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论文投稿/征稿

欢迎您!请

登录 注册

手机学刊吧

学刊吧移动端二维码

微信关注

学刊吧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关于我们
首页 > 学术论文库 > 经管论文 对企业集团司库体系建设中结算集中模式的探索论文

对企业集团司库体系建设中结算集中模式的探索论文

3

2024-10-12 15:44:09    来源:    作者:liziwei

摘要:探讨企业集团司库体系建设中结算集中模式的应用,阐述司库体系建设需要遵循的原则、实践意义,肯定司库体系与结算集中模式的价值。随后阐述司库体系建设中结算集中模式应用现状,并且总结重难点,为结算集中模式的应用指明方向。最后提出财务公司承担“网银互联跨行支付系统”职责、细化结算集中模式应用流程、企业集团内部推出一站式结算集中服务三点建议,结合企业集团实际,深入探索结算集中模式的应用路径,为企业集团司库体系建设夯实基础。

  编者按:探讨企业集团司库体系建设中结算集中模式的应用,阐述司库体系建设需要遵循的原则、实践意义,肯定司库体系与结算集中模式的价值。随后阐述司库体系建设中结算集中模式应用现状,并且总结重难点,为结算集中模式的应用指明方向。最后提出财务公司承担“网银互联跨行支付系统”职责、细化结算集中模式应用流程、企业集团内部推出一站式结算集中服务三点建议,结合企业集团实际,深入探索结算集中模式的应用路径,为企业集团司库体系建设夯实基础。

  关键词:企业集团;司库体系;结算集中模式

  企业集团发展逐渐呈现出大型化与国际化的特征,所在环境面临激烈的竞争,加上市场环境不断变化,企业集团集中了内部优势,这也可以获得非常直观的社会效益,在社会效益的助力下,在企业集团内部构建经济效益循环体制。但企业集团在我国的发展历程比较短,和其他国家企业集团相比仍然在探索阶段,需要在探索过程中进行持续优化。尤其是企业集团的财务工作。随着内部资金资源集中管理重要程度的提升,对其也提出了更加严格的要求。最近几年,很多大型企业集团开设构建司库体系,该体系中的结算集中模式,也使企业集团实现了集约式管理,并因此加强财务资源管理控制能力。为此,本文以企业集团司库体系建设中的结算集中模式为对象展开分析,通过结算集中模式加强企业集团的结算集中度。

  一、企业集团中的司库体系建设原则与作用

  构建司库体系对于企业集团而言,是实现资产负债管理的重要手段,具体应遵循以下基本原则:主业服务原则、安全与效率至上原则,在企业集团内部的司库体系建设中,展开全面管理、集中控制,加强规划统一性与体系运作规范性。通过司库管理体系的运作,企业集团内部开展集中结算,统一设置现金池,拓宽投融资渠道,积极防范司库风险,以及信息化系统集成,加强金融资源与业务的统筹管理,一方面,可以帮助企业集团控制金融风险,另一方面,也能够满足日常生产、经营管理等工作提出的个性化要求。综上,企业集团司库体系所囊括的结算集中模式,一方面,可以帮助企业集团达到集约式管理的目的,另一方面,也可以有效实现所有财务资源的高质量管理。

image.png

  二、企业集团结算集中模式应用现状与问题

  (一)结算集中现状

  企业集团选择设立财务公司的初衷,其实是为了引入专业的金融机构,在资金时间差、地区差的双重作用下,达到盘活沉淀资金的目的,当然这一措施的作用,也体现在财务费用支出与融资渠道建设等方面。在此前提下也在设立的财务公司中形成了结算业务。

  一般财务公司有“非银行的银行”的称呼,如果从结算业务维度分析财务公司,其并非在中国人民银行清算体系中。除了成员单位需要开展内部结算业务,财务公司所负责的结算业务,银行是主要的负责方。因此,财务公司在确定了内部财务管理的规定之后,务必要着手建设内部资金管理系统,与合作的商业银行协商,采用多元化结算模式,要求结算模式中同时包含总分账户、收支两条线和代理银行等组成部分。换言之,对于不同模式的对比,其实彼此之间无优劣区别,所以选择模式的决定性因素,主要是企业集团财务管理能力与要求。

