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产业集群高质量发展策略研究——以陕西省为例论文

2024-08-08 11:23:32 来源: 作者:xieshijia
摘要:高质量发展是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产业集群作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不仅是区域经济发展的主导力量,还是国际经济竞争的战略性力量。科技产业集群具备技术集聚性、产业关联性等特性,能够更好地推动产业集群高质量发展,从而推进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但同时,我国科技产业集群还存在许多问题,阻碍了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陕西省作为西部地区重要的经济中心,其科技产业集群高质量发展可以助力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因此,本研究立足于陕西省科技产业集群发展现状,深入剖析陕西省科技产业集群现存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陕西省科
[摘要]高质量发展是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产业集群作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不仅是区域经济发展的主导力量,还是国际经济竞争的战略性力量。科技产业集群具备技术集聚性、产业关联性等特性,能够更好地推动产业集群高质量发展,从而推进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但同时,我国科技产业集群还存在许多问题,阻碍了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陕西省作为西部地区重要的经济中心,其科技产业集群高质量发展可以助力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因此,本研究立足于陕西省科技产业集群发展现状,深入剖析陕西省科技产业集群现存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陕西省科技产业集群高质量发展策略,为政府制定相关政策提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科技产业集群;高质量发展;陕西
0引言
Xjp***在***报告中强调,“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这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点明了方向[1]。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2],科技产业集群具备技术集聚性、产业关联性等特性,能够更好地推动产业集群高质量发展,从而推进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
高质量发展是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发展,其坚持稳中求进,在稳的前提下,有所进取、以进促稳,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需求。高质量发展对调整发展思路、制定经济政策、实施宏观调控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有利于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凸显的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更好地推动人与社会全面进步,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3]。因此,高质量发展受到了国内外众多学者的关注,并且已经取得了较多的研究成果。
为有效促进高质量发展,众多学者识别了高质量发展影响因素,为推动我国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效参考。孙畅等[4]运用门槛回归模型研究了不同产业匹配阶段下产业规模、资本投入和创新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为制定差异化的区域产业政策提供了参考和依据;赵儒煜等[5]分析了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因素,指出城市化水平、经济规模、投资水平、消费水平、外资利用水平以及政府干预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主要力量,并据此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为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参考借鉴。同时,质量基础设施[6]、创新质量[7]、地理位置[8]对高质量发展的影响也被深入探究,促进了我国高质量发展。部分学者认为科技创新是经济高质量发展不可忽视的因素,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目标需要正确处理好高质量发展同科技发展之间的关系[9-12]。
