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升纳税人税收遵从度管理论文

2024-09-25 11:27:07 来源: 作者:dingchenxi
摘要:税收工作不仅可以维护我国各级政府的正常运行,还可以让我国政府的职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而税收制度作为一种综合性的社会制度,纳税人税收遵从度不仅仅涉及相关税收法律的具体实行,还涉及法律实行效率以及纳税人的心理因素等。
编者按:税收工作不仅可以维护我国各级政府的正常运行,还可以让我国政府的职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而税收制度作为一种综合性的社会制度,纳税人税收遵从度不仅仅涉及相关税收法律的具体实行,还涉及法律实行效率以及纳税人的心理因素等。因此研究如何提升纳税人遵从度管理不仅可以维护良好的税收环境,而且还能对我国社会和谐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文章从纳税人遵从度管理相关理论入手,分析了提升纳税人遵从度管理的重要性,提出几点提升纳税人遵从度管理策略,以期对强化我国税收部门征税工作有所帮助。
关键词:纳税人;税收遵从度;管理研究
税收遵从与税收是相伴而生的,税收遵从是围绕税收征管进行时产生的一个关键点。文章结合实际情况提出提高我国税收遵从度若干意见,并提炼出具有可操作性的建议,在理论和实践上都有着重要的意义。文章认为提升纳税人税收遵从度,应该做好税法普及,提高纳税遵从意识,培育有社会主义特色的税收文化;关注纳税人的权利义务;加强对于征税人的管理。
一、提升纳税人税收遵从度管理的重要性
税收遵从度,简单来讲就是纳税人遵从法律法规、依法纳税的程度。由于实际的纳税人数会由于工作的变动而无法停留在某一个地区,因此税务机关只能通过整体纳税情况来了解税收遵从度。因此对纳税人税收遵从度进行管理时,无法对纳税人税收遵从以及不遵从的数量进行管理,而是从纳税遵从程度进行管理工作。
一切税收活动都应以法律为基础,需要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进行。税务部门只有依法依规开展税收征收管理工作,才能切实提高纳税人对税收工作的遵从度。依法治税是我国依法治国的重要体现,而提升纳税人税收遵从度是依法治税的体现。目前我国全年新增税费预计超过一万亿,同时我国所实行的减税缓税政策,预计为我国的制造业中小微企业缓税近两千亿,并且通过我国税收政策,企业预计能够提前享受减免税额3333亿。提升纳税人满意度也是一项重要的工作指标,我国为了提升纳税人的满意度,税收缴费的事项基本上实现了网上办理,并且办理事项数量正在逐年提升,纳税人满意度得到进一步提高。经过统计得知,目前网上办理税务已经成为一种趋势,其中线下办理税务表单申报数量较往年降低了三分之二,超过七成的税费申报数据使用了自动预填量,提高纳税人的使用体验,不仅方便了广大纳税人,也减少了税务机关人员的压力。同时税务部门关注、支持我国小微企业的发展,实现银企互动,帮助我国授信企业获得信用贷款的比例增加了近一半,利用税收执法的力度与温度,进而提升纳税人税收遵从度管理水平[1]。
二、我国纳税遵从存在的问题
(一)税收制度存在缺陷
税收法定原则与税收公平原则在我国体现不足,其会影响纳税人的纳税遵从度。我国税收制度的立法层级偏低,虽然现在正逐步提高税收立法层级,但目前的税收立法仍多以授权法发布,会有与法律法规不一致的情形,税收法规总体上权威性不够。税制较为复杂且在具体实践中变通性较大。目前,我国税收优惠名目繁多、扣除成本的种类复杂,由此可能会加大征税机关的自由裁量权,出现税务机关与纳税人之间的“权钱”交易等行为。这会造成税收的不公平也加大了实现纳税遵从的成本。
(二)良好的税收环境还未建立
现阶段,我国诚信缺失的现象比较严重。因为我国目前处于经济体制改革和健全的阶段,对于法制和信用体系的建立还不完善,这导致失信行为的发生不用付出很大的经济和社会代价。此外,还有纳税人以“以票定收”来缴纳税款,对收入的含义没有准确把握,法律意识的缺乏最终影响了税收金额,这是税收遵从度低下的表现。另外,受到长期以来封建思想的影响,我国还没有在全社会范围内建立起纳税遵从的社会风气,针对纳税不遵从行为的社会歧视压力还不够大[2]。
