理一体化的成效。

  一体化系统应用率低在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的实际应用过程中,由于系统的复杂性高,使用难度偏大,导致一些经办人员无法积极主动地使用该系统,最终使得该系统的应用率相对较低,其原因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第一,作为一个比较复杂且体量庞大的软件系统,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需要使用者具备相应的操作技能和学习能力,并掌握足够的财务预算管理知识,因此能够满足要求者必然相对比较少;第二,一体化系统与业务系统之间的对接存在问题,导致财务管理无法充分发挥应有的作用。例如,资产管理等模块的初期数据在与原资产管理信息系统对接时,不同系统所支持的数据格式、标准等存在差异,最终导致数据对接中出现不兼容甚至冲突现象,严重影响着数据共享的效率。

image.png

  三、提升财务预算管理工作质量的有效方法

  提高财务人员业务能力水平制订合理、科学的培训计划。培训计划应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理论知识,二是实际操作技能。理论知识可以帮助财务人员更好地认识预算管理一体化的重要性和作用,使其更加熟悉系统的操作流程,全面提升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的应用水平。培训计划的制订需要综合考量财务人员的现实状况,比如工作时间、工作量等,从而确保培训时间和内容能够更加符合培训计划的要求。通过内部培训与外部培训相结合的形式,来全面提高业务培训的效率。充分利用单位内部资源,组织高级财务人员、技术人员等来为内部员工进行培训。选择专业水平较高的培训机构,或者定期邀请行业专家,来为财务人员进行培训。

  完善内控制度从思想上转变对于预算管理一体化的认识,并真正予以重视,确保将预算管理一体化管理真正落到实处。全面、严格地落实预算管理一体化中各环节的要求,通过详细、科学、精准的内控制度,推动流程规范化,加强单位内部各部门之间的合作,合理划分职责权限,构建科学、高效的监督机制。推动预算管理一体化的落实,全面提升内部控制的成效,为预算管理一体化的顺畅运行奠定坚实的基础。

  提高一体化系统应用率首先,单位管理人员应从根本上转变管理理念,对于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的价值和优势予以充分理解,积极推动相关改革,构建更加成熟的内部管理体制,理顺各部门之间的关系,从而为预算管理一体化的应用创造更良好的环境。其次,单位应制定详尽的预算编制、执行流程,明确岗位职责,用制度化来提高预算管理工作的标准化水平。

  作为一种比较新颖的财务管理模式,预算管理一体化通过电子信息技术来确保预算管理各环节的规范化。因此,为了全面提升预算管理一体化的水平,各单位必须从思想上予以高度重视,推动各系统之间数据联系的纵深化发展,将预算管理和执行流程制度化,加强监督与把控,加强各部门之间的联系,加强对财务人员的培训,全面提高其专业素养,从而为财务管理工作的发展打下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