科技产业集群不仅是地区经济发展的主导力量,而且是国际经济竞争的战略性力量。科技产业集群作为我国经济可持续健康发展的内生力量,有利于提升区域竞争力水平,更能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现有关于科技产业集群研究主要集中于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创新型产业集群发展两方面。在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发展方面,Liu,et al[13]将中国区域划分为4个集群,运用改进的SBM-DEA效率测度模型对中国高新技术产业集群的绿色技术创新效率进行了测度,发现各集群区域内显著影响高新技术产业绿色创新效率的因素存在差异,并针对不同实际情况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有效促进了高新技术产业集群的发展与繁荣。在创新型产业集群发展方面,L.A.Suvorova,et al.[14]提出了创新型产业集群发展模式的经济效益评价方法,评价了创新集群的各个组成部分,进而获得创新集群活动的客观经济结果,有效推动了创新型产业集群的快速发展;李金华[15]从地域分布、行业分布角度对我国创新型产业集群的发展状况进行了研究,提出了我国创新型产业集群未来的发展路径,为我国创新型产业集群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高质量发展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步入新时代面临的新课题,科技产业集群高质量发展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中之重,也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所在。因此,对科技产业集群高质量发展开展研究至关重要。通过上述分析可知,当前学者分别对高质量发展和科技产业集群的内涵与发展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为科技产业集群高质量发展路径及策略研究提供了理论支撑。但不难发现当前科技产业集群高质量发展的相关研究仍较为欠缺。科技产业集群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目标的关键所在,高质量发展是科技产业集群的核心目标,尽管现有学者分别对高质量发展与科技产业集群的内涵与发展进行了深入研究,然而探究科技产业集群高质量发展的研究还较为薄弱,致使科技产业集群对高质量发展目标的承载能力未能得到充分挖掘,难以为政府制定有效的科技产业集群高质量发展路径及策略提供支撑。
1科技产业集群特征
目前,与科技产业集群相关的研究较少,对于科技产业集群的定义尚未明确。本研究从产业集群和科技产业的概念出发,分别分析产业集群和科技产业概念内涵,将两者相结合定义科技产业集群的概念。在现有研究中,学者们对产业集群的定义各不相同。为清楚阐明产业集群概念,现对产业集群概念相关研究进行收集、总结,如表1所示。
在上述学者定义的产业集群概念基础上,本研究将产业集群界定为:在特定区域内,企业和机构之间相互关联、进行专业化分工和合作并集聚形成的具有持续竞争优势、共生的产业生态系统。
目前相关研究对科技产业尚未有明确的定义,总体上,科技产业是一个是将科学知识作用于技术的产业体系,是一个动态变化的概念[18]。随着科技发展和产业技术的提高,科技产业的特征、内涵、发展领域和范围也在发生变化。因此,结合产业集群和科技产业的概念,本研究将科技产业集群界定为:在高投入、高风险、高收益产业领域内,具有相互关联关系的项目和企业在一定区域范围内集聚,相互关联的科技企业及其支撑机构进行专业化分工和协作建立起来的合作网络。
随着科技发展和产业技术的提高,科技产业集群迅速发展,分析科技产业集群特征,能够更好地探究科技产业集群的高质量发展。科技产业集群主要有技术集聚性、技术先进性、高风险性和产业关联性等四个特征[20],具体如下。
1.1技术集聚性
技术创新是企业和项目发展的动力,集群的邻近效应和社会效应会促进技术创新,引起技术集聚,从而使得科技产业集群具备技术集聚性的特征。产业集群内技术的融合会促进技术集聚,将技术集聚与集群进行有机结合,可以更好地促进技术集聚,从而推动技术的创新和发展[18]。此外,技术集聚性还可以推动集群内技术的创新和融合,从而促进产业集群内的技术先进性发展。
1.2技术先进性
科技产业集群具有技术先进性的特征,具有先进的技术是科技产业的标志,也是促使科技产业保持发展势头的动力。科技产业集群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主导,强调科技创新和科技成果的研发,其中科技的创新和科技成果的研发离不开先进技术,先进的技术为科技产业集群研发科技产品,进行技术创新提供了良好的基础和动力。
