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论文投稿/征稿

欢迎您!请

登录 注册

手机学刊吧

学刊吧移动端二维码

微信关注

学刊吧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关于我们
首页 > 学术论文库 > 经管论文 政府会计制度下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分析论文

政府会计制度下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分析论文

3

2023-02-16 14:09:20    来源:    作者:shaozhun

摘要:摘要: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作为行政事业单位,应积极对内部控制情况进行优化改善。在政府会计制度下,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面临着新的挑战,作为行政事业单位应积极探求内部控制的不足,采取科学化的策略强化内部控制,使内部控制工作效率、效果得到提升,促使行政事业单位实现稳定、长久的发展。文章对政府会计制度下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情况进行了分析阐述。

  摘要: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作为行政事业单位,应积极对内部控制情况进行优化改善。在政府会计制度下,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面临着新的挑战,作为行政事业单位应积极探求内部控制的不足,采取科学化的策略强化内部控制,使内部控制工作效率、效果得到提升,促使行政事业单位实现稳定、长久的发展。文章对政府会计制度下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情况进行了分析阐述。

  关键词:政府会计制度;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策略分析

  随着政府会计制度的实施,行政事业单位开始重视成本效益,这就需要加强单位内部的管理控制工作,使资金得到高效利用,推动行政事业单位的持续稳定进步。在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工作中,领导要加强思想意识,带领单位内控领导小组做好制度建设,通过信息化建设强化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从而实现良好的内部控制效果。

政府会计制度下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分析论文

  一、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概述

  作为现代管理理论中的一部分,内部控制在大量实践中日渐优化完善。注重预防的重要性,旨在完善制度、程序,避免发生错误,使管理效率、效果得到提升。

  在政府管理中,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是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其涉及诸多要素,如环境、信息、监督、活动、信息、风险评估等,与会计、财务、行政管理构成统一的整体,是组织管理措施、结构。这是行政事业单位在职能履行、目标实现过程中有效应对风险的一种自我规范、约束的过程。

  近些年来,随着政府会计制度的实施,原有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逐步弱化,内部控制的理念、方法效果受到影响,为此在新政府会计制度下,加强新时期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设是当前需要解决的重点问题之一。

  二、政府会计制度下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意义

  政府会计制度的实施对于行政事业单位的工作开展有着重要的影响,为此应提高对内部控制的重视程度,保证行政事业单位资产优良。

  (一)让政府会计制度更具改革动力

  新政府会计制度以权责发生制作为基础财务体系,将收付实现制作为预算会计体系,重新构建政府会计核算模式,两个体系不仅相互分离、也相互衔接,逐步提高财务会计的功能作用。由此可见,科学的内部控制能够科学地指导财务工作,为政府会计制度改革提供助力。

  (二)促使财务法规制度顺利落实

  行政事业单位是履行国家社会职能的重要部门,财务工作的开展实效要注重社会的治理、为群众办实事。在政府会计制度下,内部控制工作的开展能够使行政事业单位内部的财务活动依据国家制度标准进行,使财务法规制度得以有效落实,避免出现贪污腐败的情况,践行国家清正廉洁的各项要求,使财政资金发挥最大效能,逐步改善民生,提高社会建设水平。

  (三)提高财政资金利用效率

  对于行政事业单位而言,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开展财务活动不可避免会出现风险。在政府会计制度下,单位开展内部控制工作可以减少财务风险发生的几率,让单位资产资金更加安全。同时,能够保证各项任务、职责的有效落实,通过内部控制监督开展科学的资金分配,提高资金的利用率,保证相关任务开展被有效监管,推动行政事业单位高效运行。

  三、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不足之处

  就目前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情况而言,还有诸多不足急需改进。

  (一)缺少较强的内部控制意识

  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工作需要有专业的人员进行负责管理,但是在实际工作中,工作人员的内部控制意识不强,有些领导干部也缺少内部控制意识,只是了解相关文件内容,在实际工作中由于思想理念的限制会影响内部控制作用的发挥。

  (二)内部控制制度规范不够健全

  内部控制体系在我国企业经营管理中有广泛的应用,但是在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管理中并不完善,受传统管理方式的影响,使得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体系的具体应用表现出很多不足,由于制度规范不到位使得内部控制的效果受到影响。同时,一些行政事业单位在落实内部控制制度时存在问题,不能将其具体应用到实践工作中;有些单位在决策制定时对内部控制制度研究不足,影响决策的准确性,导致单位的资产资金安全受到不利影响。此外,内部控制的监督体系不足也会影响相关制度的落实,使得内部控制的工作开展受到限制,管理水平得不到保障,最后的监管效果、效率执行也会受到影响。

  (三)信息化水平不高

  在如今社会背景下,信息技术迅猛发展,信息流通效果也必然会影响行业发展。但有些行政事业单位的信息化水平不高,与内部发展的实际需要不相适应。如内部控制管理中信息流通不到位、传递不完整。有些部门尽管有成熟的财务核算、决算报表等系统,但是各个系统之间无法实现信息有效连通。此外,大部分行政事业单位的资产管理、财务行政管理系统都是不同部门负责的,软件供应商也有很多个,数据标准、接口等有很大差异,会对系统间的数据传输产生影响;业务系统融合受到限制,内部控制的结果也必然受到不利影响。

