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论文投稿/征稿

欢迎您!请

登录 注册

手机学刊吧

学刊吧移动端二维码

微信关注

学刊吧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关于我们
首页 > 学术论文库 > 经管论文 我国外贸企业跨境电商零售出口的困境和对策论文

我国外贸企业跨境电商零售出口的困境和对策论文

11

2024-06-05 09:52:15    来源:    作者:xieshijia

摘要:近年来,我国跨境电商行业快速发展,政府部门为了促进外贸企业的转型升级,制定了支持外贸企业跨境电商零售出口的政策,推动了外贸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但从目前外贸企业跨境电商零售出口的情况来看,其中仍然存在各种问题,如缺乏专业化的人才、出口产品过于单一等,严重阻碍了外贸企业跨境电商的发展,导致其面临着严重的发展困境。基于此,文章通过分析我国外贸企业跨境电商零售出口的现状,明确我国外贸企业跨境电商零售出口的困境,提出针对性的解决方案,以有效提高我国外贸企业的经济效益。

  摘要:近年来,我国跨境电商行业快速发展,政府部门为了促进外贸企业的转型升级,制定了支持外贸企业跨境电商零售出口的政策,推动了外贸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但从目前外贸企业跨境电商零售出口的情况来看,其中仍然存在各种问题,如缺乏专业化的人才、出口产品过于单一等,严重阻碍了外贸企业跨境电商的发展,导致其面临着严重的发展困境。基于此,文章通过分析我国外贸企业跨境电商零售出口的现状,明确我国外贸企业跨境电商零售出口的困境,提出针对性的解决方案,以有效提高我国外贸企业的经济效益。

  关键词:外贸企业;跨境电商;零售出口;困境;对策

  我国外贸企业在跨境电商零售出口领域面临着一系列的困境和挑战。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加速推进和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跨境电商成为我国外贸企业拓展国际市场的重要途径。但由于各种因素的制约,我国外贸企业在跨境电商零售出口中遇到了许多问题。一些国家对跨境电商零售出口设置了各种各样的限制措施,如关税、配额、技术标准等,使我国外贸企业无法顺利进入这些市场。同时,由于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法律法规、支付体系和物流环节存在差异,我国外贸企业在跨境电商零售出口中还面临着复杂的贸易流程和运营模式调整的问题。再加上跨境电商零售出口的市场竞争激烈,我国外贸企业需要在品牌形象、产品质量和售后服务等方面做出更多的努力。

  然而,许多中小型外贸企业在品牌建设和质量控制方面缺乏经验和资源,导致其在跨境电商零售出口中难以与国际品牌进行竞争。针对以上困境和挑战,政府可以加大对外贸企业的政策支持力度,降低其市场准入壁垒,并推动贸易便利化措施的落实。外贸企业应加强自身的品牌建设和产品质量控制,以提高产品附加值和竞争力;同时要加强金融风险管理,选择合适的支付和结算方式,与专业金融机构合作,以减少金融风险。总之,我国外贸企业在跨境电商零售出口中面临着市场准入壁垒、品牌建设、产品质量和金融支付等多方面的困境和挑战。通过政府的政策支持和企业自身的努力,我国外贸企业能够克服这些困难,实现跨境电商零售出口的可持续发展[1]。

  一、我国外贸企业跨境电商零售出口的现状

  调查显示,我国外贸企业的数量已达到500多万家,这些企业的出口贸易总额占我国对外贸易总额的50%。跨境电商行业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且发展速度较快,因此吸引了大量的外贸企业参与其中。结合我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发布的调查数据可知,目前我国从事跨境电商业务的外贸企业有30万家,外贸企业的跨境电商交易额占全部跨境电子商务交易总量的70%。但外贸企业在开展跨境电商零售出口业务时经常会受到各种外在因素的影响,如经济水平、政策环境、地理位置等,这就导致外贸企业的分布存在明显的区域性特征,很多外贸企业的总部都设置在我国东南部沿海区域,甚至有的外贸企业位于中部地区。其中在广东省从事跨境电商零售出口业务的外贸企业的数量最多,其业务量占全国业务总量的50%以上,而上海市和浙江省的外贸企业跨境电商零售出口业务分别占全国业务总量的16%和6%。部分外贸企业设置在我国西部地区,这些地区经济水平过于滞后,地理位置过于偏僻,导致其跨境电商零售出口业务量较少。随着“****”理念的提出,我国中西部地区的外贸企业在跨境电商零售出口业务方面将获得不错的发展。