  通常资金着手进行集中式管理,其基本操作流程如下:1.账户集中;2.信息集中;3.资金集中;4.结算集中。进入到最终的结算集中流程,企业集团旗下的成员单位、外部单位作为主体,负责的所有结算业务,必须交由财务公司和结算中心进行,并在内部集中进行处理。相比第三个流程——资金集中环节,提出的配置沉淀资金、控制财务成本,两者之间并不完全一致。通过分析可以发现结算集中是以企业集团为对象,在结算高度集中的作用下,其一,可以制订统一的资金计划,集中调度资金;其二,可以达到监督与风险管理动态性的目的,以此提高企业集团整体控制能力与协调力。针对企业集团中的成员单位,通过财务公司结算,付款、收款双方的所有交易资金时间可以进一步缩短,提高资金流转的效率,以免支付交易成本。最后则是针对企业集团内部设立的财务公司,资金在内部划转,减少日常储备款项,加强沉淀闲置资金利用率,获得更高的资金收益。财务中心在结算中心的帮助下,还可以通过提供高质量服务的形式,提高企业集团所有成员单位对于财务公司依赖性。

  (二)结算集中存在的困难

  企业集团中的结算模式在应用中,实际上面临结算集中的一些问题。以行业监管部门为例,该部门在维护金融市场秩序的工作中,一方面需要采取相应举措保护企业集团所有资金的安全,另一方面也需维护相关群体权益。所以,当经营主体的资金账户有专项用途,或者是需要开展结算管理,必定会有一些特殊性要求需要注意。在这些特殊要求的引导下,导致企业集团在司库体系建设中,总结了一些结算集中模式需要重点应对与解决的问题。

  例如,中国银保监会颁布了《固定资产贷款管理暂行办法》,其中对固定资产贷款合同提出了一些要求。即在设立专门贷款发放账户这一前提下,贷款发放、贷款支付的行为,应利用该账户进行各项业务的办理。站在贷款人角度,其一,可选择贷款人受托支付的方法,其二,可以选择借款人自主支付,对贷款资金支付进行有力管理。若是发现单笔金额在项目总投资5%及以上,或者支付的贷款资金总额已经超出500万元人民币,需要优先选择贷款人受托支付。固定资产贷款自主支付资金,规定无法进入企业集团的资金池中,需另外对其进行调配。设立了财务公司之后,财务公司便不能够作为受托支付代管人,参与企业集团一些业务处理。

  对于集团控股上市公司而言,开展资金集中处理的相关操作,上交所和深交所分别有相应的规定。上交所推出《上市公司募集资金管理规定》,并在其中提出了“上市公司募集的资金应当存放于董事会设立的专项账户集中管理”的规定;深交所推出了《中小企业板上市公司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行为指引》,要求“不得将上市公司资金纳入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控制的财务公司管理。”综上,资金集中的处理时,提出规定内容是否会发生变化这一前提条件,集团控股上市公司资金集中度比较低是普遍存在的现象。

  综上所述,企业集团在结算集中模式选择中需要关注以下问题:一是,不同的结算行与结算方式同时存在,容易增加企业集团在资金管理、资金结算等环节的实施难度,而且还面临网银密钥遗失的问题,需要在今后结算集中模式的应用中加以关注。二是,企业集团实时获取所有资金信息,尤其要注重效率、统筹管理,这就体现出预算事中控制的重要性。在所有的成员单位当中,非集中账户可能涉及数量大,致使在银行账户管理以及查询环节面临难度,需要在司库体系建设中予以优化。三是,企业集团内设财务公司,负责提供结算服务,这对于成员单位而言,其实只是多种结算路径的其中之一,难以建立亲密度高的财企合作关系,也无法有效提高成员单位对于内设财务公司的依赖性,建议通过司库体系建设中的结算集中模式予以解决。

  三、企业集团结算集中模式应用建议

  正如上文所述,结算集中的流程包括四项流程,其中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是账户无法集中是否必然存在,或是代表结算也无法集中。以央行推出“网银互联跨行支付系统”为例,下面对企业集团结算集中模式的应用展开分析,并在司库体系建设中提出结算集中模式的应用建议。

