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论文投稿/征稿

欢迎您!请

登录 注册

手机学刊吧

学刊吧移动端二维码

微信关注

学刊吧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关于我们
首页 > 学术论文库 > 经管论文 金融集聚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论文

金融集聚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论文

6

2024-06-13 09:11:37    来源:    作者:liangnanxi

摘要:在新发展要求下,打造新型区域金融发展中心,有助于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整合金融资源以及优化资源配置,进而助力于经济增长。文章基于2010—2021年我国省际面板数据,利用各省市的金融集聚水平,探索金融集聚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发现金融集聚水平提高会对一个地区的经济增长起正向显著效应。最后,文章基于实证分析的结论,对金融集聚的提升和地区经济的增长提出政策建议。未来我们应加快完善现代金融体系建设、持续优化区域经济结构与布局、不断发挥市场一体化发展优势,助力城市经济效率提升,为建设经济强国提供有力支撑。

  摘要:在新发展要求下,打造新型区域金融发展中心,有助于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整合金融资源以及优化资源配置,进而助力于经济增长。文章基于2010—2021年我国省际面板数据,利用各省市的金融集聚水平,探索金融集聚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发现金融集聚水平提高会对一个地区的经济增长起正向显著效应。最后,文章基于实证分析的结论,对金融集聚的提升和地区经济的增长提出政策建议。未来我们应加快完善现代金融体系建设、持续优化区域经济结构与布局、不断发挥市场一体化发展优势,助力城市经济效率提升,为建设经济强国提供有力支撑。

  关键词:金融集聚;区域经济增长;可持续发展

  引言

  随着全球化和科技发展的推进,金融业逐渐成为现代经济的核心支柱之一,对区域经济增长具有重要影响。金融业在不同地理区域内不断显露集聚现象,这也引起了学者们的广泛关注。而金融集聚作为一种地域性现象,在促进经济增长和塑造城市发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金融集聚指的是在特定地区或城市中,金融机构、金融服务提供者以及相关产业密集集结的现象。金融集聚实质上是不同种类金融机构在地理空间上向特定区域集中,形成空间集聚趋势。这种集聚不仅仅是金融业务的物理集中,更是一种知识和资源的聚集,形成了独特的经济生态系统。随着全球金融体系的不断变革和创新,金融集聚不仅影响了金融行业本身,还对整个经济体系产生了深远影响。金融集聚不仅为金融机构提供了更多合作和创新的机会,也为其他产业提供了更丰富的融资渠道和金融服务,从而推动了产业的创新和升级。同时,金融集聚还可以吸引高素质人才,促进人才流动和知识传递,进一步推动科技创新和经济发展。金融业的发展是经济增长的助推器,金融集聚是其发展过程中的核心方向之一,因此研究金融集聚具有积极的意义。

  然而,金融集聚也带来了一系列挑战和风险,如金融风险的传染性增加、城市空间压力的加剧等。因此,深入研究金融集聚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不仅有助于更好地理解金融与经济的关系,还能为政策制定者和产业发展者提供指导,以便最大程度地优化金融集聚的积极影响,同时化解其潜在风险。尽管金融集聚区在现代经济体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关于其对经济增长的具体影响以及影响机制的深入研究仍然相对不足。特别是在不同国家和地区,金融集聚如何影响经济增长的方式、程度和因素,以及其与其他经济要素的相互关系,都需要进一步的探讨和解析。

  因此,本研究旨在探讨金融集聚对中国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并提供一些政策建议。本研究将着眼于揭示金融集聚如何在经济增长中发挥作用,为政策制定者、产业发展者以及学术界提供有益的参考和指导。这将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和利用金融集聚对区域经济增长的潜力,推动中国经济持续稳定地发展。

金融集聚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论文

  一、文献综述

  近年来,有很多关于金融集聚和区域增长的研究。吴茂国等(2018)利用所测度的各地区金融集聚水平,实证发现各省市的金融集聚现象会给该地区及周边地区的经济增长带来显著的正向影响,且金融集聚会使这种影响具有空间溢出效应。同时,金融集聚会存在区域异质性效果,即此效应对东部、中部、西部三个地区产生不同的影响效果[1]。刘降斌等(2021)研究发现金融集聚与经济增长两者之间存在相互促进效果,即金融集聚会带来经济增长,同时,经济增长也会给地区带来金融集聚,并且金融集聚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效果更大[2]。吴富强等(2022)实证发现:金融集聚会显著促进城市经济全面可持续发展,并且产生积极的空间溢出效应[3]。张天舒等(2022)研究表明长三角城市群的金融集聚与实体经济发展之间具有显著的倒“U”型关系,对于珠三角地区,金融集聚程度过高,对实体经济产生的影响却是抑制作用[4]。宋志秀等(2022)研究结果表明金融集聚对本地区和周边地区经济发展都有促进作用[5];江红莉等(2023)实证研究发现金融集聚对经济增长质量会有显著的正向效应。并且这种效应具有区域异质性,即这种提升的效应对东部、中部的影响效果明显是高于西部地区的[6]。

