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经济背景下碳会计发展研究论文

2024-09-25 14:04:14 来源: 作者:dingchenxi
摘要:在数字经济发展的影响下,碳会计领域数据获取量激增,碳会计核算方法更新迭代,对碳会计信息安全性与准确性的要求更高,同时碳会计也将朝向智能化、高效化、精准化的方向发展。
随着我国提出在2030年达到碳达峰,2060年前达到碳中和,这意味着在接下来的40年间,碳中和都将成为一个重要的风口。就目前国内碳交易情况而言,虽然碳交易市场逐渐开放,但是与之相配套的碳交易体系和碳会计准则尚不完善,导致大部分企业对碳交易处于观望状态,甚至个别能源企业虽已进入碳交易市场,但无法通过碳交易实现相应收益增长。如何摆脱现有困境?数字经济这一时代背景显得尤为重要。在数字经济发展的影响下,碳会计领域数据获取量激增,碳会计核算方法更新迭代,对碳会计信息安全性与准确性的要求更高,同时碳会计也将朝向智能化、高效化、精准化的方向发展。
目前,我国碳会计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在有关数据采集、传输、计算、分析、披露等方面均存在困境,加之现有碳会计准则不完善和碳会计专业人才缺失等因素,导致各类企业参与碳交易却无法统一口径,无法满足信息使用者对碳会计数据的大量需求,不能保证碳会计信息真实可靠等,最终放弃参与碳交易,这将严重阻碍碳会计发展。面对如此局面,结合当前数字经济背景,借助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有效获取碳会计数据,并利用数字技术的特点保障数据安全和联通,以实现碳资源以碳会计数据形式互联互通,碳会计数据反过来再引导碳资源发挥特定效能,进一步助推碳会计发展。
基于数字经济背景对碳会计研究的理论困境
数字技术的创新应用推动了经济社会各领域的数字化转型,国内就数字技术对会计领域应用的相关研究较多,且研究成果多已运用在实践中。刘莎莎、李蕊鑫于2022年提出传统的会计数据是在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同步产生的,是一种静态数据,但是在信息需求越来越迫切的时代发展下,静态数据已不能满足企业的快速扩张,在数字经济下,形成了一种实时更新的动态数据,客户浏览记录、交易信息、GPS等逐渐成为一种动态数据资源,当企业将这些资源与财务相结合,企业的财务数据资源会更能满足现实需求;同年,王泽霞提出数字经济时代企业所能利用的信息达到了前所未有的规模,对这些信息的全面采集和充分利用将会为企业创造巨大的价值,而传统会计核算方法无法以合理的成本对如此庞大的数据进行攫取和处理;张洋则认为数字经济时代,会计部门不再需要和业务部门绑定,为满足跨国、跨地区业务需求,共享财务中心成为可能。通过标准化操作,整合企业各部门财务活动,建立统一的财务数据体系,集中处理财务数据,实现降本增效;宋洋认为通过数字技术实现对于往来单位财务数据变化和各项指标情况的实时监测,可以帮助企业内部管理者做出更适当的决策。
苑艺于2021年提出碳会计应该定义为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通过碳会计核算方法,结合经济可持续发展理念,以低碳经济法律法规为依据,对一个经济单位日常低碳生产经营活动进行核算和监督的管理工作;冯冰于2016年提出在研究碳会计核算的过程中,要披露企业碳会计的相关信息,消除由于信息不对称所产生的负效应,这样能够让利益相关者更容易得到和了解企业碳会计的有关信息,也能对企业履行环境受托责任的促进和监督起到一定的作用;林丽于2021年提出碳会计理论研究和实践设计滞后,使得具体业务、财务和碳活动的实施缺乏系统的理论指导。虽然我国出台了《碳排放权交易有关会计处理暂行规定》指导碳会计核算,但是缺乏细化的碳核算指南,碳研究呈分散化,缺乏系统的理论体系,碳会计的具体确认时点、计量标准、记录和报告方式等方面都存在不同的意见。
现有理论研究成果可见,数字经济时代以其独有的技术优势对整个会计领域产生颠覆性的影响,但有关数字经济对碳会计影响的研究尚存空白,不能满足现实管理需求,需要着重加强对该领域理论和实践方面的研究。
基于数字经济背景对碳会计研究的必要性
碳会计是低碳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产物,是披露企业社会效率和资源效率的新兴会计类别,目前正处于探索研究的初期,在会计科目设置、账务处理和财务信息披露等诸多方面的研究多半属于摸着石头过河,争议颇多。就现有研究成果来看,碳会计发展仍存在以下问题。
(一)关于碳会计核算内容界定差异
有学者认为碳会计是对企业与温室气体排放相关的会计事项进行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以提供企业温室气体减排相关信息的会计活动;也有学者认为碳会计就是要对生产、运行、交换、消费等环节引起的碳排放进行计量和核算;其他学者认为碳会计主要是以温室气体的排放量和碳排放为主的一种会计事项。