005XpTbZly1hi309xttjaj30j60j50u4.jpg

  二、外贸企业跨境电商零售出口的困境

  (一)产品附加值低,人才供给失衡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和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外贸企业纷纷转向跨境电商零售出口经营模式,以寻求更广阔的市场和更高的利润空间。但在转型过程中,外贸企业面临着产品附加值低、人才供给失衡等问题。其中产品附加值低是外贸企业跨境电商零售出口面临的主要困境。跨境电商模式具有特殊性,很多企业只能通过低价竞争来吸引消费者,从而导致产品的附加值相对较低,无法获得更高的价格和利润。同时,部分外贸企业缺乏创新能力和品牌建设意识,只能依赖低价产品的销售,难以在市场中树立自己的独特竞争优势。人才供给失衡也是外贸企业跨境电商零售出口面临的一大问题。随着跨境电商的兴起,从事这一业务的企业数量增长到30万家,市场对电商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加。然而,目前市场上缺乏专业的电商人才,具有国际贸易和跨境电商经验的高级人才则更为稀缺,这类人才要求从业人员要在能够进行对外交流的同时,具备较强的计算机操作能力,并熟悉国际贸易知识和贸易国家出台的法律法规。这就使得外贸企业在进行跨境电商出口时面临人才短缺的问题,难以找到合适的人才来帮助企业实施电商战略并提升产品附加值[2]。

  (二)产品售后和法律监管有待完善

  首先,产品售后服务的难题。出于国际物流的复杂性和跨境贸易的特殊性,国外消费者往往难以享受到与国内购物相同的便利和保障。例如,如果国外消费者购买了一件有质量问题的商品,他们可能需要支付高昂的运费来进行退货或修理。同时,国外消费者与卖家之间的沟通也存在困难,消费者的投诉和维权渠道相对较少,导致产品售后服务开展的难度增加。其次,法律监管方面存在问题。当前各国对跨境电商的法律和监管政策的设置尚不完善,缺乏统一的标准和规范,无形中增加了消费者的诉讼难度,使卖家在处理纠纷时面临困扰。此外,由于国际贸易所涉及的法律体系不同,卖家在不同国家面临着不同的法律风险,这就增加了企业的经营成本和风险[3]。

  (三)缺乏健全的支付体系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持续推进,外贸企业逐渐转向发展跨境电商零售出口业务。但由于国际贸易具有特殊性,跨境电商零售出口涉及了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的货币兑换问题。目前,尽管有众多的支付机构和支付方式可供选择,但各国货币政策之间的差异及支付机构之间的竞争会导致跨境支付费用高昂且不稳定,给外贸企业带来额外的成本压力和不确定性。同时,缺乏健全的支付体系,也会给外贸企业带来严重的支付安全问题。在跨境电商零售出口中,在支付时往往要提供信用卡、电子支付账号等敏感信息,但支付平台的安全性参差不齐,企业的支付信息可能会被黑客攻击,进而导致财务损失。建立健全的支付体系能有效保障外贸企业的支付安全。由此可见,缺乏健全的支付体系会严重限制外贸企业在跨境电商零售出口业务中的灵活性和发展空间。外贸企业如果无法自由地选择适合自己的支付方式,就不能快速地响应市场需求,进而使企业在开拓新市场、推出新产品等方面受到限制,影响企业的竞争力和发展潜力[4]。

  (四)通关、结汇服务的合理性不足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跨境电商的兴起,外贸企业的出口方式也逐渐从传统的实体贸易转向线上零售出口。然而,在这一转变过程中,外贸企业面临着通关和结汇服务的合理性不足的问题。首先,通关服务的合理性不足。在开展跨境电商零售出口的过程中,要办理海关申报、清关等一系列通关手续。但由于跨境电商具有特殊性,很多现行的通关流程并不适用于电商产品出口,存在通关时间长、手续繁琐等问题。电商商品种类繁多,很多商品并没有明确的海关编码,给通关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因此要针对跨境电商出口业务建立更快速的通关服务。其次,结汇服务的合理性不足。在开展跨境电商零售出口业务时,外贸企业需要将销售所得换算成本国货币,这就涉及了结汇服务。目前的结汇服务存在着各种问题:首先,结汇流程繁琐,需要填写大量的表格并提供各种证明材料,增加了企业的负担和时间成本;其次,结汇费用较高,包括手续费和汇率差价等,使外贸企业在结汇过程中面临额外的成本;最后,结汇速度比较慢,导致企业资金回笼的速度变慢。因此,有必要简化结汇流程,降低结汇费用,提高结汇速度,为外贸企业提供更加便捷和经济的结汇服务[5]。