  二、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金融集聚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机制涉及多个方面,涵盖金融、产业、创新、人才等多个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第一,金融中介理论可知,金融集聚为金融机构和企业提供了更密切的合作机会,加强了金融中介的功能。金融机构在集聚区域积累更多的信息和专业知识,能够更有效地进行融资、投资和风险管理,进而促进创新和产业升级。第二,资源配置优化理论证明了金融集聚区的密集金融活动有助于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诸如银行等金融机构能够吸引居民储蓄,这样社会上更多的闲散资金可以更精准地投向高新技术产业、创新型产业和高增长领域,带来技术方面的革新,提升资源的有效利用率,合理配置资源,从而带来产业结构的优化,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第三,从创新驱动理论可知金融集聚区域往往拥有更多的金融和技术人才,以及创新资源。这种环境有利于技术创新和知识传播,促进新兴产业的发展,从而为经济增长注入新动能。金融集聚区域内的金融和科技人才汇集,创造了创新和技术传播的独特环境。金融机构与科技企业合作,推动技术创新和研发,加速新产品、新服务引入市场,为经济增长注入动力。金融集聚引发的创新效应会增强金融机构的创新意识,鼓励企业不断进行金融产品的研发投入来适应消费者的需求。第四,外部经济理论。金融集聚区域的金融活动能够带来外部经济效应。例如,金融机构的集聚凭借其强大的正向效应吸引其他相关企业的到来,形成产业链条,推动整个区域的产业发展和协同创新。

  金融集聚区域在政策环境、法规支持等方面可能更有优势,吸引更多的投资和创新活动。此外,金融集聚的外部经济效应还可能影响周边地区,推动整个地区的经济增长。综合这些理论分析,金融集聚通过优化资源配置、促进创新、吸引人才、加强金融中介等途径,对经济增长产生积极影响。然而,需要根据具体情况综合运用这些理论,深入研究金融集聚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机制及路径。故而本文提出以下假设:金融集聚有利于本地区的经济增长。

  三、研究设计

  (一)模型设定

  为研究金融集聚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效应,构建基准回归模型如下。

  INPGDPit=α0+α1 FCit+αn Xit+δi+φt+εit

  其中:INPGDPit表示城市高质量发展水平;FCit表示金融集聚水平;Xit表示相关控制变量;δi与φt分别代表个体和时间固定效应;εit为随机误差项。

  (二)指标选取及数据来源

  1.指标选取

  变量的具体选择合理与否,将会对分析结果的科学性以及可靠性造成重大的影响。参考学术领域的各类分析成果,遵照科学以及可靠性的基本准则,选定下述多个指标建立面板数据,开展相应的实例研究。

  2.被解释变量

  经济增长(PGDP),综合判断国家与区域的经济建设指标,其中的重点指标为区域GDP、人均GDP、增加数值与增长比例等。本文选择全国31个省份人均GDP这一指标来表示各地区经济发展程度。人均GDP能够合理判断实际的经济发展条件,也是关键的经济指标。实证分析中,对人均GDP取对数,保证回归结果的稳定性。

金融集聚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论文

  3.核心解释变量

  金融集聚(FC),依靠对于学者的分析成果开展全面整理,在论文分析中选定区位熵,进而合理判断实际的金融集聚状况。该数据能够较为高效地判断金融产业在特定区域之中的经济活动状况,也是判断金融资源集中性的关键标准。一般场景中,实际的区位熵相对偏大,即意味着城市的金融集聚水平相对偏高,即发展水平更高。

  4.控制变量

  本文主要包括如下几个控制变量:产业结构(is)、政府干预程度(gov)、财政分权度(fd)、城镇化率(urb)、外商直接投资(fdi)、人口密度(midu)。

  (1)产业结构(is)

  该项变量为分析过程中的重要构成部分,产业结构的优势与不足,会极大影响到经济建设。在论文分析中,运用“第三和第二产业增加值的比重”的方法更好地表达该项指标。

  (2)政府干预程度(gov)

  该项变量为分析过程中的重要构成部分,政府活动对于经济建设会产生极为关键的影响,一般情况下科学的宏观经济调控,会带动区域的经济建设,但并不是政府对于区域发展干预相对较多,即更加有助于区域的经济建设,过度干预即有着适得其反的特征。在论文分析之中,运用“一般预算支出占GDP比值”判断政府对于经济的调控水平。

  (3)财政分权度(fd)

  以各省份一般预算内收入与一般预算内支出比重表示财政分权度。

  (4)城镇化率(urb)

  该项变量为分析过程中的重要构成部分,相关分析得出,城镇化于空间方面有着显著的扩散现象,城镇化能够用于判断区域的经济条件。以各省市城镇人口占常住人口的比重来判断城镇化水平。

  (5)外商直接投资(fdi)

  该项变量为分析过程中的重要构成部分,国家市场开放水平对于经济发展会产生巨大的影响,本次分析运用选择以实际使用外商直接投资额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判断该项变量的具体表现。