(三)纳税服务水平有待提高
纳税服务质量及水平有待提高。税务机关对纳税服务内涵的理解还停留在表面。没有真正地建立以纳税人为中心的纳税服务体系,没有满足纳税人的真正需求。由于社会公众的外部评价人员对税务机关内部人员无法全面了解,来自社会公众的外部评价机制也难以客观全面地考核税务机关提供的纳税服务。因此外部评价可以考虑从纳税人的满意度出发,实现外部评价与内部评价相结合。
(四)税收征管水平有待提高
当前我国税收征收管理乏力,征管水平有待加强。第一,税务人员的素质有待提高。在实际工作中部分人员执法不严的情况仍时有发生。而且,部分基层税务人员的专业素养和纳税服务意识还有待提高,部分税务干部的专业能力及法律知识也有待加强。第二,税务稽查不到位且处罚力度不足。现阶段,我国基层税务机关的税务稽查质量并不高。我国税务机关对税收违法行为的惩罚力度不足致使纳税人做出纳税不遵从决策的成本过低。这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我国纳税人的纳税遵从度[3]。
三、提升纳税人税收遵从度管理策略
(一)改革完善税制,提升纳税遵从
税收遵从的关键问题在于税制太过复杂或缺乏合理性。所以,要对宽税基、低税率等税制构建方向继续坚持,对税制改革进行进一步深化。在设计税制的基础上,坚持适合原则、公平原则。尽可能地让税制符合社会经济发展,必须考量政府对税收收入的要求,纳税人的承受力,逐步减轻宏观税负;不但要公平对待全部纳税人,同样的纳税人对同样的税收进行负担,还要将税收调节价值呈现出来,促使公平正义的税收得以实现。在征管机制构建上,要遵循简化、高效、便捷原则。目前我国税收优惠多,产业导向不明确,实际税率与法定名义税率偏离,理论税负与实际税负存在较大差距,使税收负担失衡,挫伤了一部分纳税人依法纳税的积极性;纳税人办税的环节、手续、流程比较繁杂,税收征管制度改革明显滞后,不能完全适应纳税服务的现实需求等,增加了纳税成本。所以,对税制须深入改革,在第一时间修订和快捷、方便的纳税要求不相符的征管机制,将纳税成本以及办税成本降低,将纳税人遵从意识提升,最终实现纳税人遵从度的提升[4]。
(二)培育有社会主义特色的税收文化
1.提炼和倡导税务精神
精神文化是税务文化的内在动力和强大支柱。精神文化包括工作目的、价值理念、税务道德、素质水平等具体内容,在税务文化中发挥着引领和旗帜的作用。因此,提炼和提倡税务精神是增强税务文化建设的重要焦点与使命,我们在实际工作中要随机应变地进行归纳、综合和总结,既要反映出当地特点又要务实可行,符合实际。
2.建立民主参与机制,助推纳税遵从
纳税人享受话语权、知情权等关键权利,同时民主参与也会影响正激励策略的实际呈现。假设税务机关在政策制定上、税负核定上、征管制构建上,让纳税人参与进去,使其掌握税收机制从构建到颁发以实现最佳运行的全过程,便可以指导纳税人了解税收机制的关键价值、掌握税收准则及向公众征税的方法,大幅提高社会公众的税收遵从度。除此之外,纳税人参与不但能够加深其对税法的了解,同时还能使其对决策的认知更加全面,以及了解处罚方式和其他方法是否公正科学。让纳税人参与到所关心的问题处理方法中,益于税收征管的规范化管理、科学化进行、便捷化开展,益于纳税人遵从度的提升。
3.发展和提高行为文化
行为文化是税务文化在现实中的实践和具体表现。行为文化是精神文化的最明晰的折射,也是对制度文化遵从和认同程度最直观的反映。在我们的周围,从领导干部到模范典型,再到广大干部与群众的言行举止,这些无不影响着行为文化的发展和提高。因此,人人都要从细节做起,既要发现和培养各个层次和各方面的先进典型代表,又要大力进行宣传,以行为文化引导税务文化更加繁荣,更好发展。
(三)关注纳税人的权利义务
1.巧用确定性效应,提高纳税人制度性遵从
