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年金基金进入资本市场运营现状及思考论文

2023-02-16 14:15:21 来源: 作者:shaozhun
摘要:摘要:养老金是我国资本市场长期资金的一个重要来源,不仅可以通过提供长期低成本资金助推实体经济发展,也有利于整合各类金融机构和促进资本市场稳定。企业年金自2007年起进入资本市场已有15年,而职业年金则是起步较晚。2019年2月,中央国家机关及所属事业单位职业年金市场化投资开启运营。2020年8月,12家金融机构成功入选广东省职业年金计划受托人计划,职业年金业已成为各金融机构在粤加速布局、“兵家必争”之地。
摘要:养老金是我国资本市场长期资金的一个重要来源,不仅可以通过提供长期低成本资金助推实体经济发展,也有利于整合各类金融机构和促进资本市场稳定。企业年金自2007年起进入资本市场已有15年,而职业年金则是起步较晚。2019年2月,中央国家机关及所属事业单位职业年金市场化投资开启运营。2020年8月,12家金融机构成功入选广东省职业年金计划受托人计划,职业年金业已成为各金融机构在粤加速布局、“兵家必争”之地。
关键词:职业年金基金;资本市场;广东省
《“十四五”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服务体系规划》提出,要加快发展多层次、多支柱养老保险体系,大力发展企业年金、职业年金,鼓励金融机构开发符合老年人特点的多样化养老金融产品[1]。2022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中10次出现“养老”,强调要稳步实施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全国统筹;继续规范发展第三支柱养老保险;优化城乡养老服务供给,支持社会力量提供日间照料、助餐助洁、康复护理等服务,鼓励发展农村互助式养老服务;要加大社区养老等配套设施建设力度等。这已是《政府工作报告》连续提到规范第三支柱发展。从“规范发展”到“继续规范发展”背后反映了对发展第三支柱养老保险的重视程度和政策的延续性。
一、职业年金基金进入资本市场的主要优势与投资要求
2015年4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机关事业单位职业年金办法》以来,全国各省区市都相继颁布了职业年金“实施办法”或“基金管理实施办法”,职业年金市场化投资特别是进入资本市场已取得明显成效。
(一)职业年金基金进入资本市场的主要优势
根据国家有关规定,职业年金基金采取市场化投资运营,由省级(或中央本级)社保经办机构作为代理人集中将基金委托给受托人进行管理。职业年金基金较我国养老保险体系中的其他基金情况看,进入我国资本市场的优势主要有:
1.基金总体规模大。我国机关事业单位职业年金实行完全积累,单位和个人缴费比例分别为缴费工资基数的8%和4%,缴费比例超过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和企业年金,其在未来的基金规模上将远超其他养老基金。以广东省为例,2020年全省职业年金参保单位41866个,缴费收入4028701.75万元,待遇领取金额4142.38万元,基金累计结余12919773.77万元。2021年,广东省统一计划资产净值超过1800亿元,成立以来累计投资收益率超10%。广东省职业年金每年缴费收入基本趋于稳定,可以确保以相对稳定的增量资金入市。
2.资产负债稳定。一方面,强制征收、部分财政供款的职业年金,在资金来源上比企业年金基金甚至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基金更稳定,征收难度和缴费波动性相对较小。另一方面,机关事业单位人员的职业和退休行为比企业稳定,年金支付的可预见性也更强。职业年金资产负债相对平稳,有利于资本市场长期稳定。