1.3高风险性
科技产品大都是创新型产品,具备较高的需求不确定性,并且客户对于科技产品的需求也较为多样化和个性化,因而要求较高的柔性化生产能力,科技产业集群内的企业之间必须保持紧密的合作,才能更好地保证产品符合市场需求,并且具备较高的产品创新速度。正是因为科技产品的高风险特性,使得科技产业集群也具备高风险的特征。
1.4产业关联性
科技产业集群内部企业之间存在着较强的产业关联性,企业间的产业关联关系可以分为具有供需关系产业之间的水平关联关系和竞争企业之间的垂直关联关系。科技产业集群内的企业与上下游企业保持关联关系的同时,也与竞争企业之间保持关联关系,共同促进知识和技术在产业集群内的传递,促进科技产业集群的发展。
2问题与挑战
陕西省作为西北地区第一经济大省,在实施科技产业集群高质量发展战略方面具备丰富的自然资源、雄厚的产业实力、优越的交通条件和强大的科教实力,有利于推动陕西省科技产业集群的高质量发展。随着陕西省推进高质量发展战略,其科技产业集群发展不断推进,呈现出产业综合实力持续增强、经济水平不断提高、创新驱动发展步履坚实等发展现状,但陕西省科技产业集群发展仍存在以下问题,阻碍了其高质量发展的步伐。
2.1自主创新能力相对不足
目前陕西省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创新能力有所提高,但陕西省自主创新能力与广东省、浙江省等沿海省份以及北京市、上海市等发达城市相比仍有不足,影响着陕西省科技产业集群高质量发展。陕西省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陕西省R&D经费投入保持着较快增长速度,但距离“十四五”规划中“年均增长7%”的目标尚有差距。
2.2对外开放程度有待提升
随着“一d一l”倡议的提出,陕西省对外开放发展已经初步取得一定的成果,但陕西省的对外开放程度仍有待提高,开放不足制约着陕西省高质量发展[21]。陕西省位于我国西北内陆,地方对外开放观念不够先进,对外开放起步较晚,对外交往能力相对不足,缺乏利用外事资源和发掘发展机会的能力,限制了陕西省高新技术的创新,阻碍了陕西省科技产业集群的高质量发展。
2.3企业合作交流不充分
企业间的合作使得科技产业集群内的企业协同发展,产生的效益高于两者单独运行的效益之和。然而陕西省科技产业集群内的企业之间合作交流意识淡薄、企业间的合作交流不充分[22]、科技产业集群内企业间的合作协作机制不健全、集群内部没有形成良好的合作协作氛围等,很大程度上限制了产业集群内企业的进一步发展,从而制约了陕西省科技产业集群的高质量发展。
2.4政府作用仍需改进
政府在产业集群的发展过程中发挥引导辅助作用,而不是决定性作用。目前陕西省在很多产业园区设置了管理机构,产业集群的发展较大程度地受到政府的影响,自主能动作用发挥较小,不利于陕西省科技产业集群的发展[23]。产业集群内部的企业可以通过经济交易往来,自主形成适合产业集群内企业发展的协同发展产业链,在这一过程中,政府要对产业集群进行科学的引导,充分发挥其对科技产业集群的支持作用。
3陕西省科技产业集群高质量发展策略建议
为了实现陕西省科技产业集群高质量发展目标,推进陕西省科技产业集群高质量发展,需要着力解决陕西省科技产业集群发展中存在的自主创新能力不足、对外开放水平有待提升、企业间合作交流不充分、政府作用有待改进等问题。为解决产业集群发展存在的问题,本研究将从创新、对外开放、产业协同发展、政府四个方面提出策略建议,具体如下。
3.1整合优质创新资源,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通过研究发现,创新是提升科技集群发展水平的重要动力,创新资源是推动产业集群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针对科技产业集群发展存在的自主创新能力不足问题,陕西省应重视整合其内部资源,打造优势创新平台,构建人才创新与平台创新发展模式,从而推动科技产业集群创新发展。
为更好实现创新驱动,陕西省应构建科研机构、高校、产业集群合作网络,通过整合技术、人才、信息等优质资源,使其在产业集群内流动及共享,从而推动集群内企业的创新发展,提高科技产业集群自主创新能力。集群内科技中介机构、科技企业孵化器等应不断提高服务水平,持续加强技术转移服务平台和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建设,努力提高面向全产业链的服务能力;高校通过向产业集群各企业输送科研人才、科研成果等资源的方式提高产业集群创新能力;此外,产业集群应加强对创新资源的有效利用,并不断为集群内企业提供优质资源,并注重对知识产权、技术创新产权的保护,进而提高陕西省科技产业创新能力,提升科技产业集群创新水平,推动陕西省科技产业集群高质量发展目标的实现。
3.2扩大对外开放程度,提升产业发展水平
通过对当前陕西省科技产业集群现存问题的分析发现,对外开放是阻碍其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原因。科技产业集群中,各产业间交互关联,并且具有竞争合作关系,各科技产业的发展不仅受到自身因素影响,还受到产业环境的影响。扩大对外交流能够促进科技产业集群的协同发展。当今世界是开放的世界,科技产业的高质量发展需要采取对外开放措施,加强对外交流。在全国科技产业竞争激烈的背景下,陕西省更应该注重对外交流,扩大对外开放程度,从而促进陕西省科技产业集群的高质量发展目标的实现。