  (一)财务公司承担“网银互联跨行支付系统”职责

  央行研发的网银互联跨行支付系统,是一种标准化跨银行网上金融服务产品,于2010年开始推广。对比第一代支付系统,此系统框架核心在于“一点接入、多点对接”,可以帮助企业集团实现线上跨银行财务管理,并具有“一站式”的优势。简言之,通过网银互联跨行支付系统,多家银行网络连接,客户在其中一家银行办理业务,也可以在其他银行完成授权签约,并通过银行网银在不同的银行账户中进行各项操作。所以,网银互联跨行支付系统在运行中,不仅可以实现实时性的跨行转账,还能够完成跨行账户信息的查询。

  现阶段很多企业集团内设的财务公司中,均已构建了具有系统性的资金管理平台,采取银企直联,紧密对接其他结算银行,获取实时数据。成员单位登录系统,可直接利用财务公司网银,完成支付结算、不同银行直联账户信息的查询等处理。如果从理论角度做出分析,财务公司利用银行构建直联,真正承担起“网银互联跨行支付系统”这一责任,这样一来资金数据、结算业务均表现出高度集中性,这也是结算集中模式作用的体现。

  (二)细化结算集中模式应用流程

  结合企业集团建立合作关系的银行,考虑到账户与资金集中实现难度较高,所以建议采用结算集中模式以提高其可行性。这就需要对结算集中模式的应用流程加以细化,具体如下。

  1.银企直联

  加强各个成员单位银行账户管理,使开户银行的覆盖范围更加清晰,尽可能地减少银行账户数量。企业集团中设立的财务公司,建议采取银企直联这一形式,对于与之有直接业务关系的商业银行,双方可以实现数据联通,以此来保证资金和交易数据实现双向传输。

  2.银行账户集中

  企业集团成员单位的银行账户必须统一由集团账户体系管理,然而需要注意的是,资金归集方法要体现出差异性。针对特殊账户,可以考虑资金不归集的处理方法;其他账户,则需结合实际,采用全额归集或部分归集的处理方法。这样一来所有成员单位的银行账户便可以达到信息集中的效果。

  3.网上银行账户选择

  设立的财务公司构建了资金管理系统,建议持续优化该系统中的网上银行功能。成员单位在系统中输入付款信息,选择、录入内部账户,或是集团账户体系所包含的银行账户。

image.png

  4.指令传递

  当财务公司获取了真实的支付信息,便会第一时间体现在结算系统中,将接收到的信息自动分类。内部账户处理付款业务时,按照原本的处理程序,由财务公司向银行发布指令。其他账户付款指令利用专线,发布给对应的银行,再由银行对付款业务做出处理。

  (三)企业集团内部推出一站式结算集中服务

  企业集团构建了结算平台之后,各个成员单位便可以享受由财务公司所提供的服务,利用结算集中模式,可以提供更高质量的网上支付一站式服务。设立了财务公司之后,网上银行便可面向银行的账户进行付款、账户信息的实时查询。企业集团采集了成员单位的各项信息之后,例如,资金使用情况,一方面可以实现资金集中调度,另一方面管理效率也得到显著提升。站在财务公司角度,成员单位选择结算集中模式,在结算大集中已经达到既定目标后,财务公司需做好总结,升级结算平台,保证系统能够在企业集团中稳定运行,满足所有成员单位在结算业务集中方面的需求。

  四、结语

  综上所述,司库管理是企业集团资产负债管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产融结合的实现也起到战略性作用。因为国内企业集团仍然在发展进程中,因此,资金集中管理也需要不断地探索,现有的企业集团中,更多的是以财务公司和结算中心为主,这也体现出资金归集的应用优势。结算集中模式在司库体系建设中,具有重要作用,通过该模式为企业集团成员单位业务管理赋予集中性与统一性,从而提高企业集团资产负债管理能力。

    参考文献:

  [1]王向凯.资金集中模式在大型建筑企业集团应用创新——从传统资金管理迈入司库体系建设[J].现代企业,2023(9):138-140.

  [2]张佳宏.企业司库体系下供应链金融管理协同机制研究[J].新理财,2023(9):31-35.

  [3]安宜,刘五丰.如何架构化繁为简、知行合一的集团司库管理体系?——中国有色集团构建一流司库管理体系的探索[J].管理会计研究,2023(4):28-36.

  [4]胡莎莎.司库在建筑施工企业资金管理中的运用分析[J].中国市场,2022(32):163-1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