005XpTbZly1hoypumf6aqj30u00u0h08.jpg

  三、我国外贸企业跨境电商零售出口的优化对策

  (一)注重培养专业人才,提高产品附加值

  近年来,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加速推进,外贸企业跨境电商零售出口成为了促进我国国际贸易发展的重要方式。然而,面对日益激烈的全球竞争,我国外贸企业的跨境电商零售出口业务仍面临着一系列的挑战和问题[6]。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并提高我国外贸企业的竞争力,我们应注重培养专业人才,提高产品的附加值。第一,注重培养专业人才。由于跨境电商涉及了多个领域的知识和技能,包括国际贸易、电子商务、市场营销等,所以专业人才队伍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政府应加大对相关专业教育的投入,培养更多具备跨境电商零售出口知识和技能的人才;加强对员工的培训,提高其专业素养和能力水平。第二,提高产品的附加值。传统的外贸模式主要以低成本、大规模生产为主,产品的附加值较低。而在跨境电商零售出口中,消费者更注重对产品品质和个性化的需求。因此,外贸企业要通过技术创新、设计创意等手段来提高产品的附加值,以满足消费者多样化的需求;还要通过加强品牌建设来提高产品在国际市场中的知名度和竞争力。第三,加强政府和企业的合作,共同推动我国外贸企业跨境电商零售出口业务的优化发展。政府可以制定相关的政策和法规,为企业提供金融支持和税收优惠,激励企业积极参与跨境电商零售出口;企业要积极响应政府号召,加大研发投入,提高产品竞争力[7]。

  (二)加强对跨境电商的法律监督

  目前,我国已建立了各种法律法规来规范跨境电商行业,如《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商务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法》等。但跨境电商的发展速度非常快,出现了各种新形式、新模式的问题,需要进一步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因此,我国应加大对跨境电商相关法律法规的修订力度,以确保法律的及时性和适用性。同时,要加强对跨境电商企业的监督和执法。目前,我国跨境电商企业数量众多,其中不乏存在违规行为的企业,为了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我国应加强对跨境电商企业的监督和执法,加大对违规企业的处罚力度,增强对企业的日常监管,以确保企业遵守相关法律法规。还要鼓励跨境电商企业自律,除政府的监督和执法外,跨境电商企业要自觉遵守法律法规,加强内部管理和规范。企业应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机制,以确保产品质量和服务的可靠性,共同推动跨境电商行业的健康发展。另外,加强国际合作,共同打击跨境电商领域的违法犯罪行为。跨境电商具有全球性的特点,需要通过加强国际合作来共同应对跨境电商领域的违法犯罪行为,我国应积极参与国际组织和相关合作机制,加强与其他国家的信息交流和执法协作,共同打击跨境电商领域的假冒伪劣、侵权盗版等违法犯罪行为[8]。

  (三)构建健全的支付体系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和经济全球化的推动,我国外贸企业正面临着跨境电商零售出口的新机遇和挑战。为了更好地适应市场需求,提高出口效益,需要构建健全的支付体系。加强与银行和支付机构的合作。银行和支付机构是支付体系中的关键组成部分,通过与其合作,外贸企业可以获得更多的支付渠道和服务支持,如与银行签订代收款协议、开通在线支付功能等。同时,外贸企业还应积极参与支付机构的产品开发和测试,为其提供真实的需求和反馈,以便支付机构能更好地满足外贸企业的支付需求。注重支付安全和风险管理。随着跨境电商零售出口业务量的增加,支付安全问题也日益突出。外贸企业要采取各种措施来防范支付风险,如加强对支付平台和账户的监控,建立完善的风险评估和处理机制等;还要考虑购买支付风险保险,以降低支付风险带来的损失。积极推动支付体系的国际化。随着经济全球化发展,跨境交易呈现快速增长的趋势。外贸企业可以通过与国外支付机构和电商平台的合作来拓宽支付渠道、提高支付效率;并且要积极参与国际支付标准的制定和推广,以提高我国支付体系在国际上的竞争力。注重支付体系创新和优化。随着科技的发展,支付方式和工具不断更新换代,外贸企业应密切关注支付行业的发展动态,及时引进和应用新的支付技术和工具。另外,外贸企业还可以与金融科技企业合作研发和推广符合自身需求的支付解决方案。总之,构建和健全支付体系是外贸企业优化对策中的重要一环。通过加强与银行和支付机构的合作、注重支付安全和风险管理、推动国际化和创新,外贸企业能更好地适应跨境电商零售出口的发展趋势,提高出口效益,实现可持续发展[9]。