陕西省应扩大对外开放程度,与发达国家先进企业进行交流合作,获取国外先进知识和技术,实现资本和技术积累。政府应降低进出口关税水平,加大对外经济贸易管理体制的改革,打造自由贸易环境,完善市场机制,适当调整贸易政策,为扩大对外贸易提供良好条件;创新招商方式,与有影响力的企业进行合作,提高对外商企业和外资公司的管理水平和服务效率,为中小型企业引入外资,推动其快速发展。此外,还要加快培养对外贸易人才,引进更多的外贸优秀人才,提高外资企业劳动者的素质,最终提高陕西省科技产业集群对外开放水平。陕西省通过扩大对外开放程度,为科技产业集群引入高质量人才、技术、信息等资源,并加强其在科技产业集群的内部流动,能够促进科技产业集群协同发展,进而推动陕西省科技产业集群高质量发展。
3.3加强产业合作交流,促进产业集群协同发展
科技产业集群中的各产业间应紧密联系,科技产业的发展不仅受到自身因素影响,还受到其他产业影响。产业间合作交流能够促进其协同发展,从而提高科技产业集群整体发展水平。为实现陕西省科技产业集群高质量发展,陕西省应加强产业合作交流,推动知识的传播与溢出,从而更好地促进科技产业集群协同发展。科技产业集群的协同发展离不开合作交流,通过交流才能实现更好发展,更快进步,陕西省内各企业应按照优势互补,互利共赢的原则开展多层次、多形式、多领域的合作交流,建立高水平合作交流平台;各产业应积极创新产业合作机制,吸引人才聚集提升行业竞争力;加强集群内企业合作交流,从而促进企业之间的信息交流,为集群内企业提供管理经验和技术指导,促使其协同发展;构建多层级的行业协会,探索成立新材料、生物医药、高端装备等行业联盟,实现资源共享、信息共享、技术平台共享,做好企业与政府之间的信息交流,积极推广各行业高端前沿技术、材料、工艺等的应用,加强企业间的信息传递,从而提升产业整体水平。此外,陕西省应注重科技产业间的协同作用,通过提高部分产业的发展水平,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从而促进整个科技产业集群的高质量发展。
3.4发挥政府作用,提供政策支持
政府的有效支持能够大幅度提升科技产业集群发展水平。产业集群发展不仅受到内部自身的影响,还受到外部政策环境的影响。政府的政策导向具有明朗性、透明性、引导性和鼓励性[24]。针对科技产业集群发展存在的政府作用仍需改进问题,陕西省应充分发挥政府作用,为科技产业集群发展提供政策支持,有效推动陕西省科技产业集群高质量发展。
陕西省政府应充分发挥指导、协调、监督和服务等方面的功能,减少产业集群发展过程中的不确定性,实现产业集群利益最大化;制定相关的优惠政策,鼓励企业将“非核心业务”承包给中小企业从而促进完善企业上下游配套,形成产业集群生产线的延伸。此外,政府在增强本地产业集群竞争力的基础上,应放宽外资企业在本地建立的条件。政府还应鼓励产业集群与外资企业进行正式与非正式交流,鼓励在外成功人士回乡投资兴业,从而实现合作共赢。同时,政府应积极制定有关人才激励、加强企业合作的相关政策,降低各科技产业发展过程中的风险,利用政策引领科技产业集群高质量发展。通过充分发挥政府的引导作用,制定相关的政策法规,鼓励、支持本地科技产业的发展,同时积极引进外资企业,促进各科技产业间的交流,能够消除科技产业发展过程中的不确定性,进而保障陕西省科技产业集群高质量发展目标的实现。
4结论
高质量发展不仅对促进经济稳定增长、实现区域均衡发展至关重要,同时也对区域产业布局提出了新要求。在我国经济全面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的大背景下,科技产业集群的高质量发展不仅是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内在要求,更是增强综合国力、提升国民生活水平的基础支撑和重要保障。因此,本研究立足于陕西省科技产业集群高质量发展现状,深入剖析了陕西省科技产业集群发展中存在的自主创新能力不足、对外开放水平有待提升、企业间合作交流不充分、政府作用有待改进等问题。针对上述问题,本研究从创新、对外开放、产业协同发展、政府四个方面提出陕西省科技产业集群高质量发展策略,具体包括:①整合优质创新资源,提高自主创新能力;②扩大对外开放程度,提升产业发展水平;③加强产业合作交流,促进产业集群协同发展;④发挥政府作用,提供政策支持。本研究的成果可为政府制定相关政策提供参考,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与现实意义。
然而,由于研究周期较短,科技产业集群内部和外部关系错综复杂,后续研究应进一步识别陕西省科技产业集群主体,全面准确地分析陕西省科技产业集群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因素,分析集群主体与因素间作用关系,提出高质量发展目标下陕西省科技产业集群发展路径,结合实际进行分析,提出相关政策建议,以促进陕西省科技产业集群更好地发展。
主要参考文献
[1]华怡婷,石宝峰.绿色金融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研究[J].工程管理科技前沿,2023(3):90-96.