普林斯顿的丹尼尔·卡恩曼与斯坦福的特维尔斯基经过多年钻研,巧妙地把心理学分析法与经济学分析研究结合在一起,从而提出了期望理论,这一理论包罗确定性效应、表述性效应。其中,确定性效应指逃避风险最优选择的结果,与未来可能发生的不确定性结果相比较,作为理性人更青睐于相对稳定的结果。假设税制拟定得简明而且易于遵照,逃税行动的社会威慑较大,危害与收益之间对照很鲜明,纳税人作为理性人就倾向于做出顺从税法的选择;反之,纳税人会选择逃税等行为。
2.建立激励机制,实现纳税遵从
在提升纳税人遵从度方面,负激励即严格处罚同正激励即奖励相比,二者效力相同,同时奖励带来的是长久性的、主动性的遵从。现阶段,在税收管理期间,诚信纳税激励不够,逃税行为处罚不够的情况十分严峻。奖励和严格惩罚应有的功效未被发挥出来。此种情况如若得不到关注,则会形成错误导向,造成诚信纳税人在市场竞争过程中占下风,可能导致逃税行为出现的频率变高,会有人进行模仿,税务部门的公信力度也会被质疑。所以,要构建一套健全的激励制度,将纳税人不遵从成本的风险系数增大,让不遵从的期望效果小于遵从的期望效果[5]。
(四)制定纳税信用制度
对于征税人,需掌握好税收的自由裁量权程度。在法令授权掌控之中,依据立法目标及公道原则、道德原则,对行动前提进行判定、对行动体例进行选择,做出行政决议。在执法检查期间,税务工作人员可以在一定范围内适度裁量纳税人的违法违规行为,做出与法律法规相关的决定,依据法规处罚其违法违规行为,如税务机关作出行政处罚(特别是罚款),核定应纳税额、确定应纳税所得率。借鉴“A级纳税人名单”,进行信用评估,慢慢建立完善纳税信用机制。中国现阶段发展情况是信用机制不够健全,部分基本的信用条件还不具有完善的信用机制,须持续建立健全。鉴于此,现阶段,税务机关执法期间所给予的自主选择裁量权力显然非常大,大量的滥用裁量权、误用裁量权的行为比比皆是。所以,对于其被给予的税收裁量权,须进行束缚,依据法律制度等条文,对必要的行政处理处罚程序流程进行编制和纠正,在要求我国相关部门使用法律法规的基础上,还应严格界定税务部门的自由裁量权,与此同时对相关的法律法规进行颁发、说明以及解释,裁量基础向社会公布,我们的征管工作才会走向正轨,纳税信用制度才能真正实现。
(五)推行网格化管理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商业制度的改革,我国的个体工商户也呈几何式上涨,同时税务机关的工作量也大幅度增长。但是这种社会背景下,我国税务机关的工作人员并未进行扩招,因此税务征管的人力资源与其任务量不成正比,税源管理工作出现一系列问题,无法对税源进行有效的监控。目前我国市区以及乡镇均实行政府的网格化管理,而税务机关想要走出目前的困境,就可以合理利用政府资源,
通过“税务+社区”“税务+镇街”网格化管理机制实现户籍管理、发*代*,在减少税务工作人员工作量的前提下,进一步提升我国税务管理的覆盖范围,同时有效解决目前税务管理系统对社区的税务管理薄弱的问题。在实际的应用过程中,可以借助现有的信息管理平台,将各类企业的税务信息纳入我国社会信息管理平台。借助“税务+”网格化管理,可以通过网格员及时了解社区商户的具体情况,同时借助网格化管理系统,可以实现社会网格员代*税*发*基础性税务业务,进一步提高纳税人的纳税体验。可以有效减轻税务部门基层人员的负担,甚至可以进一步简化税务人员的配置,降低政府的行政成本。
四、结语
综上所述,目前我国的税收体制仍存在一定的问题,纳税人遵从方面仍有许多的问题需要解决,想要提高纳税人纳税遵从度,需要社会各界一起努力。税务部门需要加强其税收服务,提高征税效率。同时,提升纳税人税收遵从度还需要从税收制度、社会环境以及信用评价系统等多方共同实施。
参考文献
[1]宋丽颖,张安钦.公共服务满意度、道德认知与自然人纳税遵从意愿[J].当代经济科学,2020,42(6):50-63.
[2]王家其.我国自然人纳税遵从度提升途径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20.
[3]杨虹伟.纳税遵从影响因素及对策研究[D].山东财经大学,2019.
[4]韩立新,刘颖.自然人个人所得税的税收征管体系构建研究[J].经济师,2018(5):142-144.
[5]魏娟.中国税收遵从的影响因素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