  (6)人口密度(midu)

  本文以各省份某年常住人口占该地区行政区划面积比重表示人口密度。

  结合前文所述,选定样本期间是2010—2021年,实际跨度数据是12年,而且计算到异方差性以及数据的平稳性特征,为变量选定相应的自然对数。变量来源于wind数据库、中国统计年鉴、中国工业统计年鉴、中国财政统计年鉴、中国民政统计年鉴,以及各省、直辖市、自治区统计年鉴等。本文对缺失数据进行了线性插值。

  四、回归结果

  (一)基准模型估计结果

  表1报告了金融集聚水平对经济增长影响的基准回归结果。金融集聚水平在所有列中的系数全部显著为正,这表明金融集聚水平对经济增长发展有着正向的影响,也在一定程度上验证了前面假设。金融方面的不断创新使经济发展结构从低效率生产者流向高效率生产者,并由市场和政府的引导实现了技术效率的提升,进而提高了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除此之外,金融创新还刺激了产业生产函数前沿向外扩张,提高了技术水平并促进了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的提升。

金融集聚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论文

金融集聚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论文

  (二)稳健性检验

  1.替换被解释变量

  本文利用人均GDP作为被解释变量,为了避免该方法可能产生的误差,采用了各个省市的经济高质量发展指数作为区域经济增长的衡量依据并进行了回归。根据表中的结果,我们发现金融集聚水平对区域经济增长造成显著的正向的影响,所以基准回归结果是稳健的。

  2.缩尾处理

  为了避免数据中存在异常值并对回归结果造成影响,本文对样本产生了1%双侧缩尾处理,根据表2的回归结果,我们能发现金融集聚水平对区域经济增长的显著性水平并没有发生变化,所以上文回归结果是稳健的。

金融集聚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论文

  五、结论与建议

  (一)建议

  为了最大程度地利用金融集聚促进经济增长,以下是一些建议的政策措施。第一,创新金融监管政策。制定灵活的金融监管政策,既能保障金融稳定,又能鼓励金融创新;建立风险评估机制,针对不同类型的金融机构实施差异化监管,防范潜在风险;加强金融监管科技化,通过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提升监管效率,防范金融风险,保障金融集聚区域的稳定发展;建立健全的风险监测和应对机制,防范金融风险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加强金融监管,确保金融集聚区域的稳定性。第二,创新支持政策。政府可以制定鼓励金融创新和科技创新的政策,比如给予困难的小微企业资金的支持以及给相关企业采用税收优惠政策等方面的鼓励。以促进金融集聚区域的创新能力。政府可以设立创业基金,支持初创企业和创新项目。提供创业培训、投资咨询等支持,鼓励创新创业,促进产业升级。第三,优化金融生态环境。提供金融机构设立和运营的便利化政策,为金融集聚区域的金融活动创造良好环境。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维护金融创新的合法权益;简化金融业务的审批程序。第四,国际合作与交流。推动金融集聚区域与国际接轨,加强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合作与交流。分享经验、吸纳优势,促进全球资源的优化配置;政府可以鼓励金融机构、科技公司、实体产业等进行跨界合作,共同探索创新发展模式,促进产业升级和经济增长;推动金融集聚区域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合作,促进资金、人才和技术的国际流动。建立国际交流平台,分享经验和最佳实践。这些政策建议旨在优化金融集聚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同时平衡各种利益,推动可持续、高质量的经济发展。政府、产业界、学术界等各方合力合作,有助于实现金融集聚与经济增长的共赢局面。

  (二)结论

  在新常态背景下,推动高质量发展的过程中,金融集聚能够合理配置金融资源、优化产业结构,对如何提高地方区域经济增长具有重要现实意义。鉴于此,本文采用2010—2021年中国31个省市城市的面板数据,探究金融集聚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结果发现:金融集聚水平的提高可以促进经济增长水平,在进行替换被解释变量、缩尾处理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结论依然成立。

  参考文献:

  [1]吴茂国,陈影.金融集聚对我国区域经济增长的空间溢出效应研究[J].上海金融,2018(11):72-81+86.

  [2]刘降斌,刘秋明.金融集聚与经济增长的交互影响与空间溢出效应研究[J].商业研究,2021(6):73-80.

  [3]吴富强,杨晓丽,陈雨佳.金融集聚与城市经济质量——基于效率、韧性与活力三维视角[J].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22,24(5):73-87.

  [4]张天舒,唐一鸣,马靖淳.金融集聚对实体经济发展的影响机制分析——基于长三角和珠三角城市群的实证研究[J].东北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2022,54(4):144-154.

  [5]宋志秀,葛翔宇.金融集聚、政府干预、对外开放与地区经济发展[J].统计与决策,2022,38(19):150-153.

  [6]江红莉,蒋鹏程,黄丹晓.金融集聚、消费升级与经济增长质量[J].宏观质量研究,2023,11(1):27-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