[2]李牧南.新时期中国特色科技自立自强:理论基础与实践维度[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23,44(1):3-19.
[3]袁晓玲,李彩娟,李朝鹏.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研究现状、困惑与展望[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39(6):30-38.
[4]孙畅,黄梓轩.产业匹配视域下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动力来源:基于门槛效应的实证研究[J].统计与信息论坛,2020,35(4):52-60.
[5]赵儒煜,常忠利.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空间差异及影响因素识别[J].财经问题研究,2020(10):22-29.
[6]张宝友,黄妍,杨玉香,等.质量基础设施如何影响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J].经济问题探索,2021(2):13-30.
[7]喻登科,李娇.创新质量对区域高质量发展的解释力:创新投入规模比较视角[J].科技进步与对策,2021,38(3):40-49.
[8]侯祥鹏.中国城市群高质量发展测度与比较[J].现代经济探讨,2021(2):9-18.
[9]DAI H C,ZHANG Y Z,Li S X,et al.Study on the connotation and path of China’s high quality energy development[J].Electric Power,2019,52(6):27-36.
[10]CHENG G B.A study on current situation and countermeasure of financial supporting for private enterprise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in China[J].Korean Chinese Relations Review,2019,5(3):91-109.
[11]冉征,郑江淮.创新能力与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基于技术差异视角的分析[J].上海经济研究,2021(4):84-99.
[12]惠娟,谭清美.新时代背景下科技创新影响区域高质量发展作用机制[J].管理现代化,2021,41(2):39-44.
[13]LIU C,GAO X,MA W,et al.Research on regional differences and influencing factors of green technology innovation efficiency of China’s high-tech industry[J].Journal of Computational and Applied Mathematics,2020,369.
[14]L A SUVOROVA,L L ZAUSHITSYNA.The formation of the development model of the innovative industrial cluster and methods for evaluating its economic effectiveness[C]//SHS Web of Conferences,2017,35.
[15]李金华.我国创新型产业集群的分布及其培育策略[J].改革,2020(3):98-110.
[16]STREECK W.Book Review:International and Comparative:Industrial Districts and Local Economic Regeneration[J].
Industrial&Labor Relations Review,1993,46(4):741-742.[17]BAGELLA M,BECCHETTI L,Sacchi.Positive Link Between Geographical Agglomeration and Expert Industry:The Engine of Italian Endogenous Growth[M]//BAGEUA M,BECCHETTIL(eds).The Competitive Advantage Districts:Theoretical and Empirical Analysis.NewYork:Springer-Verlag,2000.
[18]王缉慈.创新的空间:企业集群与区域发展[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13-15.
[19]仇保兴.小企业集群研究[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9.[20]解学梅.科技产业集群持续创新系统运作及实证研究[D].青岛:山东科技大学,2006.
[21]和晓强,逯维娜.“一d一l”背景下的陕西对外交往[J].公共外交季刊,2021(1):67-77,122.
[22]王志华.产业链合作视角下陕西半导体产业集群协同创新研究[D].西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8.
[23]李天歌.陕西省产业集群发展评价及对策研究[D].西安:西安理工大学,2017.
[24]李兴旺,郭毅.产业集群政策的作用机理及模型构建:基于我国西部地区产业集群的实证研究[J].财经问题研究,2014(3):16-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