  (四)优化通关、结汇服务

  我国外贸企业在跨境电商零售出口方面面临着一系列的挑战和机遇。为了充分发挥我国的出口潜力,优化通关和结汇服务是必不可少的。由于跨境电商零售出口涉及的商品种类较多且数量庞大,因此通关流程要高效且快速。政府可以通过简化通关手续、提高通关效率等方式来帮助企业优化通关服务;并且要加强与海关部门和物流公司的合作,建立更加便捷的通关通道,为外贸企业提供一站式服务。同时,要重视优化结汇服务。由于跨境电商零售出口涉及货币兑换和资金流动,结汇服务的高效性和便捷性对企业的经营和发展至关重要。政府要采取措施,简化结汇手续,提高结汇效率,为企业提供更加便捷的结汇服务;同时加强与银行和支付机构的合作,推动电子支付和结算系统的发展,为企业提供更加便利的结汇渠道。此外,政府要加大对外贸企业的支持力度,为其提供政策和财政支持,如降低税收和关税,以减少企业负担;建立跨境电商出口退税制度,提高企业资金的流动性;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为企业提供良好的经营环境等。这些措施将进一步激发外贸企业的创新力和竞争力,促进我国跨境电商零售出口的发展[10]。

  四、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全球化的推进,我国外贸企业跨境电商零售出口面临着困境与挑战。本文对这些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发现我国外贸企业在跨境电商零售出口中面临市场竞争激烈、产品质量和品牌知名度不高、物流配送不畅等问题。针对这些困境提出以下对策。

  企业要加大对市场情况的调研和分析,了解消费者的需求和竞争对手的动态,以便更好地制定营销策略;要注重提高产品质量和提高品牌知名度,通过技术创新、品牌宣传等方式增强产品的竞争力;要加强与物流公司的合作,优化物流配送流程,提高物流效率,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政府应加大对跨境电商的支持力度,为其提供更多的政策和资金支持以及更好的发展环境;同时要加强与其他国家的合作,推动贸易便利化,降低贸易壁垒,为我国外贸企业开拓更广阔的市场空间。

  总之,我国外贸企业跨境电商零售出口面临的困境与挑战不容忽视。但在困境中也蕴藏着机遇与希望,只有抓住机遇,制定科学的对策,我国外贸企业才能在跨境电商零售出口领域获得更好的发展。希望本研究能够为相关企业和政府部门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参考,促进我国外贸企业跨境电商零售出口行业实现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王会欣.中小型外贸企业跨境电商零售出口的困境及对策研究[J].现代营销,2020(11):166-167.

  [2]胡鑫,马向阳.中小外贸企业跨境电商零售出口的困境及对策[J].现代经济信息,2020(8):60-61.

  [3]黎春艳.中小型外贸企业跨境电商零售出口面临的困境与策略[J].环渤海经济瞭望,2022(7):82-84.

  [4]谢兰星.跨境电商视角下的智慧物流变革及走向——以京东和菜鸟物流为例[J].武汉商学院学报,2022,36(5):58-63.

  [5]周洪溶.跨境出口电商B2C中会计处理与财务管理探讨[J].国际商务财会,2020(2):20-25.

  [6]鲍亮亮.稳外贸稳外资促消费——安徽精准发力稳住商务经济基本盘[J].中国外资,2020(9):56.

  [7]徐梦柯.数字化业务赋能跨境电商平台企业发展深化研究[D].长春:吉林大学,2022.

  [8]刘小双.秋吉米公司跨境电商业务服饰产品营销策略优化研究[D].兰州:兰州大学,2022.

  [9]邹时杰.A公司的出口跨境电商经营模式转型研究[D].南昌:江西财经大学,2022.

  [10]田爽.跨境电商环境下供应链企业存货质押贷款决策方法研究[D].大连:大连海事大学,2022.