(二)关于碳资产属性认定不同
有学者认为碳资产符合会计准则无形资产的规定,应确认为无形资产,采用公允价值计量;其他学者则认为碳资产应按照交易性金融资产、生物资产或存货等来进行核算。
(三)关于碳会计信息披露方式认定不同
有学者认为在会计报表中增列与碳排放权有关的项目,并在会计报表附注中披露碳排放权有关信息较为合适;也有学者认为碳会计信息应当单独报告,提供与碳排放权有关的报表和附注,出具单独的碳会计报告;其他学者对碳会计信息披露的主动与否存在质疑。
(四)国际碳会计准则尚未形成统一
目前碳排放量计算基准、碳会计核算方法和会计信息披露等尚未形成国际统一标准,导致国内与国外碳交易数据交互困难,国际碳交易核算困难。
(五)碳会计审计监督实施困难
目前第三方机构的审计监管涉猎范围只针对传统常规会计业务,对于碳会计的审计在我国审计行业中基本处于空白阶段,监管机制尚不健全。审计监管的缺失容易造成企业不重视碳会计核算和信息披露、碳会计信息质量低、披露不实等。
有关碳会计研究发现的问题不止如此,甚至整个会计领域需要解决的问题更是层出不穷。在数字经济时代,最大的特点是促进数据交易流通,并构建大数据交易平台,不同的数字技术在碳会计领域的具体运用侧重不同,对碳会计信息质量的影响亦不相同,不同数字技术的优势及运用详见表1。
综合来看,这些数字技术很大程度上可以解决当下我国碳会计甚至整个会计领域所面临的问题,无论碳会计核算内容、碳资产属性认定存在何种差异,借助区块链、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技术对碳会计有关数据进行自动采集、高效分析、高质处理、安全存储,尤其区块链技术不可逆的特征可以保证数据不被篡改,真实可靠,交易溯源,联通共享,碳交易企业能快速筛选所需用的数据,以弥补现有准则中碳会计核算和披露争议带来的影响。关于碳会计信息披露方式、国际碳会计准则不一致和碳会计审计等问题,归根结底还是碳会计数据问题,借助数字技术形成强大的智能数据管控中心,无论碳会计信息披露方式、会计准则和审计如何要求,数字技术都能确保第一时间自动进行数据筛选匹配,经过智能化处理形成智能决策。因此以数字经济为背景,研究碳会计发展意义深远且十分迫切。
数字经济背景下碳会计发展的未来趋势与建议
数字经济背景下,对碳会计信息安全性与准确性的要求更高,碳会计数据的处理需求更大,由此碳会计将向智能化、高效化、精准化的方向发展,数字技术对碳会计发展的影响如图1所示。
(一)强化碳会计智能化发展
在当前会计信息化发展的基础上,利用数字技术进一步推动碳会计智慧化、智能化发展的探索研究,以实现碳会计数据智能化分析处理,形成共享数据链,推进数字技术与碳会计业务的深度融合。企业将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数字技术相结合,获取碳会计相关数据后,经过特定程序设计,即将碳会计核算方式方法植入程序,高度实现数据处理自动化,大大降低了碳会计数据采集、筛选、分类、核算等成本;同时所有数据均可自动存储在智能化的数据交互平台,不仅企业内部各部门可及时获取所需数据,以便制定管理决策,而且企业与企业之间、企业与其他外部部门之间都可以实现数据链上交流反馈。此外,碳会计智能化发展还展现在基于大量的碳交易数据建立的智能分析模型上,应用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对碳会计风险进行识别判断,降低交易成本,自动生成财务报告等。
(二)促进碳会计高效化发展
数字技术构建一个集中化数据共享中心,赋能碳会计快速发展。尤其区块链技术去中心化的优势实现了点对点、端对端的数据链接,降低了碳会计数据交互成本;公开透明和防篡改优势确保数据链上所有数据安全可靠,不可伪造,且完全公开,企业可以只筛选使用自己所需的数据,也可以将经过企业处理的数据上传数据链,但是不得对数据链上的其他数据进行篡改,由此可以向利益相关者提供实时有效的数据信息,提高碳会计数据处理和共享的效率。同时,数字技术很大程度上降低了企业审计监督和会计信息信任成本,提高碳会计发展效率。
(三)助推碳会计精准化发展
目前我国有关碳交易过程所涉及财税问题的政策不够明晰,现有碳会计准则内容较为粗泛,导致很多企业参与碳交易意愿不强,碳交易有关数据获取途径有限;碳交易数据确认未形成统一标准,现有数据不精准,即使企业参与碳交易,对碳会计信息披露较为被动,甚至无法保证碳会计信息的真实可靠。但在数字经济背景下,借助数字技术把控碳交易源头数据质量,夯实碳会计核算的数据基础,保证碳会计核算信息的准确性和权威性。同时,对于节能减排企业而言,自身财务数据精准能够增加金融机构对企业的信任,从而更容易获取资金大力发展企业的绿色能源产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