  四、政府会计制度下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有效策略

  (一)树立良好的内部控制意识

  对于行政事业单位而言,内部控制工作要想取得良好的效果,内部控制意识的具备是极为重要的,要求所有行政事业单位人员明确内部控制是至关重要的,不仅与单位发展密切相关,也与个人的成长发展有很大的联系,使单位内部人员能够重视内部控制,并有效落实内部控制工作。作为行政事业单位,可组织员工进行内部控制的培训工作,并针对单位具体情况制定针对性的内部控制培训方案,由人事部门对培训方案进行审核,培训的分管领导审批。单位的财务部门有条件的可以设立培训工作的专项资金,由内部控制专家到单位内部进行相关知识的讲解,员工可以结合自身实际提出问题,让专家为其提供有效的解决办法。

  (二)科学设计内部控制制度

  政府会计制度下,内部控制制度的设计要依据当地政策条件、单位实际情况进行,保证可以针对性地解决问题,使政府会计信息能够精确、规范地被披露。首先,要对财务制度进行完善,积极开展预算管理工作,使财务工作更加标准、规范。其次,行政事业单位要完善内部控制体系建设,加强对财政资金使用、占用情况的监管,发现资金不合规使用、报销要及时、有效地彻查并追回,明确财务人员的责任,并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再者,对内部评价制度进行完善。政府会计制度下,要积极建设内部控制评价制度,单位审计部门将内部控制的评价结果以书面的方式呈报给单位负责人,保证内部控制制度的执行有效、高效。同时,将内部控制纳入到行政事业单位管理人员的责任范畴中,使内部控制评价结果与绩效相结合,不仅能够使内部评价制度有效性得到提升,也可以让评价结果作为下一年预算工作开展的参考,最后,完善风险防控机制,使工作责任落到实处。

  (三)强化内部控制的风险管理效果

  在财务风险相同的情况下,行政事业单位所具备的应对能力、最终的结果、导致的损失等也是有差异的。在内部控制风险上,单位必须要具备预测内部控制风险的能力,这是最基本的要求。通常情况下,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风险管理水平达到一定高度时,风险就会减少甚至于不发生。因此,应树立风险意识,通过不断学习,提高内部控制人员对风险意识的敏锐性,更好地为行政事业单位的持续发展作出积极的贡献。

  (四)加强单位内部监督

  所谓内部监督就是行政事业单位对内部控制的建设、实施等进行检查监督,以保证内部控制制度可以在单位内顺利运行。行政事业单位必须要高度关注内部监督,完善责任机制,对内部控制制度进行优化创新,确定不同部门、岗位的权责,使内部监督工作能够顺利、高效地推进。内部监督要设立独立的部门,通过定期或不定期地对内部控制体制及运行的监督检查,及时发现内部控制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薄弱环节。特别是对预算管理、固定资产管理、政府采购管理等业务模块以及会计核算上是否合法合规合理情况重点检查监督,发现问题及时纠正,规范预算管理制度和会计核算,防范经济犯罪和经济腐败的发生。并以适当的方式把发现的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方法策略在内部公开,以此为鉴,杜绝以后再发生类似的问题,使单位能够自觉地进行自我约束与监督,并确保这一工作逐步完善,对内部控制体系建设进行优化创新,保证内部控制有效落实。

  五、强化内部控制信息的披露

  在内部控制的具体执行过程中,信息披露将对执行的效果产生重要的影响。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信息披露能够使单位信息更加透明,让单位的公共管理暴露在“阳光下”,使行政事业单位的公信力、管理水平得到显著提升。除此之外,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信息披露也有较强的政策驱动性,能够将国家治理的客观需要反映出来,信息披露可以将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外部监督相结合,形成单位内部治理、市场监督、社会舆论监督的合力,更好地实现国家治理水平和治理能力的提升。

  六、实现内部控制信息化建设

  为使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更加科学有效,还需做好信息化建设,这是十分必要和重要的。由于行政事业单位的预算、收入、采购以及资产业务等流程是比较固定的,所以可以利用内部控制信息化系统中的技术手段对固定的业务流程进行自动化的控制管理,使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水平、效率得到提升,同时能够对业务流程进行更为精细化的管理。此外,行政事业单位的信息化建设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支持内部控制的信息披露。

  七、结语

  总之,政府会计制度下,行政事业单位应提高对内部控制的重视程度,明确内部控制工作开展的重要性,采取科学化的策略强化内部控制工作的开展,使内部控制的作用得到充分发挥,促使行政事业单位积极改革、快速、平稳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建玲.浅析政府会计制度下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今日财富,2021(03):186-187.

  [2]陈春菊.论新政府会计制度下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J].大众投资指南,2021(02):89-90.

  [3]刘亚兰.基于新政府会计制度下的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管理分析[J].纳税,2020(34):117-118.

  [4]向蕾.新政府会计制度下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问题探讨[J].营销界,2020(42):98-99.

  [5]范希杰.政府会计制度视角下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20(9):199-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