3.基金集中度高。职业年金基金由省级社会保险经办机构集中行使委托责任,可建立一个或多个职业年金计划,基金集中度较高,便于整体投资决策的实施。广东省目前共有12家受托人,12个职业年金计划,100个投资组合,基金投资集中度相对较高。
(二)职业年金基金投资的基本要求
1.安全性。对于任何一个养老基金而言,安全性仍应是其投资管理中的首要原则。但相比于基本养老保险基金,补充性质的职业年金基金的保本性要求相对较弱,因此,应通过在市场化投资过程中完善资产配置、控制投资人行为等方式来强化安全性,无需通过强调保本来牺牲基金增值的机会。
2.长期收益性。在保证安全的基础上,职业年金更应强化长期受益的获得。由于职业年金基金的高稳定性,其在进行长期资产配置方面较企业年金基金更具有优势,获得长期稳定回报的可能性更高。同时,由于基金规模更大,也更需要通过配置更多的长期投资工具来实现与经济增长相协调的投资收益,关注短期收益的意义不大。
3.流动性。养老基金的流动性要求主要基于当期支付压力而来。职业年金资产负债的可预见性较高,当期负债较为明确,不需要像基本养老保险基金那样保持非常高比例的流动性资产,但也不像作为储备基金的全国社会保障基金一样较少关注流动性。
4.社会性。企业年金基金来源于企业和员工的私人资金,具有典型的私有化属性。职业年金基金来源于公共资金,在投资过程中不仅需要关注基金本身的安全性和收益性,还应关注社会收益的增加。因此,在投资中应关注所选择投资的工具是否有利于国家或区域的经济社会发展,将基金本身的收益与社会收益相结合进行考虑(见表1)。
(三)职业年金基金对资本市场的影响
1.有利于优化和改善投资者结构。我国股票市场一直是以个人投资者为主的市场,相比而言,成熟市场如美国的机构资金持股占比超过九成,而我国个人投资者持股占三成,却贡献了八成以上的交易,市场由高度活跃的短期资金驱动。随着职业年金基金每年以相对稳定的增量资金入市,必将逐步优化投资者结构。
2.有利于培育个人投资者理性投资理念。职业年金基金长期资金使得市场走向价值投资,扭转市场不良投资习惯,逐渐消除热衷炒差的投机之风。长期资金一般以20年以上作为投资周期,在稳定增值的前提下优化配置资源,更注重价值投资理念,看重业绩好、盈利稳定的企业,发掘投资标的的内在价值,而不会像个人投资者那样关注短期炒作题材或热点、听消息投资方式。个人投资者的投资理念转变,将促进市场健康稳定发展。
3.有利于稳定市场预期和信心。当市场处于大幅下跌或者波动时,职业年金基金长期资金将有利于提升市场流动性,并逐步缓和投资者的担忧情绪,培育和修复市场发展的信心。
二、广东省职业年金投资现状分析
2020年上半年,广东省开启职业年金计划受托人评选活动,并在10月份正式启动职业年金入市投资运营;11月份,正式印发了《广东省职业年金基金监管试行办法》。截至2021年底,广东省职业年金累计投资收益近140亿元,累计投资收益率10.8%,2021年投资收益率6.9%。
(一)职业年金基金受托运营方式
在投资管理上,职业年金基金选取了与企业年金相似的受托模式,所不同的是职业年金采取集中委托运营的方式,由省级社会保险基本机构集中实施委托责任。在管理主体上,职业年金基金取消了企业年金中的账户管理人,由代理人承担账户管理人职能。目前,全国部分省份也颁布了对年金计划数量与资金分配、管理主体选择等方面的具体实施细则。福建、海南两省明确了计划数量和各计划资金的分配方案;山东、江西两省只确定了设置多个计划和资金分配与绩效挂钩,但未明确具体方案。广东省参照第一种分配方案,明确了12家受托人,12个职业年金计划,100个投资组合。
(二)职业年金基金投资范围
根据国家人社部《关于调整年金基金投资范围的通知》(人社部发〔2020〕95号)相关要求,明确年金基金财产限于内地和香港市场投资金融资产,在内地市场的投资领域涵盖银行存款、标准化债权类资产、信托产品、公开募集证券投资基金、股票、股指期货、养老金产品等等。在我国香港市场的投资,可以通过股票型养老金产品或公开募集证券投资基金,参与内地与香港股票市场交易互联互通机制下允许买卖的香港联合交易所上市股票[2],对投资组合比例具体限制如表2所示。
截至2021年末,广东省职业年金基金计划资产净值1829亿元,其中投资资产净值1769.31亿元,受托财产托管账户资产净值59.77亿元。从投资资产分布情况看,流动性占2.89%,固定收益类占83.68%,权益类占23.4%,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和监管要求。
(三)职业年金基金收益分配
在投资成本和收益分配上,明确了各管理主体管理费用的提取比例,与企业年金基本一致,只是取消了代理人履行账户管理人责任的管理费用。在目前各地的基金管理实施办法中又对管理费用和收益分配的具体操作进行了相应规定。福建、海南明确了各主体的具体费用构成标准比例;江西等地则仅笼统地提出根据考核情况确定,没有规定具体的标准。关于管理费用和业绩基准方面,广东省根据国家规定,明确受托人、托管人、投资管理人须从职业年金基金财产中收取管理费用,但分别不高于所管理职业年金基金资产净值的0.2%、0.2%、1.2%。为了激励受托人和投资管理人,考虑参照央保中心和山东等地做法,受托费和投资管理费采取“基本管理费+业绩报酬”的浮动费率模式,超过业绩基准计提业绩报酬。关于风险防控和收益保障方面,广东省按照稳健投资,防范风险的要求,研究提出四方面措施:一是通过业绩基准刚性约束,当投资收益率为负数时,不支付任何受托费和投资管理费;低于业绩基准时按照差额扣减基本管理费;高于业绩基准时按照超额收益计提业绩报酬。二是用好“奖优惩劣”激励机制,根据收益表现分配资金。三是建立柔性末位淘汰机制,对考核排名末位的不分配新增资金,甚至适当减少存量资金。四是严格执行投资政策,职业年金基金大部分投资于银行定期存款、国债等收益稳定产品,投资股票等高风险资产的比例不超过40%。
三、美国联邦职业年金的经验借鉴
美国在1987年建立了联邦雇员退休制度。联邦政府公务员既参与美国社会养老保险OASDI(基本养老保险),也参与节俭储蓄计划TSP(职业年金制度)[3]。其主要有几个方面特点:
(一)灵活的缴费机制
TSP计划采取缴费确定型,个人和单位共担,以弹性缴费、区别配比为特点,最大限度地激发职工的缴费积极性,满足不同年龄阶段、不同收入群体的多样化。个人缴费可自愿选择0%~10%不同缴费比例,政府缴费分为固定缴费和配比缴费,固定缴费为工资基数1%,配比缴费比例与个人缴费予以匹配,见表3。
(二)健全的管理体系
TSP账户设立专门的机构进行日常管理,并设立监督机构,实现管理工作及相关决策的科学性和实效性,增强制度的公信力。资金由独立于政府管理体制的联邦退休节俭投资理事会FRTIB负责投资管理,要求成员候选人具有金融投资和年金待遇领域的多年工作经验。设立雇员节俭咨询委员会ETAC就TSP计划管理政策和投资建议等内容为理事会提供参考意见。
(三)优化的投资组合
TSP计划设立了多种投资计划,给予个人充分的选择权利,增强基金保值增值能力。TSP计划安排了单项基金和生命周期基金两个不同类类产品供参与人搭配组合。单项基金分为五个,分别是政府债券基金G基金、固定收益指数投资基金F基金(追踪彭博巴克莱美国综合债券指数)、普通股指投资基金C基金(投资大中型企业股票,追踪标准普尔500指数)、小型股指基金S基金(投资中小企业,追踪道琼斯美国全市场指数)和国际股指基金I基金(投资多个发达国家公司股票,追踪摩根士丹利欧澳远东指数)[4]。生命周期基金分为五个,根据投保人养老金预期领取时间分别是L2060基金(适用于2058年之后领取人员)、L2050基金(适用于2048年至2057年领取人员)、L2040基金(适用于2038至2047年领取人员)、L2030基金(适用于2028至2037年领取人员)、L2025基金(适用于2021至2027年领取人员),L Income基金(适用于正在领取或1958年前出生),且每个L基金均由专家依据待遇预期领取时间用上述五个单向基金差别比例构成,即距离预期领取时间越远,低风险、低收益的G、F基金比例越低,高收益的C、S、I基金比例越高,投资风格较为激进,注重投资收益,反之亦然,实现低风险性的保守型组合与高收益性的激进型组合共存,个人可根据自身情况,同时选择任意单向基金或任意L基金,并且允许每个月在不同的投资基金之间进行转换,满足不同投资倾向和待遇预期人群的个性化需求。
(四)透明的管理费用
TSP计划与其他养老金计划一样均需收取费用,包括管理费用和投资费用。管理费用用于系统维护、人员服务等运营支出,投资费用时支付给投资经理的报酬。不同的基金费用不一样,会进行公示。在2021年,管理费用为0.052%~0.053%,投资费用为0%~0.016%,见表5。
(五)在余额提取方面
TSP计划允许参与人从TSP账户中申请短期借款或提前支取。借款方面,借款上限为为账户中划入金额及其收益。若借款用于购买住宅,还款期为1至15年,若借款用于通用用途,还款期为1至5年。提前支取方面,属于永久提款,申请类型分为两种,一种是因为自身发生经济困难,另一种是年龄达到59.5岁以上。
(六)在监督管理方面
美国具有完善的法律体系,《社会保障法》等一系列法规对基金的管理进行严格监督,包括对基金管理费用进行严格限制,对基金投资的安全性进行严密管控等,还要求每年安排一次审计,并在网站上公布结果。截至2020年12月,美国整体养老金规模已超过34.8万亿美元,年均复合增长率为10.4%。以上六个方面,是值得广东省发展职业年金基金运营可以充分借鉴的地方。
四、广东省职业年金资本市场运营的几点建议
(一)不断建立健全配套制度体系
为加强广东省职业年金基金监管,促进基金安全与稳健投资运营,2020年11月18日,广东省印发了《职业年金基金监管试行办法》,明确了各级人社、财政部门监管职责,建立健全行政监督体系,完善信息报告与社会监督制度,实现对职业年金基金的全过程监管,并明确了纪律要求,经检查发现存在金融违法行为的,向人社部、有关主管部门移送或通报情况。下一步,应不断完善职业年金绩效考评办法,为广东省职业年金基金投资管理奠定坚实的制度基础。同时,要逐步完善投资监督功能,并引进机构投资监督系统,研究通过第三方专业机构排查风险意见。
(二)进一步明确考核与激励措施
目前我国大多数省份制定的职业年金基金管理办法中,对管理主体的考核约束措施也较为笼统。广东省《职业年金计划受托人绩效考评办法》,应对管理主体的责任边界进行明确,既保证各主体充分有效地履行自身职责、鼓励其积极作为,又防止不作为、乱作为的现象出现,避免各主体的业务受到随意干涉。
(三)逐步增加投资渠道
职业年金基金规模大且对长期投资要求较高。目前的投资范围仅限于内地和我国香港金融资产投资,并不能完全适应职业年金的投资需求,可考虑增加境外投资和实业投资等相关投资渠道。一方面,可以进一步分散投资风险;另一方面,更适应职业年金基金投资的长期性和社会性要求。但考虑到目前广东省经办机构作为代理人在投资专业性方面的欠缺,上述类别的投资渠道可根据职业年金具体的投资收益状况和经验积累而逐步增加。
(四)根据资产负债匹配属性设置不同的年金计划
目前,各地的年金计划分配多是对资金量进行分配,没有考虑不同年龄段受益人对基金投资收益和风险的不同需求。建议可根据计划参加者的不同年龄段设置不同的年金计划,如可将20~30岁的年轻型参加者的账户纳入同一个年金计划,该计划可实行更为激进的资产配置,追求长期性的高收益,配置相对较多的高风险资产,较少考虑资产的流动性问题;与之相反,对即将退休的参加者而言,应更多配置低风险资产和短期资产。
参考文献:
[1]郑秉文.构建多层次养老保险体系与第三支柱的“突破”[EB].https://m.thepaper.cn/baijiahao_14160950,2021.
[2]关于调整年金基金投资范围的通知[S].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2020.
[3]马淑娟.我国机关事业单位职业年金制度研究[D].河北大学硕士论文,2015.
[4]赵秀斋,美国联邦政府“节俭储蓄计划”(TSP)介绍及评价[J].北京劳动保障职业学院学报,2017(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